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是怎么死的?真的跟汉文帝有关系吗

如题所述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子,大概是生在监狱的缘故,其人有点脑残,最离奇的一件事,就是他在文帝六年的造反事件。“脑残兄”组织了七十人、四十辆车,正式宣布起兵!
就这点寒酸的人数,还没有王府的丫鬟们人数多,估计刘邦都会被臊得抬不起头。结果,平叛大军一到,刘长才发现不及时补脑是一件很严重的事,赶紧亡羊补牢,投降!
大臣们对这件事很气愤,纷纷上疏要求处死刘长,这家伙一而再再而三地干出无法无天的事:“淮南厉王骄恣不奉法,其所论狱,若为黄屋、擅拜丞相、爵关内侯、收聚诸侯王人亡命、贼杀无罪人法皆可以死。”——王世贞语
除了王世贞所言,刘长还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私杀前丞相审食其!这些事,随便拿出任何一件,都足够砍头,遑论这次公开的谋反。
让人意外的是,汉文帝不顾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仅仅将刘长剥夺了王位,流放蜀地。汉文帝为了照顾刘长,还特地命令沿途给刘长陪每天五斤肉、二斗酒的待遇,王府十名美人一路侍从。
没想到坐进囚车的刘长突然悔悟了,他半路上对人说:“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都怪自己骄纵过了头,于是绝食而亡!
汉文帝对刘长之死“哭甚悲”,杀了沿途不肯打开槛车的官员,并以侯爵之礼安葬了刘长,隔一年,又册封刘长的四个只有七八岁的儿子为侯。
本来,这个荒唐的谋反案可以画上句话了。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民间突然流传起一首民谣:
刘长“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大概意思是说:哪怕只有一尺布,也可以做一件衣服共用,即便只有一斗粮食,也可以做到共享;怎么兄弟俩就不能相容呢?显然矛头直指汉文帝,你都富有四海了,不缺一尺布一斗米了,为什么独独容不下亲兄弟呢?
汉文帝听到这个传言,叹了口气,说:“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王地邪?”
于是,汉文帝将城阳王改封为淮南王。四年后,又改封刘长的长子刘安为淮南王,次子刘勃为衡山王,三子刘赐为庐江王。
对汉文帝的仁至义尽,后人并不买账,以蔡东藩为首,认为刘长其实是死于汉文帝的阴招:“昔郑庄克段于鄢,公羊子谓其外心积虑,乃成于杀。文帝虽不若郑庄之阴刻,然从表面上观之,毋乃与郑主之所为,相去无几耶!况于重厚少文之周勃,常疑忌之,于骄横不法之刘长,独纵容之,暱其所亲,而疑其所疏,谓为无私也得平!甚矣,私心之不易化也!”
意思说,汉文帝害死刘长的手法,跟郑庄公谋害弟弟叔段一样,都是用小过纵容,养过为祸,最后一举铲除的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阴毒得很!
郑庄公之所以阴杀叔段,是由于其母偏袒叔段,导致叔段谋反之心不死,严重威胁到了郑庄公的王位安全。这个说法实在值得商榷,我们要从汉文帝的皇位谈起。刘长对汉文帝皇位安全的威胁论,是否站得住脚
我们知道,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子,非嫡非长,之所以获得皇位,完全是陈平周勃等功臣派势力,铲除诸吕行动的成果。
本来,铲除诸吕后,最有资格上位的是齐王刘襄。首先刘襄兄弟在政变中的贡献最大,刘襄在齐国率先起兵讨吕,刘章、刘兴居兄弟二人在宫中为内应,刘章还亲手斩杀了南军统领吕产。
陈平周勃曾公开表示,少帝非先帝骨血,其实就是在暗示刘襄:政变成功,你就是下任皇帝。可是结果却是,刘襄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被代王刘恒摘了桃子。
刘襄不光没得到皇位,刘章、刘兴居因功受封的封地,还是从他这个大哥身上割的肉,哥俩不久便郁郁而终。三年后,刘兴居气愤不过,举兵反叛,结果兵败自杀。
请注意,平定诸吕后,皇位的候选人,其实就在刘恒和刘襄叔侄之间抉择,没刘长什么事。那么,刘长为什么早早就出局了呢?
首先从身份上看,刘长是刘邦第七子,刘恒是第四子,如果要在刘邦的儿子们中间选择,在没有嫡子的状况下,刘长肯定落后于刘恒。
不过,刘长其实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吕雉的养子,从法理上讲,他其实是嫡子。嫡子的顺位肯定要高于庶子,从这一点来说,刘长应该比刘恒有优势,为何功臣派忽略了这一点?
这一点史书没交代,其实也好理解,假如刘长以吕雉的嫡子身份争皇位,会是什么结果?直接上断头台!政变中吕氏一族全部被诛杀,你刘长还敢往枪口上撞?估计刘长躲都躲不及。要想政治清白,就得跟吕氏断绝关系,跟吕氏断绝关系就意味着刘长也是庶子,优势没了。
还有一点就是刘长的口碑很差,这家伙自幼因祸得福,受到吕雉娇宠,作威作福惯了,完全一副恶少的架势。除非万不得已,否则谁也不敢把票投给他。
从一开始刘长就不具备竞争的可能,汉文帝坐稳了皇位后,他怎么可能会对皇位产生威胁!所以,汉文帝阴杀刘长的动机显得很牵强。
汉文帝汉文帝解决藩王问题的基调是稳定,不大可能采取极端手段
那么,能说汉文帝的皇位就是高枕无忧了呢?也不能这么说,威胁还是存在的,主要是齐王一系。
客观说,汉文帝刘恒确实有点对不起齐王一系。在平定诸吕期间,陈平周勃等人不光暗示刘襄做皇帝,还亲口许诺刘章封赵王、刘兴居封梁王。结果,汉文帝上台,一条都没兑现,还从人家大哥身上割肉补给弟弟们,任谁也难咽下这口气。
“得位不正”、封赏不公,对汉文帝来说,其实背负了很大的政治压力。不是汉文帝背信弃义,而是为了将来,他不能做饮鸩止渴的事,只能不承认大臣们的承诺。
齐王系以外的诸侯王们,面对齐王一系的倒霉可以冷眼观望,但是如果一旦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肯定会拿齐王系遭遇说事,这就是代价。
没办法,谁让当初刘邦不听劝阻,非要恢复分封制呢!
西汉初年诸侯王很牛,在经济、军事和人事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刘襄起兵、刘兴居造反、七国之乱就是明证。这种尾大不掉的格局,如果放任自流,其结果就是回到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
针对这个危机,朝中的大臣们忧心忡忡,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以贾谊为代表,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以“割地定制”的模式,慢慢削弱诸侯王的实力。另一派以晁错为代表,他认为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所以,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削藩令。
贾谊是“温和派”,主张通过定礼制和地制,以礼制约束,以地制切割的方式,温水煮青蛙。贾谊的这个办法,后来被主父偃改造成“推恩令”,在汉武帝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晁错则是“强硬派”,主张直接对藩王动刀,割掉他们的封地。晁错的这个举措,就是酿成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
从这个举动来看,汉文帝对诸侯王的实力是有准确评估的,极端的做法只能激化矛盾,汉初国力尚处于恢复之中,根本经不起大的动乱。况且汉文帝上位,本来就让藩王们不服,稳定更符合时局的要求。
即便这样,贾谊的“割地定制”被汉文帝延后了整整十年,才开始实施,可见汉文帝对待藩王问题的谨慎程度。
如此看来,诸侯王对汉文帝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更准确地说,无论谁坐在龙椅上,都会面临这个危机,这是政治环境决定的。不过,对汉文帝来说,刘长是藩王中的一个,他的威胁性不大,至少远不如齐王系的威胁大。
因而,刘长不大可能成为个案,引起汉文帝的特别注意。加上汉文帝的谨慎态度,他不大可能采取极端措施,一步步“养祸”把刘长逼上死路。
假如汉文帝想除掉刘长,刘长所犯下罪行,足够他死好几回了,那时候不杀,偏要让他在流放途中自杀,有点太玄幻了吧?假如刘长不醒悟呢?他不自杀怎么办?暗杀吗?那岂不是无事生非! 那首蹊跷的民谣一点不简单,其背后大有文章
让人们产生误解的起源,就是那首莫名其妙的民谣。民谣传出来的时间节点是汉文帝十二年,那年刘长已经去世整整六年。问题来了,既然老百姓都认为是汉文帝害死了刘长,为何直到六年后才有这个说法?
时间节点表明,民谣是一次“借尸还魂”的政治炒作,绝不是真实场景的再现。这是一大疑点,第二个疑点就是歌谣的内容,怎么看也不像“民”谣。老百姓凭什么为一个叛乱分子,讨伐一位给他们带来好日子的皇帝?那么深奥,且措辞精巧的唱词,哪个“民”能创造出来?分明是有捉刀手嘛!
我认为这则所谓的民谣,一定是谋位藩王的杰作,最大的嫌疑人应该是齐王系或者吴王刘濞。
动机就是,刘兴居和刘长叛乱发生后,汉帝国对藩王们的舆论压力很大,削藩的言论流传很广,藩王们害怕了,他们试图通过民谣,释放政治信号,以共同对付可能面临的削藩危机!
他们想释放什么信号呢?又怎么解决危机呢?
假如朝廷通过削藩令,藩王们是没有理由反对的,从法律层面他们只能做待宰的羔羊。即便十几年后的“七国之乱”,刘濞等人打出的口号也不敢是反对削藩,而是“清君侧诛晁错”。所以,他们必须移花接木,将削藩矛盾转化为其它可以名正言顺提出来的矛盾。
拿刘长之死说事,就是一个很精妙的手法!将刘长很正常的死亡,硬说成是被汉文帝害死的,就能达到如下几个效果:
一、汉文帝将背负谋害藩王的道德枷锁;
二、将国家与藩王的矛盾,转化成汉文帝与藩王的个人私怨;
三、站在弱者的地位,驳得舆论的同情心和道德的制高点;
四、借机号召所有的诸侯王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汉文帝。
从结果来看,他们的阴谋得逞了!一首小小的民谣,让汉文帝背负了几千年的骂名,削藩政策至少在当时被成功遏制住了。
所以,所谓的民谣根本不可信,它就是藩王们射出来的暗箭,沾满阴毒,且挑衅十足! 汉文帝的政治智慧,和刘长之死的后遗症
汉文帝是聪明人,他中了暗箭,但是没有让暗箭上的毒伤及根本。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对削藩论议而不决,保持对藩王的压力
如果汉文帝心理失衡,迅速展开削藩工作,跟已经做好准备的所有藩王正面搏斗,显然很不明智。议而不决,既表明了对削弱藩王的决心不变,又可以慢慢消磨藩王们的斗志。
第二件事,优待刘长的儿子们,戳破民谣的真实性
民谣以汉文帝跟刘长争夺藩国为由头,显然很低劣,汉文帝将淮南国又重新封给了刘长的儿子们,以事实证明,皇帝对刘长的处置,跟个人私利毫无关系,完全是法度范内的事。
第三件事,事件冷却后,迅速启动贾谊的“割地定制”策
两次谋反事件,和一个民谣,让汉文帝意识到藩王势力的强大,反而促使他下定决心,着手解决藩王问题。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以稳定为基调,缓慢解决,贾谊的“割地定制”正当其时。
正是这三条化骨柔绵掌,让民谣的毒姓未能发作,反而让汉文帝更加洞悉局势,采取更精准的举措,来处理藩王问题。
不过,民谣的毒姓,让刘长之死留下了一个后遗症:汉文帝一系与淮南王一系家族恩怨的产生。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淮南王刘安曾经有过一次未遂的叛乱。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的谋反,其中一条理由就是觉得,当年父亲刘长死得冤。 结语
淮南王刘长之死,本没有太多可争议的,一则民谣,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很多人都误中了毒计,给一位仁慈的帝王汉文帝,硬被套上了“阴险”的帽子。仔细分析其中的脉络,始作俑者就是幕后的王爷们,他们才是真“阴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自杀的还是被汉文帝逼死的
是汉文帝逼死的,发配刘长的时候,在囚车上贴了个封条,结果路上接待的人都不敢揭条,活活把刘长饿死了。

刘长是怎么死的?真的跟汉文帝有关系吗
对汉文帝的仁至义尽,后人并不买账,以蔡东藩为首,认为刘长其实是死于汉文帝的阴招:“昔郑庄克段于鄢,公羊子谓其外心积虑,乃成于杀。文帝虽不若郑庄之阴刻,然从表面上观之,毋乃与郑主之所为,相去无几耶!况于重厚少文之周勃,常疑忌之,于骄横不法之刘长,独纵容之,暱其所亲,而疑其所疏,谓为无私也...

淮南王刘长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刘长是刘邦与赵姬的儿子,因为当时赵姬受张敖案的波及,导致其心灰意冷自尽而死,而刘长就被吕后所抚养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刘长在之后的政治迫害中得以幸免。在汉文帝继位之后,刘长自恃与刘恒的关系亲密,于是就越发的骄横不逊,一再地违法乱纪。可是,汉文帝念及与刘长的手足情深,一再的原谅了他...

淮南王刘长作为汉文帝刘恒唯一的弟弟为什么最终绝食而死
汉文帝刘恒和淮南王刘长是吕后死后仅存的刘邦儿子,按照道理,兄弟八个就剩俩,刘长应该做一个逍遥王爷,可是为什么最终绝食而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恒登基后,对他的这个唯一在世的弟弟关爱有加。刘长呢,也不见外,开口“大兄”闭口“大兄”,亲热得很。在民间这么叫就...

淮南王刘长有何身世?他锤杀审食其的原因是什么
后来,吕雉去世,汉文帝登基,吕氏一族遭到清算。审食其因为和吕雉关系密切,也被汉文帝冷落。刘长自认为是汉文帝的亲弟弟,逐渐狂妄自大。刘长有两个愿望,第一是为母报仇,第二是取代汉文帝,成为大汉天子。刘长广泛招揽死士,在封地模仿皇帝的车驾,打算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愿望。汉文帝三年,刘长以藩王...

刘邦跟刘长是什么关系?他的子孙是什么结局
汉文帝六年刘长起兵谋反,失败被俘,群臣数列刘长六大罪状,建议汉文帝杀了刘长。文帝刘恒一方面顾忌兄弟情义,另一方面担心承担杀弟的骂名,贬去王爵,将刘长及其家眷发配到蜀地。性格刚硬的刘长绝食而死。刘长有四个儿子,刘安、刘勃、刘赐、刘良。文帝八年的时候,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到了文帝十六...

淮南王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怎么死的?
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途中不食而死。

刘长:汉高祖刘邦第七子,他最后为何会自尽?
等到汉文帝即位,刘长自视与汉文帝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汉文帝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孝文帝三年(前177年),刘长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汉文帝到御苑打猎,和汉文帝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汉文帝为“大哥”。刘长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

历史上的淮南王刘长骄纵成性,是怎么作死的?
汉文帝得知刘长死讯后大哭一场。流放刘长前,袁盎曾谏阻汉文帝,认为此举会使刘长死在路上,进而使得皇帝有杀弟之名。汉文帝此时向袁盎再次问计,袁盎出馊主意要杀丞相和御史,但汉文帝命丞相和御史审讯那些不给刘长打开囚车的官吏,将这些官吏全部处斩,然后以列侯之礼安葬刘长,并安排了守墓人。但...

汉文帝为什么要杀掉亲弟弟刘长
2.刘长为人 也正是因为被吕后收养在身边,这才让他在吕后手握大权的时候逃过一死。而汉文帝继位之后,刘长仗着自己和刘恒关系好,一直非常骄横跋扈,一再不顾法纪,但是刘恒念在他们毕竟是兄弟,所以对刘长一直都很忍让,对他犯下的事情总是宽恕赦免,但是这样做,无非是在助长刘长的嚣张气焰,着实无益...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