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的画展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连环画展火了潘家园
1角钱一本的《三国演义》、2角钱一本的《西游记》,这些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小人书”,如今是不是还能在您的书柜里找到踪迹?
为期4天的连环画展让潘家园旧货市场再现摩
肩接蹱的热闹景象,展览期间举行了全国首次连环画专场拍卖,场面火爆异常。1957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瓦岗寨》(两本一套)以2万元拍出了全场最高价,1957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虎符》拍出19100元。小人书以收藏品的身份又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连迷”老版四大名著最火
看球有球迷,听戏有戏迷,收藏“小人书”的也有自己的圈子,叫“连迷”(连环画迷)。56岁的安徽人于登云就是一个地道的“连迷”。
老于在潘家园名气不小,只要来潘家园打听连环画,没有不认识他的。
18日早上刚开门就有人登门卖书,一位北京的“连迷”就来推销存货——一套83版30册的《水浒》。老于一边谈生意,一边给记者当起了师傅。
老于淫浸此道已快20年,早就练出一副火眼金睛。“旧书分品相,最好的就是十品(十成新),没有任何破损、污渍、折痕。现在老版的十品书基本都不会拿到市面上交易,都是暗地里交易。”边说着,老于拿着这套《水浒》端详了起来,“边角折了,封皮有污渍,而且这个版本出版挺多的,也就是七品。”一番讨价还价,100元成交。“一般来说版本越老、品相越高越值钱,价格差距很悬殊。”
交易做多了,“连迷”们一来二去的都成了朋友,许多人都有了自己收藏的爱好。“有的专收解放后出版的一些老版,如57版、58版、60版的四大名著,现在一套八品都能卖五六万,还缺货,有价无市。”
书看品相,人也分类别。现在的“连迷”上至七十岁,下到“80后”全都有,三十岁以下的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的新版连环画,四五十岁的主要收文革时期的革命题材小人书,而六十岁以上的就主要收藏解放前后出版的小人书。“各有所需,但主要是岁数大的人收,一种怀旧情结吧。”
作者画小人书是个辛苦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连环画创作走入低谷,其中不光有外在竞争,行业本身也存在一些“先天缺陷”。
编创一页脚本的稿费从50年代1角4分钱,到80年代3元至5元,再到今天8元。绘画一页从50年代2元至3元,涨到现在的30元到50元。但这样的稿费与编绘者付出的辛劳相比,并不高。
曾参与绘制《三十六计》的北京日报原美术部主任穆永瑞说:“连环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构图,还有制作。连环画作者就是导演,不仅管演员、还得管服装、道具、场景。比如绘制历史题材连环画,就得考虑各历史时期的服装、服饰特点,为了增加各方面修养而进行的案头工作也很多。”
穆永瑞说,影视、卡通丰富了各年龄段读者的生活,没有了市场,连环画就很难风光再现。而所有针对老版老画的炒作和收藏也恰恰反映了当今连环画的窘境。“炒出天去,也都是老作品,没有新东西。”
同时,连环画创作需要时间。湖北连环画创作者汪国新、郑桂兰夫妇花了十年创作了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
从1980年到1990年,夫妇俩自费赴长江源头、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地20多次,他们的儿子就这样被背在背篓里,跟着风餐露宿从1岁长到10岁。
《长江三部曲》自1982年到1990年,出齐10册,共1666幅画,其中没有一幅画构图相同,并在创作中运用了很多电影手法,摘取了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中的绘画二等奖和文学脚本二等奖。
“她写一页脚本稿费3角钱,我画一幅画稿费3元钱,根本谈不上赚钱。能坚持下来全靠对长江的感情和对艺术的信念。”汪国新提起当年的坚持依然很感慨。
编辑现代连环画经历了三次高潮
从1953年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到1985年主持成立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姜维朴的一生与连环画结下了不结情缘,他的回忆之中处处闪现着连环画的踪迹。
中国古代就有连环画
在中国古代就有用连续图画表达故事的形式。1983年,姜老在洛阳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中考察发现,墓室壁画中用白描手法刻画了8幅画面,完整地叙述了齐景公“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而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用连环画记录南唐重臣韩熙载家宴的故事。
据介绍,明、清时期出版的许多章回体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些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俗称“回回图”,也叫“绣像”。虽然插画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但采用的绘画手法和方式都可以算是现代连环画的雏形。
从1887年海外的石印技术伴随着插图插页形式的书籍流入中国,上海出现了“点石斋”等画报,刊登了一些表现时事新闻的连环画,深受读者欢迎,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由此诞生。
现代连环画离不开鲁迅
1889年,第一本石印本连环画《三国志》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被认为是现代最早的连环画。从1925年到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志》《封神榜》《岳传》等5部长篇连环画,封面都印有“连环图画”的字样。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图文结合,绘有连续性图画的读物统称为“连环图画”。
可当时的文化界并不接受连环画是一种绘画文化,普遍觉得它是一种庸俗产业,难登大雅之堂。在连环画发展陷入口诛笔伐时,1932年,鲁迅用一篇《连环图画辩护》首次公开提倡连环画,他说:“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的。”
正是鲁迅旗帜鲜明地提倡连环画,整个中国文化界风向才发生了变化,一大批知名画家投入到这个行业的创作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优秀作品的问世,连环画迎来了现代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诞生了连环画界四大名旦:赵宏本、严绍唐、钱笑呆、沈曼云,此外还有周云舫等一批名家。
30册《水浒》出了30年
1949年12月,中央在北京成立了大众图画出版社,1951年合并成立了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姜维朴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负责主持连环画编辑工作。
从1953年开始,姜维朴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版《水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长篇连环画,集合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六位连环画大家:徐燕荪、卜孝怀、墨浪、陈缘督、任率英、吴光宇。
“那时画连环画是用毛笔一笔笔地画,连画面下的文字都是毛笔写的小楷,非常精美,但费时费力。”《水浒》第一版根据七十一回脚本只出了21册,叙述到梁山英雄排座次,6位大家画了2年多时间。
1957年21册《水浒》出版后,其它名著以及大量革命题材连环画也陆续出版,全国掀起了一股连环画热潮,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群众,几乎人手一本,连环画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拨高潮。
“后来政治斗争频繁,到了文革开始后,古典文化被完全否定,所有古典连环画全部停止出版,改出革命题材的,《水浒》的版样都给造反派销毁了。”说起往事,姜老有点痛心。
文革结束后,连环画又迅速恢复了活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每年连环画出版数量达到2000余种,姜维朴也完成了一个心愿——《水浒》30册的最终版面世,一次最高印刷了160万套。1981至1983年,全国连环画平均每年印刷8亿册,发展达到了顶峰。

潘家园的画展作用
连环画展火了潘家园1角钱一本的《三国演义》、2角钱一本的《西游记》,这些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小人书”,如今是不是还能在您的书柜里找到踪迹?为期4天的连环画展让潘家园旧货市场再现摩肩接蹱的热闹景象,展览期间举行了全国首次连环画专场拍卖,场面火爆异常。1957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瓦岗寨》...

有谁可以告诉怎么可以开个专买未成名但并比较有潜力的画家的画
文物有三种价值和三种作用,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这就是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它的三个作用也就是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的作用。文物的经济价值是它进入收藏和流通领域后所形成的,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左右,它的经济价值也绝对不是恒定的,一方面,政治、经济、社会状况都会对文物的经济价值起到重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外出考察报告·
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共有三千多个摊位。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满、苗、侗、维、蒙、藏、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下车走出...

急!中国民间艺术品市场现状?
后经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妥善引导,投巨资改善经营和管理条件,建立管理、工商、文物(文化)监管、公安等部门,使市场逐步规范起来。现在共有摊位2,614个,其中民间工艺品摊位1,505个,书法字画摊位272个,旧书刊摊位65个,旧生活用品摊位750个,餐饮摊位22个。主要经营项目有瓷器、铜器、玉器、木器、紫砂、书画、旧书刊、旧家电...

请问有谁知道艺术品市场的历史?还有出处,还有相关英文资料,谢谢_百度...
后经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妥善引导,投巨资改善经营和管理条件,建立管理、工商、文物(文化)监管、公安等部门,使市场逐步规范起来。现在共有摊位2,614个,其中民间工艺品摊位1,505个,书法字画摊位272个,旧书刊摊位65个,旧生活用品摊位750个,餐饮摊位22个。主要经营项目有瓷器、铜器、玉器、木器、紫砂、书画、旧书刊、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