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9-11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如下:

最近读了《追风筝的人》,原以为看过电影,对这部小说算是有过认识。可是读过小说,还是觉得很震撼,而且,确实比《那不勒斯的萤火》好看多了。

这部小说,与其说讲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不如说是讲主人和仆人的羁绊。毕竟,我们的主人公,也就是主人,阿米尔,并没有从内心真正将仆人哈桑,放在对等的朋友关系上。尽管当他听到哈桑说他是他的朋友,他也没有真的觉得,他们是朋友。

这部小说,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救赎。阿米尔目睹哈桑被强暴,而他选择了逃跑后,开始了自我谴责和良心不安。为了让自己好过,又使用卑鄙手段逼走了哈桑。总是一步错,步步错。

可是,那个时候的阿米尔,也才只有12岁,这会儿看书的我们,大都已是成年人。从成年人知晓的道德标准以及你不熟悉的阿富汗信仰,去苛责一个12岁的少年,是否太过于武断?

阿米尔尽管自私,懦弱,可他又是善良的。他清楚自己所做之事的卑劣,所以往后的人生,只要提及哈桑,都是他过不去的责难。哈桑成了不可提的缺口,阿米尔也选择遗忘。只是,往事不会因为你主动遗忘而将它从脑海里抹去,总有一天,它会自己爬上心头,哪怕已经过了二十六年。

面纱终于撕开,阿米尔发现哈桑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时,那种悲愤之情达到顶点。他曾经以为他失去的不过是一个仆人,也可以说是朋友,可二十六年后他才知道,他失去的,是他的亲兄弟。但是,回过头来看。

如果二十六年前,阿米尔如果知晓哈桑就是自己的亲兄弟时,也许他们的关系会变得更糟。毕竟,身为仆人,都让他感到嫉妒了,如果他知道哈桑是他父亲的另一个儿子,哈桑各方面都满足他父亲对一个儿子的期许,指不定阿米尔会不会做其它不可饶恕之事。

有人说,追风筝只是一个隐喻。阿米尔小时候追逐的“风筝”是父亲的关注和慈爱,长大后“追逐”的是心安。总要有那么一个目标,让你觉得,你活着,还有事情要去做,还有什么,等待着,尽管你也觉得,它可能是虚无缥缈的。

小时候的阿米尔做错了事,可以选择谅解。长大后了呢?三十七岁的他,明明已经答应了索拉博,不再将它送去孤恤院。可是为了签证,他还是选择说了。他可能真的体会不到,父母死去后,索拉博曾在孤恤院的那段生活,是怎样的一段日子。

小孩子不会理解那么多,他只是不想再回到以前。索拉博的自杀,再次让阿米尔陷入绝望。阿米尔为什么不能够多等一天再跟索拉博坦白呢?多等一天,他就会接到他妻子的电话,告诉他不需要进孤恤院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真是这样,索拉博也就不会自杀,他俩刚刚建立起的信任也不会就这么快坍塌。

没有如果,人就是这样。换了我们,也许并不见得会比阿米尔做得更好。人与人之间交往,首先是信任,而信任,首先就要诚实。阿米尔选择如实告知索拉博他们移民美国需要做的一些事,只是他的告知是硬邦邦的通知,而不是征求和询问。

他说要和索拉博做朋友,可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做到。他只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知索拉博,我们移民美国,有一道手续,是需要你在孤恤院带上一段时间。过了这么多年,他依然没有学会,对待应该是朋友的仆人,如何平等交流。

这件事情以后,他终于醒悟了。为了索拉博,也为了他曾经生活的故乡,他开始接触过去,为阿富汗努力。事情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可他这半生的成长,却是哈桑父子用生命换来的,不得不说,成长的代价,真的很大。

小说最后,阿米尔终于也为了索拉博,说出了“为你,千千万万遍”。那是哈桑,曾经萦绕在他心头的承诺。哈桑做到了,阿米尔,也会做到的吧。

摘录: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你明白吗?”

“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爸爸说,“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你懂吗?”

文字是扇秘密的门,钥匙在我手里。也许我在那儿站了不到一分钟,但时至今日,那依旧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分钟。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而一秒与一秒之间,似乎隔着永恒。空气变得沉闷,潮湿,甚至凝固,我呼吸艰难。爸爸继续盯着我,丝毫没有要看一看的意思。

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我对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流出我的身体。

可是他并非我的朋友!我几乎冲口说出。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吗?当然没有,我没有想过。我对哈桑很好,就像对待朋友,甚至还要更好,像是兄弟。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何以每逢爸爸的朋友带着他们的孩子来拜访,我玩游戏的时候从来没喊上哈桑?为什么我只有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和哈桑玩耍?

他称呼阿塞夫为少爷,有个念头在我脑里一闪而过:带着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滋味?

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但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安慰好。

我不知道其他家伙斗风筝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在人前吹嘘吧。但于我而言,这是惟一的机会,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非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非仅仅被听到的人。

倘若真主存在,他会引导风向,让它助我成功,我一拉线,就能割断我的痛苦,割断我的渴求,我业已忍耐得太久,业已走得太远。刹那之间,就这样,我信心十足。我会赢。只是迟早的问题。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我要万头攒动,万众瞩目,罗斯坦和索拉博彼此打量,此时无声胜有声。然后年老的战士会走向年轻的战士,抱着他,承认他出类拔萃。证明。获救。赎罪。然后呢?这么说吧,之后当然是永远幸福。还会有别的吗?

我宁愿相信自己是出于软弱,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我合上双眼,把脸对着太阳。眼睑后面出现一小片阴影,好像用手在墙上玩影子那样,它们扭曲着,混合着,变成一幅画面:哈桑的棕色灯芯绒裤子,扔在那条小巷的一堆旧砖头上面。

我终于得到了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可是现在我得到了,却觉得十分空虚,跟这个我在里面摇晃双腿的游泳池一样。

有一部分的我渴望有人醒来听我诉说,以便我可以不再背负着这个谎言度日。但没有人醒来,在随后而来的寂静中,我明白这是个下在我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我将背负着这个谎言。

那儿没有鬼怪。他说,只有湖水。但是他错了。湖里有鬼怪,它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进暗无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个鬼怪。

我们其实在欺骗自己,居然认为一个用棉纸、胶水和竹子做的玩具,能弥合两人之间的鸿沟。因为每当他在旁边,房间里的氧气就会消耗殆尽。我的胸口会收缩,无法呼吸;我会站在那儿,被一些没有空气的泡泡包围,喘息着。

我希望他还击。我希望他满足我的愿望,好好惩罚我,这样我晚上就能睡着了。也许到时事情就会回到我们以前那个样子。他们手拉手站在爸爸面前,而我则寻思自己究竟在什么时候具有造成这种痛苦的能力。

我身体紧缩,好似被人扇了个耳光。我的心一沉,真话差点脱口而出。我随即明白:这是哈桑最后一次为我牺牲。如果他说“不是”,爸爸肯定相信,因为我们都知道哈桑从来不骗人。若爸爸相信他,那么矛头就转向我了,我不得不辩解,我的真面目终究会被看穿,爸爸将永远永远不会原谅我。

这让我明白了另外的事情:哈桑知道。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我不配他作出的牺牲,我是撒谎蛋,我是骗子,我是小偷。我几乎就要说出来,若非心里隐隐有高兴的念头。高兴是因为这一切很快就要终结了,爸爸会赶走他们,也许会有些痛苦,但生活会继续。那是我所想要的,要继续生活,要遗忘,要将过去一笔勾销,从头来过。我想要能重新呼吸。

他嘴巴抽搐,我看见了他痛楚的表情,正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自己引起的痛苦有多深,才明白我给大家带来的悲伤有多浓,才明白甚至连阿里那张麻痹的脸也无法掩饰他的哀愁。我强迫自己看看哈桑,但他低着头,肩膀松垮,手指缠绕着衬衫下摆一根松开的线。

对我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对爸爸来说,这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很好,人们在如今这样的艰苦岁月需要故事来分散注意力。“这也许不公平,但几天内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足以改变一生,阿米尔。”飞蛾扑火是因为着魔,还知道狼群爬山是要寻找太阳。

我妒忌她。她的秘密公开了,说出来了,得到解决了。我张开嘴巴,差点告诉她,我如何背叛了哈桑,对他说谎,把他赶出家门,还毁坏了爸爸和阿里四十年的情谊。但我没有。我怀疑,在很多方面,索拉雅·塔赫里都比我好得多。勇气只是其中之一。

但我认为,我不在乎别人的过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自己也有过去。我全都知道,但悔恨莫及。

我知道美国给你灌输了乐观的性子,这也是她了不起的地方。那非常好。我们是忧郁的民族,我们阿富汗人,对吧?我们总是陷在悲伤和自恋中。我们在失败、灾难面前屈服,将这些当成生活的实质,甚至视为必须。我们总是说,生活会继续的。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之后只能是个懦夫。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1、偶然间听人说起这本书,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奇特的书名。如今,我真正得到了它——这本《追风筝的人》。2、哈扎拉族人,一个经历了被羞辱、被践踏,在蹂躏中顽强抵抗的民族。阿米尔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爷。而哈桑,仅仅是阿米尔家的仆人,在后来的战争中被随意残害的哈扎拉族人。两个人身份截然不同。哈...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怎么写?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赏析:时间是把杀猪刀,可以摧毁一切,而记忆也会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淡化,最终消逝在我们的脑海里。2、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赏析:阿米尔为...

追飞筝的人读书笔记
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地笑...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及感悟
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鲜红或湛蓝。望着远方的风筝,我们追寻,我们仰望,在追风筝的路途中,我们诠释一整个世界。这途中,有沟壑,有山坡孙备;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担起责任,鼓起勇气,翻过千山万水,跨越艰难险阻。我相信,我的风筝一定会在...

读书笔记:卡勒德·胡赛尼作品《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的故事在阿米尔为小哈桑捡风筝的场景中画上句点,象征着阿米尔愿意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以及对亲情的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黑暗,但通过救赎,我们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这部作品不仅是胡赛尼对阿富汗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洞察,更是对人性深度剖析的文学杰作。它提醒...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一个关于救赎与成长的故事 阅读《追风筝的人》,即使电影版已有所了解,小说的深度和震撼力依然超越预期。这部作品并非单纯描绘两个男人的友情,而是聚焦于主人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难以割舍的纽带。阿米尔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他虽未真正视哈桑为朋友,却因目睹哈桑受辱而内心煎熬。小说深刻...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 篇1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风筝可以唤起每个人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追风筝的人"到底又是怎样一种人呢? 正如大家评价的一样,没有虚矫赘文,不是无病呻吟,以精炼的篇章和细腻的文笔,勾勒出亲情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文中充满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在阿富汗美妙的...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哈扎拉族人哈桑与富家少爷阿米尔,身份迥异,却因为命运的纠葛,紧密相连。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令人动容,即使面对背叛,他依然宽容与忠诚,展现出一种无私的爱。哈桑如同绿叶,默默地为阿米尔付出,即使在那场风筝比赛中遭受不公,阿米尔未能站...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这书如一剂强心针,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共鸣。为何如此深刻?或许是我重生后决心重新阅读的第一本书,故而特别倾心;或许书中人物性格映照出我过去,通过批判他人反思自我。此书让我深刻体会的几点:一、生理不完美不应成为爱、尊敬、赞美与友情的阻碍,也非斩断幸福的利剑,只是个体标志。二...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1. 读书笔记开篇提到,尽管之前看过电影版,《追风筝的人》小说仍然给了作者极大的震撼,认为其优于《那不勒斯的萤火》。2.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的复杂关系。阿米尔虽然自认为哈桑是朋友,但在内心深处,他并未真正将哈桑视为平等的朋友。3. 阿米尔在童年时目睹了哈桑遭受强暴,却选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