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北宋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具体表现
两汉时期,由于郡国数目众多,中央政府不便直接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自汉武帝起,在郡国之上设立了监察区——州,来监管地方的官员。州既然作为一级区域划出,与郡县相分离,便构成了以后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基础。到了东汉末年,随着州牧、刺史掌管了地方上行政、财政等方面的事务,特别是带兵之后,州便由监察区...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3、两汉:汉承秦制...
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和内容
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到三国时就固定下来了。这种制度后来延续了四百年左右的时间。三国魏有十二州,吴有四州,而蜀只有一州。西晋初年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末年赠至二十一个州。南北朝时,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南北方合计有五、六十个州。至南北朝末期,州已经增加...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哪些
所以,魏晋南北朝及隋唐辽宋金时期,是州府直辖与藩国间辖的州国混合统一制度,州国就是一级行政区,还有名义上的“道国”或“路国”混合统一制度。蒙古族打败汉族取得泰东统一政权,建立了元朝,把宋代的“路”改为“行省”,设置半常驻机构,同时还有常设机构的“州府”。元朝把青藏高原变成直辖统一地区...
古代各朝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是怎么样的?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初期,基本仿照唐制,全国分为13道。淳化四年(993年)十月又并为10道。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全国被分成15路,后又有所调整,到徽宗时,全国已设26路,路之下设府、州及带县的军、监,府、州、军、监下设县及不带县的军、监,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府(州、...
朝代顺序表,附带各朝代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南京 孙中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地方政权机构及其职官设置等制度。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其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 三省六部制、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
一级行政区历史演变
古代至秦朝,国家一级行政区划名称由郡逐步演变为元朝的行省,最终清朝固定为省。秦朝设立三十六郡,郡设守、尉、监,郡守下设郡丞。西汉实行郡国制,至公元2年共103郡、国,设立13“行部”,但非真正行政区。东汉时期全国分为14个一级行政区,即13州和1个西域都护府。三国时期魏国13个一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