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主体?

如题所述

刑事犯罪主体的分类

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的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华律网

从主体的法律性质上分,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不具有普遍意义。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应以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者为限。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自然人主体可以再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对于具体的犯罪而言,只要求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除了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外,还要求具有特定的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区分刑事主体的意义

研究犯罪主体要件的问题,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定罪意义

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必备的条件之一。任何犯罪都有主体,即任何犯罪都有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犯罪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具备法律所要求的犯罪主体条件的人,才能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符合特殊主体条件的人,不能构成特殊主体的犯罪。犯罪条件的具备,是行为人具备犯罪主观要件的前提,也是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目的的基础。

例如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关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等,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划清罪与非罪以及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量刑意义

在具备犯罪主体要件的同样情况下,犯罪主体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情况又影响到刑事责任的大小程度。

例如: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又如:刑法典第307条第1款、第2款分别规定了妨害作证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其第3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这些都说明了犯罪主体的不同对量刑的重要影响。

准确界定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

第一,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将机关从单位犯罪主体中排除出去。同时,还有必要根据刑法典施行以来在处理单位犯罪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反思,总结出哪些问题是由于刑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不当所引发,在此基础上对单位犯罪的规定进行修订。

第二,消除“公司、企业”两个概念同时出现于单位犯罪概念中的现象。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而组织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态。企业是指以从事生产、流通、科技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赢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一种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从逻辑上说,企业是种概念,公司是属概念,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二者存在包容关系因而不应并列。

第三,适当增设其他组织机构以及增设一些新的罪名。因为在实践中,单位犯罪的范围并不仅限于现有刑法规定的范围,刑法关于五类主体的规定确实过于简单。在将来可以考虑将“单位的分支机构”、“村民委员会”等特殊形式的单位列入主体范围中,增强刑事司法的可操作性,且确是形势所需。同时,建议增设一些新的罪名。例如在一些计算机犯罪犯罪如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罪、网上传播淫秽物品罪,电子商务罪(包括电子商务诈骗、合同诈骗、网上购物欺诈等)新类型的犯罪领域中,单位出于非法利益的功利性目的也必然涉足这些新领域的犯罪,且其罪过恶意更深,危害更大。鉴于我国刑法对单位进行计算机犯罪尚无规定,导致了有罪无刑,司法实践无法操作所以,笔者建议我国刑事立法针对这些新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犯罪确立新的犯罪罪名,并将单位当然地列入该类犯罪的主体范围,并相应扩大单位犯罪的刑罚种类,如增设永久性或限期性禁止从业刑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刑法中对刑事主体的分类。我们知道对于不同的案件情况来看,犯罪分子是属于不同的犯罪主体的,有些是自然人犯罪,有些是单位犯罪,有些是特殊主体犯罪,这些都是不同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请上华律网进行专业的咨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1、刑法的主体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又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2、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1)必须是自然人。
  (2)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即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它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鉴于青少年的特殊情况,刑法还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因此,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的,不负刑事周转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2个回答  2015-08-31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可以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
第3个回答  2011-05-22
犯罪主体和刑法解释主体: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和单位;刑法解释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学学者及社会组织、法学研究单位;监督主体主要是检察院。惩罚主体主要是犯罪分子。
第4个回答  2011-05-22
我国刑法规定了两类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只有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是所有的单位进行的犯罪都构成单位犯罪,只有刑法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构成此罪的,才构成单位犯罪。

刑法特殊主体有哪些
刑法中的主体指的是犯罪主体,即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我国刑法中关于特殊主体大致规定了以下四种类型:(1)以特定人身关系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具有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2)以特定公职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国家工作人员。(3)...

刑法的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的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华律网 从主体的法律性质上分,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不具有普遍意义。根据刑法第3...

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刑法中的主体是犯罪主体,即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1、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

刑法是公法还是私法
1,从权力角度看:刑法涉及国家权力的运用,以权力与服从为标志。2,从主体角度看:刑法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涉及国家和公法人。3,从利益角度看:刑法保护的是公共利益。4,法律应用看:刑法不是公民私人能自主决定是否应用的法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

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刑事责任的异同
刑法中的主体指的是犯罪主体,即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1、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

刑法中的犯罪主体
法律主观: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在年龄上,仅有十二周岁以上的公民可以成为...

刑法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的区别是什么?
1. 行为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犯罪的主体。行为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但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能够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通常要求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 行为对象: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客体,即犯罪的对象。行为对象...

刑法一般主体指什么
法律主观:我国刑法中关于特殊主体大致规定了以下四种类型:1、以特定人身关系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具有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2、以特定公职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国家工作人员。3、以特定职业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医务人员。4、以特定法律地位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累犯、证人。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公法还是私法
从以下四个方面看,刑法是公法。1,从权力角度看:刑法涉及国家权力的运用,以权力与服从为标志。2,从主体角度看:刑法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涉及国家和公法人。3,从利益角度看:刑法保护的是公共利益。4,法律应用看:刑法不是公民私人能自主决定是否应用的法律。公法主要是指调整国家与普通公民、组织...

主体 客体 主观 客观 怎么区分?
回答:刑法中主体是指实施犯罪的人客体是指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主观方面指犯罪人的主观想法,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还是意外客观方面就是造成的法律事实例如:故意杀人甲用刀把乙杀了主体是:甲 客体:乙的生命权主观方面:故意(直接故意) 客观反面:乙的死亡例如:交通肇事甲把乙撞死了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