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望月

课文分段,写出段意,中心思想

第1个回答  2007-06-04
课文分段
1-4
2-20
21

参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应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激发兴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学生背诗句。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解决字词障碍。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结合学生读情况,提醒易读错的生字读音:

“甥”是翘舌音,后鼻音;“仁”是前鼻音,声母是“r”不是“l”;“偷”和“崐幽”的韵母是“ou”和“iu”;“欠”的韵母是“ian”;“眨”念“zha”,不念崐“zha”,不念“zha”;“挑战”的“挑”是多音字,在这里读“tiao”。

4、学生质疑词义,理解词义。

通过联系上下理解“清辉、凝望、瞳仁、绘声绘色”。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瞳仁:黑眼珠。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通过工具书理解“云絮、剪影、不假思索”。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西。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通过讨论理解“晶莹、隐隐约约”。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5、存疑。

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

课文除了描写月光下的景色,还写了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的事,以及小外甥对月亮奇特的想象。

3、我们应该怎样给课文分段?段意怎么概括?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

5个左右结构的字“甥、瞳仁、偷、锁”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安排好比例。

2、用钢笔字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 惊奇( ) 封锁( )

4、读一读,再抄写。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剪影 绘声绘色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学生在小黑板上练习。

2、齐读这些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下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没关系,老师是“画家”,我来帮你画。不过你得告诉我,画什么,怎么画。

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图画”中的景物有月光、江面、芦荡、树林、山峰。

景物的特点:

月光---淡雅清纯

江面---浮光跃金

芦荡、树林、山峰---镀上花边

4、出示事先绘制好的国画或水彩笔。

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6、指图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学生回答。

从这句花中你看出小外甥的什么特点?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那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又体现在哪里?

分角色朗读第5~11自然段。

4、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一、三两句。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继续解二、四、五、六句。

“明日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端着酒杯。此句为倒装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低,比---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乌啼,乌鸦叫。眠。入睡。解释时补上谁“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秋,解释时放在句首。平羌,平羌江。

5、指导读诗,背诗。

我们在读古诗时,可以不必过多地考察它的意思,重要的是根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以画面帮助理解和背诵。

学生读背,背诗。

6、教师口述,引人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无比舒畅,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在一起,沐浴着我们,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会词义、意,会当时的意境。

7、谈话,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幻想。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繁星,要你勤于积累,有丰厚的回报。

四 、作业

1、复习文后练习3中的词语。

2、课外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参加班上的小型“赛诗会”。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绘声绘色

二、过渡。

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

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划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司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蕴美。

2、引导学生幻想。

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

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你展开了幻想,在广阔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啊,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到的东西说出来。

六、作业

1、抄写你喜欢的描写月光的句子。

2、背诵课文

2、 课外活动课上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附板书:

21、望 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 爱幻想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望月》一文中哪一句写出了月下的江景具有一种动态的美?
当月光洒落在长江时,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跳跃”好像小姑娘在跳舞。这句话写出了月下的江景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望月》是一篇散文,叙写了“我”和小外甥江上赏月的情景,而文中有对月夜江色的描写,有舅甥赛诗的经过,有外甥对月亮独特的想象。

赵丽宏的望月的大概意思
望月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偶然回头时...

课文望月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节,咋一看只是交代写作的时间与地点,细细分析却很有深意。夜深人静,四周是安宁与静谧,它具有引发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文人对月的诸多情怀。江轮甲板,是望月特殊的地点。一汪江水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会引起作者多少美的遐想。这为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环境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所以说,第...

课文《望月》的 主要 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

望月赏析
赵丽宏的散文《望月》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是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蔡小玉老师在教学《望月》时,展示了她的教学策略:低起点、巧引导。她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性,遵循作者的思路和学生阅读规律,先理解内容再挖掘深层含义。她通过创设课文情境,如恬静的赏月、紧张的背诗...

《望月》教学反思
《望月》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佳作,讲述的是舅甥俩在月夜的愉快交谈。故事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月色静谧,增添了几分童话般的韵味。教学《望月》时,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月夜的乐趣,小外甥的聪明好学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在《望月》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着重激发学生阅读...

课文望月概述下大概内容150字
《望月》是著名的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文章中描写的“月下江景”是非常美丽的,介绍的他的小外甥是十分可爱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深远的,语言是隽永的。应该说,这篇文章是一篇高级的文艺作品,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一篇比较好的课文。我反对把“短、浅、白”的文章,作为课文。散文、小说等文学...

望月这篇课文从江门的角度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望月,是散文,它的重点就是在描写美。这片山河美、这处环境美;然后就是通过小外甥——月亮——眼晴的转变来描述热爱美,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如果从江门的角度来看的话,江门的经济虽然一直在努力,但重点其实是放在建设宜居城市上面的。如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各种绿化、种有各种特色景观村的大道...

小学语文《望月》的教案
《望月》教案 (一)导入课题,初识课文美 1、揭示课题,板书课文结构。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非常的重要。通过复习文章的篇章结构导入新课,对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非常的重要。】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月色美 1、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片月夜美景。(板书:美景) 2、指名朗读1、2自然段。

《望月》一课中表现月亮静态美、动态美、朦胧美、色彩美的语句_百度...
静态美: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动态美: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朦胧美: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色彩美: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