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②,玃似母猴③,母猴似人,人之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④,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⑤,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注释】

①察传:慎重审察传言,来确定是非。②玃(jué):兽名,猴类,像猕猴但体形较大的一种兽。③母猴:就是猕猴。④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吴王夫差战胜越王勾践,围困勾践在会稽。勾践叫大夫种贿赂吴国太宰嚭。太宰嚭说服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议和,释放了勾践。夫差听信了太宰嚭,与越王勾践和,后来勾践灭了吴国,夫差自杀。⑤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智伯听了张武的谋划,攻打赵襄子。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国击退智伯,杀了智伯,灭了智伯一族。

【译文】

听到传闻是不可以不辨察的,有许多事都是经过人们多次的传言后,把白的说成是黑的,黑的说成白的。所以就有狗的样子像玃,玃的外貌又像猕猴,而猕猴与人类的样子又很相似,但就人和狗来说则相差太远了!这就是愚蠢的人之所以犯下大错的缘故了。

听到传闻而去审查辨别其真伪的就是好事,听到传闻而不去审查的,还不如什么也没听说过!齐桓公从鲍叔那儿听说了管子的事,楚庄王从沈尹筮那儿听说了孙叔敖的事迹,审查后才重用,所以他们的国家能在这许多国家中称霸。吴王夫差从太宰嚭那里听闻越王勾践的事情,智伯从张武的口中听闻了赵襄子的事,而不去审辨事情的真相,所以导致国亡身死的下场。

【原文】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②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③,和五声④,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⑤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①乐正夔(kuí):乐正,官名,是主管音乐的官。夔,就是以官为氏,所以叫做乐正夔。②重黎:传说中舜的臣子。③六律:阳律六,阴律六。④五声:宫、商、角、徵、羽。⑤溉:灌,浇水。

【译文】

凡是传言都一定要多次讨论研究其真伪,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必须合理地验证他。鲁哀公问孔子说:“据说乐正夔有一只脚,可以相信这件事吗?”孔子说:“以前舜帝想把音乐传教给天下,就命令重黎把夔从草莽乡间中举荐出来,舜帝让夔来担任作为正乐的官职。夔于是就扶正了六律,和谐了五声,使六律五声和八面的民谣相互协调相通,因而天下都服属。

重黎又想再多物色些像夔这样的人才,舜帝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是事物可得可失的调节者,所以也只有圣人才有可能做到使音乐和谐。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将音乐和谐起来,使天下和平。所以如果是夔的话,一个就足够了!’所以才会说,一个夔足够,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宋家的媳妇丁氏,因为家里没有井而要外出汲水,常常一个人外出。

等到她家打了井的时候,她告诉路人说:“我打了一口井就得到了一个人。”有听到的人传言说:“丁氏在打井的时候挖到了一个人。”流言传开后,被宋国国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根据传闻寻访贤能的人却不加以审查就信以为真,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听到。

【原文】

子夏①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②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日“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③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注释】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②史记:古代的史书,不是指司马迁的《史记》。③慎:通“审”,审察。

【译文】

子夏去晋国,途中路过卫国,有一个读了史书的人说:“晋师‘三豕’过河。”子夏说:“不是,是‘己亥’!”这是因为“己”与“三”字形相近,“豕”与“亥”相似。子夏到了晋国再问当地的人,就听说“晋师在己亥年的时候过河”了。词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区别,这是非的分辨,不可不分,这就是圣人所要谨慎的地方。但是怎样才能谨慎呢?那只能在听取事物的情况和相关人物的情况后,才可以辨察真伪,分清是非。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赏析
【原文】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②,玃似母猴③,母猴似人,人之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④,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⑤...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一篇什么体裁
《慎行论·察传》是一篇经典议论文。它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得言不可以不察”,强调对于听到的言论必须进行仔细审查。接着,文章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审查言论的重要性。齐桓公和楚庄王因为审慎地采纳了正确的建议而使国家强盛,而吴王夫差和智伯因为不加审查地听从了错误的言论而导致国家灭亡。文章进一步阐...

《吕氏春秋》卷22慎行论6察传诗解审物之情及人之情
《吕氏春秋》卷22的慎行论6提到,对待言论要审慎,因为传言往往会混淆黑白。例如,狗看似玃,玃像母猴,母猴又像人,尽管相似,但人和狗的本质差异巨大。因此,盲目听信未经核实的言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齐桓公、楚庄王因审慎听取鲍叔和沈尹筮的建议而称霸,而吴王夫差、智伯因轻信而亡国。听闻任何事都...

《吕氏春秋》 慎行论——察传 翻译
传闻不可以不考察,由于多次流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 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愚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听到了如果能仔细考察,就有好处;听到了如果不仔细考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 叔牙那里了解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了解了孙叔敖,并仔细考察...

穿井得一人介绍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一篇严谨的论文,强调了传闻不可不审慎对待的重要性。文章分为三部分:首先,总论阐述了审察传闻的重要性,以防误入歧途;接着,第二部分是主体,通过齐桓公、楚庄公的正面例子和吴王、智伯的反面例子,论证了“审察传闻则为福,不审则不如不闻”的观点,同时提出凡闻必验...

察传原文及翻译
察传(chá chuán)为《吕氏春秋》篇名。“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应加以审察、深思和验证,否则将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国亡身死。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生动有趣。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ài...

丁氏穿井介绍
《丁氏穿井》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该书通过严谨的论证,强调了传闻的审察的重要性。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总论部分阐述了未经审察的传闻可能带来的严重错误。接着,第二部分是主体,通过正反案例,如齐桓公与楚庄公的“审之也”与吴王、智伯的“不审也”,论证了“闻而审则为福,闻而...

察传的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à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③及——等到。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

谁有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的 翻译?如题 谢谢了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

穿井得一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隐含了作者对这件事怎么样的看法...
穿井得一人》是战国末年吕不韦所作《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的一篇。 译为: 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