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3岁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咬伤了胳膊,他再也不想上学了,怎么调解他的心理?

我弟弟被咬伤了,我妈妈去找了幼儿园院长。3位老师都表示下次一定看好不会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星期一发生的)。星期二送去的时候孩子没有反映,星期三早上送他就哭不上学要回家,星期四送搂着妈妈的脖子哪个老师也不找,星期五爸爸送也是哭着要回家,3个老师都不找。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早上他对妈妈说今天不想上学明天也不上,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想上学,他说老师对他都不好,还说有一个老师给他鼻子上摸上“臭”,还用手捂着鼻子说:“真臭,臭死了”他说在也不想上学了!还说哪个班(调班)也不去,哪个学校也不去。
问:怎样才能让他对上学不在产生恐惧心理!!!!!!!!!!!!!
问:怎样才能让他对“上学”不在产生恐惧心理。

因为3个老师被扣了工资都对他不好,所以他看见了3个老师都害怕哪个学校也不去上学!请问怎样才能让他去上学?不在还怕?????

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总会有许多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东西。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是其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它的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如出生5~9个月的孩子会对陌生人感到害怕;两岁以内的孩子很容易被巨大的声响吓住,两岁的孩子最害怕亲密相处的人离开他;三四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响声、黑暗和未知的东西,怕动物、怕孤独;五岁的孩子仍然怕黑,害怕在黑暗处受伤;六七岁是一个充满想像的恐惧年龄。对想像中的“鬼怪”、死亡、强盗也会产生恐惧,害怕妖魔鬼怪、害怕找不到家、怕一个人睡觉时做恶梦;大多数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害怕雷电、狂风和大火等自然界的现象。随着孩子知识的增长、对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孩子们害怕的自然界的事物就会减少;到了八九岁,孩子们可能会开始害怕自己考试的成绩不好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总的说来,儿童恐惧的对象是随其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改变的。
怎样对待孩子的恐惧心理?

恐惧、害怕是人类为了躲避伤害而表现出的自我防御反应,它不是一种可怕的不良行为习惯,相反有其积极的一面。所以,当孩子表现出胆小畏惧时,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许多时候,随着年龄增长,恐惧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孩子的生活、行为与社会活动。但如果孩子的恐惧心理过度强烈,以致影响到他正常的发展,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了。如很多3~5岁的孩子都怕黑,但如果怕黑怕到夜里不敢睡觉,就属于不正常了。因此确定孩子的恐惧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很重要。

建立和谐、安全的家庭心理气氛

建立和谐、安全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克服孩子恐惧心理非常重要。孩子恐惧心理来自他们对外界的一种不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明白有爸爸妈妈在什么都不用害怕,就会减轻孩子害怕的情绪。

对孩子的恐惧恰当地做出反应

对孩子的恐惧既不能满不在乎,也不能大惊小怪。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切勿责备、嘲笑或愚弄孩子。如果用指责、批评、生气来对待孩子的胆小,只能让孩子的焦虑情绪恶化。如孩子开始惧怕黑夜,骂孩子是胆小鬼,吓唬他不许哭,绝不是好办法。当孩子听到雷声感到害怕时也不能说:“雷声有啥害怕?别像个小孩子一样长不大。”越是这样,孩子就越惊恐不安。当然也不能孩子一害怕,家长也跟着害怕,这时家长的心态要自然平和,可以和孩子说,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害怕这些,长大了才不怕的。

多跟孩子沟通,讲明事情真相,扩大其知识面

经常给孩子讲些常识是帮助他克服恐惧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孩子惧怕某事物,常常是因为无知。一旦明白真相,其恐惧心理便会自然消除。如孩子恐惧雷电,教师、家长可向孩子说明雷电产生的简单道理,让孩子明白雷声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而消除他对雷电的恐惧。除了用语言给孩子讲道理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去实际观察。如对一个害怕黑暗的孩子,你可以让孩子听听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告诉他白天、晚上树叶发出的响声是一样的,孩子亲自看到、听到,也就不会有奇怪的想法了。

用行为法改变孩子的恐惧心理,塑造良好行为

要经常、及时地赞赏孩子好的表现。当孩子去接近曾经害怕的小兔子时,大人要及时鼓励孩子的勇敢。孩子敢独自睡觉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孩子害怕时也可用转移注意法,即当儿童看到、听到惧怕的事物时,用玩具或语言来分散他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从惧怕对象上转移,忘掉恐惧。孩子已经对某一事物比较害怕时,也可以使用系统脱敏法——当孩子惧怕无须恐惧的事物时,成人可诱导他接近所怕事物,久而久之,他便会见怪不怪。

采用榜样示范法改变孩子的恐惧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绝不能用魔鬼、妖怪、毒蛇、老虎等恐吓类的话语刺激孩子;另一方面,要以坚毅勇敢的行为影响孩子,还可以多树立一些身边的榜样,如当身边有孩子表现出勇敢、坚强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当然也可以借助影片、故事、图书,对孩子进行各种示范,从而克服孩子的恐惧心理,培养其勇敢、乐观的个性。

当环境有重大变化时,要让孩子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

在受到重大压力和面临巨大变化时,如父母离婚,孩子的恐惧心理往往会达到顶点,此时,一定要给孩子以恰当的帮助。父母应该提前让孩子了解变化,并让孩子认识到,环境的变化不能改变他们对孩子的爱,他依然是安全的,不用害怕。

在前面提到的故事中,小建最终成功扫“黑”。故事里的爸爸妈妈通过不断语言说服、让小建实际观察等多种方法,使小建明白了:

①我在自己的房间里最安全,爸妈就睡在隔壁,只要我一喊,他们就会听见;

②每个人都需要睡觉,这样隔天才能有力气玩;

③晚上是因为照不到太阳,屋里的东西和白天都一样;

④ “嘎嘎”是竹子被风吹的声音,“唧唧”是虫在叫;

⑤窗帘上动来动去的是鸡蛋花的影子;

⑥地上黑黑的是我忘了收的机器战警;

⑦祖父最疼我,他虽然过世了,但他还是一样爱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17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需要赏识和激励.
跟他换所幼稚园

为什麼从小要让小孩去幼稚园集中到一起?
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与社会接触
过团体生活

孩子人际交往智能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发展的。因此,除了为孩子设计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外,父母更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自然而随机地进行教育。让孩子在与人共同生活、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到乐趣,养成对人、对事的积极态度,学习交往策略,发展交往能力。

1�给孩子创设充满爱,稳定,能及时满足他身心发展需求、开放交流的家庭环境;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人际交往提供模仿和认同的良好榜样;
3�深刻了解孩子的兴趣、关注点、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等,给予适合孩子发展需求的、具有个性化、建设性、实效性的教育关怀;
4�足够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亲子交往;
5�给孩子充足的与其他成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人们的亲近感、信任感,对周围环境和事件的可控制感;
6�给孩子充足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支持、帮助孩子在与同伴主动的交往(包括冲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7�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各种事件中,自然而随机地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_^
第2个回答  2006-06-23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需要赏识和激励.
第3个回答  2006-06-18
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中小学生的种种心理病中,近来增加最显著的就是害怕上学,不肯到学校去。
以下是孩子不肯上学的几种常见原因和解决之道:
焦虑 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中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 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
家长必须多鼓励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学业成绩。只要子女已尽了力,即使考试成绩不好, 也不应苛责,父母要求不过高,子女便无须承受过大压力,于是焦虑减少,念书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寂寞 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会在学校没有朋友。
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感觉寂寞的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父母也要传授孩子一些结交朋友的技巧。
受欺负 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如果孩子过分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学校受人欺负了。
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老师报告,但这是不够的。向老师报告并不不能保证不会再受人欺负。最要紧的是帮助孩子采取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负的办法。
学习困难 有些孩子不肯上学是源于生理问题。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可能是因为患有学习障碍。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进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长和老师不予体谅,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学习。 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精神沮丧,老是没法完成学校作业,或者似乎总是不听从老师的话。他们也许无法记住简单的事情。
家长要主动和学校商量解决之道。
怕老师 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老师"太凶"、"不公平",该怎么办?
家长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孩子自己面对困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鼓励孩子好学上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辛苦工作的样子。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1.给予实际的期望 不要用野心来期望孩子将来做科学家和律师等。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 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2.相互分享 父母应多花时间关心子女,跟他们分享喜悦和忧虑。
3.以身作则,把应有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子女。
4.作好学习的准备
心理上的准备 在孩子将进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时,父母可带他们到学校走一走,让他们了解一下学习环境,认识老师和熟悉学习情况。
心智上的准备 教孩子从小把话讲清楚、说完整、培养全面的思考;孩子观念的成长,必须在名词底下有具体的例子,这样他们才能归纳出具体的属性,从而发展出那个名词的观念;好奇也是心智上的一种准备,懂得怀疑,好奇地问问题,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东西,不断进步。 培养孩子对事情感到好奇的原则 仔细聆听孩子的发问,欣赏童心的情趣;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以免抑压孩子的好奇、思考和继续追问的天性。给机会让孩子思考,并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随时准备回应。 父母应随时准备和孩子分享学习的经验,将分享的气氛和习惯带动出来,这样,家里就有很多谈话的题材和沟通的管道。
5.与老师合作 要懂得欣赏老师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抑老师,或与老师发生冲突,否则,孩子就会看不起老师,这会对孩子造成学习上 障碍。 父母应多和老师沟通 增进彼此得了解,寻找适合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
6.专注学习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时间阅读;别干扰孩子阅读;列下粗略的时间表,留意学习进度。有效的练习方法 父母应有步骤的讲解;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做一次,不好的地方当场改正,再让他独立地做一次;密集式练习,但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有错要及时正;注意预习和定时复习。

我弟弟3岁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咬伤了胳膊,他再也不想上学了,怎么调解他...
建立和谐、安全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克服孩子恐惧心理非常重要。孩子恐惧心理来自他们对外界的一种不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明白有爸爸妈妈在什么都不用害怕,就会减轻孩子害怕的情绪。对孩子的恐惧恰当地做出反应 对孩子的恐惧既不能满不在乎,也不能大惊小怪。当孩子感到害怕的...

孩子在幼儿园受了点委屈,说是不想上学了,作为家长该如何应对?
一、家长首先应该安慰孩子,对孩子表示理解。孩子在幼儿园受的委屈一般都不是什么大事,有可能是跟小朋友抢玩具了,也有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两句。对于那些在家里从来没有受过委屈,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这些事都是大事,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倾听孩子讲诉委屈,并对孩子的想法表示理解,...

孩子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产生争执被咬了,家长该怪老师吗?
孩子遇到问题不要一味的责怪别人,也要从事实出发,具体分析,找出问题解决办法,教育孩子知对错,这样才能避免孩子以后会再受伤。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家长要给宝宝榜样,让孩子去学习。如果遇事只会怪别人,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也必定会这样,好不到哪里去。小孩子...

三岁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开导
3、给孩子读一些相关的绘本,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受到上学的美好。这会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比没有任何准备,会更容易适应。这一点,在我儿子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我给他读过的那些绘本,都让他对幼儿园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虽然也焦虑过,也哭闹过,但很快就喜欢上了学...

当孩子在外受到委屈也不愿第一时间告诉你,该怎么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呢...
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他不想告诉别人,不想在幼儿园被欺负或和老师说话。幼儿园学生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事都想和老师说话。(约翰肯尼迪,学习)如果孩子受到欺负也不想让老师知道,可以推测他在家里遇到了很多问题,处理得不好,或者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认可。(一个家庭)。孩子回家后出现以下...

小孩子3岁,刚进幼儿园2天就不愿意去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疏导_百度...
幼儿不愿意去上学的理由一般有三个: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没有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欢迎,所以也就不喜欢去幼儿园;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园之后需要自己学会上厕所,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备...

我家宝宝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打架,然后就不想去上学了,怎么办
都上了一年了还不想去,是不是学校里真的不开心呀,和老师都沟通,让老师多注意,平时多和他一起玩,让他能感受到学校里有好玩的事。

孩子三周岁了,就是不去上学怎么办啊?
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了。强迫肯定是不好的,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只能多一点耐心,好好跟孩子协商。另一方面,学校或者幼儿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妨跟老师交流一下,看看老师有什么好的办法。一般来说,很多孩子不愿去上学,可能是孩子对妈妈有严重依赖心理...

对于喜欢咬人、打人的孩子,在幼儿园该怎么与小朋友和平相处?
从而去打其他小朋友或者是咬其他小朋友,对于这种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要让孩子觉得进入幼儿园之后没有人帮助他们,而且有一些孩子咬人,很可能是在牙齿发育成长过程当中产生的牙痒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去解决,让他们在幼儿园安全快乐的长大。

我的儿子已经3周岁半了 怎么也不去上学
加强与园所的沟通 多数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在园所的表现,与教师的沟通有利于分析孩子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采取一致性的教育。有的幼儿入园适应时哭闹,是由于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贯行为造成的,如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幼儿拒食是因为从小不习惯吃固体食物,咀嚼能力比较差造成的;有的幼儿不愿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