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这句农村俗语,在我国农村流传比较广,是过去人们比较熟悉的俗语,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说了。
民间又有“金qian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说法。两句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一句是“钱”,一句是“线”,民间解释的意思也差不多,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人们认为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同一句话。
葫芦,在我国农村种植广泛,从热带到温带地区,都普遍种植,是农村常见的瓜类蔬菜。葫芦的果实呈哑铃状,中间细,下部和上部大,上部又要大于下部。由于经过人们的长期栽培,葫芦出现了多个品种,品种不同,果实因变异而呈现多种形状,有扁球形、棒状、构状等。因果实的形状不同,农村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主要有瓠子扁蒲、小葫芦、瓠瓜,地方俗称有白瓜、大瓜、瓢瓜等。
葫芦果实成熟之后,其果皮变成坚硬的木质。过去农村人家,除了将未成熟鲜嫩的果实用于食用外,一般都会在瓜藤上留一些果实,待成熟后,用来做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比如有的将葫芦劈开两瓣用来做各种水瓢、盛米面容器等;有的将整只葫芦用来装茶水、酒、油、粮食种子、瓜菜种子等;有的不做任何加工,直接做装饰品,吊在屋内,有的则经加工后,做成精美的装饰品,吊在屋内。“金线吊葫芦”也就成为部分地区(并非全部)的风俗,并形成一种传统民俗,现在有人定义为“葫芦民俗文化”。农村俗语“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
我们要理解这句农村俗语,还得从关于葫芦的传统民俗文化说起。
1、葫芦在我国历史上的民俗文化内涵
葫芦是我国很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考古过程中证明,在古墓石壁上和陶器上都有大量的葫芦雕刻,说明我国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了葫芦的工人栽培,也说明葫芦自古以后就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从远古时期开始,我国先民就有了葫芦崇拜。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比如汉、苗、壮、彝、白、哈尼、纳西等族,都有人类起源于葫芦的传说,其中的传说大体相近,且至今依然在各族民间流传。
这个传说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暴发漫天洪水,有一对兄妹,因心地善良,受到雷神(有的说是其他神或灵物)的提示,用神灵给的种子(有的说是牙齿)栽种了一棵葫芦秧苗,并结出一个巨大葫芦,有半座房屋高。洪水暴发的时候,兄弟俩就在大葫芦上凿开一个洞,躲进葫芦内,葫芦就洪水上漂浮了三天三夜。洪水退去后,葫芦被搁浅,兄妹俩从葫芦内出来,发现人世间只剩兄妹俩人了。后来,为了繁衍人类,在神或者灵物的指引下,经过人为设置的占卜、打赌、追逐三种不可能达到的条件都达到了。兄妹俩人不得不结婚,才有了人类再传,世代不息。兄妹俩人也就成了人文始祖,并立有雕像,以祭祖的名义每年祭祀。比如,汉族认为兄妹俩是伏羲和女娲,其他兄弟民族也同样有一男一女始祖,只是名字不同。
现在一些史学家认为,伏羲和女娲并不是兄妹,而是代表两个不同的部落。两个生活在一个地域的部落,在大自然灾难面前,为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结成了部落联盟。
我国古代的葫芦传说故事,也被称为东方的“诺亚方舟”故事,葫芦传说故事的历史更为古老。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国历代史学界都认为,伏羲之名就是葫芦的本义,而女娲之名则是葫芦的代称。
《汉书·古今人物表八》:“女蜗氏,师古曰:‘蜗蛙反,又音瓜’”。
这里要说明的是,《汉书》这段原文之中,将女娲氏写作“女蜗氏”,与今写作“女娲”有差别。
史学界研究认为“伏羲”之名取“伏”字,女蜗之名取“蜗”字,即“伏蜗”,转音“葫瓜”。古代“葫瓜”就是指葫芦,现在农村有一些地方依然称葫芦为葫瓜,或者叫葫芦瓜。
闻一多先生曾经对伏羲和女娲与葫芦的历史渊源做过考证,他认为:
“中国古神话中的伏羲、女娲就是葫芦崇拜的变体。”“伏羲……梁瓤是一人。‘伏羲’本义是葫芦。‘葫芦’还是‘女娲’的代称。”
葫芦之名,除了“葫芦”的写法外,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中写法,比如壶卢、葫卢、觚卢、觚芦、胍瓠、扈鲁、瓠卢等。从这些名称的多种写法可以看出,古代“葫芦”的音是确定了的,而字型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古文献之中才各有种的写法。
由于古人对葫芦崇拜,又因有创世祖的神话传说,葫芦在古代民俗文化中有三大象征意义:
一是象征生殖。主要是女娲造人和繁衍后代的神话传说,因此,葫芦也就成为繁衍后代的象征。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人说,葫芦是母体的象征,作为一种女性生殖的象征,葫芦形状与女人的zǐ gōng相似,这种说法恐怕是现在人的想象,远古时代的解剖学还没有这么发达。倒是有人说,葫芦多籽,希望家里的女人多生儿子,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就象人们把石榴象征家里多子一样,都是因为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祈望。
二是象征平安。这种说法也是来源古代创世神话传说。人们认为,自己的始祖在洪水暴发时躲入葫芦内,才免遭劫难,因此,葫芦能给人平安的感觉。事实上,旧时代,葫芦就是用来浮水的工具。一些居住在大江大河边的农民,家里都吊有一串串的葫芦,用为应急,一旦洪水突然涨起来,无处可逃时,就把葫芦串系在腰上,人凭借葫芦的浮力,浮在水上,不至于沉入水底。过去的葫芦就相当于现在的救生圈。
三是象征长寿。古代随着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葫芦被道教视为神物,道教的生活中有“壶天”和“壶中日月”之说。道教兴起之初,主要是追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由此,很多道士都随身携带一个葫芦,葫芦中就装了所谓的“仙丹妙药”。再加上古代传说中,有一位道教人物叫寿仙娘娘。相传寿仙娘娘的模样,一直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寿仙娘娘自称“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因此,古时民间以寿仙娘娘比喻人的高寿。旧时,我国民间为女性祝寿时,要赠送寿仙娘娘画像,而寿仙娘娘的画像中,她随身携带一个葫芦。也就受到这种传说的影响,葫芦也就成了长寿的象征。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外,随着古代文化的发展,传奇小说也繁荣起来。在一些传说中,比如八仙传说中,铁拐李、张果老携带“宝葫芦”,成为他们的“法器”。《西游记》之中,葫芦成为降妖除魔的器具。民间受到这些传说和小说的影响,人们赋予葫芦更多的民俗内容,也使得葫芦民俗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表现已经被迷信化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村民认为葫芦可以避开灾难,二是葫芦可养风水。
在农村,又因“葫芦”与“福禄”谐音,人们便把葫芦当成阳宅和阴宅的吉祥物,将未来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寄托在葫芦上。因为如此,葫芦也就成为民间一种精神物品。
2、“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具体意思
葫芦在历史上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因此,在农村才普遍流传“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说法。然而,对这种俗语来说,人们所处的生活地理环境不同,对这句俗语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两种地理环境,一种是平原地区,另一种是丘陵地区和山区。
一是平原地区对俗语的解释
平原地区农村居民,通常从生产、生活形成的风俗习惯方面来理解,将葫芦视为象征生殖、平安、长命的吉祥物,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福寿”。
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说法,人们认为“多子多福”,希望自己能够多生育儿子。民间又有“平安是福”的说法,平安包括家人身体健康,没有灾祸,诸事都很顺利,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是福分。实际上,在民间的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人能够长寿也是福气,是有福之人,而短命之人则是无福之人。福和寿就像是一对夫妻,是无法分开的。现实之中,人们也有行动来诠释这种观念。比如,在农村,当老人的寿材做成之后,往往用红纸在寿材上贴上“福”和“寿”两个字,男人的寿材上贴“寿”字,女人的寿材上贴“福”字。
至于“禄”,古文中的本义就是福气、福运。《说文解字》 上对“禄”的解释:“同本义。禄,福也。”《诗经·小雅·甫田之什·瞻彼洛矣》:“福禄如茨”,意思是说,福禄高厚呈祥。“如茨”形容多。古代指官吏的俸给,即俸禄,也就是现在的工资待遇。同时其中的本义也没有消失,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禄”也指享受不尽的福分。
因此,这句俗语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而言,葫芦除了应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的用具外,通常也作为屋里屋外的一种有丰富民俗含义的装饰品,赋予了“福禄寿”的吉祥寓意。
二是丘陵地区和山区对俗语的解释
丘陵地区和山区的农村居民,除了也有平原地区一样在家里挂葫芦的风俗外,“金线吊葫芦”则另有说法。
丘陵地区和山区,从生产生活环境方面来看,通过辨识山势的形状,人们将葫芦地形的山,选择用来葬坟,认为是“金线吊葫芦”之地。丘陵地区和山区的人,习惯把山的形状与动物和植物形状相似来命名,比如,狗形山、猴子山、燕子山,冬瓜山、南瓜山等。平原地区,因为地形一马平川,没有山,所以也就没有这种说法。
地形像葫芦的山,指主山脉延伸出来一种葫芦形状的小山,从山脉出来的时候山很细小,即风水之中所说的“来脉”一线很微弱,到了山的尽头形成一大的葫芦状山体,通常又称之为藤上结瓜。
那么地形像葫芦的山是否就是“金线吊葫芦”呢?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风水门派,在说法上不太一样,民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只要山的地形像葫芦,且其它辅助山形配合合理,就是“金线吊葫芦”。
另一种说法认为,山的地形像葫芦,其它辅助山形配合也比较合理,也不算是“金线吊葫芦”,葫芦柄上在雨后出现彩虹,或葫芦上部有太阳光从云隙缝中照射,才算是“金线吊葫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山的地形像葫芦,其它辅助山形配合也比较合理,也不算是“金线吊葫芦”,要求芦柄上的树木要青翠,且在太阳光下泛出闪闪金光,才能算是“金线吊葫芦”。
以上三种说法,在农村都流传相应的民间传说来佐证。三种说法的传说故事情节类似,无非就是风水先生给心诚的主人看上了“金线吊葫芦”之地,之后先生因此眼睛就瞎了,而主人家则发达起业了。主人在世时对先生敬如上宾,每天都是酒肉招待,主人死后,后人就看不起先生,让他住破烂的茅棚,吃家畜不如的食物。后来,先生破坏了“金线吊葫芦”之地后,眼睛复明,主家从此败落。
事实上,过去农村,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当然也不仅仅指葫芦地形,其它地形也有同样的说法,使用的都是一个梗,也就是使用同一个故事框架,只不过在人物、地点和细节上有所改动而已。
这些故事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只能是供农村人在休闲无聊的时候谈资,不足为信。
另外,有的丘陵地区和山区农村,上新坟和清明祭扫时,家家户户要在坟头插纸(把纸挂在柴棍上插在坟尖顶上),人们将这种剪成葫芦形状,并在葫芦柄处剪出铜钱形状的纸,称之为“金线吊葫芦”。也算是人们在祭祖扫墓时的一种美好愿望吧,也是葫芦传统民俗文化之中的一种。
“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这句农村俗语,在我国农村流传比较广,是过去人们比较熟悉的俗语,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说了。
民间又有“金qian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说法。两句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一句是“钱”,一句是“线”,民间解释的意思也差不多,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人们认为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同一句话。
葫芦,在我国农村种植广泛,从热带到温带地区,都普遍种植,是农村常见的瓜类蔬菜。葫芦的果实呈哑铃状,中间细,下部和上部大,上部又要大于下部。由于经过人们的长期栽培,葫芦出现了多个品种,品种不同,果实因变异而呈现多种形状,有扁球形、棒状、构状等。因果实的形状不同,农村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主要有瓠子扁蒲、小葫芦、瓠瓜,地方俗称有白瓜、大瓜、瓢瓜等。
葫芦果实成熟之后,其果皮变成坚硬的木质。过去农村人家,除了将未成熟鲜嫩的果实用于食用外,一般都会在瓜藤上留一些果实,待成熟后,用来做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比如有的将葫芦劈开两瓣用来做各种水瓢、盛米面容器等;有的将整只葫芦用来装茶水、酒、油、粮食种子、瓜菜种子等;有的不做任何加工,直接做装饰品,吊在屋内,有的则经加工后,做成精美的装饰品,吊在屋内。“金线吊葫芦”也就成为部分地区(并非全部)的风俗,并形成一种传统民俗,现在有人定义为“葫芦民俗文化”。农村俗语“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
我们要理解这句农村俗语,还得从关于葫芦的传统民俗文化说起。
1、葫芦在我国历史上的民俗文化内涵
葫芦是我国很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考古过程中证明,在古墓石壁上和陶器上都有大量的葫芦雕刻,说明我国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了葫芦的工人栽培,也说明葫芦自古以后就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从远古时期开始,我国先民就有了葫芦崇拜。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比如汉、苗、壮、彝、白、哈尼、纳西等族,都有人类起源于葫芦的传说,其中的传说大体相近,且至今依然在各族民间流传。
这个传说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暴发漫天洪水,有一对兄妹,因心地善良,受到雷神(有的说是其他神或灵物)的提示,用神灵给的种子(有的说是牙齿)栽种了一棵葫芦秧苗,并结出一个巨大葫芦,有半座房屋高。洪水暴发的时候,兄弟俩就在大葫芦上凿开一个洞,躲进葫芦内,葫芦就洪水上漂浮了三天三夜。洪水退去后,葫芦被搁浅,兄妹俩从葫芦内出来,发现人世间只剩兄妹俩人了。后来,为了繁衍人类,在神或者灵物的指引下,经过人为设置的占卜、打赌、追逐三种不可能达到的条件都达到了。兄妹俩人不得不结婚,才有了人类再传,世代不息。兄妹俩人也就成了人文始祖,并立有雕像,以祭祖的名义每年祭祀。比如,汉族认为兄妹俩是伏羲和女娲,其他兄弟民族也同样有一男一女始祖,只是名字不同。
现在一些史学家认为,伏羲和女娲并不是兄妹,而是代表两个不同的部落。两个生活在一个地域的部落,在大自然灾难面前,为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结成了部落联盟。
我国古代的葫芦传说故事,也被称为东方的“诺亚方舟”故事,葫芦传说故事的历史更为古老。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国历代史学界都认为,伏羲之名就是葫芦的本义,而女娲之名则是葫芦的代称。
《汉书·古今人物表八》:“女蜗氏,师古曰:‘蜗蛙反,又音瓜’”。
这里要说明的是,《汉书》这段原文之中,将女娲氏写作“女蜗氏”,与今写作“女娲”有差别。
史学界研究认为“伏羲”之名取“伏”字,女蜗之名取“蜗”字,即“伏蜗”,转音“葫瓜”。古代“葫瓜”就是指葫芦,现在农村有一些地方依然称葫芦为葫瓜,或者叫葫芦瓜。
闻一多先生曾经对伏羲和女娲与葫芦的历史渊源做过考证,他认为:
“中国古神话中的伏羲、女娲就是葫芦崇拜的变体。”“伏羲……梁瓤是一人。‘伏羲’本义是葫芦。‘葫芦’还是‘女娲’的代称。”
葫芦之名,除了“葫芦”的写法外,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中写法,比如壶卢、葫卢、觚卢、觚芦、胍瓠、扈鲁、瓠卢等。从这些名称的多种写法可以看出,古代“葫芦”的音是确定了的,而字型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古文献之中才各有种的写法。
由于古人对葫芦崇拜,又因有创世祖的神话传说,葫芦在古代民俗文化中有三大象征意义:
一是象征生殖。主要是女娲造人和繁衍后代的神话传说,因此,葫芦也就成为繁衍后代的象征。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人说,葫芦是母体的象征,作为一种女性生殖的象征,葫芦形状与女人的zǐ gōng相似,这种说法恐怕是现在人的想象,远古时代的解剖学还没有这么发达。倒是有人说,葫芦多籽,希望家里的女人多生儿子,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就象人们把石榴象征家里多子一样,都是因为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祈望。
二是象征平安。这种说法也是来源古代创世神话传说。人们认为,自己的始祖在洪水暴发时躲入葫芦内,才免遭劫难,因此,葫芦能给人平安的感觉。事实上,旧时代,葫芦就是用来浮水的工具。一些居住在大江大河边的农民,家里都吊有一串串的葫芦,用为应急,一旦洪水突然涨起来,无处可逃时,就把葫芦串系在腰上,人凭借葫芦的浮力,浮在水上,不至于沉入水底。过去的葫芦就相当于现在的救生圈。
三是象征长寿。古代随着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葫芦被道教视为神物,道教的生活中有“壶天”和“壶中日月”之说。道教兴起之初,主要是追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由此,很多道士都随身携带一个葫芦,葫芦中就装了所谓的“仙丹妙药”。再加上古代传说中,有一位道教人物叫寿仙娘娘。相传寿仙娘娘的模样,一直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寿仙娘娘自称“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因此,古时民间以寿仙娘娘比喻人的高寿。旧时,我国民间为女性祝寿时,要赠送寿仙娘娘画像,而寿仙娘娘的画像中,她随身携带一个葫芦。也就受到这种传说的影响,葫芦也就成了长寿的象征。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外,随着古代文化的发展,传奇小说也繁荣起来。在一些传说中,比如八仙传说中,铁拐李、张果老携带“宝葫芦”,成为他们的“法器”。《西游记》之中,葫芦成为降妖除魔的器具。民间受到这些传说和小说的影响,人们赋予葫芦更多的民俗内容,也使得葫芦民俗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表现已经被迷信化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村民认为葫芦可以避开灾难,二是葫芦可养风水。
在农村,又因“葫芦”与“福禄”谐音,人们便把葫芦当成阳宅和阴宅的吉祥物,将未来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寄托在葫芦上。因为如此,葫芦也就成为民间一种精神物品。
2、“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具体意思
葫芦在历史上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因此,在农村才普遍流传“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说法。然而,对这种俗语来说,人们所处的生活地理环境不同,对这句俗语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两种地理环境,一种是平原地区,另一种是丘陵地区和山区。
一是平原地区对俗语的解释
平原地区农村居民,通常从生产、生活形成的风俗习惯方面来理解,将葫芦视为象征生殖、平安、长命的吉祥物,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福寿”。
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说法,人们认为“多子多福”,希望自己能够多生育儿子。民间又有“平安是福”的说法,平安包括家人身体健康,没有灾祸,诸事都很顺利,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是福分。实际上,在民间的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人能够长寿也是福气,是有福之人,而短命之人则是无福之人。福和寿就像是一对夫妻,是无法分开的。现实之中,人们也有行动来诠释这种观念。比如,在农村,当老人的寿材做成之后,往往用红纸在寿材上贴上“福”和“寿”两个字,男人的寿材上贴“寿”字,女人的寿材上贴“福”字。
至于“禄”,古文中的本义就是福气、福运。《说文解字》 上对“禄”的解释:“同本义。禄,福也。”《诗经·小雅·甫田之什·瞻彼洛矣》:“福禄如茨”,意思是说,福禄高厚呈祥。“如茨”形容多。古代指官吏的俸给,即俸禄,也就是现在的工资待遇。同时其中的本义也没有消失,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禄”也指享受不尽的福分。
因此,这句俗语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而言,葫芦除了应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的用具外,通常也作为屋里屋外的一种有丰富民俗含义的装饰品,赋予了“福禄寿”的吉祥寓意。
二是丘陵地区和山区对俗语的解释
丘陵地区和山区的农村居民,除了也有平原地区一样在家里挂葫芦的风俗外,“金线吊葫芦”则另有说法。
丘陵地区和山区,从生产生活环境方面来看,通过辨识山势的形状,人们将葫芦地形的山,选择用来葬坟,认为是“金线吊葫芦”之地。丘陵地区和山区的人,习惯把山的形状与动物和植物形状相似来命名,比如,狗形山、猴子山、燕子山,冬瓜山、南瓜山等。平原地区,因为地形一马平川,没有山,所以也就没有这种说法。
地形像葫芦的山,指主山脉延伸出来一种葫芦形状的小山,从山脉出来的时候山很细小,即风水之中所说的“来脉”一线很微弱,到了山的尽头形成一大的葫芦状山体,通常又称之为藤上结瓜。
那么地形像葫芦的山是否就是“金线吊葫芦”呢?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风水门派,在说法上不太一样,民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只要山的地形像葫芦,且其它辅助山形配合合理,就是“金线吊葫芦”。
另一种说法认为,山的地形像葫芦,其它辅助山形配合也比较合理,也不算是“金线吊葫芦”,葫芦柄上在雨后出现彩虹,或葫芦上部有太阳光从云隙缝中照射,才算是“金线吊葫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山的地形像葫芦,其它辅助山形配合也比较合理,也不算是“金线吊葫芦”,要求芦柄上的树木要青翠,且在太阳光下泛出闪闪金光,才能算是“金线吊葫芦”。
以上三种说法,在农村都流传相应的民间传说来佐证。三种说法的传说故事情节类似,无非就是风水先生给心诚的主人看上了“金线吊葫芦”之地,之后先生因此眼睛就瞎了,而主人家则发达起业了。主人在世时对先生敬如上宾,每天都是酒肉招待,主人死后,后人就看不起先生,让他住破烂的茅棚,吃家畜不如的食物。后来,先生破坏了“金线吊葫芦”之地后,眼睛复明,主家从此败落。
事实上,过去农村,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当然也不仅仅指葫芦地形,其它地形也有同样的说法,使用的都是一个梗,也就是使用同一个故事框架,只不过在人物、地点和细节上有所改动而已。
这些故事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只能是供农村人在休闲无聊的时候谈资,不足为信。
另外,有的丘陵地区和山区农村,上新坟和清明祭扫时,家家户户要在坟头插纸(把纸挂在柴棍上插在坟尖顶上),人们将这种剪成葫芦形状,并在葫芦柄处剪出铜钱形状的纸,称之为“金线吊葫芦”。也算是人们在祭祖扫墓时的一种美好愿望吧,也是葫芦传统民俗文化之中的一种。
善财福禄寿什么意思?
没有硕为的什么“善财福禄寿”只有福禄寿喜财。福就是福气,有福,禄就是管制寿就是长寿,喜就是喜事喜庆,财就是发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6-20 展开全部 “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这句农村俗语,在我国农村流传比较广,是过去人们比较熟悉的俗语,只...
qq善财福禄寿有什么功能
代表一个人昨日群内发红包个数最多。根据查询结果显示,在腾讯QQ聊天软件的群聊中,当群内用户今日发红包个数最多时,在第二天就会获得“善财福禄寿”的标识,并没有其他作用。QQ,是腾讯QQ的简称,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QQ覆盖了Windows、macOS、iPadOS、Android、iOS、Harmony...
善财童子的讲究是什么?
善财童子是幸运符,有招财,开运,纳福,缘起,必胜,高中,平安之意。其为童子,相传是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其所到之处,均会富贵,因为善财童子具有慈悲之心,会将金银珠宝四处派散,帮助穷苦之人度过难关。...
吉祥物摆放位置
天禄在外形上与貔貅非常相像,但是与貔貅不同的是,貔貅头上是单角的,天禄是双角,禄代表着福善财俸给,因此天禄掌管着财富。适合将天禄放在办公桌上,不仅可以招来财富,还可以辟邪除凶。同时因貔貅与天禄都拥有勇猛的外形,也常常被古人用作守墓的神兽。 摆件四、貔貅 貔貅是一种有翅膀的狮虎,可以辟邪,喜欢吃金银...
中国的财神都是谁?
福禄寿三仙分别代表吉利、财富、长寿,是中国著名的吉祥神明。端木赐即孔子的弟子子贡,以经商闻名,财富丰厚。范蠡是越国的政治家,后弃官从商,致富后号称“陶朱公”。和合二圣是指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象征和睦与“和气生财”。钟离权祖师和吕纯阳祖师被一些金矿工人或商人奉为保护神和财神,相传他们能...
武财神供奉
福禄寿三星,其中的“福星”手抱小儿,象征有子万事足的福气;“禄星”身穿华贵朝服,手抱玉如意,象征加官进爵,增财添禄;“寿星”手捧寿桃,面露幸福祥和的笑容,象征安康长寿。福禄寿三星中,本来只有“禄星”才是财神,但因为三星通常是三位一体,故此福、寿二星也被人一起视为财神供奉了。 2、聚缘阁武财神 武...
文财神好还是武财神好
而且善财童子,如果和观世音菩萨一起供奉的话,就要和观世音菩萨的坐相一致了,当然也不必朝门外的。因为供奉观世音菩萨,通常认为不应面朝门外,否则菩萨招来的吉祥之气会外泄的。 其他要注意的是,武财神和文财神是可以同时供奉的,就是说你可以同时供奉一尊武财神,再供奉一尊文财神,这时两位财神一位是面朝门...
坐财神与站财神有什么说法?
福禄寿三星中,只有禄星被认为是正直的文财神,其他两位则是主要负责增添福气和寿元的神。财帛星君的形象是面带微笑、须发黑白且长,身着锦衣玉带,左手持金元宝,右手拿“财神进宝”的卷轴。武财神有三位,他们是关羽、赵公明和善财童子。(1)关羽,也称为关圣帝君,他的形象是一手拿元宝,一手拿大刀...
供奉财神的最佳位置?谁可以告诉我?
1. 关于财神的种类,一般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包括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其中财帛星君通常是手持金元宝的太白星,被认为掌管天下财富。福禄寿三星中,只有禄星被视为财神。武财神则有三位,分别是关羽、赵公明和善财童子。2. 摆放财神的讲究:文财神通常应放置于吉位,不宜正对大门,且不宜与武...
...玉佩上雕一个老人抚鹿,身旁还有一个童子。不知道代表什么意思...
抚鹿抚鹿,就是福禄的意思。老人代表寿,老人抚鹿,旁边有善财童子,就是福禄寿喜财五福齐全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