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不世出的名臣,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在刘备夷陵大败之后,在白帝城受刘备托孤之命,稳住了对蜀汉极端不利的局面,在天下三分,益州疲敝的情况下,让蜀国重新恢复了国力,并保持了对曹魏西线的强力压制。
诸葛亮治理蜀国,公正清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于是国内强不侵弱,路不拾遗,官员有才干的都会被提拔重用,无论荆州还是益州本土人士,都心悦诚服。但是,一旦有过错的官员,诸葛亮也会按律处罚,并不徇私。因为失了街亭,连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马谡都被含泪所斩。而诸葛亮处理过的最高等级的官员,就是和他并列为托孤大臣的尚书令李严。
李严为人其实文武全才,有勇有谋,这也是刘备选中他作为诸葛亮副手的托孤大臣的原因。刘备死后,诸葛亮亲自镇守成都,处理军国政务。而李严则出镇永安,严密防备东吴方向的军事行动。诸葛亮也对李严的能力赞不绝口,他给上庸太守孟达的信里提到李严,说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处理政务流畅敏捷。
然而,李严虽然能力出众,但却性情孤傲,自视甚高,与同僚关系很差。如果仅仅是这样,诸葛亮还是能用好他的,像相府长史杨仪和司马魏延,都是性格有缺陷的孤傲之人,但在诸葛亮手下可以各尽其力。可是李严却不一样,他想谋求更大的权力,诸葛亮经天纬地,李严这点是服的。所以他给诸葛亮写信,希望诸葛亮能加九锡,怂恿诸葛亮称王。加九锡向来是权臣篡位的前奏,像曹操、司马昭都加了九锡,李严就希望诸葛亮加九锡,然后回报给自己更大的权力。但诸葛亮毕竟忠心耿耿,所以拒绝了李严。还回信给李严,说现在汉室还没有复兴,没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怎么能自高自大?等到消灭曹魏,回到旧都,你我才能一起升迁呢!
后来,李严的权力欲望更重了,他想要分益州中的五个郡为巴州,然后自己当巴州刺史,这样蜀汉就有两个州了,一个州归诸葛亮管,一个州归他管,但是诸葛亮没有答应。为了安抚李严,诸葛亮给李严升职为骠骑将军,然后又让他的儿子李丰继续镇守江州。
然而,李严却没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反而越来越出格。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李严负责运送粮草,当时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李严听说军队已撤退,假装非常惊讶:“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就是想推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他又上奏给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结果诸葛亮回师后,把李严的前后书上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于是,诸葛亮免除了李严的官职、印绶、符节,让他以平民身份流放到了潼郡。
李严在流放的地方也反思了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全是咎由自取,因此对诸葛亮毫无怨言。反而期待着诸葛亮能重新重用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干。然而,不久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消息传来,李严绝望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人缘差,除了诸葛亮之外再没有其他大臣能重用自己,一时悲愤交加,激愤发病去世。
谁曾劝诸葛亮加九锡、破坏北伐,因诸葛亮之死而悲痛离世?
李严在流放的地方也反思了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全是咎由自取,因此对诸葛亮毫无怨言。反而期待着诸葛亮能重新重用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干。然而,不久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消息传来,李严绝望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人缘差,除了诸葛亮之外再没有其他大臣能重用自己,一时悲愤交加,激愤发病去世。
李邈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上书诬告他?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邈出来劝诸葛亮不要砍马谡,诸葛亮还是下令砍了他,李邈的谏言不仅被忽视了,而且被送回蜀地,他冷冷清清,渐渐在心里怨恨诸葛亮。 三国时代出现了许多名流千史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也产生了许多成语,今天介绍的成语是狼顾虎视。 这条熟语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李邈提出的,他为这条熟语送命。这种不...
李严为何听说诸葛亮去世,比别人还伤心,痛不欲生?
第二个摩擦为李严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并进爵称王,就和曹操一样,称魏王,加九锡。你想,诸葛亮这样一个淡泊名利之人,怎么可能称王,于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李严的无理建议,并训斥了他。以上这两个摩擦都是小事情,诸葛亮宽宏大量都能忍受,可是以下这两件事情,涉及到国家大事,诸葛亮忍无可忍...
李严为何听到诸葛亮病逝后,会激愤发病而死?
诸葛亮认为自己没有功,不宜加九锡,李严的算盘落空了,因为诸葛亮一旦接受此建议,那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待遇,与诸葛亮一起加官进爵,哪怕诸葛亮接受此建议,并没有给李严加官进爵,那诸葛亮也会感激李严。这条计谋不成,李严再次出击,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本希望李严能够...
为何诸葛亮死后,李严反而伤心流泪,也跟着激愤而死?
于是接下来便发生了许多搞笑的事情,比如李严劝诸葛亮在益州内部划分出一个巴州,劝诸葛亮加九锡,以此要挟诸葛亮给他升官分权。而诸葛亮这边呢,为了大局着想,想要李严帮着他一起北伐,也不断地给李严升官,给李严权力,不过这种操作倒是变相的助长了李严的嚣张气焰,认为他能够和诸葛亮相斗,能够搬倒诸葛亮,于是便发生了...
诸葛亮病死之后 李严为什么会放声大哭
总结:李严之所以哭诸葛亮之死,就在于诸葛亮能够包容忍让李严的过错,并且诸葛亮知道李严是托孤重臣,有才之人,将来还会重用自己,不过是等一个机会而已,但是这个机会随着诸葛亮的离世再也没有了,蜀汉无论谁当治国二把手,都不会允许一个人三番四次挑战自己权威的,李严是聪明人,肯定明白,所以最后也...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未解之谜
大约在此时,因诸葛亮权重,李严曾经写过一封信试探诸葛亮是否忠心于刘禅,劝诸葛亮应该加九锡,进爵称王。而诸葛亮不但不接受,反而委婉地批评了李严,鼓励大家用心消灭曹魏。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李严迁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当时蜀汉无大将军),因曹真大举三路伐蜀,他受命带兵二万赶赴汉中,后代管丞相府事务。因李严...
诸葛亮去世后,李邈为何要诬告诸葛亮
这家伙这种说法和当年批评刘备占了巴蜀是一样的,他这一次站在刘禅的角度去批评诸葛亮过于专权,使得刘禅大权旁落。自然暗示诸葛亮一死,刘禅终于不用担心权臣会造反了。诸葛亮肯定没有反意,肯定是一个忠臣,因为他拒绝李严的建议加九锡,爵位也止步于侯,再加上一生清廉等等。问题是孔子也会被人诽谤和...
诸葛亮想当过皇帝吗?
诸葛亮北伐前夕,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刘禅,“后主益严惮之”。刘备逝世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即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闻讯,宽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可是...
三国演义中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北伐中原的故事,还有姜维兵败牛头山怎么回事...
诸葛亮临终之际,将自己以毕生所学撰述的兵书传给姜维,同时也将“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宏愿交给了他。在诸葛亮死后,姜维遵奉丞相遗志,十四年中,九伐中原(实际上只写了八次),威震华夏。在邓艾偷袭成都,后主刘禅率众投降的情况下,姜维仍做了最后的努力,最终以身殉国。姜维兵败牛头山: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