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孝经观后感

百家讲坛孝经观后感500字

第1个回答  2011-02-15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今天读来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古代的社会环境不能同日而语,读《弟子规》我想在现实和传统之间有没有一个承继关系?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得最多是一个“育人”的问题,所谓至乐莫如育人,怎样教育人,怎样增加修养,做一个完善的人?这是我们应从传统中继承和发扬的。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而在《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社会成员的关系,那么共建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弟子规》中讲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学等方方面面的行为标准和作人准则,提倡正人先正心。我从中深刻领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严以对已,宽以待人,积极融入到团队当中,要尊重领导,认真完成领导所交待的各项任务,忠于职守,互相帮助,协作共事,作为服务窗口工作,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礼貌待人,微笑服务,做到百问不厌,应保持坦诚、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人对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弟子规》对和谐家庭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的健康才能保证社会机体的健康,其中“二十四孝亲图”在感化人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亲人,也让我们思考在当今社会怎样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试想,如果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尊重、孝敬的人,一个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人,如何能对别人以礼相待?这样的人能否让人信服与尊重?《弟子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我们要从中领悟其精华,发扬中华美德,做一个完善的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知忠厚的人。这样,在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第2个回答  2011-02-14
2.《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大约成书于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三字经》来历无从精确考证,但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了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且经后世学者不断增补,历久弥新。《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获得了崇高的文化地位,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许多观念已融刻在中国人的思想血脉中,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恶没有定论,然而《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三字经》一方面认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历史故事来印证成长及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四人同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三字经》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同时,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 经历,才会有所成。
第3个回答  2011-02-15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求2011年1月21号--1月28号百家讲坛和今日说法观后感
天经地义,这个孝道,它的永恒性就像日月行天,江河行地一样,是永恒的,所以每一个人,比如说父亲,他要对待子女,要慈爱,子女要尽孝。这是什么?这是做生意的回报吗?不是,这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人就应当这样做,是应该这样做。这使我感觉,这个《孝经》真的很重要对我们。 《孝经》谈的...

百家讲坛:孝里有道本书目录
在百家讲坛中,"孝里有道"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中国传统孝道的深厚内涵。首先,序言部分揭示了家庭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道场,承载着伦理与情感的教育。第一讲聚焦于《孝经》这一经典,讲述了寻常百姓的孝行,如大舜的无私奉献,曾子的孝行故事,以及《孝经》在历史长河中的流传。它...

收看《百家讲坛》、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新闻节目,关注...
我国形势一片大好,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孝经智慧作者简介
姚淦铭教授,作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知名讲者之一,其关于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文化等系列讲座,影响了全国数百万人,获得了广泛好评。此外,他还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其系列讲座《孔子》同样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并荣获“最具亲和力”奖项。所出版的电视讲稿书,均成为畅...

孝经智慧的编辑推荐
《孝经智慧》卖点:卖点一:作者知名度高,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姚淦铭教授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著名主讲人之一,应央视邀请,先后作了关于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文化等系列演讲,影响了全国数百万人,好评如潮。姚淦铭还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著名主讲人之一,应上视邀请,作系列讲座《孔子》...

百家讲坛的2011年孝经传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讲 古代孝子的故事 和孝经经文的讲解

新孝道孝经新解作者简介
企事业单位以及北京市教育骨干们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朱翔非在2010年7月和8月期间,有幸为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节目“百家讲坛”录制了《中华孝经》的专题节目,这无疑是他对孝道理论的深入解读和传播的一次重要贡献。他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他成为推动国学教育和孝道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

百家讲坛弟子规单片观后感
感谢百家讲坛!弟子规读后感【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因为有爱 所以你的生活就从满阳光 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可怜的老奶奶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美丽的大眼睛不服的瞪着捷足先登的穷阿姨。穷阿姨抱着自己的钱包恰似抱黄金。

与友善,诚信,孝敬有关的书籍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2、《孝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

最近百家讲坛讲啥了
2011年2月1日~2011年2月7日《中华孝道》系列:1.孝经传世(2011年2月1日)2.孝的力量(2011年2月2日) 3.家有家风(2011年2月3日)4.孝的真相(2011年2月4日) 5.非常底线(2011年2月5日)6.人际的温情(2011年2月6日) 7.长大成人(2011年2月7日)2011年2月8日~2011年2月12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