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他们天天打起源是什么?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622375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620546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620254

[原创]浏星雨: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
文章提交者:流星雨72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浏星雨: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之一)

原作者:浏星雨72(本人刚刚在网络上搜索时发现此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人参与网络讨论时的即时作品,被别人整理后发布在迦南论坛)

林思云在巴以土地上问题上的谬误
—–---再谈巴以土地分割的合理性问题

林思云先生有篇谈中东问题的大作,我曾就此发文和他商榷讨论过,他几乎是有问必复,但在领土和人口问题是,他至终避而不谈,于是我就当他已经默认我的质疑。下面我将这个问题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林思云先生有些偏日反美(当然不是象左左和愤青那样的反了)。他在这篇长文中说:

巴勒斯坦境内居住的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68%,阿拉伯人拥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94%。可是联大181号决议却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
57%划给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占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只得到43%的土地。为什么要把近60%的土地分给只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联大的决议案中没有任何解释。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联大181号决议也缺乏公平性可言,

——-1,首先181号决议的事实是: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
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
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2,从上面可以看到:犹太国领土占57%,人口也占59。8%(109。5万),巴勒斯坦国领土占43%,人口也占40。1%。并没有犹太人占土地多的说法,因为犹太国的土地是由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共用的,就象现在生活在以色列的120万巴勒斯坦人和现在的犹太人共同拥有以色列国土一样。关于土地划分的问题,当时还考虑到世界上还有几百万的流浪的犹太人需要安置。

——3,林思云说,阿拉伯人拥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94%,则更是个大谬误。我们知道一国的土地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国有(或皇家所有),二是私人所有(我们中国是国有,集体两种)。国有所占一般都是绝大多数的。在巴勒斯坦也是这样,英国托管当局所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的大部分,所以绝对不可能阿拉伯人占有94%的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事实情况是:在巴勒斯坦地区拥有土地的阿拉伯人大多不是巴勒斯坦本地的阿拉伯人,而是住在大马士革开罗的阿拉伯富人。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后称巴勒斯坦人)所拥有的土地很少。当时犹太人多拥有的(大部分为从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地的阿拉伯人购买所得)土地的量是当地阿拉伯人(后来的巴勒斯坦人)的土地2-3倍(具体记忆不清),这很好理解,犹太人从欧洲带来资金和技术和管理经验,当老板的多,而当地阿拉伯人则穷人多,打工的多,拥有土地就少,许多从周边阿拉伯国家来打工的阿拉伯人主要依靠犹太人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所划定的犹太国里的阿拉伯人有49万之多,因为他们是靠替犹太人种地过活的。当时传统上比较发达的地方阿拉伯人比较聚集,而原来比较偏僻的地方则是犹太人来后,开垦出来后(因为地方偏僻地价便宜可以多买地),大量的阿拉伯人才移民过来。这是为什么划给犹太国的土地占57%,并有47万阿拉伯人的真实缘由。

—-4,林思云说的,巴勒斯坦国的土地支离破碎和贫瘠的说法更是荒谬。去看看1948年的地图就知道,无论是犹太国还是巴勒斯坦国的国土都不是连续完整的,而是大致分为两大块,如同十字架。支离破碎的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是后来形成的,这么归功于他们的阿拉伯兄弟了。再说是否贫瘠?事实上,北部的水资源丰富地区归巴勒斯坦国所有,被称为粮仓的约旦河西岸(简称西岸)归巴勒斯坦国所有,巴勒斯坦国还拥有海岸线和港口。相反,犹太国(以色列)水资源比巴勒斯坦国少很多,所以后来的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很高(被逼出来的嘛),南部的沙漠戈壁滩则划给犹太国(以色列),所以以色列的沙漠农业世界很有名啊(也是被逼出来的嘛),还给中国不少技术支援。大家没听说过巴勒斯坦缺水或有大片的沙漠戈壁滩吧,那个西岸可以说是那里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也是传统上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全都归来巴勒斯坦国,相反,现在以色列国内的许多地价昂贵的繁华市镇原来都是荒凉地区。所以林思云的说法站不住脚了。

2 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

—–5,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也是一个常常被中国读者误读的问题。中国读者一般认为,是以色列造就了巴勒斯坦难民,甚至认为是以色列的犹太人为了霸占巴勒斯坦的土地和财产将巴勒斯坦人赶走,制造了巴勒斯坦难民。但有个很奇怪的现象,登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官方网站,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首页中的显著位置所标明的却是:巴勒斯坦难民产生的主要源于阿拉伯国家的错误政策。首先,被犹太极端组织赶走的巴勒斯坦人是有的,但那是少数。有一些是主动躲避战乱逃离的。

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是被他们的阿拉伯兄弟惑悠走的,入侵以色列的阿拉伯联军告诉巴勒斯坦说,暂时离开躲避一下,少则3-5天,多则半个月,所有的土地财产都将是你们的了。结果呢,这些巴勒斯坦再也没有能够回去,因为本述他们的地方,一部分被以色列占领了,还有一部分被他们的阿拉伯兄弟瓜分了。于是这些巴勒斯坦人就成了难民,而且一当就是半个多世纪。一般估计难民的数量在50-80万之间,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就从此吃喝拉撒全靠国际社会了(目前人口约300万人)。但是,在中东战争中,有大致相同数目的犹太难民(约70万),土地财产全被阿拉伯政权没收,但以色列等国接纳了他们,没有向联合国讨过一分钱,现在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活跃在各条战线,为他们自己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林先生是个很不错的网络作家,这篇文章也很有价值,我曾经和他讨论过,他基本回答了我的别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无论我再三追问,他始终避而不答,我就当他默认他错了。

关于181号决议的土地和人口的问题常常在中文论坛争论,那是因为我们的媒体长期以来这这个问题避讳造成的,现在有必要澄清了。
=======================================

读者wenchaocui 的读后评论:

感谢“选择”网友提供如此详细的资料,使我第一次对巴以矛盾有全面和历史的了解。

也感谢“流星雨72”网友补充的资料。

总的感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恩恩怨怨实在难搞清谁是谁非。从近代看,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战胜了奥斯曼,得到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一些殖民地,并且由于种种利益考虑,很快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美国也一直支持。而英法在中东地区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是在二战中和(主要在)二战后完成的。这时候,居住在巴勒斯坦境内的犹太人已经50万了。殖民地独立时,宗主国有无划分国境权利?至少有协调各方划分国境的权利,这在中东和印度、巴基斯坦有实证。另外,还有一个联合国181号决议。尽管它不一定合理,但以色列建国的过程,从法律上基本上是符合国际法的。合法而不合情理,终于导致几十年的冲突。而且冲突一直被西方大国、苏联、一些阿拉伯国家当权者所利用,更趋复杂化。近年来阿以冲突基本平息,巴勒斯坦权利机构也接受联合国181号决议,巴以冲突和平解决已经看到了曙光。希望早日实现持久的和平。

流星雨72 补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上称秤导致失去土地

中国读者在谈到巴勒斯坦土地时,有几个概念需要搞清楚:

1,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当然是现在的巴勒斯坦人的,这是想当然了,就象印度洋不是属于印度的一样。其实在1948年前没有巴勒斯坦人,而只有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阿拉伯人,犹太人,贝都因人等等,历史上没有巴勒斯坦国,所谓的巴勒斯坦人,是在以色列建国后才被广泛认可的概念。

2,

3,传统的巴勒斯坦地区要比现在的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要大得多,他包括外约旦的大片地区,那些土地在20-30年代早已被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瓜分了。所以有极端犹太分子声称现在的巴勒斯坦难民应该住到那里去,因为以色列国按照决议事实上只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全部土地的约28%(具体记忆不清),也有极少数巴勒斯坦极端分子认为他们应该建立的是大巴勒斯坦国,不但包括以色列,还包括被瓜分的部分。

lyx760 读后评论:

选择先生:我之所以接受流星雨关于犹太人私人所有的土地比阿拉伯人私人所有的土地多的说法,是我以前在好几个地方看到,由于当时巴勒斯坦的贝都因人和阿拉伯人还处于游牧阶段,没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反正大家把牲畜往草地上一赶,就行了。而犹太人是农业民族,有很深私有财产观念,一来就向当地部落酋长买地,而当地人还嘲笑犹太人蠢,有牲畜往上赶不就行了,白送钱给他们,他们照样往上赶牲畜。而犹太人买了地后,用栅栏把地围起来,起先 少,不影响牲畜走路、吃草,两个民族的关系仍然很好。可后来用栅栏围起来的地越来越多,牲畜常在栅栏边挤成一团,于是阿拉伯人火了,就拆栅栏,于是引发了两族之间的暴力冲突。这是文化的冲突,并非哪一个族是暴徒。

3 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

我觉的这种说法符合常识,有合理性,一般比较倾向赞同。而流星雨的说法验证了这一说法,阿拉伯人不买地,私人所有的土地当然比犹太人少。而这些没有土地的阿拉伯人就有可能当犹太人的雇工、从事商业或服务活动,其服务对象是犹太农民,当然住在犹太区了,那么建立犹太国时,当然要划入犹太国了,难道还要把他们赶出家园?从比例看,阿拉伯人几乎相当于犹太人,民主选举未必就一定受歧视,阿拉伯人说不上是少数民族,而是一样多的平等民族。也就是说,作为民主国家的以色列本是两个民族的共同国家,并非某一单一民族的国家。至于今天这个结果,应当说是拒不接受民主选举的恶果,毕竟,人类只能往先进文明方向发展,不能倒退。

想象一下,假设巴勒斯坦地区合并为一个国家,你能想象把它交给哈马斯、阿拉法特等来领导吗?那将是什么后果?而如果象以色列那样管理,是不是全世界都可以接受。你也许可以说沙龙这个人很坏,不能领导,可他最多连任一届,而且现在看起来有可能要因腐败而下台。而且制度是关键的,就是坏人在这样的制度下,也只能干好事,而不会干坏事。当年以色列总统贝京可说是恐怖分子的鼻祖,正是他对阿拉伯平民的屠杀触发了难民潮,造成了今天的问题。可他当总统后,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林思云先生的许多观点,如为汪精卫的汉奸行为说好,我不赞成。但我认为他写文章是严谨的,说理的,事实资料是尽量真实的,是值得一看,并有收获得。所以主帖主要资料应当是真实的,有认真思考的价值。不过主帖也有一些事实错误,也许源于他的偏见(正常的偏见人人都有,不是那种恶意的),也要理性看待。如他说巴黎和会协议只有中国没签字,是代表了美、英等的观点,有错。巴黎公约是两个国家没签字,另一个恰恰是美国,他中途退场以示抗议(中国没有),用当时的美国总统的话说,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他就是反对把战败的奥斯曼帝国土地转为战胜国领导,更反对把战胜国(中国)的土地转为其他战胜国所有,在山东权益问题上,中国一再请求美国支持,美国确实支持了。也许这出于林先生对美国的偏见,因此后来林思云说美国在以色列建国战争中停止对阿拉伯国家军事援助,是事实,但同时美国以禁止出售武器给以色列,这实际上是偏向阿拉伯国家,因为阿拉伯国家的武器供应是从英国来,而且已经有了,而以色列没有武器供应国,而且没有武器。后来以色列从苏联弄到了一批武器,才使战争打了下去。此类失误应当还有。

流星雨72 补充:

阿拉伯人,没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反正大家把牲畜往草地上一赶,就行了。而犹太人是农业民族,有很深私有财产观念,一来就向当地部落酋长买地,而当地人还嘲笑犹太人蠢,有牲畜往上赶不就行了,白送钱给他们,他们照样往上赶牲畜。

-----你说得很对,那种巴勒斯坦的土地有94%是属于巴勒斯坦人的说法就是他们自己的说法,因为阿拉伯人认为我爷爷在这里放羊,所以这地是我的,我爸爸在这里搭屋住了50年,所以这块地基就是我们的,他们殊不知道他们是盗用别人的生产资料,他家的房子
是“违章建筑”,人家不计较还行,一旦认真了就被赶出来了。

-----谈到巴勒斯坦的土地,就应该了解当时的奥斯曼帝国19世纪中期的土地登记制度,公道地说,许多巴勒斯坦祖辈留下的土地是稀里糊涂地在近100年前失去的,那是穆斯林兄弟在统治。所以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所真正拥有的土地量不及犹太人。

jeremiah 读后评论:

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问题,前年夏天在迦南论坛就争执过。林先生再厉害,你一眼就能看出的问题难道几十个联合国成员的代表都一无所知么?

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之二:

*.*.*.* 2008-12-31 15:10:2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邮箱有积分!积分换礼大升级,快抽取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流星雨72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之二:

原作者:浏星雨72(本人刚刚在网络上搜索时发现此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人参与网络讨论时的即时作品,被别人整理后发布在迦南论坛)

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问题

最近又有人在鼓噪“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问题。巴勒斯坦难民是何许人?根据统计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逃离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为73万,他们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巴勒斯坦难民”。再加上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30万-40万逃离的阿拉伯人,满打满算也就是100多万。

4 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

其实100多万难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算特别高的纪录。有统计表明光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就产生了共计1亿3千500百万难民,他们是战争冲突的受害者。但是唯独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越拖越得不到解决,越拖还人越多。时至今日,阿拉伯国家天天叫喊的巴勒斯坦难民为数却高达370万,如此可怕的增长,原因在于按照巴勒斯坦建国委员会在1968年通过的全国宪章,巴勒斯坦人是:1967年以前就定居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而1947年以后,如果其父母是巴勒斯坦人,那么他也一定是巴勒斯坦人。而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产生的70多万难民当中,竟然只有百分之40-45是真正有家产的定居者,其他的都是去巴勒斯坦地区打工的“流盲”以及从来不知道定居为何物的游牧部落!!!另外起码有一半左右的人连一个以色列兵的影子都没见到,其他一半是否都是被犹太人赶出来的也得另算。

如根据1947-1949年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产生》,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争夺海法的战斗失败之后,尽管犹太指挥官摩西卡梅利并未要将阿拉伯人驱逐出去,仅仅命令要在阿拉伯区实行宵禁时,阿拉伯代表却拒绝签署投降文件并要求让阿拉伯居民离开海法,尽管犹太市长利维出面声称欢迎阿拉伯人留下来,但还是有7万名阿拉伯人从海法外逃。于是乎我们得出这样的怪结论,一个青年,老家在伊拉克,47年去加沙地区打工,打着打着战争爆发了,然后他听说犹太人见了阿拉伯人格杀勿论(后来证明并非如此),于是逃到了埃及境内。之后他就成了难民,而根据埃及的规定,难民有严格的活动范围限制,不得随意出境,于是他就留在了埃及,娶了一个当地的埃及女人当老婆,生下五个小孩,子又有五子。再根据阿拉伯国家们的说法:这些人全是因为犹太人侵占了他们的家园而无法可归的“巴勒斯坦难民”,他们都有权回到巴勒斯坦定居,也有权向以色列要求就当年扔下的不动产的赔偿!!

世间怪事无过于此。

看过了难民问题的产生过程,再来看难民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只有两条路子:1,当所在国与难民的信仰、文化、社会结构等相同时,难民一般会被吸收成为其人民,然后自然也就不再成为难民;2,当所在国出于各种理由(政治顾忌、人种差别、信仰)不可能吸收消化难民时,难民就会长期驻留下来,成为一个越来越棘手的问题。我们至今从未看到世上有一例大规模逐出难民之后,经历数十年而能返回原地居住的事例。例如二战后,从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地掀起大规模驱赶日耳曼人的浪潮,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已是一片废墟的德国,但时至今日我们没有听说过什么“日耳曼难民问题”;再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各有几百万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成为难民,但时至今日我们也未听过什么“印度难民问题”,“巴基斯坦难民问题”。

其实,第一次中东战争并非仅仅产生了阿拉伯难民,据统计有起码80万人的犹太人(出自商务译书馆《中东战争》和《不列颠百科全书》),从同样也生活了许多年头的地方—–伊拉克、埃及、黎巴嫩等等被驱逐出来。以前大街上处处有犹太人商店、每五个居民就有一个犹太人的巴格达,到今天根本看不到一点点犹太人生活过、存在过的迹象!

张平教授在他的”记伊拉克犹太人的照片与以巴难民问题的解决“一文中写道:

原来当十二万犹太人逃离伊拉克时,不仅所有的财产被全部没收,而且私人物品也同样禁止携带,塔丽娅家族所有的家庭相册都被强行扣留,整个家族几代人活生生的记忆就这样湮没在了那个两河文明起源的国度里。我以前只知道伊拉克犹太人的财产全部被伊拉克政府没收,做梦也没想到居然连照片也不放过。

1948年以来犹太和巴勒斯坦难民的情况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双方的数目大体相等,都在六十万到八十万之间。双方都逃离了各自祖居上千年的家园。双方在逃离时都丧失了祖祖代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和产业。甚至在逃亡原因上,以巴双方的叙述也惊人地相似:都宣称对方是自愿逃离的,都宣称自己的难民是被对方强行驱逐的。

5 再谈巴勒斯坦土地和难民问题

双方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对待各自难民的态度。以色列默默无闻地吸收了自己的难民,花费巨大的努力将他们融入了本来是以西方犹太人为主体的以色列社会,没伸手向国际社会要一分钱,也没把自己难民问题的解决当作实现和平的先决条件。反观阿拉伯各国,除约旦以外,大多把巴勒斯坦难民关在难民营里,严厉禁止他们与当地社会融合,有意制造和扩大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并让国际社会负担难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所谓的巴勒斯坦难民回归权的问题则一直成为以巴实现和平的主要障碍。

由于国家之间重新划界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置换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更不是以巴之间独有的问题。希腊独立前后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希腊和保加利亚之间都曾发生大规模的人口置换,同样的问题也曾发生在印度独立时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随后都签署了相关协议,没有一个国家要求“回归”或者是人口重新置换。稍有点理性的人都会明白,这种难民逃亡的实质不仅是逃避战乱,本质上是在政治版图变迁后拒绝归属居住地的国家。把这些心怀敌意的人口强行塞回原住地,实际上是制造新的冲突,而坚持这一谈判条件的实质则是拒绝实现和平。(以上摘自张平教授的文章)

而根据1995年的统计,以色列国内有100多万阿拉伯公民,他们当年没有盲目听信犹太人吃人杀人的传闻而留了下来,可以保留其聚居社区的文化特色、可以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可以购置地产(却有毫无根据的造谣说以色列禁止阿拉伯公民购买土地)。究竟是哪一方在搞“种族清洗”呢?而以色列宣布自己是犹太人的祖国,将这些难民全部安置,因此可以这么说:以色列没有过难民问题,不等于以色列没有过难民。

再来反观阿拉伯世界对待同样是自己同胞的巴勒斯坦难民的一些做法:

1948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巴勒斯坦难民进行人道救助时,阿拉伯国家拒绝出一个子儿;

所有阿拉伯国家除了约旦外没有一个承认巴勒斯坦难民可以有公民权;

自从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数千名原先在巴格达政府提供的廉价公寓中居住的巴勒斯坦难民被房东驱逐,另外还有两百个家庭收到房主通知,勒令他们在本月末孩子放暑假后立即搬出。

在有50万巴勒斯坦人生活的沙特,因石油富得出格的沙特,在它04年10月通过的法令当中,允许所有在沙特生活超过10年以上的人申请公民权——唯独不包括巴勒斯坦人。

阿拉伯联盟专门提出指导性原则,不让阿拉伯国家给巴勒斯坦人公民权,以“避免他们身份的流失从而保护他们的归还权力”。

因此,关于谁在利用巴勒斯坦难民以求得谈判桌上的筹码,谁制造了巴勒斯坦难民的苦难来做为在国际上骗取捐款的手段,难道不是一清二楚了吗?是谁造就巴勒斯坦难民,不是一清而楚的吗?

张平教授点评:本文略感不足的是讨论以巴土地问题没有深入探讨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特定的土地制度问题,也就是土地差不多全部国有,只有少量土地供异族人买卖的情况。英国委任统治期间的土地制度改革并不成功,以色列的土地法至今有大量奥斯曼时代的内容,甚至连土地局的名字都是直接沿用土耳其文的。所以所谓1947年巴勒斯坦人拥有巴勒斯坦90%以上土地的说法在法律上根本不能成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1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由上述材料可知,巴勒斯坦地区也曾是犹太人的故乡,而且文本关于他们的传说为人所熟知。就以《圣经》为例,这本基督教经典所记载的就完全是犹太人祖先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不能从《圣经》中汲取太多的信息--这不是因为当中的记载不真实,而是因为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再者,《圣经》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不过,由于大部分内容都被现今的犹太人所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故事的轮廓,因为今天的冲突以及耶路撒冷问题与宗教原因息息相关:
故事开始于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远赴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于是亚伯拉罕带领他的妻子和儿子们来到迦南,这大概就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的证据。他的儿子艾萨克(Isaac)和孙子雅各布(Jacob)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雅各布有十二个儿子,由于约瑟夫梦见在收获时,哥哥们的麦捆围着他的麦捆一圈,并且哥哥们的麦捆全部倒向中心倒向了他的麦捆。于是约瑟预示,哥哥们甚至父亲都会向他臣服。这使得11个哥哥们全非常憎恨他们的兄弟约瑟夫,认为他自命不凡,于是把他卖到埃及当奴隶。不过约瑟夫有一个解梦的本领,深得埃及国王的喜爱,于是他被封作宰相。后来雅各布和他的儿子们来到埃及投靠约瑟夫,并大量繁殖他们的后代,这些后代就第一次被称作以色列人(Israel,意思是上帝为其斗争或者是与上帝作斗争)。埃及国王看到繁盛的犹太人,视他们为威胁,为了除掉这个隐患,他找借口把这些以色列人贬为奴隶。痛苦的服役生活使可怜的犹太人反抗了,于是就有了摩西,也有了摩西十诫,带领以色列人返回故乡的故事。后事冗繁不再详叙。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以色列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王国--以色列王国,而他们有两位出色的国王,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期间,发展贸易,以武力维持其统治,使以色列发展到鼎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王国定都耶路撒冷,被确立为犹太民族的神圣之地,这样就为巴以冲突的症结难解奠定了根源。
由此看来,犹太人的历史,至少是他们认为的事实,显示出他们的民族特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更是一个克服灾难的民族,他们有勇气,也有力量与种种上帝的考验作斗争。但是他们近代的惨痛遭遇似乎比《圣经》记载的大灾难还更加悲惨,难道是他们的另一个考验?可以肯定的是,那惨绝人寰的经历永远刻在犹太人历经漂泊、破碎流血的心中:
就在以色列王国被灭亡以后,希腊罗马王国也曾占领过这片土地,犹太人就在这个时期流放都世界各地,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乡,被迫逃到东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波兰,但人身利益却被大大的限制。也许是因为他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在政治、医学、艺术各领域成就斐然,于是就遭到别的民族的嫉妒。沙俄时代和二战期间的大屠杀成为了犹太人最惨痛的记忆,也许是因此犹太人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二)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犹太教古经典这样记载:“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围填世界的海洋;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脸就是圣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历经沧桑,已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2000年就是因为当时的利库德领导人沙龙闯入这里,引燃了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
虽然名为圣殿山,但踏步其中,已找不到任何山头的影子,极目之处,只见一片矩形石建筑群和蓊郁的树木。事实上,圣殿山还是古犹太人流传下来的称呼。犹太教古经典就曾记载,上帝为考验犹太始祖亚伯拉罕,让他在圣殿山一巨石上献祭独子以撒。在基督教传说中,这块石头也被视为上帝用泥土捏成人类始祖亚当的地方。
公元前10世纪,雄才大略的犹太国王所罗门在这里建了第一圣殿,存放约柜、诺亚方舟等圣物。圣殿后被毁,有重建,但最终于公元2世纪被彻底毁灭,犹太人也被驱逐出故土,浪迹天涯。
圣殿山的巴勒斯坦人,称此地为“圣地”。因为在这个当年的犹太圣殿遗址上矗立着有千百年历史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而耶路撒冷也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后的第三大胜地。原来的犹太圣殿遗迹也就几乎荡然无存了。
踏步圣殿山,几乎每一个砖瓦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或神妙,或凄婉。对于犹太人和穆斯林来说,圣殿山已沉入他们的心灵。但这种圣迹的重叠,也随即转化为宗教的纷争和历史的积怨,由此使这块方圆不足0.135平方公里的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仇杀与血泪;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巴以人民的对立情绪,直至2000年激化为流血冲突。
在圣殿山,巴以双方也不时爆发激烈的枪战,对于每一方而言,对会不屑和不满于对方的到来,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圣地。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这座占据着民族心理中心地位的圣殿山,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愿意拱手相让。在阿克萨清真寺西面即是西墙。从外观上看,这堵墙与巴勒斯坦其他墙别无二致。但由于历史原因,它成了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古国不灭,民族长存的象征,犹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因此有称为“哭墙”。许多犹太人就对当年巴勒斯坦人阻止他们到“哭墙”祈祷耿耿于怀。这种情况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方结束。结果是犹太人以武力攻占了整个东耶路撒冷。第二天,拉比(犹太教的宗教导师)和将领们赶往西墙,抚墙放声痛哭。
许多犹太人因此坚持,以色列决不能放弃圣殿山。2000年9月,“鹰派”代表人物沙龙穿过西墙右上方的一个小门,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以此宣示犹太人与圣殿山的宗教关系。此举激怒了巴勒斯坦人,成为一直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圣殿山从此更加喧闹。时常犹太人在西墙边祈祷,巴勒斯坦人则借助地理之便向下投掷石块,然后是以军警的介入,向巴勒斯坦人开枪甚至闯入清真寺抓人。
(三)总结

可见,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第2个回答  2009-01-01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
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055016.html?si=1

第3个回答  2009-01-01
民族和宗教矛盾。
因为以色列是犹太教国家,巴勒斯坦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两者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各自的圣城。宗教上的分歧是冲突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以色列建国以前,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以色列是由联合国授权建立的国家,国土由原来的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各自分出自己的一块土地。国家利益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对立。

冷战期间,美苏将两国作为对峙的前线,使宗教问题的“旧怨”上又添了许多新仇。

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利用该地区局势混乱、法令废弛的漏洞,不断发展自身势力,让两国的局势更加混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1-01
这段历史很复杂的 开头起源那可是几千年前的事了

最低也顶在二战开头

大体意思就这样 别的文章太多 看着晕

几千年前以色列人也就是犹太人住在现在的那片地方,可是几千年前阿拉伯人把他们赶走了,所以犹太人就留落在世界各地!!!

完了阿拉伯人把这片土地发展到二战前,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并欲图灭绝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畏惧於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屠杀了600W犹太人,这时的犹太人已经没几个人了!!!

德国的辛德勒还有中国的何凤山救了他们的一部分,这段历史很清楚,有电影辛德勒名单,而何凤山是我们中国外交官。主要是他发的上海签证,只有中国上海这一扇小门,世界各地共五万名犹太人逃来上海避难。

战后,这五万犹太人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第一代开国功臣。

英国和美国给以色列划了片土地,犹太人建国 以色列。

之后就是中东战争火力不断,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打个没完。

巴以冲突因何而起?
1. 历史背景:巴以冲突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犹太人开始大量迁移至巴勒斯坦地区,与当地阿拉伯人发生土地和资源争端。1948年,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国宣布独立,引发阿拉伯国家的入侵和战争。自此,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冲突的焦点。2. 领土争端:巴以冲突的核心在于领土争端。以色列主张犹太人有权在...

巴以和那个国家打仗
1. 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长期冲突,始于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2. 这场冲突源于领土、宗教、民族等方面的矛盾,已经持续70多年。3. 冲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当时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国家,分别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4. 然而,阿拉伯国家...

巴以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1. 巴以战争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导致犹太人开始大规模移民至巴勒斯坦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通过《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随后,英国委任统治巴勒斯坦,并在1947年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提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这一决议引发...

巴以战争(时间、国家、原因、结果)
巴以战争,这个冲突起源于1948年至1949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也称巴勒斯坦战争,以以色列的独立为导火线。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成立,阿拉伯国家如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随后于次日清晨发起进攻。第二次中东战争,即1956至1957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为“西奈战役”。英、法、以三国因利益纠葛而...

为什么巴以冲突?是宗教上的还是别的方面?
巴以冲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前后,当时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随后,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了国家,而希伯来各部落也在公元前13世纪迁入并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该地区经历了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的占领。公元前1世纪,...

巴以冲突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巴勒斯坦地区,涉及到宗教、民族、领土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一、宗教和历史因素 宗教因素在巴以冲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之一,对于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来说,这片土地都具有宗教上的重要意义。犹太人...

巴以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巴以战争的起源主要在于民族与宗教的矛盾。以色列作为犹太教国家,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教国家在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这是冲突的核心。历史上,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以色列是在联合国授权下建立的国家,其国土由阿拉伯国家分出的一部分土地组成。国家利益上的对立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冷战时期,美国与...

巴以为什么打
巴以冲突的起源是什么?是1948年以色列建国而开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社会,是支持并且认定,以色列建国的国土是分了一部分巴勒斯坦国土面积,所以巴以从建国那天开始,就打起了战争。同时通过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随便把国土面积悄悄的扩张了超级大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就是原属巴勒斯坦的...

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2000年,沙龙闯入圣殿山,引发持续至今的巴以冲突。圣殿山每一砖瓦都承载着故事和历史,对于犹太人和穆斯林来说,圣殿山已深植于他们的心灵。然而,这种圣迹的重叠也转化为宗教的纷争和历史...

巴以冲突的起因和经过
起源 巴以冲突的种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目标是在历史上犹太人曾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1917年,英国发布了巴尔福宣言,承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家园”。随着越来越多的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