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回答:(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3分)(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3分)(3)上述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2分)
(1)商鞅(1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2)鲜卑族;(1分)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3)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史实。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即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这一项措施,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一项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知道北魏孝文帝是哪个民族的,因为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因此材料中的“北俗之语”主要是指鲜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的进步意义主要是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实际上是考这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的启示。这两场改革都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者都排除万难,勇于创新。因此,研究这两场改革的现实意义是,它们告诉我们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史书记载,北魏孝文 ...
(1)理由:平城地区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2分)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巩固统治。(2分)(2)和汉族通婚姻(2分)。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2分)(3)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改籍贯。(4分)(4)主观动机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3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
分析材料一的“(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和材料二中的“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信息推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是学习汉语和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材料一 高祖曰:“今欲断北语,一从...
(1)措施:改说汉话,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话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说明:孝文帝考虑到实际情形,注意区别对待,以减少改革的阻力。(4分);(2)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论据: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意图:接受汉族先进文化。(6分)(3)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士族地主的联系;以身作...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提炼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根据“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可以判断实行汉制的依据。第二问,根据“外名南伐,其实迁也。”可以看出迁都洛阳的策略。第三问,根据“洛阳大市,周围百里……天下难得之货咸悉...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
...材料二(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_百...
(2)魏主指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拓拔弘,改革(公元494年)内容有◇禁用鲜卑语,2鲜卑姓改为汉姓,3禁止穿鲜卑服装,4鼓励汉卑通婚,5迁都洛阳,6采用汉族的官职法律,7提倡学习汉族习俗。(3)1,设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货币)3,统一文字为隶书4,焚书坑儒5,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
⑴原因:为解决豪强兼并土地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稳定北魏统治,孝文帝下令均田,以农为本;结果:农业发展,编户增加;(4分)⑵不正确。北魏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预征六年租调,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使阶级矛盾尖锐;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汉化等措施,加快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表格: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改革的什么措施?若有官员在朝廷上说鲜卑语,会受到什么惩罚?这项惩罚显示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
试题分析:(1)阅读材料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商鞅认为世道不同、法律也不一样,并以商汤和武王为例,极力主张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他采纳了战国时期法学思想,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实行变法改革。(2)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可知,要获得爵位,必须建立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