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位惠州历史名人的生平资料?

例如:廖仲恺,邓演达,叶挺,苏东坡等
(寒假作业啊)
要1000字哦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家。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后回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次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并与有志青年相互激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
  1903年9月廖仲恺与何香凝访问孙中山,向孙中山表示“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随后遵照孙中山指示, 在日本“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1905年9月1日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随后曾奉孙中山命回国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屠富”、“渊实”笔名在《民报》发表译作《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等,是最早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中国人之一。武昌起义后在广州就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1912年5月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整理财政和税收等措施。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致力于反袁斗争。1917年任中华民国军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尽力于护法事业。五四运动发生后赞扬和支持学生运动。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文章。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1919年10月任中国国民党财政主任。称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与朱执信等学习俄文,准备赴苏俄学习。1919年和1920年多次奉孙命赴福建漳州,帮助援闽粤军的建设和解决财政困难,推动粤军回师广东,驱赶桂系军阀。1921年5月任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支持孙出兵讨桂和北伐。陈炯明公开叛变前夕被囚禁于广州郊区石井兵工厂,经何香凝等营救脱险,当即乘船赴港转沪,与孙中山重新会合,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3年2月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宣言条款进行具体磋商。3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5月任广东省长。10月以后被孙中山委派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临时中央执行委员,积极参与领导改组国民党的工作。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被孙中山指派为主席团成员。在开会过程中,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工人部部长。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任该校党代表,为建立革命军而努力,被誉为“黄埔的慈母”。6月任广东省长。7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坚持主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孙中山北上前夕任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农民部部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参加领导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支持省港大罢工。8月20日在中央党部门前被反革命派暗杀。著译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邓演达(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化名石生登,广东惠阳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力主东征讨蒋。民国16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1930年5月回国,8月,在上海格罗希路大福里(今延庆路29弄1-21号),将民国16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政治势力。9月1日创办和主编《革命行动》,主张在中国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11月在上海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联系黄埔各期同学,策动反蒋。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8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2月19日宋庆龄为抗议杀害邓演达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著有《邓演达文集》等。

  叶挺http://baike.baidu.com/view/14929.htm
  苏东坡只是在惠州工作过,并非惠州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6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家。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后回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次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并与有志青年相互激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
1903年9月廖仲恺与何香凝访问孙中山,向孙中山表示“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随后遵照孙中山指示, 在日本“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1905年9月1日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随后曾奉孙中山命回国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屠富”、“渊实”笔名在《民报》发表译作《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等,是最早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中国人之一。武昌起义后在广州就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1912年5月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整理财政和税收等措施。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致力于反袁斗争。1917年任中华民国军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尽力于护法事业。五四运动发生后赞扬和支持学生运动。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文章。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1919年10月任中国国民党财政主任。称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与朱执信等学习俄文,准备赴苏俄学习。1919年和1920年多次奉孙命赴福建漳州,帮助援闽粤军的建设和解决财政困难,推动粤军回师广东,驱赶桂系军阀。1921年5月任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支持孙出兵讨桂和北伐。陈炯明公开叛变前夕被囚禁于广州郊区石井兵工厂,经何香凝等营救脱险,当即乘船赴港转沪,与孙中山重新会合,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3年2月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宣言条款进行具体磋商。3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5月任广东省长。10月以后被孙中山委派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临时中央执行委员,积极参与领导改组国民党的工作。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被孙中山指派为主席团成员。在开会过程中,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工人部部长。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任该校党代表,为建立革命军而努力,被誉为“黄埔的慈母”。6月任广东省长。7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坚持主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孙中山北上前夕任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农民部部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参加领导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支持省港大罢工。8月20日在中央党部门前被反革命派暗杀。著译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廖仲恺被刺杀的历史真相
廖仲恺不屈不挠地奉行三大政策,密切地同中国共产党人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发展。但他所做的这一切无疑对国民党右派、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是极端不得的。因此,中外反动势力都视廖仲恺为眼中钉,必欲直至于死地。孙中山逝世不久,谢持、林森、邹鲁等人便结成所谓的“西山会议派”,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破坏国民革命领导力量的团结。从1925年7月开始,国民党右派分子邹鲁、孙科、伍朝枢等人就开始集中攻击廖仲恺,散布种种谣言,企图搞垮廖仲恺,否定三大政策。面对右派反对分子的汹汹来势,廖仲恺与他们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尤其使廖仲恺感到深恶痛绝的是,一部分国民党右派老党员,为了达到反共的目的,甚至不惜与北方反动军阀相勾结。5月间,廖仲恺发表了一篇《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文章,对国民党老右派做了辛辣的批判,他说:“现在吾党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为老革命党,摆出革命的老招牌,以为做过一回革命党以后,无论如何勾结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者,及极力压制我国最大多数之工界,也可以称为革命党,以为革命的老招牌,可以发生清血的效力。不知革命派不是一个虚名,那个人无论从前于何时何地立过何种功绩,苟一进不续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时有反革命的行为,便立刻变成反革命派。”这篇文章给邹鲁、孙科、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等老右派刺激很大。他们对廖仲恺恨之入骨,其中一部分人便蓄谋用卑鄙的暗杀手段除掉廖仲恺。
进入8月,满城风雨,流传着国民党右派要杀害廖仲恺的消息,一霎时间阴云四起,压力日增。当时在广州南堤有右派俱乐部“南堤小憩”,朱卓文等右派分子经常在此密划谋杀廖仲恺,他们熟知苏联顾问鲍罗廷、加伦和汪精卫、廖仲恺等,每日必集东山百子路鲍公馆会议。朱卓文等人起初欲以凶手用炸弹机枪狙击,把这些领导人员全部杀害,下手前,公安局长吴铁城获知此讯大惊,从中阻止了这次流血事件。廖仲恺面对这种情势,无所畏惧,继续孜孜不倦地工作。当他听说敌人要用机关枪杀他时,一笑置之,并对人戏言道:“暗杀用手枪炸弹是所见的,若是用机关枪,却新鲜的很。”何香凝劝他多加两个卫士防备一下,他不以为然地回答:“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是天天到工会、农会、学生会等团体去开会或演说的,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几个地方,他们要想谋杀我,很可以假扮工人、农民或学生模样,混入群众中间下手的。我生平为人作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在8月18日国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从在廖仲恺身旁的汪精卫给他写了一张条子,告诉他有人将对他不利,他当即表示:“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8月19日,又有人以确切消息报告他,廖仲恺慨然道:“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这一天,他又为给黄埔军校等筹集经费工作到深夜,很晚才回到家中。第二天上午,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乘车前往党部开会,半路上遇见陈秋霖,随即同车前往,不想竟在戒备森严的党部门前,惨遭杀害,八月的广州出现了这一幕悲剧,苍穹为之低沉。
廖案发生后,国民政府迅即组成“廖案检查委员会”,追查暗杀的幕后策划者和凶手。经查明,暗杀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集团干的。主要成员便是邹鲁、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许崇智等人,出面收买凶手的便是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党朱卓文、梁鸿楷等人。凶手之一陈瑞在刺杀廖仲恺后,找到朱卓文告以其事,朱即给陈瑞二百元,打发他离开广州。案情查明后,国民政府派军队搜查了胡汉民兄弟的住宅,逮捕了胡汉民的哥哥胡清瑞和林直勉,撤掉了梁鸿楷第一军军长的职务,胡毅生、朱卓文事先潜逃,胡汉民也因涉嫌离开广州,国民党右派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
9月1日,廖仲恺出殡时,广州黄埔军校师生、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二十多万人参加,行列之大,阶层之广泛,情结之严肃,气氛之悲壮,为广州空前之例。他的遗体暂厝于广州驷马岗他的好友朱执信的墓侧。1935年9月1日,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侧。廖仲恺以他的壮年生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在中华英雄史的丰碑上镌下了他那光耀人寰的英名。
http://baike.baidu.com/view/27130.htm

姓 名: 邓演达
学 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第六期
党 派: 中国国民党
籍 贯: 广东省惠阳永湖乡鹿颈村
军 衔: 中将
生 卒: 1895年-1931年
军 职: 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主席团成员
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

邓演达(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化名石生登,广东惠阳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力主东征讨蒋。民国16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1930年5月回国,8月,在上海格罗希路大福里(今延庆路29弄1-21号),将民国16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政治势力。9月1日创办和主编《革命行动》,主张在中国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11月在上海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联系黄埔各期同学,策动反蒋。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8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2月19日宋庆龄为抗议杀害邓演达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著有《邓演达文集》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100.htm

叶挺(1896~1946年),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今天属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
----------------------------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
人的躯体怎能由狗的洞子里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注释〕 ①这首诗写在囚禁叶挺同志的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29.htm
第2个回答  2009-01-16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家。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后回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次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并与有志青年相互激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
邓演达(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化名石生登,广东惠阳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力主东征讨蒋。民国16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1930年5月回国,8月,在上海格罗希路大福里(今延庆路29弄1-21号),将民国16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政治势力。9月1日创办和主编《革命行动》,主张在中国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11月在上海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联系黄埔各期同学,策动反蒋。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8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2月19日宋庆龄为抗议杀害邓演达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著有《邓演达文集》等。
叶挺(1896~1946年),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今天属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
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第3个回答  2012-06-01
去粤军吧、邓仲元吧看看,最好去邓仲元吧看看

急求一位惠州历史名人的生平资料?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家。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后回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次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

谁有惠州历史名人的生平资料?
叶挺(1896—1946)我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我军创始人之一。惠阳秋长人。16岁就进入黄埔陆军小学,开始探求救国救民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带领新四军建立显赫战功。1946年,奉命北飞延安,不幸在江西遇难。他在被蒋介石囚禁期间写下的《囚歌》成为了千古不朽的诗篇。相关地点:叶挺纪念馆(位于惠阳区淡水镇)...

惠州有哪些名人 惠州历史名人
叶挺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896~1946)叶挺(1896~1946),字希夷。中国著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 1911年,15岁的叶挺在惠州府立中等专业学校读书时,就毅然剪掉辫子,义无反顾地响应孙中山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斗争。1912年,叶挺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1919...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简介。谢谢
黄秉维这一专著揭露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突破。60年代和80年代,他对原有方案进行了简化和修订,更便于应用,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此项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农、林、水、牧...

介绍一位惠来历史名人
苏福,潮阳神泉镇(今属惠来县)人。幼年聪慧好学,文思敏捷,出口成章,被誉为神童。14岁时,由地方举荐,应召赴南京参加童子试。朱元璋亲自面试,非常赞赏他的才华,但因年纪太小,不便留京,即命吏部官员林鼎元护送他回潮,并行文地方按月拨给供养银粮,俟长大后再行录用,惜于归途因抑郁过度,在...

东莞历史人物
陈策 (1893年–1949年),字筹硕,广东(今属海南)文昌人,中华民国海军中将,中国国民党海军中广东舰队的名将。曾协助孙中山在广州对抗陈炯明,抗战时负伤截断一腿,有“独脚将军”之称。日军攻陷香港时,陈策带领数十名英军成功突围,获英皇颁授帝国骑士司令勋章。简历 陈策三岁时随父亲到新加坡,八岁...

平海镇历史名人
光绪《惠州府志》有传,对杨朝枢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反映了后世对他的高度评价。杨朝枢以他的智慧、品德、贡献,成为了平海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杨朝枢的一生,是对教育、建设、仁爱和文化的热爱与坚持。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平海镇的后人,也启示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个人的善良、...

潮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郑成功对抗清廷 潮汕地区所涌现出的历史人物中,郑成功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他成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这一壮举不仅展现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更是对民族独立的坚定追求。郑成功的英勇事迹,在潮汕地区乃至全国都广为流传。二、岳飞的忠诚与英勇事迹 潮汕人民对岳飞这位南宋名将同样充满敬仰。岳飞是...

介绍一位历史名人
孙中山个人生平简介 一、简单介绍 孙中山(1866.11.12 —1925.03.12 ),字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 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关于古代名人生平的书有哪些
1、《中国文人的活法》:本书是著名作家李国文最新结集出版的随笔集,以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命运入笔,描绘了他们选择的不同活法和为人,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启迪今人的人生思考。所写的虽多为文人,却也是国人的一面镜子。本书凝聚着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对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见解精辟深刻,笔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