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学术成就高评不上院士

如题所述

 以前我们听到学者、教授就肃然起敬,听说院士更是咋舌。凭我肤浅而有限的知识认为,能够当上教授甚至院士的,一定是饱读诗书而且是学术水平特别高的人,不然何以能够当上教授,甚至是院士呢?小时候我听说,华罗庚虽然没有读什么大学,但通过自学,结果不但成为中国最高学府里的教授,而且凭着他的数学才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传说在苏联时期,当年苏联科学家要造什么卫星和飞船。苏联那些最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计算飞船和卫星的轨迹的数据而伤透脑筋,正在无法可想时,突然有人想到华罗庚教授,于是斯大林出面请他。华教授凭着他的天才,仅用一个算盘,就将那些复杂的数据算出来了,令苏联的数学家瞠目结舌,最后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华罗庚是教授,却不知道他是不是院士。
  可是,昨天我读报才知道,其实当中国院士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并不是某人的学术水平一流,就是院士。据《羊城晚报》(2008年3月20日)新闻《今早“杂交水稻之父”在广州就落选中科院士袁隆平:院士不是我的目的》报导。
  内文说,十多年前袁隆平在一些科学家的推荐下参选中科院院士,结果落选了。据我所知,杂交水稻是袁隆平最早培育出来的,他的科学贡献不单是为了中国提高粮食产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世界粮食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信,你如果记得20世纪70年代前亩产是300斤,那么现在一般超千斤,你就可以想象他在解决国人盘中餐的功劳了。可是,就是一个对世界有如此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在竞选中科院院士时也会名落孙山,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可悲吗?回答:“是啊!”
  然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是“历史误会”。
  袁隆回答说:“十分幽默”。
  我说:十分讽刺。一个人对科学的贡献是要经过世界检验的,而不是关门由谁定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获得各项奖励,就有十四项之多,他能够当选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足可以证明袁教授在国外的影响。试想,连美国这个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尚且能够选他为外籍的院士,而中科院却将他拒之门外?难道你中科院的院士水平比美国科学院还高?是世界超一流?
  于是,我同意袁教授的说法:在中科院的院士评选上“有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譬如一些地方评奖,其实是分奖。从主管的领导按级分下去……
  哈哈!院士呢?也许是某某是谁的博士生?某某是谁的儿子?于是院士名额就满了。管你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好在袁教授不计较,他说,院士不是我的目的,而是继续研究新杂交水稻,继续为世界人民解决无米之炊。
  袁教授才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
  大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礼!

  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 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10月14日 10:21 本文摘自《中国周刊》2010年第9期 作者:李佳蔚 原题为:“幸福老头”袁隆平

  核心提示:袁隆平1994年以前曾经三次申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均落选,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后,湖南省第四次推荐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终当选。至今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获得了拥有2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

  他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更是一个80岁的健康、好胜、幸福的老头儿。
  袁隆平在自己80岁生日之时收到了三件特别的礼物:总理的贺信,湖南卫视一台名为《为了大地的丰收》的专题晚会,还有一本沉甸甸的《袁隆平口述自传》。
  “袁老师并不想这样大操大办。”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博士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辛的另一个身份是袁隆平的秘书,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14年。她足够了解袁隆平的脾气秉性:“他不爱张扬,他80岁生日,我们本来打算搞一个关于杂交水稻的学术研讨会就好了,结果国家领导都发来贺信了。”
  辛业芸也是《袁隆平口述自传》的作者。她说,写作过程中并没有特别多专门的时间坐下来与袁隆平交流,因为平常的生活中了解得已经足够多了。更重要的是,她掌握一个原则:真实生动,不过度“美化”。
  这符合袁隆平的愿望。袁隆平曾经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的担忧:害怕别人把他写成一个典型的学术大师,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谈学术永远都是义正辞严。
  显然,辛业芸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她的朋友头一天拿到书,挑灯夜读到凌晨三点,第二天兴冲冲地给她打电话:“关于袁老师的传记,你写的这本算是翘楚了,原来有的书把袁老师写得都太‘马列主义’了,又有很多夸张和杜撰,你的则是一个真实和鲜活的袁隆平。”
  辛业芸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真实的记述”:“袁老师经常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幸福的老头,说的时候咧着嘴,笑得很开心。”
  因此,在“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这些语境之外,我们重新梳理作为平常人的“幸福老头”袁隆平,并以此向他80岁的生日祝贺。

  喜欢的东西就喜欢学。
  9月17日,袁隆平带着杂交水稻中心的科研人员去隆回县的基地,看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的高产公关示范。中午到一个酒店吃饭,一到那儿,袁隆平就对身边的人说:“这酒店改名字了,原来叫做圣彼得堡的,现在改成花瑶山庄了。”
  吃饭的时候,袁隆平给辛业芸他们从圣彼得堡讲到列宁格勒,从列宁格勒又说到了立陶宛,然后再从立陶宛的篮球说到了最近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上的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篮球好啊,一个小小的波多黎各,就打赢了中国。”不过,辛业芸说:“这还不是重点,袁老师说波多黎各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是一个好的南繁基地,有一个美国的合作公司每年到波多黎各育种,就像我们去海南一样。波多黎各的纬度、面积、人口、天气、特产等等,他像竹筒倒豆子一般。”
  辛业芸他们已经习惯了袁隆平“像电脑一样给他们讲文史地理”。他们也曾经疑惑袁隆平如何做到这一点,按照袁隆平自己的说法是“凡是喜欢的东西,就特别愿意学”。
  袁隆平小时候的数学很糟糕,而化学地理和英文就特别好,区别就是一个兴趣。他说:“我不喜欢学数学,比如三角,让我头疼。我们同班的一个同学数学好得很,他不会游泳,我教他游泳,他帮我解题。结果他的游泳学会了,但我的数学依然故我。”现在袁隆平当年的这个同学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防科工委举行的游泳比赛中,还曾经获得过第一名。

  袁隆平落选院士是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2010年10月14日 11:33 北京日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79条

  近来读新闻一则:水稻之父袁隆平屡屡评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据说是其方法没有创新;而美国那里近日授给他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那里可是拥有二十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科学院!对此,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袁隆平当科学院院士够格,没当是个遗憾。
  袁隆平未能当选中科院院士绝非偶然,是关于“创新”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机制出问题,受委屈的就不会仅仅袁隆平一个人,还会有其他的大袁隆平、中袁隆平、小袁隆平、微袁隆平,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受到类似的委屈,一次又一次地“遗憾”。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一点,只拿此事当孤立现象对待,下次设法把袁隆平评为中科院院士了事,那就真的是太遗憾了。
  人的聪明在于会举一反三,否则就太愚钝了。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汲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那“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地出现。(嵇立群)

  袁隆平落选院士,折射出当今中国的什么?
  [精品原创][置顶][精华][推荐] 发表于:2008-03-15 10:48:34

  袁隆平没有当选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对当今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落选,有人说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遗憾。“遗憾”二字,轻描淡写地将中国科学院遴选院士的弊病轻轻地化解于无形!也许当今的中国科研人员把头衔看得比任何都重要。前些年,院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无比崇高,那时候的院士也确实是顶级科学家中极为优秀的代表人物,虽然也有名实不符的,但毕竟是少数。然而,一旦荣誉带来超出荣誉的物质利益之时,纯粹便被肮脏玷污,殿堂就会充斥铜臭。 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竞争中,有些人觉得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可悲的是科学容不得半点掺假,你欺骗了科学,科学也就欺骗了你自己。历史的遗憾往返重复,会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历史的潮流中随之东流,一去不再复返。所以,为了当选院士,不惜运用国家的资金去打开通路,是和科学背道而驰的。我国的院士制度,由于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导致科学界、工程界和周边阶层的失衡,例如,在人文、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没有和科学院士、工程院士相对应的荣誉称号,这些领域内大师级的专家便自觉矮了科学家一头。拿中医界来说,没有实验研究成果,根本不要想当什么院士,逼得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祛病保命、以人为本的医学专家,变成整天断小鼠脑袋的刽子手。正如有人所说,历史的遗憾使袁隆平没当上院士,历史的遗憾也使不少人当上了院士。
  袁隆平没能当上院士,也许他没有时间去做别人的工作,也许是他不懂得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也许他对此不屑一故。总之,造成这样的遗憾事情,倒能给世人细细品味个中滋味,给后人一个借鉴,但有一点那是不能更改的,就是搞科学研究的人,如果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遵守科学规则,则必然会被科学所遗弃。

  袁隆平重提当年落选院士事件:当院士不是目的
  2008-03-20 17:49: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邓琼、阙道华,实习生韦英哲报道:今早,应邀出席广东科协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方回应有关他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话题。
  两会期间,袁隆平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讨论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和公众将其视为“中国科学界的悲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此事是“历史误会”。身处“漩涡”中的袁老此次来到广州,在讲座之前专门抽出时间,首度就此事“开腔”。
  袁隆平笑说,“历史误会”的说法十分幽默。“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当时就有记者说我落选比人家当选更引起震动。”但袁老的态度十分轻松:“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哦,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袁隆平说,自己从来没有毛遂自荐参选院士,都是人家推荐的,“落选”以后也没有再参选过。他也认为,在两院院士的评选当中,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例如在同等条件下,中央单位的学者得票比地方上的高。“但是我不管这么多,我只管自己搞研究。我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人家推选的,我的目的不在于院士不院士。我是搞超级杂交水稻的,我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出新成果,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袁院士还说,“现在国际上给我的奖励是14个,在农业科学领域可能是最多了吧。但是我并不以此为骄傲,特别是不能翘尾巴,还要夹着尾巴做人啊,哈哈!”
  广东科协论坛是省科协主办的科学技术专题报告会或讨论会,迄今已举办19期。袁隆平此次演讲的主题为《超级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中科院院士有三分之一是混上去的
第2个回答  2019-08-23
业内人士对袁隆平先生的科研能力评价并不高,因为他在育种方法上并没有做出突破性创新,成功的结果源自大量重复的培育和田野调查。杂交水稻的方案早有他人提出和实践,只是他的团队在合适的时间偶然找到了那个合适的雄性败育的野生稻品种。袁隆平团队的成果,更偏向工程实现,这也是他不能进中国科学院的原因之一

为啥有的人学术成就高评不上院士
为啥有的人学术成就高评不上院士 以前我们听到学者、教授就肃然起敬,听说院士更是咋舌。凭我肤浅而有限的知识认为,能够当上教授甚至院士的,一定是饱读诗书而且是学术水平特别高的人,不然何以能够当上教授,甚至

张良培为什么没上院士
原因如下:1、学科领域竞争激烈:在院士评选过程中,每个学科领域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当选院士需要具备非常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张良培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由于学科领域内的竞争压力过大,导致他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2、年龄因素:院士评选通常对候选人的年龄有一定限制,年龄过大的候...

陈剑虹为什么不是院士
一、学术成果与影响力方面 陈剑虹可能在学术领域的成果尚未达到成为院士的标准。院士评选往往倾向于那些在学术领域有杰出贡献、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这需要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专著以及行业内的认可度等。二、专业领域的特殊性 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特殊性,对于工程、医学、科学等领域的学者来说...

成为院士到底有多难?
此外,成为院士还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由于评选程序非常严格和繁琐,候选人可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和多次的尝试才能最终获得院士称号。在这个过程中,候选人需要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执着,不断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和成就。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候选人需要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

费业泰为啥没评上院士
费业泰没有评上院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的个人能力和学术研究没有达到院士的要求。首先,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最高荣誉称号,需要科学家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因此,费业泰没有评上院士可能是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不足以满足院士的要求。其次,院士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需要科学家在...

李夕兵为什么评不上院士
李夕兵评不上院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术成果和贡献是评选院士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李夕兵在其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的成就和贡献,但可能相较于其他候选人来说,其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和创新性不够突出,难以达到院士评选的高标准。学术领域内的竞争也是影响评选结果的重要因素。院士评选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过程,各个...

院士评审条件
1、突出的学术成就:院士的评选要求候选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与卫生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候选人需要拥有博士学位或者相当于博士学位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国际学术地位:院士的评选要求候选人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包括在国际知名...

李夕兵为什么评不上院士
李夕兵未能评为院士。关于李夕兵为何没有被评为院士,有以下几个原因需要考虑:一、科研贡献和学术水平是重要的评定依据。院士评选的标准是全面且严格的,需要考察候选人的科研贡献、学术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李夕兵虽然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突破性贡献或者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潘一山为什么没选上院士
潘一山教授未选上院士的原因可能如下:1. 学科领域可能不是院士评定的主流领域。每个学科领域都可能有不同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标准,而潘一山教授所在的学科领域可能相对冷门或不受重视。2. 科研成果和贡献可能不够突出。院士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需要在各自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成就和贡献。如果潘一山教授的科研...

大学教授可以做院士吗
最后,候选人还需通过选举才能最终当选。因此,并非所有教授都能晋升为院士,这需要在学术领域内达到极高水平。成为院士的门槛极高,要求入选者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需在数量上体现,更需在质量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对科学理论、技术应用或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方面做出卓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