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南京倒也未必一定要争取直辖的,直辖城市只是解决本区域发展中矛盾的一个手段,必须强调的是,就目前而看,直辖最大的作用是用来解决区域发展矛盾的,各申请城市必须摆正自己的观点,若想从中谋利不顾忌周边发展的,显然不会得到国家的认可。试看广州,他虽然不是一个直辖城市,但其所得到的重视又哪里逊色于重庆天津呢?
当然南京直辖的可行性方案倒也并不使没有,放过宁沪之间的距离不管,南京直辖唯一可行的先决条件就是:苏皖合省!
纵观中国的地图,你会发现各省的边界线和美国版图的那种横平树直相比实在咬合的可以,不是你压着我的脑袋,就是我枕着你的大腿。真是扯不断理还乱,安徽和江苏的分界无疑就更是其中的代表者了。
江苏和安徽在明清时本为一省,后来被人为的分割开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苏皖两省的版图,就会发现她们的省界分割实在参次错落的可以。安徽省的天长市就象一只一拳打入江苏肚子里的拳头,江苏虽为东部沿海省份,安徽虽为中部省份,但江苏最北部的丰县却一直伸到中部的河南附近,其所处的位置几乎比安徽的萧县淮北还要“中部”了。
在江苏省的发展规划中,共把江苏省划分为三大都市圈,这就是苏南的苏锡常都市圈,苏中的南京都市圈和苏北的徐州都市圈。其中除了苏南的苏锡常都市圈可以在本省内独立运作外,其他的两个都市圈无一不和安徽的某些城市扯上紧密的关系。南京都市圈牵扯到的安徽入圈城市甚至比在本省内的城市还要多,多出一倍都不止。显然,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若没有安徽城市的参与,他们的那一个圈无论如何也是划不成的。
不过,南京和徐州显然对划成这两个圈信心十足,安徽省内牵扯到的入圈城市显然也是热情高涨,因为是跨省划圈,他们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协调机制。不过,笔者对这种协调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实在很怀疑。尤其是徐州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协调机制。不信,你到徐州西绕城高速公路看看那条临近安徽萧县看了就想骂娘怎么感觉怎么别扭的西绕城高速公路你就大概能够知道这种协调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多么的有限了。徐州西绕城高速公路暂时还可以绕开安徽的土地,可是现在徐州已经开始规划五环路了,不知道到时候若再不考虑借用安徽的土地,她那个五环路还能不能圈成。还要告诉各位网友的是:在徐州至萧县大约不到20公里的道路上,共设有两个收费站,一个检查站,分别隶属于徐州淮北和萧县管辖,真他奶奶的,中央不是让至少四十公里才能设一个收费站的么?
所以,笔者对苏皖两省的协调机制不抱任何乐观想法,无论任何时候,笔者认为,不是在同一个行政辖区内作出的任何决策都不能使本地区做到高度的融合,尽管苏皖两省人民性相近习相似。因此,笔者不妨在这里也抖胆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不妨两省合并好了。笔者知道这一方案的提出会招来无数的板砖,成功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但仍硬着头皮提出来,大家全当是当作一个玩笑讨论一下嘛!
江苏省约为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安徽省约为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即使合并后,也只是和河南省的面积相当,并不能算是全国最大的省份,人口倒是可观上去了。合并后的好处可谓多多,行政精简,节省开支,原安徽省变成了沿海省份,江苏省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两省可以改名为安苏省,各省行政部门的牌子也只需改一个字就可以了。呵呵。中央若不直辖南京,则南京成为安苏省毫无争议的省会城市,想当然的老大,合肥即便抗议,想必也无可奈何,原安徽省的安庆芜湖蚌埠本就对合肥的省会城市地位多有不服。中央若直辖南京,则推举合肥为安苏省的省会城市,只是这样,中央和合肥如何安抚省内其他城市就成为一个必需解决的课题了。试想,合肥在原安徽省内尚且得不到周边芜湖蚌埠安庆的认可,又如何能够使远在千里之外实力更为雄厚的苏锡常等城市臣服呢。但笔者也认为,这一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比起其他问题,困难应该要小的多了。
假如苏皖合省,则南京完全可能被中央所直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就完全成为了被安苏省包围的一个直辖市,就好象北京被河北包围一样。南京不仅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更好的协同马滁运作南京都市圈,当然也有可能反过来促进周边安苏省等其他城市的发展,收效可谓大焉。
不过这种区域调整方案牵扯到的方方面面无疑太多,而且也有可能产生新的矛盾,笔者认为,国家在一百年内都不会考虑在国家版图内进行合省的方案。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南京绝没有直辖的可行性。
那么,徐州作为现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究竟又可不可以作为一个直辖市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之内呢?
那么,徐州作为现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究竟又可不可以作为一个直辖市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之内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拿网上呼声最高的淮海建省的方案来分析一下:
网上流传的淮海省大抵是指我国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的接壤地区,它包括20个地市(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枣庄、济宁、泰安、莱芜、日照、临沂、菏泽、开封、商丘、周口、蚌埠、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它东濒大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抵江淮,面积17.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
这种方案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济宁的经济实力并不比徐州弱多少,蚌埠的交通优势区域优势也丝毫不逊色于徐州,若徐州升级为省会城市,只怕会未必会得到这些城市的认可。船儿大了并不一定能够跑的快的。
这一点倒也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假如按照这一方案建省,那么苏皖两省现有的行政区域都几乎被划出去一半,淮海省的省界甚至直接就抵到了安徽省省会合肥的鼻子底下。两省的面积本就不大,若都再被割去一半,你又让苏皖两省该如何自处。显然就现阶段而言,淮海若按此建省,则周边区域也必须要作出大的调整。比如淮海建省后苏皖要合省等等,但笔者前文已说过,这样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估计中央至少在现阶段不会考虑对某一区域进行这么大的调整,所以笔者也认为,至少在现阶段,这是一条走不过去的死胡同。
那么,徐州直辖是不是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呢?
徐州地处黄淮海中心的位置,科教文卫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又地处五省通衢之地,交通便捷。市区内集聚了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解放军航空兵学院等多所高等学府,又是彭祖故里,刘邦家乡,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明清看北京,秦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古文化方面的旅游资源也可谓一枝独秀。云龙山云龙湖汉王镇的美景比起杭州的西湖和南京的玄武湖甚至也毫不逊色。这些城市资源即使相比起大多数的省会城市也已差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实力已足可以使徐州在拉动本地区的区域发展中挑起更重的担子。
当然,这些显然也并不是使徐州成为一个直辖市的主要原因,关键是徐州周边的行政区域划分已经严重的束缚了徐州的发展,从而也大大滞后了本地区其他区域的发展。具体原因大概可以总结出下面几条:
一 徐州东南方向的微山湖的问题。
微山湖在建国后被人为的划分成两个部分,苏鲁两省各辖一区域,但因为区域分配不合理,两岸群众一直纷争不断,在前几年经常引起一些大规模的械斗,甚至经常出现械斗死人事件。网上曾经有人传言,曾经有人把眼球都打了出来,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两岸纷争显然是个不争的事实。最近几年,经过苏鲁两省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措施,矛盾虽然缓和了下来,但显然也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只是被挂在了那里,仍然是一潜藏的隐患。几十年来,包括中央决策层在内,从来没有哪一人敢对微山湖问题提出任何的解决方案,因为任何人都明白,只要处理稍失偏颇,都可能使矛盾激化,甚至引发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来 。
徐州直辖可以最完美最彻底的为这一问题划上一个最圆满的句号。
微山湖水草丰美,抗日战争时期的微山湖游击队更使这一区域声明遐迩。徐州直辖后,微山湖理应毫无争议的划归徐州管辖,对此,微山湖两岸群众都会拍手欢迎,而微山湖在山东也并不是发达地区,山东当然也能够完全接受。划归徐州管辖后的微山湖若经徐州稍加整合后推向市场,完全可以建成徐州东北最富饶的农业开发区和水草丰美景色迷人的湖光山色旅游区,会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 徐州西北部的丰县和西部的砀山萧县的林果业的开发的问题。
带有区域特色品牌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可,也更能产生效益。比如: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新疆的哈密瓜……,其实,在徐州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我们也完全拥有这么一片硕大的果园:丰县的红富士全国驰名,砀山的酥梨汁多味美,砀山县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梨园连片种植基地,其声名更是享誉海内外,萧县的葡萄和石榴在全国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依靠萧县葡萄成长起来的古井双喜葡萄酒早已香飘海内外。每年一度的丰县红富士苹果节和砀山梨花节都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知名人士来旅游洽谈业务。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三个县完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是被人为的划分为两省三县之地,无法被有效的整合资源从而形成强势品牌推向市场,各地区独自为政,独立运作,结果是谁也做不大,谁也做不强,效益都大打折扣。
徐州直辖后也可以彻底的扭转这一果林发展的劣势。
直辖后的徐州完全可以高效的整合这一区域内的林果业,互相协调发展,若以丰县的红富士苹果砀山的酥梨和萧县的葡萄石榴为基础,响亮的提出“黄淮海果都”这一区域品牌概念,其品牌效益也必将凸显,也必能促进这一地区的林果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走出本地区林果效益低迷的局面,从而造福这一地区的广大果农。
三 徐州西部的黄河故道开发的问题。
黄河故道贯穿徐州全市一路西行,一直绵延到安徽的砀山境内河口都一直保持着近百米的宽度,河水清澈,河两岸为本区域内最富饶的粮食和水果种植区,只是现在这条河道仍已被划为两省三县之地,无法协调开发。在徐州市内,古黄河故道风光旅游带已经基本完成,假如徐州直辖,我们从徐州现在建成的这条旅游带上应该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这条故道的发展前景,笔者在这里已毋庸多言,只可惜,现在的行政划分已使这条风光带的发展大大的被拖延滞后了。
四 徐州西南方向的萧县融入徐州城的问题。
安徽萧县位于徐州的西南方向,距离徐州市中心的距离也不过大约只有二十公里左右,在徐州上班的萧县人甚至在上下班时经常骑车往返与萧徐之间,而在这大约二十公里的路程之间,中间还夹杂着淮北的沈庄段园以及徐州的新河三座已有些城市化基础的煤矿,假若从徐州的铜山新区直线向西改造几条道路,那么更可将徐州的城区,铜山新区,汉王镇淮北的段园沈庄以及萧县城完全融为一体。在拟修的这几条公路中,最长的也大概不过十五公里左右,花费代价可谓低廉至极也,这无疑是把徐州做大做强的一条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其现有基础远比徐州向东南方向的大龙湖发展要快捷廉价的多),只可惜,很显然现在的两省两市两县的辖制使徐州在这一地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发展空间。试想一下,一个区域的核心城市在自己的发展上都面临着诸多空间和行政上的束缚,他又该如何发挥他应有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