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在项羽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项羽灭亡了强大的秦帝国,却败在了自己看不上眼的刘邦手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从项羽的一生来分析一下。
项羽的成名之战——巨鹿之战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来激发士兵的斗志,抱着必死的心态去对战强大的秦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胜了秦国的最后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也让项羽的地位在诸侯中一战成名,诸侯皆臣服。
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但是巨鹿之战的胜利让项羽冲昏了头脑,秦将章邯带20万秦军投降项羽,而项羽却做了一件傻事,竟然秘密坑杀降卒,给手下士兵和将领带来了莫大的恐惧,以至于后来手下大将纷纷离去,失去军心,给自己留下了巨大隐患。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项羽错失良机——鸿门宴
对刘邦来说没有比鸿门宴更难吃的宴席了,“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要不是项伯和张良的帮忙,恐怕刘邦早已成一命呜呼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项羽看不到自己的对手,就是刘邦,缺乏远见,谋士范增就说“称天下者,必沛公也”,项羽这时表现出来的犹豫不决,不够果断,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西楚霸王”的项羽,分封不公
《史记•项羽本纪》
荣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
攻入咸阳城的项羽杀了秦王子婴,屠了咸阳城,火烧了咸阳宫,之后大封了十八路诸侯王,因为分封的不均,该封的没封,不该封的乱封,完全按个人意愿分封,造成诸侯的怨气,最后就是起来反叛项羽,项羽的西楚霸主的宝座还没坐热,就忙于征讨各路诸侯王,给自己造成了巨大威胁。
项羽的刚愎自用
从整个楚汉战争来看,项羽的军事行动大都是自己做决定,很少有与谋士商量的情况,这也看出项羽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和刚愎自用,项羽对身边的人也是心存疑心,只信任和任用自己的宗族至亲,身为“亚夫”的范增也被人离间,只能说明项羽对外族人的不信任。而项伯作为项羽帐下最大的内奸,项羽丝毫没有发现,只能说明项羽对自己家族的完全信任,丝毫不会去怀疑其所有行为。
项羽善武、不善谋
项羽一直以勇猛善战被后世所称赞,甚至被称为“战神”,成为后人所崇拜的偶像,项羽用兵之道就是敢杀、敢打,一生百十场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少有败绩,《史记•项羽本纪》: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说明项羽打仗更善于用武取胜,大小的战斗都是冲锋在最前峰,确实是一名战将,但是军事行动不是一个人去战斗,更多的是计谋取胜,实力加计谋的运用才是取胜的法宝,这也是项羽每次打仗自己都那么拼命,最后却落得个兵败自刎的原因呀。
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在政治方面确实表现的很幼稚,导致自己在每一次战斗胜利后,却失去了很多民心的支持,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能够不以个人私怨而计较得失。而项羽怎么做的呢?,一座城池久攻不下,如果一旦攻下必屠城,为了自己的私愤常常屠杀无辜的人,这就是没有政治眼光,也是项羽的政治弱点,也是最后项羽人心皆失、众叛亲离的结局。
写在最后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后兵败自刎,年仅30岁,令人唏嘘,但也许没有比这更完美的选择了吧,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留给后人战斗精神、英雄气概也是让人敬畏的,项羽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民族英雄。
战神项羽究竟败在哪里?核心因素是什么
项羽真的只要回到江东就可以战胜刘邦了吗?他究竟败在哪里?我觉得他是败在不擅于用人,身边只有众所周知的范增。失败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他的性格问题:刚愎自用、妇人之仁。韩信在战场上,可谓是与项羽势均力敌的对手。最早,韩信是投靠项羽的,可项羽刚愎自用,并不重用他。范增建议项羽:如果不重用...
一代战神项羽究竟败在哪里?真正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
说明项羽打仗更善于用武取胜,大小的战斗都是冲锋在最前峰,确实是一名战将,但是军事行动不是一个人去战斗,更多的是计谋取胜,实力加计谋的运用才是取胜的法宝,这也是项羽每次打仗自己都那么拼命,最后却落得个兵败自刎的原因呀。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在政治方面确实表现的很幼稚,导致自己在每一次战斗...
战神项羽究竟败在哪里?核心因素是什么?
项羽真的只要回到江东就可以战胜刘邦了吗?他究竟败在哪里?我觉得他是败在不擅于用人,身边只有众所周知的范增。失败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他的性格问题:刚愎自用、妇人之仁。韩信在战场上,可谓是与项羽势均力敌的对手。最早,韩信是投靠项羽的,可项羽刚愎自用,并不重用他。范增建议项羽:如果不重用...
真正英雄 项羽成功是因为什么,失败是因为什么
项羽的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代战神,从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就可以看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他无往不利,所以成功是必然的。但是他为什么失败是因为他高傲,无视于天下英雄,豪情冲天,赏罚不分明,导致手下人离心,而且输不起,只能胜不能败,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心烦气躁,喝酒解愁,抛兵突围,最后自刎...
历史上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最后却输给了刘邦是为何?
一场天下博弈,项羽的刚愎自用只是其败的原因之一,其英雄气概下所造成的错误亦是直接原因。二、英雄气概下的政治错误 众所周知,楚汉实力走向开始发生变化的最关键事件莫过于鸿门宴。鸿门宴也一直被后人视为是项羽一个最大的政治错误,他一时放走刘邦,致使刘邦能够积聚势力,最终反灭项羽。那么项羽又为何...
为什么项羽的弱点即使再给他十次机会也会失败?
这事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他败得合情合理。当然项羽的失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因为爱慕虚荣,让他犯了三个致命错误,而这三个错误,足以葬送他的霸业。一、要面子,鸿门宴错失杀掉刘邦的良机 秦朝灭亡,诸侯中能够跟项羽竞争的就数刘邦了,这一点项羽应该清楚地...
为何说垓下之战项羽失败是必然的?真相是什么
没有人是万能的,即使是力能扛鼎的楚霸王项羽,如果没有好的参谋班子和充足的后勤补给,在大规模战争中,也打不赢对方没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指挥官,更何况刘邦是当世枭雄,韩信是一代战神,张良是千古谋圣,后面还有萧何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粮秣,项羽一人单挑汉太祖和汉三杰,哪里还有不败的道理?
项羽到底为什么会输给刘邦?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第一个因素:刘邦比项羽更善于听取意见 刘邦乐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敢于公开认错,收回成命,例如他在西行入秦途中,郦食其求见,刘邦的态度很为傲慢,“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食其说:“您既然要讨 伐没有道义的暴秦,就不该用这种态度对待比您年长的人。”刘邦理屈,...
身为贵族的项羽,会失败的原因和此有多大关系?
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身上不但有贵族的傲慢,也有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被刘邦一直牵着鼻子走,具体原因有四:其一,刚愎自用。初时不畏强敌,以少胜多,但势力增大,用人非亲既故,生性多疑,与刘邦的招降纳叛,怀柔离间形成鲜明对比。其二,崇尚武功,缺少谋略。项羽过分迷信武力,残忍好杀,忽略了正面...
让章邯、刘邦闻风丧胆的战神项羽,为何最终未得天下?
原因很简单,项羽虽勇,但是他却有着诸多性格缺点。缺乏大局观,用亲不用贤,加上有时候做事有些不地道,造成政治上名不正,言不顺。情商太低,在刘邦的计谋之下,项羽手下的大臣,谋士武将全部被策反,远离,所以项羽最终以失败告终。孔子就说过名正言顺,也就是做事必须要有一个由头,做事才能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