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历史上中国与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

简要阐述物质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第1个回答  2007-06-14
整整600年前,从云南晋宁走出来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统率由上百艘大船组成的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从南京龙江关下水,经江苏太仓刘家港扬帆出海,取道福建长乐港放洋,开始了28年内七下西洋、泛海九万里的伟大海上和平之旅。从此,南京、太仓、长乐和晋宁等名字,就和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航海活动连在了一起。

这些纪念地,承载着历史荣光,昭示着未来梦想。本报从今天起,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踏访郑和下西洋纪念地”系列专稿,向读者介绍600年前和平之旅留下的宝贵遗迹及其

对我们的诸多启示。

———asL0005

盛夏时节,记者穿梭于古城南京的大街小巷,寻访着伟大航海家郑和留下的历史足迹。作为七次下西洋的决策地、大本营,600年前郑和从这里走向了大海,走向了世界。今天,拂去历史的烟尘,昔日的辉煌壮举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郑和公园是郑和府邸遗址,600年前,郑和在这里筹划了庞大的下西洋计划,如今,所有筹备工作的细节都成了不解之谜

郑和公园大门口,红色的倒计时牌———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在墨绿松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一群游客正争先恐后站在倒计时牌旁合影留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南京马府街的郑和公园,是郑和府邸遗址。据《龙江县志》记载,这里以前光房屋就有72间之多,可惜毁于战火。据介绍,南京市前不久刚刚开辟了“郑和旅游专线”,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至。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1403年,明代永乐皇帝为了打通海道、宣扬国威,在京都南京作出了下西洋的重大决策。受命下西洋的郑和开始在自己的府邸伏案筹划并组织筹备了庞大的下西洋行动。

从受命到启航,郑和只有一年多的筹备时间。准备工作繁杂琐碎,光是船,就要大大小小造200多艘;要调集、招募的航海人员,就达二万八千之众。这些人必须具备各种专门技能,比如掌舵、气象、礼宾、医疗、文书、翻译等等。郑和是如何解决千头万绪的难题呢?今天,这一切成了历史的谜。

郑和也许根本不会想到:他所做的一切,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可以说,张骞“凿空”西域,开创了陆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则让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了世界,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之一。

历史选择了郑和,郑和创造了历史。在公园西北角的郑和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正在兴奋地听导游介绍着:比起郑和1405年的首次航海,哥伦布晚了87年,达·伽马晚了92年,麦哲伦晚了114年……

“当然,纪念决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昔日的辉煌,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兴盛发展。”江苏省郑和研究会马光汝主任平静地说,“对于全面开放的当今中国来说,我们需要的是郑和面向世界、征服海洋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他献身航海的执着精神。”

龙江宝船厂当年开出了举世无双的巨大宝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惟有先进科技的支撑,“鲸舟吼浪”才能变成现实

穿过下关三叉河桥,便到了龙江宝船厂遗址。

一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遗留下来的长约500多米的造船作塘(船坞)。这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就在此修造。现存的《龙江船厂志》称:“永乐五年取造海运船249只,备使西洋诸国。”

宝船之称来自“入海取宝”之意。原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潘群说:“造船技术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生产水平的反映。郑和宝船是世界桅帆船的巅峰标志。”

作塘旁的宝船厂博物馆里,陈列着宝船微缩模型。宝船到底有多大呢?据《明史》记载,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宽度为18丈。

如此之大的尺寸,曾引起许多学者的质疑:“当代造如此之大的船只尚且不易,古代的人能造出来吗?”而在此出土的两件铁栗木船舱构件,长度在10米以上,重量在一吨以上;挖出的铁锚、铜锚各一只,都是重约三四百公斤。它们的尺度和规格印证了史料记载的“体势巍然,巨与无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的规模。著名历史学家、英国人李约瑟博士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明代文献中有关郑和船队旗舰的尺度,乍看似乎难以相信,但实际上丝毫不是‘奇谈’”。

除了宝船,郑和船队中还有马船(快速综合补给船)、座船(将领军官乘驾的船)、战船、水船(储运淡水)、粮船等。据统计,郑和七下西洋所使用船只累计数为1456艘,规模之大,勘称当时世界之最。

郑和船队,几乎集中了当时在船舶导航方面最为先进和完善的设备。在航海科技体验区,导游用多媒体做着生动形象的介绍:船队的航海罗盘制作精巧,指针浮于盛着水的罗盘内,遇风浪颠簸也不易脱落。罗盘边缘分为24方向,48指向,每指向为7.5度。在茫茫大海中辨认方向,靠的是“过洋牵星术”,就是靠日月升落辨别方向,靠测星体高低度量远近。测量工具是12片牵星板,在太阳升起和落下后的“晨昏朦影”时测量。他们还绘制了当时世界上范围最大也最先进的航海图。所有这些先进技术手段,保证了庞大的船队在茫茫大洋中纵横驰骋。

时光廊柱、航海体验台、宝船部件雕塑的面前,游客们纷纷亲自动手,寻找着“鲸舟吼浪”的感觉。一位参观的小孩,摸着巨大的铁锚对妈妈说:“真过瘾,我以后也要去航海,像郑和一样。”

饱经沧桑的静海寺、阅江楼见证了昔日的荣与辱,也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强大昌盛的中国,必定是开放的中国

中午时分,步入南京狮子山麓的静海寺。这座古寺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成功壮举而建的。它当年还是一座“西洋宝物展览馆”。“当年,殿堂内陈列着船队从海外带回的象牙、玉石等珍宝;寺院里到处栽种着郑和带回的奇花异木……”在郑和史料陈列馆,记者感受着昔日下西洋带来的荣耀和辉煌。

这座古寺,见证了荣光,也见证了耻辱。近代中英《南京条约》谈判就是在寺庙内举行的,“盖香港之割,本据南京条约,而实协议于南京下关之静海寺也,帝国主义强加于我之不平等条约,即始于此”。如今,寺内设有中英《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它的出口处,青铜所铸的警世钟提醒着每一个游人:不要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郑和研究会的马光汝主任感慨地说:“600年后重谈郑和,除了自豪,也有遗憾。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睁开眼看世界的势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戛然而止。昔日乘风破浪的宝船再也没有出过海港,接下来的就是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在中国的领海、内河横冲直撞。”

静海寺,用它的郑和、《南京条约》两个史料陈列馆向世人说明:强大昌盛的中国,必定是开放的中国;落后挨打,必定是闭关锁国的结果。

离开南京之前,我们登上了濒临长江的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长江滚滚东去,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连绵不断。阅江楼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年郑和庞大的船队就是从不远处的下关龙江出水,驶向“去中华绝远之处”。

阅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2001年,毁于战火的阅江楼重建并对外开放。前不久,这里举行了大型记录片《1405年———郑和下西洋》的开拍仪式。

在三层大厅正中,装饰着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幅瓷画———《郑和下西洋》。画高12.8米,宽8米,画面由12个部分组成,色彩斑斓,气势磅礴,全景式地描述了1405至1433年间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

“看,他手中拿的是海图而不是宝剑!”指着瓷画中郑和的图像,导游特别强调道:“郑和下西洋明显区别于后来西方殖民者的炮舰外交。”

为何化剑为海图?南京大学教授潘群说:郑和下西洋不是“耀兵西域”,而是“宣德化而柔远人”,不掠夺土地,不抢夺他国的财富,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样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格局”,正是全人类所企求的,也是和平友好外交政策的典范。

江水匆匆而逝,历史只留下一些残片来向世人述说着如烟往事。此刻,阅江楼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注视着脚下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一天天成长。正如诗中所赞美的:“郑和当年启国门,艨艟鼓角气祥和。六百年后重开放,登楼再听盛世歌。”

科学技术史近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
在近代以前,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的特点是中国科技成果外传较多,吸收外国成果相对较少。交流起源于文化交往和商业贸易的兴起,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辟,海路和陆路贸易线路的扩展,使得阿拉伯、印度等国的文献和物品传入中国,同时也有商品和自然产品的交流。商贸交流方面,宋元时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

中国与外国交流科技文化的例子
魏晋以来,特别是唐代,由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我国医学全面发 展并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因此国外不断派来留学生。同时,我国著名僧 人、医家如法显、玄奘、义浄、鉴真、宇妥•元丹贡布等,也先后到印 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及日本等国旅行,居住或讲学。到了南北朝,中外医学的交流就更频繁...

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怎样进行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都是闭关...
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一般是由外国商人做桥梁或周边附属国进贡时带来的交流,也有在战争中产生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都是闭关锁国的,如唐朝的开放政策,以及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闭关锁国是在清朝的乾隆时期才正式实施的政策。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怎么流传到国外的?
就这样,我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国外。中国历史上十分的强大,尤其是明朝时期,我国的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郑和率领的巨大的船队七次下西前往宣传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也带去了很多,让当地学习的东西,促进了东西方和平交流。我们将自己的技术带给了他们,也带回了一些珍宝,相互的促进。我国的四...

元朝统治时期的中外科技交流情况如何?
元代与外国的科技交流除以上的伊斯兰国家之外,与其他国家、地区也有广泛的交流。比如阿尼罗出生在今尼泊尔境内,他是一个建筑学家。他来到中国后,先在西藏建造金塔,后因技术高超被推荐给了皇帝,在将作院任职。他在中国共营造了三座佛塔、九座大寺、两座祀祠、一座道观。把印度式的白塔传到中国。又长...

历史中国与外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导致了什么后果?对今天的...
一个是蔑视,上升到排斥的程度.一个是重视,上升到崇扬的态度.后果:中国国力严重下降,外国国力突飞猛进.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科学技术史元朝时期
元朝时期,科学技术交流活跃,阿拉伯和波斯的天文学知识大量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前就重视天文,引进了托勒密和伊本·优努斯的天文学著作。元朝设立司天台和回回司天台,聘请了如札马剌丁等天文学家,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同时,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开始普及。至元十七年,王恂与郭守敬等人合作编撰了《授时...

古时候的中国有多自大,西方的科学知识真的源自于中国?
在西方大量的现代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很多人都对它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之后,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不仅感叹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还对其产生了许多的探讨。因此,就形成了两派不同类别的学说:二派则是认为:西方的知识是无用的,我们应该把它彻底的从中国学术中剔除出去。那么,这两派的观点又都有那些...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3. 民族融合与共同努力: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民族融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速了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和传播。4. 外来技术的吸收:古代中国积极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如唐代的佛教文化和宋代的外贸交流,这些都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5. 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古代中国...

在明末清初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中中国有以输出为主不得不变为以什么为...
1、航海:明清时期,中国的航海水平一直是世界领先的,他们创造的航海器、星座观测和海图制作方法等,都被西方的航海家视为珍宝。再加上中国连年派出航海队到国外进行和平贸易,更是让本土技术传播至西方。2、制造业:明清时期的中国科技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世界各地的制造业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其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