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南枝 | 中国 社会 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谈行藏(访) | 文化纵横新媒体编辑部
魏南枝老师从百年视野分析中国女性解放的 历史 过程,认为当前女性问题面临双重压力:一重是传统家庭式的产权关系错位,导致夫妻、母子关系错位;另一重则是资本逻辑对人的异化和压制。关系错位给年轻女性带来压力,而资本逻辑则要求包括女性在内的普罗大众,都成为纯粹的劳动者和消费者,都去拼命工作、努力消费,而不为包括家庭在内的其他需求去付出。但从本质上看,人类对 社会 关系和爱是有天然需求的, 社会 原子化和资本支配化,最终会对人造成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伤害。今天性别议题争议如此激烈,态度撕裂被不断放大,就是一个侧面反映。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 社会 观察”特稿,原题为《拨开当代女性议题的迷雾》, 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拨开当代女性议题的迷雾
魏南枝: 我想,从百年 历史 看中国的妇女问题,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回顾革命时期,当时的妇女平等问题,就是要打破传统 社会 结构对妇女的压抑。妇女解放既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农村的革命,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解放,我们能看到大量的,随着女性解放而来的女性自我认识提升、进而改变其个人命运和子女命运的鲜活事例。所以 女性是革命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这是我国革命的宝贵经验,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妇女地位的基本认识。
我国女性 社会 地位的一个高峰,出现在毛主席时代,后来经过持续推动,在 社会 层面充分体现出来,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是全球公认的,那个年代我们在女性解放方面的作为,无可指摘。通过农村的生产队、城市里的单位等形式,形成了男女共同参加 社会 生产劳动的经济机制。但这一时期,女性解放主要还是爆发式、政治化的,由先锋队带领着向前推动。后来,随着生产队的解散和单位体制的改革,女性解放的经济基础和 社会 基础也发生变化,就难以持续下去了。
从 社会 结构的角度来看性别问题,真正具有解放意义的,是改变女性必须依附男性的传统关系结构。 这一关系的肌理,与一般的想象,存在一定差异。 历史 上,从汉唐时期甚至到宋代,女性离婚改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据史料和艺术作品记载,女性是掌握生产资料的。在古代的中产以上阶层的家庭里,丈夫去世后,妻子掌握家庭财产,而财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儿子,儿子主要从事经济活动,要把收入交给母亲。所以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母子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这是传统女性对儿子的执念很深,而且婆媳之间要争夺儿子或丈夫的重要原因。 今天人们争论女性主义问题时,往往还忽略了另一个重要角度: 妇女解放,很多时候反对的不是丈夫,而是婆婆。背后的根源,就是传统家庭关系中的夫妻、母子关系错位,而 错位的背后是家庭内部的产权关系 。
我们建国后一个时期内的妇女解放工作,抓住了关键点。当时城市单位里都有托儿所,孩子出生50天后就可以送去托育,农村生产队中也有类似的互助组织。这些机制,让女性在生育这个人生最脆弱的阶段,得到 社会 的帮助和支持。而在传统家庭关系里,是一种错位的经济和道德关系,在女性最需要帮助时,只有向婆婆求助,才可能配合丈夫来从事经济劳动。女性获得帮助,而丈夫和孩子出于感情,也会要求女性对待婆婆,像自己一样孝顺,从而使得女性对婆婆的照顾和顺从,成为一种道德义务。 像托儿所之类的 社会 支持,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女性跳出传统家庭关系。
而且在这一时期,妇女解放与扫盲一起,不仅为整个 社会 增加了一批重要劳动力,也促使女性地位平等、女性平等参与生产劳动等方面的思想、能力和意识有了很大提升。 那个年代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女性劳模。她们是很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也是真正意义上最解放的女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具体制度和做法,伴随高度市场化而来的,是 社会 的高度原子化。之前建立起来的托儿所等等随之消失,女性在生育阶段缺乏 社会 帮助,只能回归家庭,有的成为全职妈妈,有的求助婆婆。这就又重新回到类似传统家庭的关系结构中去 。如果单从女性解放角度看,以资本为核心逻辑的一整套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性别不平等的制度。资本的要求是,人要做一个能够提供价值的劳动者,女性不能去生育,不能因为生育而付出时间和成本的代价——例如美国 社会 到今天都没有产假一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女性解放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挫折。
《文化纵横》: 当前舆论场中,有关女性问题的讨论,出现了标签化、情绪化、两极化的现象。像“女权主义”这样西方舶来的概念,原本很流行,如今却似乎变成一个负面话题。为什么会这样?您认为这一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 社会 心理机制,更深一步,有着怎样的 社会 政治因素?
魏南枝: 前面已经提到,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制度。一些分析认为,现在围绕女性主义话题所生成的信息场中,参与主体非常复杂,不仅仅有利益相关方和我们普通大众参与,而且还浮现出诸如CIA(编者注:美国中央情报局)等资本主义国家特殊机构的身影。从 历史 和现实中可以发现, 资本主义最擅长通过推动反对资本的议题来巩固资本主义。因为一旦普通人在议题中形成立场,进而互相对立时,就不可能团结起来,去对抗资本主义本身了。
具体到今天的女性主义讨论,很容易陷入两种误区:
第一种误区 ,是各方面都要和男性比,恨不得把男性踩在脚下,才能显示对女权主义的坚定追求。 但这是一种极度的控制欲望,背后还是基于对男权主义的认可 :先把男性放在强者位置上,那么如果女性打败了这个强者,就成为更强者。但很多人没意识到,这种打败暗含一个背景,即 社会 价值的制定标准还是在男性手中。 真正的心态解放,应该是根本不关心、不在乎男性怎么看,对吧?
第二种误区 ,是完全把男性视为洪水猛兽,搞彻底对立,拒绝结婚,拒绝生育。但这其实就掉进资本主义陷阱里去了。 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消费,做一个能够提供价值的劳动者,然后继续做好的消费者,但最终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呢?
人类,都是需要一定 社会 关系的。我做 社会 保障相关研究时,曾经到养老院实际体验过。在那里感受很深的是, 人到最后阶段,金钱、身份等所有东西都不重要了,人最需要的只是一个字——爱。 但爱是只有你真正付出,才能得到的。家庭,才是建立真正感情关系的地方。
对于女性来说,怀孕生产阶段是脆弱的,之后养育孩子的过程,要付出更多。但在这个过程里,母亲与孩子之间能建立起真正的爱的关系。母亲对孩子的保护,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情更亲更深,这是大自然给予女性的回馈。 所以我理解的“天道”,不是人要顺从哪个性别主导的秩序,而是人要接受和用好自然存在的某种平衡。
然而,所有利用身份标签来造成对立的炒作,都会剥夺每个人爱的能力和意识,结果是人退回到动物状态 ——自己感觉好像无所不能,越来越强大,但其实与各种 社会 关系都剥离了,与原生家庭割裂了,也不组建新的家庭,不愿意生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产生链接, 到最后就只能依赖工作,乃至于被工作绑定,但其实工作是最靠不住的。一个人周围的链接,越来越被消解,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国内外都有研究指出,今天舆论场上的一些话语话题或“文化战争”背后,是资本主义最上层精英的无形操盘。 在这些精英的视角下,随着 科技 发展, 社会 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人口既不能很好地组织起来生产,又不能成为很好的消费主体,到最后就变成他们眼中报废的垃圾人口。既然如此,那就设计一种文化标签,造成一种流行思潮,让人自觉地不生孩子、减少人口。这些拒绝生育的话语标签看起来很现代,但其本质就是资本主义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在他们看来,人多了就要付出更大的管理成本,还要给这些人投票权,已经不符合资本的利益,那么不如让他们认为的“垃圾人口”自我毁灭,例如通过不生育、放开吸毒、放任持枪等等,让这些人自动消失。
我们的女性问题也是类似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国内也逐渐接受了这套现代话语体系,女性开始了被商品化和自我商品化的过程,呈现出来就是妇女解放程度的下滑。从表面上看,有关女性的观念日益新潮,似乎和国际接轨了, 但我们往往看不到这些变化背后是一系列庞大的资本主义链条的控制。也就是说,我们接受并沉浸在这套话语中时,就已经掉进了一个套子,这反过来阻碍了我们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回到当下现实,为什么现在的女性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
我们已经分析了资本主义现代理念的陷阱,以及传统家庭和财产关系延续至今的错位问题。传统的婆媳关系中,年轻一代女性是被压抑的,而有了资本主义的一套现代理念和话语后,拒绝生育就变成反抗传统压抑的方式。不仅如此,资本主义对人的价值的评判,往往是以职场成功为核心的一套标准,所以一旦出现生育这个变数,就对这种价值评判造成严重打击。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女性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也与这种价值评价的逻辑有关。
我们建国初期的妇女解放工作,真正抓住了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在女性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提供一个 社会 托底的作用,帮助女性度过脆弱阶段、更好地生活。但这套机制只持续了短暂的一段时间,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经历了那么多代的传统家庭模式;后来它的经济基础也没有了,也不可能对抗资本主义的不平等模式。
所以我们回头看,可以发现 历史 上有一个时期,中国女性地位之高,是全世界所公认的。也是有赖于那个时期,当代中国有很多女性幸运地成长起来,进入了精英行列,尤其是在学界和商界,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解放运动都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无论是思考女性解放还是思考 社会 变化,都有必要考虑自然性和 社会 性的结合。 我们一旦脱离自然性或 社会 性去看问题,就很难看清本质,而且思维很容易被左右。事实上,如果讨论女性议题,不厘清背后的机理,只放大性别对立,可能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文化纵横》: 说到精英女性,确实还有一个 社会 分层的问题。我们现在所处的 社会 ,是一个复杂结构的 社会 。有评论指出,有一些女性议题,本质上是特定阶层的理念、焦虑、诉求或道德准则的表达。而另一个情况是,精英女性的成功和光芒,与普通女性的境遇,往往有着鲜明的对比,她们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女性问题在这样复杂现实中,往往是多面的,甚至有时相互矛盾。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魏南枝: 我们用女性议题去回应 社会 现象时,确实存在视角差异。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别人的事,都会有自身意识的投射。女性话题中有个现象,尤其是在性别问题上有过自身伤痛的精英女性,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内心和痛苦投射到一些议题上,她们对公共事件的同情和表达无可厚非,但有时她们提出的其实是自己对生活的想象和要求。人在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会有最强烈的情绪,所以这种感同身受,很多时候包含了个人投射。
这也是女性问题两极化的一个后果。两极化之后,一些精英女性反而会有强烈的痛苦感。这些女性要同时承担职场和家庭中的很多责任,很多女性甚至要付出巨大努力来打破重男轻女的 社会 现实,才能获得一个较好的地位。 她们在公共议题讨论中流露出的痛苦值得同情,她们投射的对象也值得同情,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她们表达的痛苦不一定就等于被投射对象的痛苦,甚至后者真正的痛苦被遮蔽了。
事实上, 历史 上女性群体之内也从来不是平等的。即使是女性地位最高的时候,城市女性之间是平等的,农村女性之间是平等的,但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之间肯定是不平等的。我们从电视剧、电影、小说里面都能看到,那个年代的农村女性,为了能进城,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往往要付出很多代价。所以就会有农村年轻女性嫁到城市家庭里,受到家庭里的女性欺负的事例。这种不平等,从整个 社会 来看是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在家庭里,又结合了传统家庭关系的扭曲。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女性问题中,争执的不是男女双方,而是女性之间。现在有一个不妙的情况是,家庭关系一定程度上重新回到婆媳争夺的模式。年轻女性的压力来自于年长女性,反抗的对象也是女性。有时女性内部在对抗,在搞话语对立,男性的牵扯反而不那么大。要改变这种状况, 女性内部需要形成更多共识,需要更多的互相理解和支持。
《文化纵横》: 今天中国正进入一个民族复兴、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首先要有一个现代化的 社会 。在新的 历史 背景下,如何定位不同的性别角色,确立怎样的性别理念?联系当前,有哪些好的趋势,又有哪些不足有待改进?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促进 社会 进步?
魏南枝 : 首先还是要看到,我们生活在一个 社会 形态极其复杂多样的国家,区域不平衡现象明显,东部的农村,与中部的农村、西部的农村还很不一样。如果拿北京、上海、深圳的 社会 想象,去想象这些区域,很容易脱离实际。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经济形态和多 社会 形态的国家,什么叫现代化,要回答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一不小心就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中国历来就以多样性著称,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现代化标准去衡量,也不宜拿自己想象的好去要求别人的好。费孝通先生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一个基本的良知。
这其中最关键的 ,是要给女性赋能。 一方面,要设法重建类似当年的、为女性提供支持的组织,包括公共服务性和 社会 互助性的力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激活、发挥女性自己的能量,让她们能够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中国有近7亿女性,想象一下,这蕴含着多么大的能量?
同时, 我们要警惕那些听起来像特别关照,实际上可能让女性更加弱势的事物。 就像美国少数族裔问题那样,真正的解决之道是社区建设,是提高教育水平,而不是降低录取分数,更不是犯罪后宽松处理,因为那只会让他们越走越远越无能,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能发掘一些站起来的女性案例,从她们身上获得力量,带动更多的女性也站起来,这不是更好吗?
女性群体两极分化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怎么才能让那些难以发声的女性获得表达机会? 我建议做研究时,要和真正的对象展开对话,真正了解她们的困难和要求,而不是陷入知识分子的误区,代入自己的想象。 我也给媒体提过建议,可以去各地农村找最普通的人家,每个省100户,就问他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不问幸福就问困难,这是有意义的。
女性之间也要互相赋能。比起在网上争吵,建设女性之间的互助组织,大家互相帮助,更有价值。这种互相帮助不应限于同代人,是对所有人的。比如面对最麻烦的婆媳关系,我们要追求的是婆婆不欺负媳妇,媳妇也不算计婆婆。如果陷入互掐,又变成一种分裂,解决问题的力量就分散了。
其实,人最重要的东西是爱。人需要与周围世界产生链接,通过不断互动和沟通,向着积极的方向前进。人的身体会生病,心理也会生病,也需要在 社会 互动和沟通中,获得治愈。 为什么这些年来北欧的凶案比例较高?人和人之间分离了,会孤独,会愤怒,也会面临很多心理困境,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来。因此,我们的家庭不能被资本逻辑所主导。家原本是最温暖的地方,但很多人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家了?因为家成了一个经济组织,充满算计,没有感情。而在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封闭在信息茧房里,形成一个个“政治部落”,很容易受到极化影响和恶意操纵,互相之间产生矛盾纷争,消耗能量。 可以说,在被资本逻辑扭曲的 社会 里,不管什么性别,都是弱势者。
坦率地说,我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希望孩子们未来能生活好,但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过得好,而是我们全 社会 的孩子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都能在一个更加平等、包容、进步的 社会 中成长成才,而不是被资本逻辑撕裂。这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这些年我也参与了有关部门的工作, 希望推动妇女托育保障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我们的公共服务,能够切实减轻女性负担。 现在像一些地方推出了快乐爸爸、开心妈妈的社区活动,为夫妻共同抚育孩子 探索 新路。这些都是细节性的小事 ,但 社会 建设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充分讨论,但不宜陷入话语对立乃至撕裂之中,每个人可以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建设,这是我的观点。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 社会 观察”特稿,原题为《拨开当代女性议题的迷雾》 。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我绝不希望孩子被资本撕裂”: 一位70后妈妈的犀利深思 - 文化纵横
可以说,在被资本逻辑扭曲的 社会 里,不管什么性别,都是弱势者。 坦率地说,我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希望孩子们未来能生活好,但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过得好,而是我们全 社会 的孩子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都能在一个更加平等、包容、进步的 社会 中成长成才,而不是被资本逻辑撕裂。这...
妈妈我错了作文
我先悄悄地从储蓄罐里拿一块钱,等哪天有了零花钱一准还上,这样就不太像是“偷”了吧,我被这绝妙的想法打动了。再说了,妈妈对我平时也太严格了,别的孩子都没这么多限制,为什么我要受这份罪呢?想到这儿,我心中有些释然,于是便悄悄来到客厅,找到储蓄罐,轻而易举地拿到了一枚一元硬币……...
《我感谢妈妈》 作文600字
是否记得在那炎热的夏天,晚上,妈妈给你一直扇扇子,那种滋味,人人都尝试过,但是,明白母亲的苦心并且又感谢了妈妈的,有几个呢?孩子们啊,如今你们有一个爱你的母亲,你们可曾想过,没有妈妈的孩子整天像一株摇摆不定的草一样,前途一片迷茫,有了母亲,才有那一杯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才有那一...
有关母亲的细节描写作文
如,还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上例是从母亲的眼神这一角度来写的,我们还可以变换角度,从“我”的角度来写: 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成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
妈妈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作文500字
对了!是伟大的母亲们。母爱是无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没有一位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不管怎样,母爱终究都是生命中最真挚、最难以割舍的感情。童年像天上划过的流星一样,明亮中却迅速消散;少年便像流水一般,逝去了没有一点痕迹,如今青年的我犹如油条一样在现实的生活中煎熬。母亲——我那个生在...
求一篇800字的作文、急帮帮忙、题目是《妈妈说,这才是生活的常态》或者...
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浮生若茶。每个人的生活都好比是一杯香茶。当茶叶散发出脉脉清香时,那是你的宝库运,然而不断地被水冲泡、荡涤、洗礼才是生活的常态,就如同生活中注定要经受栉风沐雨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获得灵魂的自由。是的,经受苦难是生活的常态。那一缕涩香,在我的嗅觉中弥漫。那是朱生豪...
听妈妈讲小时候我的故事 作文
可现在我明白了,什么叫享受生活。当自己像明星一样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想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他们不让自己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而妈妈却不同意这一观点。她认为,既然近“墨”者会黑,为什么不...
作文 妈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紧急!!!各位帮助一下啊
…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培养和爱护,是发自心底的感谢。从5岁起,是您无论严寒酷暑送我去学画画,是您为我找老师学琴,是您从小对我的用心栽培才有了今天的我;我虽然学习称不上优秀和出类拔萃,但我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全是您的汗水换来的,全是您的心血赢来的…… 妈妈,您就像我的朋友,...
妈妈是怎么爱我的作文? 我的母亲是怎样爱我的600字作文
花儿要歌唱太阳,小草要歌唱春风,而我要歌唱您,一位伟大的母亲。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我真为有一个伟大的母亲而骄傲,自豪。 有一份爱,如纤纤细雨,若无不止;有一份情,是春遍拂风,情深意长。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无私的爱,最伟大的爱。儿女的目光总是向往五彩的世界,母亲的目光总是落在儿女身上...
急求母亲对我影响的作文!!
我仔细地打量着每一对鞋,不知道该买哪一对好。我边走边看。忽然,我眼前一亮,看中了一对一百三十八元的运动鞋。回家以后,妈妈看到我穿回来的新鞋,就问我从哪儿买的。我说:"在沙河百货公司,一百三十八元呢。"妈妈说:"小孩子不必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一双鞋,要买也买便宜点。"为了惩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