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人类起源

7年级上册的六单元的作文!

二、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新生代的第三纪是指距今七千万年到二三百万年前的地质年代。②新生代的第四纪是指距今

二三百万年前之后的地质年代。,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8 000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②,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来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逐步由四肢行走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

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三、人类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大多残缺不全,往往只有零碎的头骨、颌骨、牙齿和股骨,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过在四百多万年前。尽管如此,经过古人类学家的努力,已经弄清了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

1924年,在南非的汤恩发现了一个古猿幼儿的头骨化石,鉴定后定名为南方古猿。随后,古人类学家在非洲,特别是在断裂谷的东部,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南方古猿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得知,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除直立行走以外,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如他们的脑容量很小,在450~530 mL之间,与现代类人猿的脑容量(平均为415 mL)差不多。

能人

自1960年起,古人类学家在非洲陆续发现了与南方古猿特征相近的古人类化石,定名为能人。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75万年前。与南方古猿相比,他们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 mL左右。与能人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石器,这说明能人已经能够制造工具了。

直立人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以前,他们的化石在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地区都有发现,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人(简称爪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等。其中,以北京人的化石材料最丰富,研究得最全面。

北京人的脑容量明显增大,成人的平均脑容量多达1 088 mL,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但是,北京人仍有很多原始性状,如前额后倾、眉嵴粗壮、下颌骨无颏等(正因为直立人有许多类似猿的性状,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猿人)。

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石器,这些石器功能各异、加工精细,证明直立人制造工具的能力比能人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还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层,里面有烧过的骨头、石块和朴树籽等,这说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了。火不仅可以用来取暖和驱赶野兽,还可以用来烧熟食物,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这促进了人类祖先体质的发展,特别是为脑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智人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1万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现代人。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大小(平均为1 360 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水平。因此,古人类学家把他们与现代人归为同一个种,即智人种。

早期的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5万年前,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我国广东的马坝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这个时期的智人还带有一些原始性状,拿尼人来说,眉嵴仍比较粗壮,并且头盖骨向后倾斜,颌骨向前突出。但是,他们制造的工具比直立人制造的更为先进,除石器外还有骨器。从生活遗迹来看,他们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取火。

晚期的智人出现在距今5万~1万年前,他们的化石在各个大陆都有发现,如法国的克罗马农人、我国的山顶洞人等。这个时期的智人与现代人十分接近。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不仅脑颅增大,下颏明显,而且还具有黄种人的一些特征。晚期智人不仅能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猎、捕鱼。他们的狩猎能力也大为提高,会利用地形和设置陷阱来捕捉大的野兽。此外,他们会用大兽皮等修建简单的房屋,用骨针缝制衣物,还创造出了原始的艺术。在他们住过的地方,常常能够发现绘画、雕刻和装饰品,绘画的内容多与狩猎活动有关。在这个时期,不同的人种已经开始分化和形成,并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在体质特征和文化遗物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充分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目前,这种划分方法已得到大多数古人类学家的认可。

四、人类起源的新说法

(一)海猿说

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人类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也就是说,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提出:地质史表明,800万~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

海猿说指出:人的许多生理特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存在。

其证据是:(1)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体体表都长有浓密的皮毛,惟有人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光滑,没有体毛。(2)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相似。(3)人类泪腺分泌泪液以及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征。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4)人类所具有的性行为以及出汗等生理现象,也是灵长类所没有而与水中生物相似。(5)人类在控制体内盐分平衡的生理机制上同陆生哺乳动物大相径庭,而与海兽极其相似。(6)人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反应”的现象: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管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此时,饱含氧气的血液不再输入到皮肤组织、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机体中心大脑和心脏,使它们的细胞得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不致死亡。这种现象与海豹等水生动物的潜水反应十分相似。(7)妇女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而婴儿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能,这都说明人类与水的关系非同寻常。

海猿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1)古猿在下海的400万年里,获得了一些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特征,重返陆地后,为了适应陆地生活,也应该丢掉这些适合于海水生活而不适合于陆地生活的特证,如人类不能对体内所需食盐进行精确控制等,为什么在返回大陆的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没有丢失?(2)400万年的化石缺环,海猿说仍没有很好的解释。在海洋生活就没有化石可找了吗?我们现在不也发现大量的海中生物化石吗?(3)根据分子人类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人和猿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500万~400万年前,这一点也不支持海猿说。

(二)海陆双祖先复合说

人类有两个祖先,一个是古猿,一个是海洋生物。这段400万年化石空白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古猿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于400万年前产生了南方古猿,组合产生新种所需的时间很短,短到相对于地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在十几代到几代的时间便可形成新种,从而可以说过渡阶段的化石是没有的。这样既可以说明化石空白,也可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具有一些海洋生物的特性。至于是哪一种海洋生物,还没有说明。

(三)外星人说

最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马莱斯认为:大约65万年前,一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发现了地球环境很适应他们居住,但却不堪忍受地心引力,于是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弃地球生活,并决定在地球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宜于地球生活的人种,同时又使他们能在地球上延续。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智力较高的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他们受孕。这便产生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马莱斯的见解确能惊世骇俗,他举出的证据是他对不久前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具5万年前的头盖骨的研究。他认为,那具头盖骨所代表的人种智力已远超过今天人类的几千倍。从而推测“他”就是古时来地球的外星人之一。他还指出另一个可能是外星人与地球猿人结合的证据,那就是安第斯山顶绝壁上人所共知的巨型图案。马莱斯说,那极有可能就是外星人与地球猿结合的真实描绘。

如果地球人真的起源于外星人,那么发现于30万年前、40万年前乃至100万~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又当如何解释?

无论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还是“外星人说”,都在有力地向传统的“从猿到人”的进化学说发出挑战。但要形成公认的科学结论,还证据不足。科学的发展,研究在深入,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开自身的谜团。

五、关于未来人

(一)新人类——宇宙人乘风而来

在科幻影片中,明天的人类尽管生活在星际空间,但他们的体貌结构仍和我们相似。他们双脚着地,在宇宙飞船中走来走去,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祖先”或者说和我们20世纪的地球人相差无几。宇宙人真的就是这副模样吗?据航空与空间医学专家加埃塔诺·罗通多教授讲,我们的子孙在星际空间的生活不会很惬意,他们的身体将发生变化,他们必须学会在失重的情况下进行日常活动。因此,太空生活令人改变很大,一旦重返地球,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罗通多解释说:“迄今为止所进行的太空探索活动表明,长期驻留在外空轨道,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人发生根本转变:产生了一个具有更高智慧的智人的亚种,或者叫宇宙智人。这种变化目前仅仅是一种假设,并且只是以目前所进行的太空活动的结果为依据。在数世纪内,经过数代之后,人类将会有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受到人类在地球上缓慢进化的自然规律的支配。”

宇宙人将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失重。事实上,重力对我们的人体存在的方方面面起着制约作用:肌肉和器官的发展,平衡感和血液循环都离不开重力。

罗通多继续说:“最重要和最明显的变化将是体内液体的分布,大约2升的血液从腿部移向胸部和面部,因此面部将更圆,眼睛增大,这种脸型将趋向于亚洲人的脸型。眼睛和鼻孔变红,面部静脉扩张,就连脖子、手臂和手都会增大,由于不再为移动去克服重力作用,腿部肌肉将变得发育不全,有点儿像‘母鸡的爪子’。胸部更短,因为膈膜将上升,所以将变得更小的心脏也会沿水平方向移动。腹部不再丰满,脊椎失去生理弯曲,椎间空隙增大,身高增加几厘米。臀肌的凸出部分将消失,加上腿部肌肉萎缩,这将给女性带来性别方面的心理压力以及重新适应的问题,因为她们同男性的身体差异减小了。”不过,这位专家安慰道,“足以令女性感到欣慰的是皱纹将消失,肌肉组织将更加丰满,尤其是乳房越来越高挺,不再出现静脉曲张。”失重也会使骨骼脱钙,即所谓的“太空骨质疏松症”,但是因跌倒造成骨折和外伤的频率减少,这多少对骨骼的脆弱性有所弥补。

罗通多明确指出:“宇宙人在两三天内,身体就会适应新的情况,通过尿来排出尽可能多的液体,调节多尿的垂体激素的功能将发生变化。至于血液的构成,红血球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将减少产生所谓的‘太空贫血症’。在宇宙人中,肾结石的发生率也趋于增高,这和排出体液以及排出钙的数量关系密切。由于宇宙中存在的辐射增多,皮肤肿瘤将增加。细菌的感染将更加严重,因为在失重情况下,细菌更具进攻性,同时免疫系统效能将降低。”

(二)地球人和宇宙人

宇宙人为了在宇宙中生活,人体必须适应失重状态,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及面貌将发生重大变化。下面就是埃塔诺·罗通多教授对宇宙智人所做的描述。脸:变圆,亚洲型。眼:眼睛增大,结膜变红。鼻孔:充血。前额和脸:静脉扩张。皮肤:全身光滑丰满。大脑:更大,血流量更多。脖子:更长更宽,颈静脉扩张。胸:短而宽,女性乳房更加丰满,老年妇女也不例外。心脏:更小,水平移位。脊椎:直线型,椎间空间增大,弯曲消失,身体增高约2厘米。臂和手:静脉扩张。膈膜:上升。腹部:体积变小,胯和臀肌变小。腿:细小,肌肉发育不良,血流量减少。骨骼器官:轻微脱钙。血液:红血球量减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2-30
人类的起源:

在分类学上,现代人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灵长目。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最相似。但是,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还有复杂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等等。那么,人类与类人猿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12-21
(一)新人类——宇宙人乘风而来

在科幻影片中,明天的人类尽管生活在星际空间,但他们的体貌结构仍和我们相似。他们双脚着地,在宇宙飞船中走来走去,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祖先”或者说和我们20世纪的地球人相差无几。宇宙人真的就是这副模样吗?据航空与空间医学专家加埃塔诺·罗通多教授讲,我们的子孙在星际空间的生活不会很惬意,他们的身体将发生变化,他们必须学会在失重的情况下进行日常活动。因此,太空生活令人改变很大,一旦重返地球,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罗通多解释说:“迄今为止所进行的太空探索活动表明,长期驻留在外空轨道,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人发生根本转变:产生了一个具有更高智慧的智人的亚种,或者叫宇宙智人。这种变化目前仅仅是一种假设,并且只是以目前所进行的太空活动的结果为依据。在数世纪内,经过数代之后,人类将会有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受到人类在地球上缓慢进化的自然规律的支配。”

宇宙人将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失重。事实上,重力对我们的人体存在的方方面面起着制约作用:肌肉和器官的发展,平衡感和血液循环都离不开重力。

罗通多继续说:“最重要和最明显的变化将是体内液体的分布,大约2升的血液从腿部移向胸部和面部,因此面部将更圆,眼睛增大,这种脸型将趋向于亚洲人的脸型。眼睛和鼻孔变红,面部静脉扩张,就连脖子、手臂和手都会增大,由于不再为移动去克服重力作用,腿部肌肉将变得发育不全,有点儿像‘母鸡的爪子’。胸部更短,因为膈膜将上升,所以将变得更小的心脏也会沿水平方向移动。腹部不再丰满,脊椎失去生理弯曲,椎间空隙增大,身高增加几厘米。臀肌的凸出部分将消失,加上腿部肌肉萎缩,这将给女性带来性别方面的心理压力以及重新适应的问题,因为她们同男性的身体差异减小了。”不过,这位专家安慰道,“足以令女性感到欣慰的是皱纹将消失,肌肉组织将更加丰满,尤其是乳房越来越高挺,不再出现静脉曲张。”失重也会使骨骼脱钙,即所谓的“太空骨质疏松症”,但是因跌倒造成骨折和外伤的频率减少,这多少对骨骼的脆弱性有所弥补。

罗通多明确指出:“宇宙人在两三天内,身体就会适应新的情况,通过尿来排出尽可能多的液体,调节多尿的垂体激素的功能将发生变化。至于血液的构成,红血球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将减少产生所谓的‘太空贫血症’。在宇宙人中,肾结石的发生率也趋于增高,这和排出体液以及排出钙的数量关系密切。由于宇宙中存在的辐射增多,皮肤肿瘤将增加。细菌的感染将更加严重,因为在失重情况下,细菌更具进攻性,同时免疫系统效能将降低。”

(二)地球人和宇宙人

宇宙人为了在宇宙中生活,人体必须适应失重状态,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及面貌将发生重大变化。下面就是埃塔诺·罗通多教授对宇宙智人所做的描述。脸:变圆,亚洲型。眼:眼睛增大,结膜变红。鼻孔:充血。前额和脸:静脉扩张。皮肤:全身光滑丰满。大脑:更大,血流量更多。脖子:更长更宽,颈静脉扩张。胸:短而宽,女性乳房更加丰满,老年妇女也不例外。心脏:更小,水平移位。脊椎:直线型,椎间空间增大,弯曲消失,身体增高约2厘米。臂和手:静脉扩张。膈膜:上升。腹部:体积变小,胯和臀肌变小。腿:细小,肌肉发育不良,血流量减少。骨骼器官:轻微脱钙。血液:红血球量减少。
第3个回答  2005-12-26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八千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发展进化的呢?这些问题历来就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对古人类、各种猿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的研究,以及对现在世界各地的人和猿猴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一 人类的起源

在分类学上,现代人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灵长目。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最相似。但是,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还有复杂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等等。那么,人类与类人猿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①,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②,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如图)。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如图)。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参考资料:http://www.sw-sj.com/rwdata/upload/zjm/dzkb/gzsw-2/703.htm

第4个回答  2005-12-25
1929年至1936年,在中国北京的周口店,相继发掘出了三个成年古猿人头骨化石和众多的枕骨、眉骨、耳骨化石碎片。此事一经传出,立刻在世界上造成了轰动,因为“北京人”的存在,让人类不得不重新认定自己起源的旅程,是从中国北京的周口店开始的。国外学术界甚至将此事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上最为动人的发现。然而,抗日战争期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却在辗转途中神秘失踪。时至今日,关于国宝的下落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谜。
其实,“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最初一直是存放在美资北京协和医院底层的保险柜里,供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做学术研究之用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北京,只是由于协和医院悬挂了美国国旗,日本人才未闯进去掠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日美关系出现恶化,为了确保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会落入到侵略者手中,魏敦瑞建议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转移到美国保存。同年11月初,在获得了当时中国政府允许出境的批示后,魏敦瑞等人将国宝送到了美国驻北平使馆,并委托美国海军陆战队护送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存避险。12月5日,装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专列开往秦皇岛,准备于12月8日搭乘美国邮船“哈里逊总统”号。然而就在12月8日凌晨,日军突袭“珍珠港”,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而当天开往秦皇岛的运送“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也被日军截住,“哈里逊总统”号因此未能赶到接应。从此,举世瞩目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便神秘地失踪了。
由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在战乱中秘密启运的,遭劫失踪后,查找工作变得相当困难。日本投降后,美国曾多次努力搜索,但结果终是空手而归。而日本方面则一再声称,他们从未发现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更是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牵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的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寻找到它而奔波。然而,各种捕风捉影的线索雪片一般地纷至沓来,如有人说它可能被日军掳去,藏在日本民间,或已被野蛮的日本士兵损毁;有人说它被劫后装在一艘名为“阿波丸号”的日本巨轮回日本时,因轮船被美军击毁而沉落大海;有人说它早已成了前苏联红军的“战利品”;有人说它可能被人误为一般的人体标本而遭到了遗弃;有人却坚信它还存在于我们国家的某个角落……但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却一个都没有。至今,“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仍然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

参考资料: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37152&pgid=32446

追寻人类起源,说出南方古猿的特征.能人的特征.直力人的特征.智人的特征...
1. 最早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出现在400万至300万年前,这一物种的脑容量很小,雄性明显比雌性大。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年轻雌性南方古猿“露西”的骨骼化石揭示了其直立行走的形式。科学家从其肩胛骨和臂骨分析,发现南方古猿仍保留了一些灵长类祖先的攀爬特征。2. 非洲南方古猿(...

探索月球奥秘下一句
1、探索月球奥秘, 追寻人类起源。2、探索月球奥秘,为人类探月活动贡献中国智慧。3、探索月球奥秘,跨入了航空时代。4、探索月球奥秘,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5、探索月球奥秘,畅游浩瀚星空。6、探索月球奥秘,既充满浪漫的幻想,也充满科学的探究。7、探索月球奥秘,为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起源、月球的...

追寻人类起源~~ 古猿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早期 晚期)特征_百...
1. 在达尔文时代,尽管古猿的化石发现不多,但达尔文已经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论点,这是基于他已经形成的进化观点,并通过比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性得出的。2. 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是唯一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1924年,在南非开普省的汤恩采石场发现的汤恩幼儿化石,经R.Dart教授研究,被...

追寻人类起源的资料
追寻人类起源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化石记录、遗传学研究和考古学发现。化石记录是研究人类起源最直接和有力的证据。通过对古人类化石的挖掘和分析,科学家们能够了解早期人类的形态、生理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例如,非洲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这些化石展示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其中最著名的是&l...

追寻人类起源,说出南方古猿的特征.能人的特征.直力人的特征.智人的特征...
距今350万~150万年前, 这种南方古猿以双足行走的稳健演化, 使它们成功地晋身为人类的原形。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种, 它为人属的最原始的成员, 脑容量为男: 700~800毫升,; 女500~600毫升, 可能已具语言能力。从他们的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石器, 可以联想人类的祖先已经学会敲打石块制造石器及用石器迪...

追寻人类起源的启示
关于人类起源的旧假说是:腊玛猿人→尼安德特猿人→南方猿人→古人→现代人。腊玛猿人是在印度北方发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头骨,因印度神话“罗摩衍那”而得名,距今约八百万年。腊玛猿人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目前流行的观点是:随着喜马拉雅山的逐渐升高,生活在那里的猿类无法适应新的气候变化,开始向...

初一上册语文六单元作文
追寻人类起源 浩渺苍宇,广袤太空,神秘的色彩充斥其中,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繁衍着无数的生灵,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地球。智慧让人出现诸多疑问:我们从何而来呢?千百年来,中外科学家、哲学家不断思索和探讨这个问题,为了揭开自身的谜团,人类探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

谁知道七年级语文书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的进化表里面的特征的内容...
有明显的社会关系, 能制造及使用简单工具。能人:能制造工具,脑容量为500~800毫升, 已具语言能力。直立人:懂得用火, 能进行奔跑, 能制作石器, 有语言的能力,有肉食的倾向,吃熟食。智能人:开始穴居或半穴居生活, 以火取暖和以火驱逐野兽, 能用兽皮制衣蔽体,人类的文明开始萌起。

追寻人类起源主持人串联词 急
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不能说黑人有一个...

追寻人类起源~~ 古猿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早期 晚期)特征_百...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目前可分为直立人和智人两个阶段。直立人又可分为早期直立人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