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的语文知识除了春联还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05
拜年,吃团圆饭
第2个回答  2018-03-06
一年之始称为岁首,是根据历法确定的,据史书记载,从夏商时期开始,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实行太阴历。正月初一的子夜,既是一个月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
春节古时又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汉族的春节,庆祝活动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告结束。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过腊八、过小年、扫除、守岁、包饺子、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腊八节。周代夏历十二月,有猎禽兽以祭祖先的风习,叫做“腊”。自秦代起,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十二月初八就称“腊八”了。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天就算开始了。每天这一天,人们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又称腊八饭),据说是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相传,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的儿子乔答摩·悉达多(即后来的释迦牟尼)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且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便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一天,他来到尼连河的附近,因过度劳累和饥饿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见了,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汤,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由于他是释迦族人,佛教徒们便把腊八节称为佛道的“成道节”。此后,佛寺常于“腊八”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代吴自牧撰的《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的诗句,说明了这一点。到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食。到了清朝,“腊八粥”已极为普遍,连皇帝、皇后等上层人士也煮腊八粥了。雍正皇帝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后,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命人在宫内万福阁等处,大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叭诵经,然后把粥分给王公大臣品尝食用。后来民间亦争相效仿,全家聚食,馈送亲邻,腊八粥已是人人皆喜欢的小吃了。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就不大一样了。周密的《武林上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在《燕京岁时记》时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这样的腊八粥,当然是色味俱佳了。腊八粥用料各地略有不同,近年来,有的地方添加粘秫米、珍珠米、薏仁米,也有的放百合、白果、莲子、绿豆、龙眼肉等,更配以蜜饯果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
在西北有的地方亦有用羊肉的,陕西有的地区还喜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浇在面条上食用,谓之“腊八面”。潼关一带则放辣椒油,以驱寒气,并取“辣”“腊”谐音,当地称喝“腊八汤面”。东北哈尔滨等地,还有吃“腊八蒜”的。北京一带则还有将腊八粥冻好后逐日取食的习俗。北京儿歌中唱道:“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时至今日北京、东北、胶东、皖中等地,以及江浙沿海,西北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色香味形俱佳的腊八粥,实际上已成为有趣的节令小吃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这一天,旧时民间有“祭灶神”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日,掸尘扫房子。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选家具,拆洗被褥。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这就是守岁。春节吃饺子,在喜庆团圆和吉利的意思。我国北方人民,习惯于包饺子吃。饺子,古时称馄饨、角子、银元宝。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年画中,要以门画起源最早。宋代,出现了木版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主要内容。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春随着的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多到五百多字。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一般来说,创作春联有四方面的要求:一审字数要相等,二是结构要相同,三是词性要相当,四是平仄要相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免费领入学礼包有礼

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就业保障热门专业入学指南在线课堂领取礼包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呢
1、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2、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

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知识汇总
1、贴春联 (1)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2)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1. 扫尘: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意味着扫除旧年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好运。2. 贴春联:人们会在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春联由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句子组成,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3.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窗户上会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而“福”字倒贴则象征着“福到了”。4. ...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呢 春节有什么传统文化
1. 贴春联:春联,亦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节期间,无论城市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挑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添节日喜庆气氛。2. 贴窗花:民间有在窗户上贴剪纸的传统,这便是窗花。窗花不仅装饰节日,还集装饰性、欣赏性...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呢
4. 爆竹习俗:春节之际,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传统。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哔哔叭叭的声响除旧迎新。爆竹作为中国特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5. 扫尘意义:腊月二十四,有“掸尘扫房子”的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这一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新春扫尘寓意“除陈布新”,寄托了...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呢春节有什么传统文化
1. 春联:春联,亦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通过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此增添节日喜庆。2. 窗花:民间有在窗户上贴剪纸的传统,这便是窗花。窗花不仅增添...

有关春节的知识有哪些
春节相关知识 一、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代表着农历新年伊始,寓意着新的希望和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在这一天,人们欢庆团圆、祭祖祈福、欢庆新春的到来。二、春节的主要习俗 春节期间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其中,最为...

除了春联外,还有??
对联种类 1 春联 : 春节期间贴于门上的对联。例如: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处处桃花频送暖 年年春色去还来 2 楹联 寺院、庙宇楹柱上的对联。如:财神庙联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到底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怎样教我开销。乐天乌龙寺联 云影波光天上下 松涛竹韵...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

春联,剪纸,年画以及与春节有关的礼仪知识?
1、春联 :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他讲究对称,公整,简洁,还蕴含这美好的寓意,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大年三十的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2、年画:年画贴在家里也很普遍,带着色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