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和字分别什么意思?

比如现在的人叫张德 这个德是名还是字? 为什么现在不用了?

在古代名就是名,字就是字,“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

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

有“名”有“字”,是古代有身份者的标志。而到了现代,名字只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识。通常有名无字,如某人叫张德,张为姓,德为名,或通称为名字。

扩展资料:

古人名字中的避讳字的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是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古代人如何称呼对方的名与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古人如何避讳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8
徳,是名。如李白,字太白一样。名,从小入学时开始一定要有,而字要等到成年时才取,而且请德高望重的人取。名和字之间往往有一定关系,如张衡字平子,韩愈字退之。
现在的人基本不行冠礼了,字也就不用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第3个回答  2015-09-09
名字的概念
  人的称号。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参见“冠礼”、“笄礼”。
  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呼,一种代表。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 释地》:“广平曰原。” )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
  名字是一个不知名物品的代号,有了名字才能准确的指出一个东西,否则,将分不清物品。有了名字我们才能更有气质的活下去。
  中国名字的详细起源习俗:
  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可知: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方由父亲正式为之命「名」。这大概是从前医卫条件差,出生满三月,确定能存活,长辈才帮小孩正式取「名」。「名」是幼时在家供亲长称呼之用,通常称「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齐桓公名小白……
  「名」与「字」,通常「字」由「名」衍生而来,意义上,有其密不可分的关联。《白虎通˙姓名》说:「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大体上,我们粗分为以下七大类∶
  一、同义互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
  二、反义相对。名与字的意义相反,两者对立相应。这是希望人不要过与不及,取其制衡之意。如:连战,字永平
  三、使典用事。有些名、字援引经史载记,使用典故。如:陆羽,字鸿渐(《易˙渐卦》:「鸿渐於陆,其羽可用为羽仪」)
  四、景仰前贤。如:牛僧孺,字师黯(汲黯,字长孺,汉武帝赞之为社稷之臣)
  五、崇奉宗教。如:王维,字摩诘(维摩诘,佛家菩萨名)
  六、原名变化。把名做些简单变化,便成为字。如:李白,字太白
  七、记实志盛。有些人名、字间,根本无法望文生义。如:张耒,字文潜;若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纪录:「张文潜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为名,而字文潜。」任谁也猜不透其名字意义上之关联
  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最常见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辈关系;万一是单名的话,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苏轼、苏辙兄弟。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现长幼排行,先秦时多在名前加上孟(伯、长)、仲、叔、季来表示。例如:孟姜女;孔丘,字仲尼;伯夷、叔齐两昆仲。唐代则以数字来表示,称为行第(大排行)。例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元九」指元稹,韩愈《祭十二郎文》等,都是以名字来表示长幼秩序。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现在中国国学衰败,叫你起字你能起得出来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古代名字有姓有名,还有字、号、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

古代人如何称呼对方的“名”与“字”?
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使用对方的字,而不直接说姓名,表示尊重,如称刘备为玄德。自我介绍时,可以使用名。号,有时是长辈取,有时是朋友取,个人也可以取,根据个人的喜好。古人称呼对方时也可以用号,同样表示尊敬。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

古代的字和名有啥区别?
1、在称呼方面,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在长辈或君主面前,通常自称其名,以示谦逊。称呼他人时,则称其字,以示尊重。这是因为名是取与出生之时,自称其名,含有涉世未深,见识不广的谦逊意思。字是取于成年之时,称呼对方的字,则有对方比自己涉世经验深,见识广的意思。2、在中国古代社会,男...

古代人称呼名和字有什么讲究?
1、在古代,古人称呼对方的“字”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字”一般是同辈人员的互称;“名”通常是供长辈和上级人员叫的。2、在古代指名道姓的称呼对方,被认为是一种冒犯,是不礼貌的。“字”一般是出现在古代,现代很少用,在古代的时候,男子在举行完冠礼时,会给自己取“字”,表示自己已长大成...

古人名与字有何区别和联系?
2、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字则是成人时所取,供外人称呼。二、古人名与字的联系: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

名与字的区别是什么?
一、指代不同 1、名:人或事物的称谓。2、字: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二、侧重点不同 1、名:是父母长辈在出生时给予的。2、字:是自己或者他人在有一定文学修养时给予的。三、字源不同 1、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2、字:会意兼形声,从...

古人的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字是在个人成年时,男子举行加冠礼,女子举行笄礼时所取的别称。字通常与名的含义相近,作为名的补充和说明,用以表达个人的品德或特征。在古代,无论是男女,都可以取字。在社交场合,人们会使用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三、古人号的含义 号是个人在成年后,根据自己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或生活经历...

古人的名和字分别什么意思?
1. 在古代,"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通常在婴儿三个月大时由父亲取名,而"字"则在二十岁行成人礼(冠礼)时取。2. "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会相互称名。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3. 下对上,卑...

古代的字和名的区别是什么?
在古代社会,字与名有明显的区别:1. 称呼习惯:古人通常在提及自己时使用名,以示自谦;而在称呼他人,尤其是在长辈或君主面前时,使用对方的字,以示尊重。这种习惯反映了名是自幼时起,含有年轻、缺乏经验的意味,而字则是成年后所取,意味着对方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2. 成年礼:在中国古代,...

古人的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名、字、号具体区别如下:1、名:一般是指代的人的姓名,或者是单指名,在幼年的时候是由父母来命名的,以此来供长辈们互换。2、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在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我们可以看到,字并不是男子独有的,在古代的时候无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