《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读后感做成ppt

第1个回答  2011-02-24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一)为人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三)交友之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4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8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进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影视系主任,副院长。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多次受邀担任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的重要嘉宾,为中外文化交流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于丹以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于丹老师的讲座一共可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一、培养孩子的孝心
她首先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一颗粗壮的大树和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每天小男孩都来找大树玩,摘几个果子吃、摘几片树叶玩,大树都不生气,每天都盼着小男孩来和它玩,大树一天一天的盼着,但是有一天小男孩不再来找大树了,又过了很久他已经是个初中的孩子了,小男孩很苦恼的叹着气,大树说:“孩子啊,你怎么了?”小男孩说:“别人都有钱买新玩具我都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的果子都摘了去卖钱吧。”于是小男孩每年秋天都来收果子。后来,小男孩于是好久都不来看它,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大树底下叹气,大树问:“你又怎么了?”“别人都有钱盖新房子、娶新娘,我却没有。”“那你把我大的树枝都看下来卖钱吧。”小男孩就照做了。小男孩又是好久不来看大树,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树下叹气,“你学业也成了,房子也盖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呀?”大树问,“别人都去海外了,我却在家里待着。”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做船吧!它能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于是,小男孩就把树干砍了坐船了。有一天小男孩回来了,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大树问:“我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一个大树桩,你肯定不愿理我了,唉。”“不,我回来,是因为想和你一起晒太阳,这是我的心愿,一生的心愿。” 父母为我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的茁壮成长。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化。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都是被惯坏的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爱心”;什么叫“感动”。
我有一个妹妹,待人冷漠。有一次,我和妹妹在街上散步,见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光滑的路面上滑倒了。我正想上前搀扶,没想到妹妹竟扯住了我的衣服,用眼神告诉我:不要去!
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回想着那个眼神,良心阵阵地抽动——因为寒冷:“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每个小孩子的内心都应该是富有感情的,改变孩子内心的,不是家庭,而是社会。我们应该怀有爱心、心怀感恩,找回人性最真的善良、真诚与爱心。
三、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福建一名13岁女孩撕掉考卷,从8楼跳下,永远地离开了世界;一女孩因头发长被三次赶出校门,自尊心受挫,导致喝农药自杀。挫折教育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此外,于丹老师认为职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职业教育之中的内容是专业课所不能包含的内容。孔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三个阶段:“入则孝,出则悌”指的是伦理教育,是我们人生教育中的最初阶段;“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指的是言语谨慎、笃诚守信,这是社会所能给予的教育;最后一句指的是书本教育。可见,古人认为社会与家庭是教育的重要因素,书本教育则次之。现在的中国过分重视书本教育,忽略了人格素养。导致抗挫折能力急剧下降。由此可见培养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

四、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自信
欧美人,尤其是美国人对孩子的自力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18岁成人礼过后,孩子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投入社会中,孩子经常为了下学期的生活费而奔波忙碌。这对孩子的文化课以外的竞争力与自立能力的培养有很显著的效果。
资料中为我们列举了一个高中“好孩子”当街殴打交警以至眉骨骨折,而家长百般袒护,称自己的孩子绝对是好孩子,并讨好被袭交警,意图维护孩子人格。由此可见家长的溺爱是多么“广泛”,家长的错误教育结果是多么严重,这敲起了家庭教育失败的警钟。
许多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被迫当起了一无是处的“啃老族”,并不是他们自甘堕落,而是父母给予的“保护”过于全面。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我能行吗?”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只有自信才能做最出色的自己。曾有人说过:“自信是成功的阶梯。”所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最出色的!
于丹老师的讲座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