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为什么要以慈悲为怀?

出家人就不可恶了吗?

慈悲为怀
  【读 音】cí bēi wéi huái
  【释 义】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 处】《南齐书·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示 例】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
  【用 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慈,梵语maitrya,maitri^,巴利语metti;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
  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梵语;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即: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
  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
  (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梵maha^ -maitri^-maha^-karun!a^ )、大慈悲。
  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菩萨地持经卷七、十地经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八、往生论注卷下]
  慈悲是佛道门户、诸佛心念。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8b)︰‘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观无量寿经》云(大正12·343c)︰‘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c)︰‘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中略)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尝谓,自大悲无生之母,生一切诸如来。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诸乱心,立慈悲观对治嗔恚,修行渐进。或以四无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离此慈悲怜愍之念。复立悲智二门,表佛法之觉德,并以观音象征弥陀之慈悲门、普贤象征释迦之慈悲门。《慈悲道场忏法》卷一云(大正45·922c)︰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若别释‘慈悲’二字,则有拔苦义及与乐义,以及生缘(众生缘、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之释。兹略释如次︰
  (1)拔苦与乐︰此有二说︰一谓以拔苦为慈,与乐为悲;二谓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关于前者,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6a)︰‘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昙鸾《往生论注》卷下云(大正40·842b)︰‘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关于后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b)︰‘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十地论》卷二云(大正26·134a)︰‘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其他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九等,亦有是说。
  对此,诸经论各有解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乃由于有通、别二义,若依通论,慈悲共具拔苦、与乐之义;若依别论,则各有分属。《大乘义章》卷十四谓慈、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以得报不同,故悲得空处,慈生遍净。
  (2)三缘之慈悲︰略云三慈。《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28c)︰‘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此三缘之说,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佛地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卷二十七、卷四十等书皆有诠解。
  此外,《涅盘经》又举二义,一义缘贫穷众生而施予乐,此名众生缘;缘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之,名法缘;缘如来,名无缘。如来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故不以众生缘、法缘为可缘,故云无缘。而欲以大乐与众生,故云无缘慈悲。此乃就化益而分三缘。另一义谓,缘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眷属,名众生缘;不见父母、妻子、眷属,见一切诸法皆自缘生起,名法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任运而转,名无缘;此与《大智度论》所说相合。
  无我’与‘慈’,这两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也就是要如何才能相应呢?佛法中说到,菩萨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并非是有了慈悲便没有了智慧。假如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则无异于凡夫;只有智慧,没有慈悲,那么这种智慧也就和小乘一样了。所以菩萨应该是悲智一如;大乘法应该是慈悲与智慧平等的。那么要如何才能使得慈悲与智慧平等呢?
  佛法之中有不少话是为佛教徒所常说,而几乎成为口头禅的,比如︰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等。但‘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指的是什么?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有一番分别,才能了解何以菩萨在通达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后,还能够有慈悲心。
  我们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来的?慈悲心是缘众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众生,则慈悲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生起来的。不论是对于我们的亲属或朋友,甚或是小动物,当见到他们的苦痛时,我们便发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悲),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这便是慈),既然缘众生而生起,那又怎么会是无缘大慈?般若与慈悲,如何能合得起来呢?
  前面讲到,佛法中慈(悲)有三类︰第一类是众生缘慈︰是缘众生而起慈心。由于在生起慈悲心时,心境上便显现了一个一个的众生。平常我们见到众生,总会把他们当做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独立自体。比如,当见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内心中会有种种感想,他变老了、变瘦了,或者是变胖了等等;总会把他当做是固定的个体,而只是瘦弱或肥大。似乎这个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因此,我们对于众生,总是执着于他各人有他的实有自体;人人有此观念,以这样的认识再来起慈悲心,便是众生缘慈。众生缘慈修得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
  第二种是法缘慈︰其境界的程度较高,已经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所见到的个体,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人还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了解到我们所见到的一个个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说他已经体解了无我的真理。但是无我,并没有抹煞众生的生死轮回;生死还是生死,轮回还是轮回,众生还是众生,不过其中没有了实我,只有‘法’的因缘起灭而已。佛在阿含经里便说到︰人只不过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外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结合起来便成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说,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没有如外道所想象的,一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如此一来,则好像只有几种元素,只有法而没有了众生,这在佛法,便称之为我空,没有真实的我,而只有诸法因缘和合的假我而已,如此,则见到众生,尽管他没有‘我’,但是由于因缘和合而起烦恼、造业、受果报;一下子得升天上,一下子又生在人间,欢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恼,永远是在那里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慈悲心则为法缘慈,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数的人所具有的,是众生缘慈;若谈到众生的苦恼,总想成有个实实在在的众生在那里苦恼着。
  法缘慈,必须是在证悟了声闻乘的圣果以后而起的慈悲心,但这还不能一切法空与慈悲相应。在证得圣果的,虽决定不执诸法实有,但心目中的‘法’,还是呈现实有的形相。如对六根、五蕴,看成实在存在着的;没有证得的学者,就会在法上执着,而成‘法有我无’的思想。举个例子来说︰平常人见到书,便会把书当做是实实在在的。而法缘慈的人,便会了解书是一张张的白纸装订起来,然后在白纸之上写了黑字。同样是书本,它却可以是令人起恭敬心的经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说,甚或是一本禁书等等。因此,知道书本是不实有的,但是他却执着于那一张张的纸与那些黑字,认为它们是实有的;所以小乘人,多数认为除了‘法’之外,假我是不存在的。法缘慈就是这样,虽然知道众生无我,但却有众生的假相;否则,连众生相都没有了,怎么还会起慈悲心呢?法缘慈就是二乘圣者的慈心,依凡夫境界来说,已经是相当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最高深的慈悲,是‘无缘慈’。小乘人所执着的法,在大乘人看来,依然是属于因缘和合的。我们的身心活动,依然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变化;那么不但众生是由因缘假合,即使一切法也是由因缘假合,这样才能够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并没有真实的众生与法。在我法皆空,因缘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众生还是要作善生天上,或是作恶堕到恶道,享乐的享乐,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轮回之中永远不得解脱。菩萨便是在这个境界上生起慈悲心。如有一个人很早便去就寝了,不久之后,大家听到他的惊惧喊叫声,跑去一看,知道他是做了恶梦,但是叫他却又不容易叫醒。这时,我们就很容易地想到,他梦中所见的,明明就是虚幻不实有的东西,但是他的痛苦却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萨眼中所见到的众生,沈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况。
  因此,菩萨并非见到了真实的众生,或真实的法而起慈悲心的。他是通达了一切法空之后而起慈悲心的,这便叫做‘无缘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碍缘有,还是见到众生的苦痛,只是不将它执以为实有罢了。到这时,般若与慈悲二者便可说是合而为一,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为‘同体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这平等中,没有了法与众生的自性,而法与众生宛然现前。即空而起慈,这便叫无缘慈。所以讲到佛菩萨的慈悲,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则便不成其为真正的慈悲。讲到般若,也必须包含了慈悲,否则这种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萨的智慧了。
  起悲方便第一中之第一。(1)多闻,(2)清净,(3)不离众生,(4)发愿布种,(5)修慈滋润,(6)多作功德,(7)观众生苦,(8)观众生倒惑,(9)取相作观,(10)习以成性。茍能如是十种方便殷重不已,悲念不生,如来世尊则为妄语。
  云何多闻而起悲耶?智由悲起,悲亦由智起。悲起之智,能自抉择,加行根本,及与后得,遂尔次第而成。起悲之智,数他珍宝,七事四理,深信不诬,遂尔知见有力触感根心。是故必得多闻而后知苦真实,知苦真实而后不同苦役,不同苦役而后能观众生役苦以起悲。必得多闻,而后知法真实;知法真实,而后不同法执;不同法执,而后能观众生执法以起悲。若不知苦真实,则又不能代众受苦;不能代众受苦,虽或能悲,乃亦不能念念相续。不能念念相续,刹那已灭,乌得谓其真能起悲。若不知法真实,则事有触而应悲者,由衷而出不免为世俗附庸,非由衷出不堕于口惠之随风,即堕于感情之躁动。凡若此者,又乌得谓其真能起悲?
  云何清净而起悲耶?五百盐车截渡浑浊丧真,沧浪之清物来必鉴,久氛尘境,黑暗冥顽,不染一埃,空灵照烛。感触捷应之机,捩则失用,净则精通,理固然也。是故物至而悲起者,清净无秽之心境也。《大宝积经》︰如是大悲由于不谄而得生起,譬如虚空永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诳而得生起,从增上意而出离故。如是大悲非由诈妄而得发起,从如实道质直其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曲而得生起,极善安住无曲之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彼无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离故。
  云何不离众生而起悲耶?悲是能缘,众生苦惑是为所缘。草木河山,骚士情人因之而多感。羌无寄托,则秋风肃杀,或亦喜彼威刚,落日昏黄,时则赏其索寞。唯夫有情疾痛相对黯然,盖未有不悲从中来也。空山趺坐,飞鸟不闻,足音跫然,定中憎扰。肝胆楚越,人事迷茫,苦且不知,从何悲起!是故大乘大悲,当处人闲尘坌阓闹,然后乃得众生业惑情伪离奇,然后有动乎中,酸辛悲愤。奈何菩萨如彼声闻,了自业缘,避人逃世。是故《大庄严论》︰菩萨大悲,略以十种众生而为境界。《菩萨藏经》︰菩萨大悲,略以十六众生而为所缘。云何发愿布种而起悲耶?行菩萨行但是行愿,发愿为因,愿满为果,因果不二,但是其事,不必事圆。是故不能起悲,但应悲愿。愿则易举,德輶如毛故。愿不可毁,金刚不坏故。愿则能引,招同类故。愿则能续,恒长养故。愿则不断,恒希望故。愿则能展,久具计故。愿则能赴,机相应故。愿则能任,力渐充故。是故不能起悲,但应悲愿。悲愿者何?不舍众生而已。众生与悲,如命与息,当愿众生起悲第一。《华严》〈净行〉︰百四十一,当愿众生,愿在发心前。《璎珞本业》︰有二十四,当愿众生,愿在发心后。佛前佛后皆普贤行,而皆行愿,愿此众生,愿此众生大悲无已,尽未来际。
  云何修慈滋润而起悲耶?取与舍对,乐与苦对,交相系属,即交见栽培。与之以乐,不能不拔之于苦。悲为因缘,慈为增上,因缘增上,乃得成办,法性自尔,智者能知。《大庄严论》︰悲树六事成,根出以慈润,由有慈者见他苦已生悲苦故。云何多作功德而起悲耶?菩萨功德,十波罗蜜。施度、忍度、力度,详于威力。进度、智度,详于功德;慧详多闻,戒详清净;愿度详愿。惟禅方便须续而谈。舍身代苦,若觉其难,即应退堕,但告奋勇,而难为继。故有方便修三三昧,五蕴皆空,无愿,无作。此观若成,能所俱寂,三轮清净,得大涅盘。然三三昧若无方便,必乘果报生长寿天,退失悲心,堕于小外。因悲而空,因空而悲,禅与方便,交相利用,有益无危。《大智度论》︰大慈大悲用方便力,不随禅生,不随无量生,不随四无色定生,在所有诸佛于中生。众生着空堕大地狱,是故菩萨深入大悲,悲因缘故得无量福德,生值诸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是故大悲不妨实相,诸法实相不妨大悲。
  云何观众生苦而起悲耶?诸圣声闻,苦谛现观,证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悲故微薄。菩萨正观,堕百一十极大苦蕴,正熏心故,悲亦正强。是百一十应悉披陈。云何是耶?(1)流转苦;(2)欲痴苦;(3)三苦;(4)别离断坏相续毕竟苦;(5)贪嗔疑悔惛沉睡眠苦;(6)因果财护无厌变坏苦;(7)生老病死怨爱不得苦;(8)寒热饥渴,自逼他逼,及不自在一类威仪苦;(9)自他亲财戒见无病现法后法一切衰损苦;(10)食饮衣乘庄严器物香鬘乐伎照明给侍一切乏匮苦。如是增数有五十五。宿因现缘有一切二苦,长时猛利杂类无闲有广大四苦。狱鬼傍生善趣所摄有一切门四苦。他触自缠现造当趣界不平等有邪行五苦。父母妻子奴仆朋友财位自身一切流转有不定六苦。长寿端正多智胜人族富大力一切不得有不随欲七苦。妻子贪增饥俭怨敌野难属他根缺摈杀一切损恼有违害八苦。坏时尽时老病死时无利无誉有讥希求一切必至有随逐九苦。无乐受因不断结寻逼匮不平爱坏粗重有一切十苦。如是增数复五十五。此百一十,是菩萨行悲所缘境。缘此境故,悲不生起,是为木石,悲有情类。云何观众生倒惑而起悲耶?如来大悲三十二种救护众生,众生于法发生颠倒有二十四,又于有情发生迷惑而有其八,如来一一观诸众生而起大悲,而为说法,菩萨大悲依此修习而得生起。云何然耶?一切法无我人众生寿者,而众生以为有,菩萨于此而起大悲。一切法无体无住,无执藏主宰事物我所,而众生以为有!菩萨于此而起大悲。一切法无生无灭无垢,离三毒,无来去,无造作戏论,而众生以为有,菩萨于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空无相无愿,缘生静寂,而众生以为不然,菩萨于此而起大悲。是谓观诸众生于法颠倒有二十四而起大悲。世间众生,诤论嗔恨,倒见邪行,饕餮互陵,为妻子役,恶友近习,邪命自活,居家浊秽,堕小舍智,菩萨于此而起大悲。是谓观诸众生于有情迷有其八事而起大悲。菩萨若能如此修习,大悲熏炽,则为已入阿鞞跋致。
  云何取相作观而起悲耶?《大智度论》︰菩萨学悲无量时,先应发愿,愿诸众生拔种种苦,取拔苦人相摄心入禅,自诸亲族至十方界。取相作观虽近小定,然入观根本,一主厌弃,一主拔济,所趣自不相淆,方便不妨一致。云何习以成性而起悲耶?酒嗜痂癖,吾生以尔为命,人之所恶,彼之所好。中有开导,临事不造。法性自尔,悲亦何独不然。从他苦生悲,从悲生自苦,从苦拔他苦,从拔他生乐。夫至于乐,则成癖成嗜,非此不适。是故信行位怖苦,未见自他等,未触如实苦,习而未性故。净心位怖苦,已见人畜等,已触如实苦,习已成性故。铜钟感应,天下易事,无过成性,菩萨念哉。
  [参考资料]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说无垢称经》卷四;《十住毗婆沙论》卷一;《菩萨地持经》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二、卷四十四、卷八十二;《顺正理论》卷三、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四十四、卷七十九;《佛教哲学思想论集》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道端良秀《中国佛教と社会福祉事业》;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上;《俱舍论》卷二十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在梵文中,慈与悲本来是分开的,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要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就应该把他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要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就尨该把他人的痛苦视作自己的痛苦。

这就是佛教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扩展资料

慈悲是佛门的责任,是佛法的根本。

“我佛慈悲,不舍众生”、”大慈大悲”、“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这些在僧俗中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佛门要求僧尼行事的准则。

这里所说的慈悲,主要是指在佛门中已形成习俗的慈善活动,如布施、救济、戒杀、放生、造桥修路、挖井造林、治病救人、积累功德普渡众生,等等。

慈悲,慈是予福,也就是让对方百得乐,悲是拔苦,也就是让对方离开度痛苦恐怖烦恼的境地。出知家人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不管自度还是度他道,都需要一颗慈悲的心,出家人慈回悲为怀就是出家人应该处处时时心怀慈答悲,慈悲对待一切众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善与恶是要靠大智慧来分辨的,所以说以人的眼光没有办法真正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真正的慈悲是要有大智慧的,没有智慧的慈悲,不能称之为大慈悲,因为还没有善恶的辨别能力。出家人不是都慈悲,不是都有大智慧,不是都开悟了,所以当然有可恶的人了。
第3个回答  2013-10-14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出家人为什么要以慈悲为怀?
【示例】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慈,梵语maitrya,maitri^,巴利语metti;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 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梵语;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

为什么出家人说要"慈悲为怀"\/\/\/答对有奖
慈悲为怀是大乘佛法的诉求和本衷 于世俗菩提心而言 不仅求自己的解脱离苦 同时祈愿众生同样离苦得乐 以慈悲心度化一切逆违缘

出家人以慈悲文本的意思是什么
慈是能给予一切 众生 快乐,悲是能消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要通过关注他人的苦乐来忘掉自己,众生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搞轮回而不能出离就是因为自私自利,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的苦乐,于顺境中起贪爱、于逆境中起嗔恨,始终在起心动念,心静不下来。通过对他人慈悲,不但改善了人际...

...万事万物皆为虚幻,为什么还总要提“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呢...
这是角度不一样而已,你想的开就能理解 一切如梦幻泡影,原话在金刚经,以慈悲为怀的说法,并未在金刚经中提到,金刚经讲到许多关于空的说法,慈悲为怀本来就不是金刚经的组成部分,怎能同体理解呢?佛法分藏通别圆,许多说法更是要联系上下文,断章取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简单说,一切如虚空和慈悲...

慈悲为怀成语解释
慈悲为怀,源自佛教理念,其词义深刻,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慈悲"一词,梵语为maitrya和karuna,分别代表慈爱和悲悯。出家人以慈悲为内心的准则,他们致力于给予众生安乐(慈),同时也深刻理解和感受众生的苦难,以行动拔除他们的痛苦(悲)。慈,就是对所有生命的关爱与关怀,愿意分享快乐,为...

唐僧太糊涂太慈悲是他的特色,你认为呢?
唐僧的性格特点是非常的宽厚和慈悲,因为他是一个出家人,讲究的是以慈悲为怀。他的一言一行都谦恭文雅,是真正的君子。而且他不记仇,前面想要吃了他的妖怪,过眼他就忘记了,还能够为人家求情。总的来说,唐僧的确是非常的慈悲,但是他却不是糊涂。我们现在之所以会觉得他糊涂,是觉得他黑白不分,...

慈悲为怀
慈悲为怀还要有度化他人之心。世人多愚顽,在名利场中苦苦挣扎,永无宁日,心既迷失,智自低下。不仅自我沉醉,不知归路,可能还要质疑你的慈悲。是一笑了之,任其毁灭,还是反复劝说,耐心灭度,体现了慈悲的境界。慈悲为怀不仅是对出家人的要求,更是对入世者的考验。生起慈悲心,其他私心杂念自然就...

和尚为什么只能吃素不能吃肉?
1、慈悲。众生平等,本无差别,都是生命,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怜悯众生,自是不忍伤害生命。2、为了保自身。在和尚看来,如果吃肉,便和动物并无差别了,和尚追求至高禅道,自是为保自身,不愿吃肉。3、吃肉者如同杀者。吃肉者与杀者共业,诸恶业中,杀业最大,诸功德中,放生最大。4、为尽孝道。

出家人以慈悲为善吗
以慈悲为怀,而不是为善

佛说慈悲为怀,和尚信佛,而佛寺里和尚没有任何困难就可以得到众人施舍...
慈悲为怀,是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讲,不是在这个方面。也有的出家人,把居士供养的财物拿来布施给贫穷的人。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了,现在的时期,什么现象都有,也是正常的。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有其成住坏空的规律。所以,佛法到了今天,很多的寺院不是为度众生为己任,而是变相敛财,或者与当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