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政治必修1-4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

第1个回答  2011-05-28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新中共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 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4、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①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民主执政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化法制化规范化。

二、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2、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三个代表”① 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 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b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 创造性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③ 地位: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 关键: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三个代表”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细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⑤ 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适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的先进性适具体的,历史的。党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试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执政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7、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形成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执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 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是积极的政治力量,具有法律赋予参政权的参政党。③ 民主党派参政的目的,是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中国更产党与各民主党来已成为亲密友党。这种新型正当关系是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几个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4、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6、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9、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4、 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情决定。(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参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重大课题。

5、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2)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有利于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

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哪些

(1)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保证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方针政策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书屋,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此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利益和要求(3)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通过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4)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正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和正义。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
首要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

民族团结
重要原则
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照耀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共同繁荣

根本原则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①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7、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

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与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7、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第2个回答  2011-05-21
我是学文科毕业的!我有!

高一政治必修一(一至四课)归纳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考点二:大力...

高一政治必修一(一到四课)知识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

高三政治必修1-4知识点整理
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是不同的概念。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选举权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享有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公民履行义务与享受权利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村民...

必修四政治第一课到第四课的重点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认识对实践的的决定作用;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8.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9.正确价值观的标准...

高三政治必修1-4知识点整理
探讨高三政治必修1-4知识点整理 1、泰山日出并非文化现象,而是自然现象。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社会实践产物。2、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非同步,文化具有独立性,提高文化程度需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3、文化影响无形、自发,非有形、强制。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4、并非所有文化都能...

高中政治 必修1、2、3、4的知识点总结
※8、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9、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 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10...

高中政治必修一1-4课必考内容
回答: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2,商品要满足3个条件:有使用价值,有价值,且必须用于交换 3,货币5个职能,2个基础3个次之,注意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别。 4,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供求的关系。 5,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有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后面的解释 6,这点是高考都比较算难点的。社会必要劳动...

高中文科政治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的重点内容
必修一:货币,价格,消费,生产,劳动,经营,分配,劳动,税收,市场经济,国家建设,对外开放。必修二:人民,政府,国家政策,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必修三:文化作用,文化多样性,先进落后文化,思想道德建设。必修四: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1-4课必考内容
5,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有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后面的解释 6,这点是高考都比较算难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你可以看看高考总汇,但凡涉及这里的计算题或概念题,基本上都十分变态。 7,恩格尔系数(知道定义就行) 8,4种消费心态,3个错1个对。继而衍生出做理性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