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底线伦理 尊重的基本内容及怎样实现

如题所述

  尊重既然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它包含哪些最基本的内容呢?在这里应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和尊重知识五个维度。结合全球化,有的学者对它的内容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发挥。

  第一,尊重自己。尊重自己首先就是要自尊。自尊是人的道德心理需要。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人“最要紧的是自尊”。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所以,尊重自己是一个人灵魂的崇高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优良传统等;要自立自信,自强不息,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发展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既反对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国家和民族什么都好,别的国家和民族什么都不好的言论和行为,同时又反对自暴自弃、自惭形秽、自卑等思想和行为。《孟子·离娄上》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意思是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论;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特别要反对在和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崇洋媚外,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言行。因为谁自尊,谁就得到尊重;谁自卑,谁就受到欺辱。

  第二,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固然是一种美德,尊重他人更是一种美德。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和人交往,就十分讲究礼仪。礼仪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曲礼》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即一切行为准则都要以敬为基础。又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就是说,礼的基本精神,在于自己谦恭而尊重别人。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人每天总是在各种场合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招呼、介绍、交谈、待客、送客、和外宾谈生意,等等,都有一个尊重他人的问题。因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尊重可以产生信任,信任可以使双方敞开心扉,可以让不是朋友的变成朋友,可以让原本不可能办成的事变为可能。相反,不尊重他人,可能什么事都办不好、办不成。当然,尊重他人,互相尊重,应该发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尊重他人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尊重他人的人格、情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隐私等。尊重他人的核心是平等,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与尊敬。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不是对别人的恩赐,而是别人应获得的一种权利。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不知道尊敬父母、尊敬长者和其他人,这是不对的。当然,一些父母、长者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子女和年轻人,也是不对的。一些官员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不尊重群众的人,群众也不会尊重他们。在国际交往中,一些国家中的一些官员自以为是,飞扬跋扈,不尊重他国人民,横加指责,是缺乏最起码道德的表现。

  那么,怎样实现尊重这一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呢?

  首先,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以及世界组织等,都要积极提倡、宣传尊重这个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使它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国际交往中最基础的道德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目前,由我国和一些亚非国家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法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中也明确指出:“要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这里,“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不仅是国际法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全球共识的道德原则。英国学者米尔恩在谈到“作为最低限度普遍道德权利的人权”以及共同体的道德原则时,就十分强调“尊重的道德原则”。他说:“共同体能够动用这个权力做什么,是有道德限制的,其成员所享有的公平对待权利必须得到尊重。”

  总之,尊重这个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真正实现它,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以及世界组织等,还须大力提倡和宣传。只有这样,尊重这个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

  其次,普遍开展“尊重”伦理原则的教育。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教育和培养。要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尊重”的道德品格,必须从小抓起。如果每个国家都这样去做,对形成全球化时代底线伦理原则或基础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已引起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广泛关注。1984年,日本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德育改革的目标,第一条就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或意识”。后来在日本初中的德育内容中,把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精神”、“敬爱父母长辈”、“敬爱教师和学校的每个人”、“尊重劳动”等,都写入德育教科书中。1992年春天,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提出要把“尊重、责任心、诚信、关心、公正与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作为核心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在“和平文化”所体现的伦理价值及对他人的态度行为中,第一条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再次,树立“尊重”伦理原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要下决心,长期坚持下去。“尊重”伦理原则是人类的道德共识,是全球伦理的基础,是全球伦理的底线,是人人应该遵守的起码道德准则。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使它有益于全球化时代人们和平友好的交往,使它真正为地球上的人们谋幸福。但是,在当前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因此,要实现“尊重”这一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还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应该团结起来,持之以恒,从各方面去工作、去努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7
尊重既然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它包含哪些最基本的内容呢?在这里应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和尊重知识五个维度。结合全球化,有的学者对它的内容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发挥。

第一,尊重自己。尊重自己首先就是要自尊。自尊是人的道德心理需要。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人“最要紧的是自尊”。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所以,尊重自己是一个人灵魂的崇高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优良传统等;要自立自信,自强不息,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发展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既反对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国家和民族什么都好,别的国家和民族什么都不好的言论和行为,同时又反对自暴自弃、自惭形秽、自卑等思想和行为。《孟子·离娄上》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意思是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论;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特别要反对在和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崇洋媚外,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言行。因为谁自尊,谁就得到尊重;谁自卑,谁就受到欺辱。

第二,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固然是一种美德,尊重他人更是一种美德。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和人交往,就十分讲究礼仪。礼仪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曲礼》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即一切行为准则都要以敬为基础。又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就是说,礼的基本精神,在于自己谦恭而尊重别人。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人每天总是在各种场合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招呼、介绍、交谈、待客、送客、和外宾谈生意,等等,都有一个尊重他人的问题。因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尊重可以产生信任,信任可以使双方敞开心扉,可以让不是朋友的变成朋友,可以让原本不可能办成的事变为可能。相反,不尊重他人,可能什么事都办不好、办不成。当然,尊重他人,互相尊重,应该发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尊重他人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尊重他人的人格、情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隐私等。尊重他人的核心是平等,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与尊敬。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不是对别人的恩赐,而是别人应获得的一种权利。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不知道尊敬父母、尊敬长者和其他人,这是不对的。当然,一些父母、长者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子女和年轻人,也是不对的。一些官员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不尊重群众的人,群众也不会尊重他们。在国际交往中,一些国家中的一些官员自以为是,飞扬跋扈,不尊重他国人民,横加指责,是缺乏最起码道德的表现。

那么,怎样实现尊重这一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呢?

首先,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以及世界组织等,都要积极提倡、宣传尊重这个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使它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国际交往中最基础的道德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目前,由我国和一些亚非国家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法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中也明确指出:“要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这里,“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不仅是国际法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全球共识的道德原则。英国学者米尔恩在谈到“作为最低限度普遍道德权利的人权”以及共同体的道德原则时,就十分强调“尊重的道德原则”。他说:“共同体能够动用这个权力做什么,是有道德限制的,其成员所享有的公平对待权利必须得到尊重。”

总之,尊重这个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真正实现它,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以及世界组织等,还须大力提倡和宣传。只有这样,尊重这个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

其次,普遍开展“尊重”伦理原则的教育。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教育和培养。要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尊重”的道德品格,必须从小抓起。如果每个国家都这样去做,对形成全球化时代底线伦理原则或基础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已引起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广泛关注。1984年,日本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德育改革的目标,第一条就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或意识”。后来在日本初中的德育内容中,把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精神”、“敬爱父母长辈”、“敬爱教师和学校的每个人”、“尊重劳动”等,都写入德育教科书中。1992年春天,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提出要把“尊重、责任心、诚信、关心、公正与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作为核心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在“和平文化”所体现的伦理价值及对他人的态度行为中,第一条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再次,树立“尊重”伦理原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要下决心,长期坚持下去。“尊重”伦理原则是人类的道德共识,是全球伦理的基础,是全球伦理的底线,是人人应该遵守的起码道德准则。
第2个回答  2011-03-07
李鑫太狠了吧!还鑫少!

全球底线伦理 尊重的基本内容及怎样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优良传统等;要自立自信,自强不息,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发展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既反对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国家和民族什么都好,别的国家和民族什么都不好的言论和行为...

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
我们可以将“道德底线”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人最基本的自然义务,人之为人的义务,比如说不伤害和侮辱生命、不欺诈他人,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第二个层次是与制度、法律密切相关的公民义务,比如说奉公守法,捍卫法律尊严,抵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同时也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第三个层次是...

大学生应当如何建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使用环保产品等。同时,可以推广环保理念,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参与绿色生活,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参与学术研究:大学生可以参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学术研究,如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等。通过研究和实践,深入...

关于八荣八耻的好词好句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夜色中,一个手持两元钱的少年十万火急地奔跑于旱桥;秋天的一个傍晚,两个少年为了实现曾彼此许下的那个承诺,顶着狂风暴雨来到相约的地点,两个少年热烈地击掌问候;与之对比的是朋友的失约。三件小事,在‘守信’与‘失信’之间游移……”“拥有诚信,我们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换言之,社会与学界要共同努力,找寻主流意识形态向下沉淀和民间伦理规范向上提升的现实通路,通过上下互动,凝练提升,交流共识,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建构。就一般意义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分为基本价值与核心价值两个层次。社会大众需要确立知荣辱守信用等底线伦理的基本价值,而从国家层面特别是执政党层面,更需要...

大一孩子家长需要特别关注什么问题
开放、富有弹性,对古今中外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对这个世界、对前人留给我们的经典开放。确立凭本事立身的信念。不以幸福与名利为目标,以兴趣和热爱为目标,让幸福与名利成为副产品。 (2)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适应:首先是要学做人。做人的内容,先要建立底线伦理:仁爱、诚信、自律、公正和负责。大学期间,要努力确立健康...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答案...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职业道德主体内容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发挥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社会公民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的强调和要求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精髓,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和光大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重大...

医学伦理学
自从以康德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要把道德全部建基于纯粹理性之上,使之成为一种实践理性之后,伦理学开始从合理性上找寻尊重生命的根据。总结近现代伦理思想,尊重生命的理性根据主要有三点。 第一,提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所以必须尊重生命。这是道义论的基本理念。人类一切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人本身就是...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它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公民个人的底线价值准则,体现了我国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它作为公民基本价值观,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内容上的包容性与自信性。复杂的、差异的、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旦荣辱不分,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仅道德伦理大厦根基动摇,就连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1、“八荣八耻”是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升华 荣辱观与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 提出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