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中国古代称水星是辰星。西方人叫它墨丘利,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而水星也不愧为信使的称号: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水星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48公里,公转周期约为88天。
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了,个头又小,人们平时很难看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达427度以上,黑夜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水星的半径为244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38.3%。水星的体积是地球的5.62%,质量是地球的0.05倍。水星外貌如月,内部却像地球,也分为壳、幔、核三层。天文学家推测水星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其中心有个比月球还大的铁质内核。
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46日,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由于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很接近,所以水星上的一昼夜比水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要长得多。它的一昼夜为我们的176天,白天和黑夜各88天。
水星没有卫星,因此水星的夜晚是寂寞的,那里没有“月亮”,除了太阳以外,天空中最亮的星是金星。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辉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即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古代神话中,“太白金星”是一位天神。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了。
除太阳和月亮之外,金星是全天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金星没有卫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没有“月亮”,最亮的“星星”是地球。由于离太阳比较近,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太阳的大小比地球上看到的大1.5倍。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但两者的环境却有天壤之别: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的自然条件,金星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因此,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
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流酸组成的浓云。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至485度,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
金星的自转很特别,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西向东。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它自转一周要243天,但金星上的一昼夜特别长,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这就是说金星上的“一年”只有“两天”,一年中只能看到两次“日出”。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其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5公里,公转周期约为224.70天。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她来自哪里?早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对自己的家园——地球,产生了各种美丽的遐想,编织成许多绚丽多彩的传说。中国古代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讲开天辟地时,传说宇宙是从混沌之中诞生的,最先出现的神是大地之神——该亚。天空、陆地、海洋都是由她而生,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地母”。
地球已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约在30—40亿年前,地球已经开始出现最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后来逐渐进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比极半径长21公里。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
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
火星是九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可称得上是“九星之王”了。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第五颗。在天文学上,把木星这类巨大的行星称为“巨行星”。木星还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其亮度仅次于金星,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
在我国古代,木星曾被人们用来定岁纪年,由此而被称做“岁星”。西方天文学家称木星为“朱庇特”,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无所不能的宙斯。
木星是一个扁球体,它的赤道直径约为142800公里,是地球的11.2倍;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而它的质量是太阳系所有行星、卫星、小行星和流星体质量总和的一倍半,也就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在一起,就如同芝麻与西瓜之比一样悬殊。但木星的密度很低,平均密度仅为1.33克/立方厘米。
木星大气的成分和太阳差不多,中心温度达30000摄氏度,上层大气的温度却在零下140摄氏度左右。木星上还有很强的磁场,表面的磁场强度大约是地球磁场的10倍。木星的内部结构也与众不同,它没有固体外壳,在浓密的大气之下是液态氢组成的海洋。木星的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摄氏度。
木星自转速度非常快,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自转轴几乎与轨道面相垂直。由于自转很快,星体的扁率相当大,借助望远镜,就能看出木星呈扁圆状。木星在一个椭圆轨道上以每秒13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径约为5.2天文单位。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11.86年,所以木星的一年大约相当于地球的12年。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木星有16颗卫星,它们与木星组成了一个家族:木星系。
土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六颗;按体积和质量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木星。它和木星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也是一颗“巨行星”。从望远镜里看去,土星好象是一顶漂亮的遮阳帽飘行在茫茫宇宙中。它那淡黄色的、橘子形状的星体四周飘拂着绚烂多姿的彩云,腰部缠绕着光彩夺目的光环,可算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了。
古时候,我们称土星为“镇星”或“填星”,而西方则称之为克洛诺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把这颗星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农业联系在一起。
土星是扁球形的,它的赤道直径有12万公里,是地球的9.5倍,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的部分几乎等于地球半径。土星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体积是地球的730倍。虽然体积庞大,但密度却很小,每立方厘米只有0.7克。
土星内部也与木星相似,有一个岩石构成的核心。核的外面是5000公里厚的冰层和8000公里的金属氢组成的壳层,最外面被色彩斑斓的云带包围着。土星的大气运动比较平静,表面温度很低,约为零下140摄氏度。
土星以平均每秒9.64公里的速度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其轨道半径约为14亿公里,公转速度较慢,绕太阳一周需29.5年,可是它的自转很快,赤道上的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钟。
土星的美丽光环是由无数个小块物体组成的,它们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土星还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卫星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象一个小家族。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了23颗。土星卫星的形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使天文学家们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著名的“土卫六”上有大气,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有大气存在的天体。
天王星是一颗远日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七颗。在西方,天王星被称为“乌剌诺斯”,他是第一位统治整个宇宙的天神。他与地母该亚结合,生下了后来的天神,是他费尽心机将混沌的宇宙规划得和谐有序。在中文中,人们就将这个星名译做“天王星”。
天王星是一个蓝绿色的圆球,它的表面具有发白的蓝绿色光彩和与赤道不平行的条纹,这大概是由于自转速度很快而导致的大气流动。天王星的赤道半径约为259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6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14.63倍。天王星的密度较小,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1.24克。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
天王星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半径长为29亿公里,它以平均每秒6.81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要84年,自转周期则短得多,仅为15.5小时。在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基本上都遵循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接近垂直的运动,只有天王星例外,它的自转轴几乎与公转轨道面平行,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达97度55分,也就是说它差不多是“躺”着绕太阳运动的。于是有些人把天王星称做“一个颠倒的行星世界”。
天王星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也十分奇特和复杂,太阳轮流照射着北极、赤道、南极、赤道。因此,天王星上大部分地区的每一昼和每一夜,都要持续42年才能变换一次。太阳照到哪一极,哪一极就是夏季,太阳总不下落,没有黑夜;而背对着太阳的那一极,正处在漫长黑夜所笼罩的寒冷冬季之中。只有在天王星赤道附近的南北纬8度之间,才有因为自转周期而引起的昼夜变化。
天王星和土星一样,也有美丽的光环,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环系。它的光环由20条细环组成,每条环颜色各异,色彩斑斓,美丽异常。二十世纪70年代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土星是太阳系唯一具有光环的行星这一传统认识。天王星有15颗卫星,几乎都在接近天王星的赤道面上,绕天王星转动。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海王星的赤道半径为24750公里,是地球赤道半径的3.88倍,海王星呈扁球形,它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7.22倍,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66克。海王星在太阳系中,仅比木星和土星小,是太阳系的第三大行星。
现在认为,海王星内部有一个质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是由岩石构成的,温度约为2000到3000摄氏度,核外面是质量较大的冰包层,再外面是浓密的大气层,大气中主要含有氢,还有甲烷和氨等气体。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紊乱的气旋在翻滚。
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22小时左右,它的赤道面和轨道面的交角是28度48分,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很接近正圆形,轨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很小,只有1度8分,它以平均每秒5.43公里的速度公转,大约要164.8年才能绕太阳一周,从1846年发现到现在,它还没走完一个全程呢。
在海王星的四季中,冬季、夏季温差很小,不像地球这么显著。由于海王星离太阳太远(约为4.5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30倍),在它表面每单位面积受到的日光辐射只有地球上的1/900,日光强度仅仅相当于一个不到一米远的百瓦灯泡所发光线的强度,因此它表面温度很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颗卫星。
在九大行星中,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公里的太空中跚跚前行。在西方,人们用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地狱里的冥王普鲁托来称呼它,中文则译为冥王星。
冥王星的质量值为0.0024倍地球质量,体积为地球体积的0.009倍,赤道直径约为2400公里,平均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颗行星,还没有月球大。
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接受太阳辐射极少,所以表面温度很低,估计表面平均温度低于零下200摄氏度。如此的低温使大部分物质已凝结为固态或液态,只有氢、氦、氖还可能是气态。因此,冥王星如果有大气的话,也是极稀薄的,透明的。
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为248年。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非常奇特,是一个扁长的椭圆形,偏心率达到0.25。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只有43亿公里,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离太阳最远时可达72亿公里。另外,八大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基本都在黄道面内,而冥王星的轨道则与黄道面有17度左右的交角,因而冥王星有时在八大行星的上面运行,有时又跑到了它们的下面。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比较长,约为6天零9个小时。根据冥王星卫星的资料,估算出冥王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轴交角大于60度,因而是侧向自转,与天王星相似。
目前发现冥王星只有一颗卫星,被命名为“查龙”。查龙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一样,都是6.39天,这样的卫星也叫做同步卫星,这是太阳系内唯一的一颗天然的同步卫星,因此在冥王星上看到它的卫星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大“月亮”。查龙的直径为850公里,是冥王星的三分之一。对于个头不算大的冥王星来说,这颗卫星确实有点大得出奇了。
来自全球的科学家24日表决通过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因此遭到“降级”,太阳系的行星也因此由九颗减少至八颗。
经过激烈的争论后,2500名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投票决定,应该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
据《苏格兰人报》27日报道,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选举降级冥王星为“矮行星”后,大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
专家们表示,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用的行星定义也可能会导致海王星被降级。他们说,按照这一定义,海王星和冥王星都不能满足国际天文联合会为行星制定的新标准。但是其它一些主要的天文学家仍坚持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的决定,因为这可以解决几颗绕太阳运转的类冥王星天体的划分问题。
本月初,国际天文联合会曾提议将太阳系扩容到12大行星,新加入三颗行星:小行星谷神、冥王星的卫星卡戎和遥远的2003 UB313齐娜。许多科学家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太阳小天体被发现,此举将引起更大规模的行星扩军。然而,通过接下来数日激烈的争论,科学家们最终采用了将冥王星划分为二类“矮行星”的指导方针。这将使人们所熟知的天文学基础知识被重新梳理。负责中小学教材、字典词典的部分出版社将对有关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其他天文教育和天文科普也将受到影响。
那么,到底行星的定义是什么?一是必须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而冥王星由于“先天”不足,其轨道附近仍存在其他物体且不是卫星,只有出列,被划入“矮行星”了。
但有关批评家声称国际天文联合会多数通过的选举应作废,因为国际天文联合会1万名成员仅有400人参加了上周在布拉格举行的投票仪式。格拉斯哥大学天文学高级讲师,国际天文联合会成员马丁·亨得利说:“除非科学从根本上进行严格的区分,否则我们又怎能寄希望于定义一个大家共同承认的定义呢?”
现在,一些行星学家们已经开始了恢复冥王星行星地位的活动。领导“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执行探索冥王星任务的天文学家们称上周的决定“简直是糊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和“新地平线”工程的科学家哈罗德·韦弗说:“自从许多‘小冥王星’(包括冥王星)与海王星轨道相交后,我就知道海王星的邻居迟早会出事。”
而苏格兰皇家天文学家,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选举的专家约翰·布朗说:“冥王星被降级我有点伤心,但总体看来此举很有意义。现在,行星扩展为三大类:4颗类地行星、4颗巨行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行星定义委员会16日正式提出新的行星定义。按照这一定义,太阳系目前的行星家族共有12名成员。除了传统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外,谷神星、曾被当作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也将进入太阳系行星之列。
谷神星
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约有50万颗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它们一般无法被肉眼看到。1801年1月,意大利天文学家在这些小行星中发现了谷神星,其外形几乎为球体,直径近1000公里,质量近95亿亿吨,大约相当于月球质量的五十分之一,在小行星中排名第一。电脑模拟研究显示,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
·太阳系第一大小行星富含淡水 总量超过地球(图)
从最新发现的冥王星第二颗卫星上,看冥王星全貌的模拟图
欧洲航天局FOC暗天体照相机1990年拍摄到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的双星图
卡戎
于1978年7月被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的“卡戎”,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约1.9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转,其运行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近年来的观测表明,“卡戎”其实与冥王星构成了双行星系统,同步围绕太阳旋转。另外,“卡戎”的直径超过1000公里,质量约为190亿亿吨,大约是冥王星的一半,其密度与冥王星相似。有专家推测,远古时冥王星与一颗庞大天体发生了碰撞,导致一大块碎片从中分离出来,最后形成了“卡戎”。
“齐娜”行星想象图
齐娜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布朗于2003年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天体,将其暂时编号为“2003UB313”。2005年7月,布朗正式宣布了这一发现,并称该天体为“齐娜”(神话中的一个好战女神)。这颗天体位于海王星公转轨道外的柯伊伯带中,据专家推算,它距离太阳约160亿公里,其表面温度约为零下248摄氏度。“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齐娜”的直径可能有2400公里,比冥王星多100公里左右。有专家认为,这颗天体可能还有一颗卫星。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6/08/21/001389468.shtml http://www.kcedu.com/ott_zhyj/zhaojun/new_page_1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4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