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前些年来化学复习备考的一些探索,结合我们学校化学组的复习意见,形成如下经验,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
一、复习过程中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们大家都明确一个观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达到更高一层,若体现在学生会考成绩上,应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认为要具备三个方面(1)基础知识,(2)基本技能,(3)科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要有良好的心态对待化学复习,形成愿意认真学习化学的意向。
那么怎样去落实这三方面呢?基础的知识要让学生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讲得明白.基本技能要靠合理训练,在习题训练中,学会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无处不在,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如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的具体化应用.例如:化学变化这一概念,要掌握这一知识。要做到(1)理解概念,即能说出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掌握这一知识还需要做到(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a:能举两个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例子.b:会解决如下题目: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呼吸 B.铁生锈 C.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 D.矿石粉碎.这就是学生的基本技能了。掌握必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把已做过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与物质知识、概念等密切挂钩。尤其是课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占比重大,内容杂,不易掌握,要通过典型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具体现象等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挂钩,且一一对应。
化学复习中始终要把握好四类知识的复习: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方法: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复习,打好扎实基本功很重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涉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溶液等内容。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研读教材,理解概念,学会应用.还要咬文嚼字抓关键、分析比较辨异同、分类归纳成网络。注意对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分类掌握。通过分析、对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总之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复习和掌握要做到“严、细、实”。
二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方法:元素与化合物包括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一般按物质--制备--性质--用途--检验这样的思路进行。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善于联想整理归纳,条理清晰,把知识点连成线,构成知识网。其次,要善于思考与联想。例: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等。若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则应联想到该物质的用途,反之亦然。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要形成由物质性质想物质用途,或由物质用途推物质性质的习惯。例:CO2可灭火、干冰可作制冷剂,原因是什么?稀盐酸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由此可以推出稀盐酸何种主要用途?再次,复习时要勇于拓展与辐射,加强物质间的联系,找出知识间联结点,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知识网络.如有关Fe的复习:Fe3O4
↑
Fe←Fe2O3→FeCl3→Fe(OH)3→Fe2(SO4)3→Fe→FeCl2
如果我们复习时注意联想归纳,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那么许多会考题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以上方法归纳为(1)纵向联系法,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保存串成知识链;(2)横向比较法,如三种气体、三酸二碱等,这样可以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3)综合运用法,重视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并由此归纳出各类反应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综合运用(鉴别、转化、除杂、推断)。
三是化学计算的复习方法:立足于化学基本概念,解题思路要清晰,通过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求"之间的关系,再借助于数学工具。注意每一题与这类题型的关系,举一反三;解题要规范化。现在初中化学计算主要考: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含杂质的计算及稀释方面的计算题等,解题格式一定要与数学计算题解题格式区别开来,熟练掌握,达到不失分的程度。
四是化学实验的复习方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关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化学中考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复习要让学生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掌握其制备、检验、鉴别、除杂、推断、提纯等;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备、成分的推断、物质的鉴别、混合物的分离、探究实验设计等。复习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善于进行专题总结,形成正确清晰的思路。如:有关气体制备的实验,应清楚实验制备装置的选择由什么决定,收集方法的选择由什么决定,某些有毒余气如何处理,气体该如何检验和干燥等。其次,我们在平时解实验题练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综合训练,要仔细读题、审题,捕捉关键信息,有意识地培养分析问题情景的能力,将情景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掌握解题的一些基本规律,这样,我们就做到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了。
二、关于复习程序的建议:
一般教师的复习主要采用了三个程序,(1)章节复习-----(2)专题复习----(3)模拟训练.其目的和方法是.章节复习解决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来提高基本技能.模拟训练提高应考经验.
(1)基础知识按章节复习,充分利用教材,扎实打好化学基础。按章节复习,是新课标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段深入,用新课标精神指导教材复习的重要性越显凸出,以化学教材为蓝本,分析近几年来的会考试卷,不少试题往往是"信息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可见学好教材,夯实基础十分重要。按章节复习,以化学教材为蓝本,一定要计划安排好时间和进度,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处理教材和进度。例如将第1章、第8章、第9章揉和复习;又如我的三9班的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奥秘理解掌握不够好,就多安排一点时间复习第三章。
(2)第二轮以知识板块专题复习,把化学知识分成四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复习时着重系统整理知识和技能,加强知识技能间的综合练习,注意总结规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突出化学的重点内容,主要以典型题来巩固和突破重难点。道理虽是这样,但我觉得实践中不可行.因为这样大量重复复习,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实际操作中,是将板块复习和章节复习同步进行.我建议大家以章节复习为主融合专题,或以专题为主(还需体现章节顺序),认认真真的完成一遍,在这一遍复习中,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近三年,我一直用这种方法复习,感觉到可以节省四分之一的复习时间,而效果要好一些.适当的考前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关于复习备考中的几种重要课型
复习备考的几种最重要课型是:知识总结类的复习课(包括基础复习课和专题复习课)、评讲课.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研究这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现将我对这两种课型的教学程序简介如下:
(1)知识总结归纳类的复习课.这类复习课一般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回顾这一单元(或这一专题)的要点知识,并形成知识结构,二是重难点知识还应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为达此目的,设计程序是:归纳知识结构----重难点精讲----典型例题分析----精要检测。下面简要说明各个环节的目的意图,①归纳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零碎,一个一个知识点,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将有关的知识(如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结构,构建主义认为,结构性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综合应用.归纳知识结构有多种办法,如,设计结构性的空白题纲,或师生讨论回顾一单元的知识要点,一边复习一边归纳。总之,归纳要点是让学生把书读薄,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②重难点的精讲,目的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③典型例题分析,是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通过题型训练,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④精要检测,这是对这一单元知识的小测验。10分钟的时间差不多。
(2)评讲课的教学模式: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评。这里谈谈习题评讲。评讲课一般应达到这样的目的:①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查漏补缺.②使学生明白在哪些方面还能有提高,并以此提高学习兴趣.③改正错误,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为此设计如下程序:成绩分析----重点精讲----小组讨论-----补偿训练(变式训练)。
无论哪种课型都要坚持四为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专题复习中,考点要明确,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尽量将知识形成规律、网络,给学生清晰的思路,突出知识的过手,讲练结合,给学生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
四、合理计划、向课堂要质量
上教版[化学]教科书,内容有所增加,知识点较分散,因而上新课时需要板书和讲解的内容较多,导致学生做笔记的内容也多,分散了学生听课的精力,当然也降低了学生理解掌握课堂知识和技能的效率,致使结束新课的时间推迟,所以初中毕业会考复习时间较短。现在没有了晚自习时间,每周只有四节化学课,我们必须注意:一是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到每一节课。二要向课堂要质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复习,课前布置任务,必须强调学生落到实处,课堂上利用抽问检查。课堂内动脑、动手、用心学知识,训练技能,将化学知识编写成框架的形式制成学案,在课堂让学生填写,当然防止有部分差生不掉队,教师要注意引导完成填写知识框架,力求达到一步一个脚印,抓牢夯实的效果。章节复习时,给学生充分看书的时间,然后将知识细化。如:将章节知识设计成框架,让学生填写,深刻掌握各知识点。同时教师尽量少讲,不能包办,让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唤起沉睡的回忆,这样掌握更牢靠、更深刻。在这较短的初三化学复习时间内,紧跟会考改革动向,以全新的会考信息和训练体系诠释会考新理念,合理应用现有的资料,将会考考点、热点、重点和难点一网打尽,从根本上快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五、搞好复习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要处理好复习与教学的关系
复习要"源于平时、高于平时"。平时教学是复习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复习是不可能搞好的。否则,平时教学不就可以取消而用复习来代替吗?还要处理好平时复习跟总复习的关系。平时复习是平时教学的组成部分,有的教师不注意扎扎实实搞好平时教学和平时复习,一味加快平时进度以增加复习时间,让总复习多来几遍。显然,这样做是违反认识规律、也违反教学规律的。这就好比把米烧成夹生饭再回锅炒,炒的次数再多也难把饭炒熟。此外,复习时切忌把平时教学原样重复一遍,要从新的高度、用新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但又不能把复习变成上新课。
(二)处理好巩固基础与综合提高的关系
巩固基础与综合提高都是复习的任务。只强调巩固基础不注意综合提高,不能使复习达到应有的高度;反过来,只强调综合提高而忽视打好基础,也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只有肯下功夫,认真复习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综合提高的任务。有一则笑话说,有一个蠢人吃了五碗饭才把肚子吃饱,他恍然大悟地说,原来第五碗饭才能把肚子吃饱!早知道这样,前面四碗饭不用吃了。我们一定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三)处理好系统与重点的关系
复习时要抓住主线,形成网络,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但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平时教学的疏漏和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显著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其它内容的关系
化学概念是化学理论的基础,每一种化学符号、每一种实验方法都跟一定的化学理论联系着,化学理论反映了物质及其变化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化学计算则从量的方面反映这种相互联系。因此,以理论为中心可以把中学化学的各类内容联系在一起,使化学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系统。在复习时要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注意运用化学基础理论加深对基本概念的本质认识,进一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注意使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跟有关的理论联系起来。
(五)处理好统一复习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复习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别,对于不同的教学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内容、重点、速度和要求上适当作调整。对于同一教学班,实践证明,"面向差生慢起步、立足双基渐加速"是必要和可行的,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六)处理好学生复习与教师复习的关系
教师复习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学生是复习的主体,教师的复习只是辅助性的外部因素。没有学生的主动参加,教师的复习很难收到效果。学生自己编写的复习小结或提纲,尽管常常不及教师编写的完善,但前者的效果却往往优于后者,其原因就在这里。在教师复习过程中,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师生协同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复习的效果。学生先行复习,可以提高教师复习的起点,也可以使师生配合更加协调,使复习搞得更好。在教师作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之前,应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自我复习。
(七)处理好记忆与思考、应用的关系
通过复习,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