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如题所述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出自《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原文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如下: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词句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扩展资料: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滁州西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08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滁州西涧>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出自《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

<滁州西涧>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滁州西涧》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西涧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 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 奈而忧伤的情怀.

滁州西涧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滁州西涧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滁州西涧运用了什么手法
滁州西涧运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其中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情怀。在诗中,诗人将景色和情感紧密结合,以景托情,使得诗歌在表现情感时更为深刻和生动。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滁州西涧中,诗人通过对...

滁州西涧韦应物 写作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 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 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 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 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 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滁州西涧 这首诗 1用了什么手法?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

滁州西涧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滁州西涧》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全诗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此诗写的...

《滁州西涧》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这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同时表露了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原诗:《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释义: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

滁州西涧表达的思想感情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作者表达的情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