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话题的作文

能不能写好了发过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3.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18
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
3.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第3个回答  2010-12-18
建议以体裁为议论文。
开头讲述中心论点,引出话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结合具体事例:.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民心者得天下。
联合生活实际,我们该怎样做: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要......
最后再次点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2-2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下简称《得》),选自《孟子?公孙丑》,是《孟子》中的名篇,属于中语文传统篇目。人教版将其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2003年12月第一版)。
  长期以来,对此文的论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和阐述,其一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其二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说,各种教参在这两种观点中或各取其一,或兼而有之,即使是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12月第一版)在“整体把握”和“问题探究”中对《得》文的论点也存在着前后矛盾,存在未置可否的情况。“整体把握”中说明,这一章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很显然,“整体把握”是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为文章的论点。而在“问题探究”部分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则短文论点在文章的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这是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为本文的论点。如在《得》文的论点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将会使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莫衷一是,有时只好模糊处理,这样将不利于这篇典范论文的教学。
  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者认为,《得》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分别就天时,地利,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是,地利,人和三要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了本文的论证。
  笔者认为,持这种观点者没有注意部分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忽视了《得》文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思想内容方面的统一性。
  如果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用战争事例来论证论点,这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事实论据,那么“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故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只能说明“寡助之至”,令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这样一反一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用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显得不恰当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只是强调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而后面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文8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文800字如下:孟子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团结。三里的内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不极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文6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一篇议论文》
读《孟子二章》第一章时,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告诉我们要领导者必须“施仁政”,这才样才能获得成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但他不施仁政,最终还是被人民推翻。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记载:“秦为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议论文15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在成功和失败时所受到的关注和帮助程度不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着,但其背后可能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当一个人成功、得道时,往往会因为其成就和地位而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是因为社会普遍倾向于关注和追随成功者,他们可能拥有更广阔的...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一段话100到200字启示
得道者能够有很多的帮助,失道者就很少人会帮助他.《中庸》里面提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所以这个道就代表仁慈之心.当一个人处处能为人着想,他就已经在仁道之中.所以得道者代表他存心能为对方着想,那失道者都是自私自利,没有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没有看到别人的需要,只看自己.长期下来,必然因为存心的...

写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它观点的文章!谢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而袁绍打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用人过疑,失去了人心。所谓“ 得民心者得天下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统治者好比是舟,人民士卒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楚汉争霸之时,西楚霸王项羽势力雄厚,英勇过人,但生性残暴。他进入咸阳城之后就不顾百姓安危,便烧杀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后感
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今天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

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话题写篇作文
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文章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解释: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

关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事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遵循道义、正义原则的基础上,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违背道义、正义原则的国家或个人,则往往孤立无援。以下是一些关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事例:1、战国时期,齐国攻打燕国。开始时,齐国强大,燕国弱小,按理说燕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