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岗位实际,应如何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如题所述

开展“过程风险控制和管理”活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4.4 工作场所风险控制措施
4.4.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 GBZ2.1, GBZ2.2 的要求。
4.4.2 生产布局合理
 生产布局应按照 GBZ1 的规定,尽量考虑机械化、自动化和远端操作,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生产布局应包括总体布局和车间内生产工艺设备的布局。
 总体布局又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平面布置厂房或车间时,应重点考虑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将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噪声声级高的车间与低的车间分开,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分开,并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厂房为多层建筑物竖向布置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作业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噪声与和振动较强的设备应放置在底层;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废水排放管道不能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
 车间内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应重点考虑达到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等的要求。
4.4.3 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逸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的作业与毒性小的作业应隔开,无毒的作业和有毒的作业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来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无毒和有毒作业的分开方式可以采取有毒作业密闭化、管道化,或者将有毒作业局限在某个独立的操作间,并采取通风净化的方式将有毒气体排出。
4.4.4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是指可能发生毒物、强腐蚀物质、刺激性物质泄漏等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急性危害的工作场所。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那些急性毒性大、刺激作用强和(或)危害大的,或者短时间接触可能产生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的组织损伤、麻醉作用足以增加可能的意外伤害影响目救能力并降低工作效率的物质。具体有毒有害物质的确定参考《高毒物品目录》及 GBZ2.1。
 上述报警装置必须经相关部门检定通过,并应建立相应的制度,责任到位,有人负责,班前及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证报警装置能够正常运转。
4.4.5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现场急救用品包括发生事故时急救人员所用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如携气式呼吸器、全封闭式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以及对被救者施救所需的急救用品,如做人工呼吸所需单向阀防护口罩、现场止血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给氧器,有特殊需求的可配备急救车、防护小药箱等。
 急救用品的配置应根据现场防护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考虑生产条件、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用量。急救用品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10 秒内能够获取。急救用品存放地的醒目位置应有警示标识,确保劳动者知晓。应使劳动者掌握如何使用急救用品。
 上述现场急救用品应安全有效,并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责任到位,有人负责,每日巡检,及时维修或更新,保证现场急救用品的安全有效性。
4.4.6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
 冲洗设备主要指冲眼器、流动水龙头以及冲淋设备在可能发生皮肤粘膜或眼睛烧灼、有腐蚀性、刺激性化学物质的工作场所应配备上述冲洗设备,特别强调冲洗设备应用取方便,且不妨碍工作,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劳动者能在 10 秒内得到冲洗。冲洗用水应安全并保证是流动水。设置冲洗设备的地方应有明显的标识,醒目易找。
 上述冲洗设备应保证能正常使用,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位,有人负责,每日巡检,及时维修。
4.4.7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应急撤离通道
 应急通道须保持通畅,设置应急照明设施,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撤离通道的宽窄应根据需要设置,如需用车辆、担架的,宽度应能保证车辆、担架顺利通过。
 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位,有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应急通道畅通。
4.4.8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泄险区
 根据生产条件、所使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和用量考虑泄险区设置的位置、大小和选材。
 泄险区周围不能存在可能与排放到泄险区的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易燃、易爆等化学反应的物质泄险区四周的选材不应与泄险物发生反应,泄露物质和冲洗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应在泄险区周围的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及中文警示说明. 定期泄险要在中文警示说明中说明定期泄险的时间、泄险的物质和注意事项;事故性泄险应制定泄险预案,明确泄险的条件、泄险命令的发布人、泄险时如何进行人群疏散、泄险物质的无害化处理、消除发生次生事故的危险、泄险后的善后处理工作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负责泄险的日常管理,并保证无关人员不能进入泄险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发放足够的劳保用品
第2个回答  2013-10-19
提供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身体检查。

结合岗位实际,应如何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应在泄险区周围的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及中文警示说明. 定期泄险要在中文警示说明中说明定期泄险的时间、泄险的物质和注意事项;事故性泄险应制定泄险预案,明确泄险的条件、泄险命令的发布人、泄险时如何进行人群疏散、泄险物质的无害化处理、消除发生次生事故的危险、泄险后的善后处理工作还应...

在工作中如何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企业要想尽可能减少工伤事故,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建立标准化作业制度,对员工要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用科学的管理制度防范和杜绝工伤事故发生。三、及时发放配备劳动保护用品。企业对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要及时发放手套、雨鞋...

做好工伤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首先,加强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其次,确保及时合理发放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以保护劳动者免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伤害。再次,在存在较高风险的工作岗位上,应当在显眼位置设...

员工工伤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什么?
7. **开展健康监测与职业病预防**: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重点关注职业病风险高的岗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8. **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确保员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减轻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应定期对上述措施进行评估与改进,确保员工工...

工伤预防工作的建议
而预防工伤事故发生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劳动者安全生产的培训,让劳动者有安全生产的强烈意识;2、及时合理发放合格的劳动保障用品;3、在危险岗位醒目位置张贴安全生产警示标志;4、建立安全生产的标准程序,并严格监督执行。完善工伤预防制度,促进工伤交费制度和竞合制度的科学化 加强岗前培训和...

对工伤预防培训有哪些建议
1. 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遵循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以预防工伤事故并减少职业病的影响。2. 法律建议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生产培训,以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确保及时提供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3. 安全生产培训应结合单位的实际...

工伤预防工作的建议
1. 用人单位与员工应遵循相关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法规,严格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及标准,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并减少职业病的影响。2.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增强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与合格性;在高风险区域设置安全生产警示标志;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程序。3. 完善工伤预防体系...

工伤预防的措施
再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工伤的重要措施。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特点,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如增设通风设备、降低噪音和粉尘污染,也能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在建筑行业中,为工人提供安全带和防坠落设备,可以极大降低高空坠落的风险。...

工伤事故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工伤事故预防的关键措施 工伤事故的预防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的责任。双方应遵守相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并减少职业病的影响。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1. 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2. 确保及时发放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3....

做好工伤预防,要注意杜绝哪些不安全行为
1. 企业应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及预防工伤、职业病的相关法规,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流程。2. 消除工作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如机器设备和安全设施的隐患,确保定期进行安全检查。3. 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培训和讲座,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