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中第67集 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说明什么

新三国中第67集 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中 刘备不同意法正的新政 要求诸葛亮重改 而后旁白说:此时诸葛亮已经明白 刘备再不是从前的刘备 是真正的帝王 那么为什么诸葛孔明的表情那么忧郁呢?仿佛是在担心什么 哪位可以讲解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首先,从三顾茅庐开始到那一刻之前,刘备对孔明是言听计从、事事以孔明主张行事,君臣之间真的是鱼水相依。傻子都知道法正的新政其实与孔明的主张是一致的,否则孔明在提出新政时的语气不会那么肯定,但刘备不加思索地当场驳回了,实际上也就是驳回了孔明的主张,而且语气不容任何置疑。这与之前刘备对孔明的言听计从相比,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落差。我觉得用“突兀”来形容孔明的第一感觉也许比较合适。

然后,刘备之所以回绝了孔明的方案,因为经过了风风雨雨后他已经知道光凭“正邪不两立,王道不偏安”一腔抱负是成不了大事的;光凭仁爱之君的光环是阻止不了魏与吴的讨伐的,打仗打的就是一个字——钱!就是国力,而不只是单纯的仁爱、仁政,因为当时魏与吴的虎视耽耽让刘备如芒在背,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仁字可以解决,而是得靠真金白银。孔明是明白人,他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当然也明白刘备考虑问题的角度已经变了,国家、人民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刘备的心头肉,而且已经变成了拳头肉,可以战敌人的铁拳头,说得难听点就是棋子。为什么是当即驳回呢?那肯定是已经思考良久了呀!孔明为什么事先没闻出味来呢?那肯定是刘备在考虑成熟之前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喽!我是老大,我有什么话还非得先听取你的意见先不可!?是不是?
我个人觉得,思考问题的角度已经从小善变成了治理好国家的大善;臣子的谏言有取有舍;命令时的语气坚决、霸气,所以此时的刘备真的已经脱胎换骨,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了。

最后,圣贤经云“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皇帝在用得着某一臣子的时候多少都会对其行为忍耐;但某一天这臣子没用了或是有了可以替代他的人物出现后,那皇帝的宠爱也会转移、有甚着原臣子人头不保也不一定。
况且诸葛孔明当时已经有功高盖主之势,连刘备自己都明白孔明之才不下十倍于他,当时刘备的辉煌基本归功于孔明的运筹帷幄。但我个人觉得孔明是那种亘古难得的大贤,且忠义无双,而刘备也不会是那种暴戾的君主,所以我分析孔明最担心的应该也不是人头落地,而应该是担心刘备一些决策会影响到大局而丢失得来不易的基业、还有的就是昔日君臣之间那种融洽的人情关系届时也会烟消云散,那种情况对他来说应该更难受。

综上个人分析,我觉得开始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当场驳回仁政主张肯定是担忧的,而后经过刘备一番论述后心里也妥协了,并且也默认了刘备的主张,还让孔明知道了君方已经不是以往只考虑仁爱待民的大哥、已经成了为大局计划的君王了。
刘备提出自己主张时坚决的口气也在告诉孔明他是君主,治国方面的事以后得以他为中心,臣下只能辅佐而不能左右君主。这让孔明有敬畏的同时也在担心刘备的决策会影响到将来三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情势,因为毕竟当时的国情特殊、三国各方都可能因为自身某个细小的失误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8
法正的新政是宽型省法的主张,而刘备打算严刑峻法 .. 这说明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刚起来摆摊的那个仁义天下的刘皇叔了,而变成了上下等级严格的君臣体制了.....开始有了为君的想法..(刘备不是说刘璋轻刑 君城伦理纲常 不在吗.) 诸葛亮担忧的是大业为定,而已有贪图享受的念头。大业难成刘备称汉中王时诸葛亮就不支持..后来称帝支持是因为曹丕称帝 ,必须维持汉室,才可出师有名伐贼 .
第2个回答  2011-02-28
法正的新政是宽型省法的主张,而刘备打算严刑峻法 .. 这说明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刚起来摆摊的那个仁义天下的刘皇叔了,而变成了上下等级严格的君臣体制了.....开始有了为君的想法..(刘备不是说刘璋轻刑 君城伦理纲常 不在吗.) 诸葛亮担忧的是大业为定,而已有贪图享受的念头。大业难成..(应该广积粮,缓称王..) 刘备称汉中王时诸葛亮就不支持..后来称帝支持是因为曹丕称帝 ,必须维持汉室,才可出师有名伐贼 ...

新三国中第67集 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说明什么
首先,从三顾茅庐开始到那一刻之前,刘备对孔明是言听计从、事事以孔明主张行事,君臣之间真的是鱼水相依。傻子都知道法正的新政其实与孔明的主张是一致的,否则孔明在提出新政时的语气不会那么肯定,但刘备不加思索地当场驳回了,实际上也就是驳回了孔明的主张,而且语气不容任何置疑。这与之前刘备对孔...

新三国演义,刘备第几集收复的巴蜀
第67集 马超战力十分了得,刘备对其喜爱有加。诸葛亮决定略施小计,使马超来降。诸葛亮派人贿赂张鲁军师杨松,离间张鲁、马超二人。张鲁果然中计,以曹操来袭的名义令马超班师回营。马超抗命不遵,张鲁大怒,提出苛刻的条件逼马超回汉中。马超无奈,只得撤兵。不料,张鲁再次听信谗言,拒马超军入城。诸葛...

庞统死后刘备对诸葛亮说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自己的理想是光复汉室,所以自己以前很仁义,但现在真正轮到自己管理国家时,就要为整个国家着想,如果继续仁义下去,就会被别人所灭,所以他要先严刑厉法,再宽刑省法。其实,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对法正说的,高希希把这个功劳按在了刘备身上。刘备说:“大虫(卧龙)小鸟(凤雏)...

新三国中,当刘备收取西川之后,诸葛亮为何说刘备再也不是先前的主公了...
诸葛亮在说这话时,明显的有一种无奈,因为刘备内心的价值观以逐渐的由王道像霸道转变,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刘玄德了。 之所以明确的把新版三国与罗版三国分开,是因为二者虽然是同一个故事,但思想内核完全不同,罗版三国事文学作品,作者在此中寄托的是儒家文人对于仁义的呼唤与尊崇,因此作为仁义代...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对诸葛亮说这八字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对于刘备遗嘱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后人认同最多的是:刘禅如果无能,那么诸葛亮便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这种理解多是出自罗贯中笔下,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备遗诏托孤儿中”,罗贯中把“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改成“如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等于是一句大...

新三国中诸葛亮说创造 其主是什么意思
无财,但却是圣明的人,只要诸葛亮看的上这个人,就愿意帮他创造城池,兵马,让他拥有权势,成为一个主公!就是只要诸葛亮他看的上你,愿意辅佐,管你是平民也好,将军也罢,他都有能力把你变成一个君主,把江山都给你!诸葛亮够自信,够傲气!他看重的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的身外物!

在新版三国中谁给曹操介绍了诸葛亮?
在新版三国中,诸葛亮其实是在32集出现的,是徐庶在去曹营前告知刘备的,这才让诸葛亮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徐庶和刘备的对话如下:徐:不,主公。因我心乱如麻,竟然忘了一件天大的事。刘:何事?徐: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住着一位当代奇才,主公如果得到他,就如周公得吕望,汉王...

新三国五多少集封五虎将的,马超多少集投靠刘备的?
新三国第67集册封五虎将的,马超也是在第67集投靠刘备的。五虎上将分别是:1、关云长:为荡寇将军,赐汉寿亭侯;2、张飞:为征虏将军,赐新亭侯;3、赵云:为镇远将军;4、黄忠:为征西将军;5、马超:为平西将军。

简要的说一下刘备三顾茅庐时和诸葛亮之间的谈话
”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麻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

新三国中,刘备在第几集开始三顾茅庐,马超在第几集归顺刘备?
第67集剧情:马超战力十分了得,刘备对其喜爱有加。诸葛亮决定略施小计,使马超来降。诸葛亮派人贿赂张鲁军师杨松,离间张鲁、马超二人。张鲁果然中计,以曹操来袭的名义令马超班师回营。马超抗命不遵,张鲁大怒,提出苛刻的条件逼马超回汉中。马超无奈,只得撤兵。不料,张鲁再次听信谗言,拒马超军入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