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负债筹资是高校发展解决资金缺口的重要来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促进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贷款高校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高校到期一旦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甚至资不抵债,财务风险就会转化为财务危机,严重影响贷款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是政府和高校的共同责任。
(一)宏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制定一套高等学校筹资的配套政策,优化高等教育的筹资环境。需要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保证贷款高校正常运转。高校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高等教育扩招后所面临的问题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政府应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是贷款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还要完善高校利用信贷政策,保持高校利用贷款办法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门为高校提供融资担保的分级担保机构;政府应对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及教学设备等教学基本设施的贷款项目进行全额贴息,减轻贷款高校付息压力;规范和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政策,允许社会闲散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也可以考虑组建地方高教投资公司,搭建多级投融资平台。组建地方高教投资公司,利用社会化低成本资金解决高校快速发展中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高教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地方财政一次性拨款5-10亿左右作为注册资金,以后每年通过发行高教发展债券获取低利率融资资金。高教投资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只要求保持收回成本,资产不沉淀,现金能收回,能自我循环、良性发展。
2.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贷款高校筹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高校负债筹资规模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高校负债筹资规模过大而引起的财务风险,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宏观政策上的引导和监督。虽然高校是办学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有自主权,但从产权角度看,教育主管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的权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校银行贷款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教育部和部分省市教育部门对高校贷款制定了相应制度进行规范,要求高校贷款的额度一定要掌握在可以偿还的限度之内,不允许学校用校产作抵押进行贷款,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要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的报表制度。一方面,修订完善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贷款及其使用、融资租赁等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高校贷款及其使用情况的报表,要求贷款高校每月或每季度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对高校贷款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1.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逐步形成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首先需要明确责任,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性。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就是将高等教育由单纯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办学的发展模式,提高高校筹资和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因此,建议在高校建立大学理事会,对决策者权利进行有效的监督,实行民主管理。理事会的功能是监督学校的运行情况,制定有关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审核批准经费预算和投资项目。同时要求在计划财务处的基础上,设置筹资委员会和投资部,明确三者的职责,强化经济责任制,对贷款投资项目实行立项公开、论证公开和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使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另外还要建立高校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实践表明,高教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要打破传统筹资观念,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社会投资、融资、教育国债等多种市场手段积聚教育资金,有条件的高校大胆探索股份制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挖掘高校面向社会融资和自筹资金的能力,实现多方筹集教育资金的目的。
2.优化筹资结构,降低高校举债风险:合理控制高校负债筹资规模。高校筹资规模就是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某阶段实际需要的资金与可能拥有的资金的差额。高校的办学成本由经常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两部分组成。合理的筹资规模就是确定贷款规模的均衡点,即学校收入扣出经常性成本后,剩余部分大于或等于银行利息。贷款均衡点的确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效益性和合理额度的原则。优化筹资的时间结构。由于短期借款从风险上看要比长期借款高,而从资金成本上看,长期借款要比短期借款高,因此,要合理安排借款结构,将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相结合,权衡长短期负债的优缺点,尽可能以长期贷款为主,必要时辅以短期贷款。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资本结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办学活力与能力和发展的潜力。反映资本结构、衡量财务风险承受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高校必须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要保持风险与成本的适当比例,高校才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
3.建立良好的“银校合作”关系,寻求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一方面,高校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在贷款利率方面最大限度地争取优惠政策,力求降低贷款成本。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以“联合授信”方式合理确定贷款方向、投资量及偿还期限,在确定授信额度时尽量将贷款资金控制在高校还款的范围内,这样既控制银行的风险,也降低了高校的风险。同时,高校要把助学贷款作为银校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助学贷款力度的大小作为学校选择开户银行的重要条件。通过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解决困难学生的欠费问题,提高学费收缴率,增强资金自给能力。
4.建立高校财务预警系统,适时监控高校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就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务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预报。具体包括: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高校提供现金可用度的预警信号;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应结合高校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
高校负债的筹资的风险及对策
高校负债筹资规模过大而引起的财务风险,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宏观政策上的引导和监督。虽然高校是办学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有自主权,但从产权角度看,教育主管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的权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校银行贷款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教育部和部分省市...
高等学校负债高等学校负债筹资的风险及对策
此外,过度举债可能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一些高校为基建投入大量资金,导致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受限,这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变得困难,优秀教师流失,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这种现象也对银行构成财务威胁,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对银行业的稳健运行构成潜在风险。针对这些情况,防范高校负债筹资的财务风险显得...
高校负债经营应对策略
微观层面,高校应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性。设立大学理事会监督决策过程,建立筹资委员会和投资部,实行经济责任制,确保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同时,高校应打破传统筹资观念,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探索股份制改革,优化筹资结构,合理控制负债规模,优化时间结构,确定最佳...
高校负债解决办法
高校的高负债影响了其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导致教师薪酬和科研奖励减少,优秀人才流失,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下滑。例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开放日”吸引了大量游客,显示出大学校园独特的吸引力。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更是成为旅游热点,不仅吸引了学生和家长,还吸引...
我国高校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研究_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当前高校的债务风险呈现出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情况。首先是偿还债务的高峰期迫近,根据银行与高校签订的合同的还款期限,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贷款偿还压力,原本可以维持基本资金周转的流动资金日趋紧张,债务风险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次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政府主管部门开始实行内涵式的...
高校负债经营风险
负债增长的潜在风险最终可能导致财务危机,高校承担本金和利息支付的合同义务,无法偿还时将面临财务危机,危机增加费用,减少现金流量。过度负债不仅可能引发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冲突,高校短期内无力偿还负债时,政府会加大扶持力度,然而政府对高校的信心减弱时,高校将陷入无休止的负债负面影响中。
高校负债建议措施
首先,中央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资源分配失衡。985和211工程高校以及部分重点大学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而多数地方高校则在资源争夺中处于劣势。其次,地方财政拨款到位率低,据数据显示,尽管地方高校占比高达92%,但经费仅占全国高校的57%,且只有7.14%的高校政府拨款能完全到位,大部分高校...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高校招生比例不断扩大,而财政生均投入机制相对落后,使得高校投入的整体水平不高,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来解决,这会造成高校财务的不稳定,潜伏著财务风险。 2高校负债规模大,负担重,面临较高的风险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逐日增加的学生人数与高校所拥资产装置的矛盾加巨。从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2014年...
高校负债的解决办法
“扩招7年,负债2000多亿元,培养出千万失业者”——有人这样形容当下高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窘境。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而全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更是高达2000亿元到2500亿元。仅以吉林大学为例,2005年起,吉大每年单单支付贷款利息...
高校负债案例
负债运营的高校为了弥补亏空,可能会选择提高学费,或者寻求与商业利益集团的合作,通过代言或提供服务来获取经济收益。这种行为使大学偏离了教育的初衷,牺牲了教育道德,沦为追求利润的机器,构成了第一重“教育风险”。在巨额银行债务的压力下,高校不得不削减教育开支,减少科研项目经费,降低教职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