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1-04-08
作者:yw
音乐剧《身边的你》
人物:男1号A 男2号B 女1号C 女2号D
其他人 若干
旁白:一男一女
旁白:挥别了黑色的六月,大学里的我.......会是怎么样的呢?
A与B手上抱了很多书从左向右上台,很开心的谈话,C与D手上也抱了很多书从右向左走来,A撞了C使她手重的东西散了一地,A忙去拣,满口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结果又不小心把C的书散了一地,蝴蝶抢过书很生气的说了你这个人真讨厌,抱着书走了,四人绕场一周,进入教室。
老师:同学们都到齐了没有, A同学到了没有?C对,你坐那里,就那里,A同学到了吧,好你坐那里,坐C旁边……两人发现自己的身边是自己的冤家,就赌气撅着嘴,不看对方。
A、C同时:是你,唉。真倒霉!
老师:A、B、C、D你们四个人已经被勤工体育用品店录用了,以后可要好好表现啊~~~
A、 C正好在同一时间上班~~~
C:怎么又是这个人,看着就讨厌。猪头,猪脑,猪手,猪身体,一看就知道是个坏东西。哼!
A:恩恩,就你好啊!长得跟猪一样的。。。
B和D上的是一个班儿,他们自然地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B:我的朋友A和你的朋友C他们俩挺有意思的啊,都这么大了还闹小孩子脾气。
D:呵呵,他们都是犟脾气,不过他们也一定会是很好的朋友的,这些将是最好的回忆。
A、 C上班时,一个顾客:输出的,这些多少钱啊?
C把那些纸张拿了过来,开始数:一张、两张、三张、四张……晕了,多少张了,汗。一张、两张、三张、四张……我数了几遍了啊~~~
顾客答:呵呵,你已经数了三遍了。
C答:额~不好意思啊、、、
这时候后A看见急了,说:真笨~~~拿来。直接就拿了过去数了起来~~~对顾客说:一共是64张,共12块八。然后对C说:你啊 学这点,数个数都数不好。C:哼!
店长看见:看看你们俩,别斗嘴了,赶紧认真工作,小心我批评你们啊。
这时候B、D一起来了
店长:你们来的正好,我想和你们说说话。我是个比较直爽的人,有时候看你们做得不对,我就说你们两句,你们也别往心里去,都是为了你们好,以后你们出了社会,遇到的困难会更多,我希望你们少走弯路。
四人回答道:恩 我们都知道的。
大家微笑着看着彼此。。。
A:C过来~
C就想也没想就过去了
A:你今天心情挺好啊?叫你过来就过来。。。
C:哼!干什么啊?
A:给你~~~(拿出一个热水袋),天挺冷的。
C:我才不要呢,我不冷。
C刚转过身,想了想,又转过身,说道:哼,不要白不要。。。回过头笑了~~~
A出现:(唱)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会不会找我们来依偎,你的孤单伤悲, 朋友们能体会,让我们陪你走一回。
C走了过来,说:谢谢你,我们是好朋友吗?
A:哼!如果非要将做我的朋友加个条件的话……
众人:是什么?
A:三个字——请吃饭。众人:切……
各回各位。
A:还有其实我一直都把你当朋友~~~
C……
(A和C坐着,男女配角分在两旁,只有说话人动,其他人保持静态)
D:C啊!你和A和好太好了……
B:是呀,你和C终于和好了……
B、 D合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音乐:《朋友》
众人齐声:友谊万岁!
旁白: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在慢慢的长大。春去秋归,寒来暑往。时光就在树叶上慢慢的流逝。要毕业了,要工作了,也要分开了。
在火车站~~~
A:C,你要什么时候走啊?
C:我下周才走,呵呵,每年都是你送我上火车,没想到这最后一次论到我送你了。
A:说好了哦,不要掉眼泪哦!傻Y头!
转过身来对B和D说:朋友们,我们一定会重逢的,要保重!!!
B和D的眼睛也湿了~~~
(朱凯背着包众人挥手送,C擦眼泪)
火车缓缓地开动,C哭着喊:A,保重啊,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旁白:再见了亲爱的我的大学,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假如我有一天重回这里,那时我的心潮依然澎湃;再见了亲爱的我的朋友,我离别时不要掉下眼泪,假如有一天能够重逢,我会紧紧把你抱在怀。
从那天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也许是距离太远了,也许是工作太忙了。
可是他们的心中仍然牵挂着彼此。他们深信会有一天在一个地方他们能再次相遇!
A和男配角身穿西服手拿公文包由左向右走来;C和女配角身穿职业装,手抱一叠文件从右向左走来,A不小心撞到了C,文件掉了一地,A赶忙去捡,嘴里还不停的说对不起。最后定格在A抬头看到C,C也发现A的那个瞬间。
大结局:音乐响起,祝你一路顺风~~~
第2个回答 2012-03-12
腊八节的由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其他食俗】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的传说】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