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洛丽塔》对比原著小说,有何不同?怎么评价?

《洛丽塔》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情爱故事。

第1个回答  2018-11-25

《洛丽塔》改编于同名小说,中文名《一树梨花压海棠》。由于我个人比较喜欢视觉上的享受所以我更喜欢电影版的,可能对于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来说,小说版更加好看。接下来就来说说对比来看小说和影视剧有什么差异。

总体相差很大,首先原著《洛丽塔》中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描述的更加不合伦理,且更加猥琐,或许这种黑暗面是影视剧中不能被大众接受或肯定的吧,影视剧中的爱情明显更加唯美,爱的至深至浓。现在大家网络上对这份爱情褒贬不一,但是如果按照原著来看,贬义的人可能要更多些。

小说的结尾看起来更多的悲惨和痛苦,更多的讲述亨伯特爱的太沉重,无法自拔,患上精神病。整篇小说,悲情色彩浓重。而影视剧中两人最后分别,相互对视,双双泪目,女主对小狗称他为爸爸,看起来多了一丝温情和感动。

第2个回答  2018-11-16
电影《洛丽塔》着重描写了亨伯特对与房东女儿洛丽塔,那种唯美的,近乎疯狂的畸形的爱。
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是,原著《洛丽塔》中将亨伯特的爱描述的更加猥琐,更加不合伦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以及人物情感刻画,使得原著《洛丽塔》与电影《洛丽塔》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虽然都描写的是一个故事,但也让人产生两种完全的心灵感受。
电影《洛丽塔》中,女主角洛丽塔的扮演者外形十分靓丽可人,在影片的镜头中有大量的人物特写,十分唯美,让观众们深深为洛丽塔的美而震撼,作为女生,我自己都由衷的觉得十分动心,这也使得观众们对于亨伯特那一份近乎疯狂的爱多了一份理解。
影片的开始便介绍了亨伯特丧失初恋的事故,让人们一开始就对这个心里怀有不可告人秘密的男人同情不已,也使得电影中亨伯特这样一个人物的设定不如原著小说中那么的猥琐以及不可原谅。
电影中改编了原著中亨伯特对洛丽塔下强力安眠药想要猥亵洛丽塔失败的事件,也将房东(洛丽塔母亲)去世的事故改编成房东看到丈夫日记后出车祸去世,让电影之后洛丽塔对亨伯特的厌烦顺理成章,使观众更好的理解这一角色的心里变化。
除了整体感情基调以及人物刻画方式上的不同,原著《洛丽塔》与电影《洛丽塔》所要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原著更多的是作者关于自己的一份自述,带有一定的批判意义,让读者对这种畸形的感情感到厌恶而宣扬摈弃,而电影更多的,是宣扬一种跨越年龄限制的爱情,将亨伯特人物内心的变态心理变得合理化,并没有强烈的批判意义,这也是原著小说与电影《洛丽塔》最大的区别。
总体来说,电影《洛丽塔》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佳作,值得人们去深深品味一番,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先读一遍原著小说,再看电影,这样,一定会让你有一番不一样的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感悟!
第3个回答  2018-11-15
洛丽塔从小说改编而来的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早起的黑白版,第二个则是九七版,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现在提起电影洛丽塔,其实多半指的是九七版的这部片子。
既然是改编自同名小说,那么自然和小说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编剧和导演会根据自己的意识来压缩剧情,突出细节,剪掉不需要的部分等等,但是故事的大体框架还是留存着的。
洛丽塔在当初出版时是被看作一本禁书的,一段时间后才被允许公开发售。电影也被冠上情色的标签,故事中洛丽塔与教授的故事线固然好看。但如果你只是关注到这些表面的浮华,那么你即忽视了他说的内核。
两者“畸恋”的背后是有着各自的背景原因的,作者也是借助这场爱情来讨论伦理、精神等要素。
你是我生命之火,欲望之光,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促发了“洛丽塔”这类群体的出现,红唇、短裙、青春的气息。
毫无置疑的,这是一部经典电影。初看看热闹,二看看背景,再看你才会发现其中的悲悯。
第4个回答  2018-12-07
小说拍成电影没有了原来的那种感觉,小说也没有像电影中男主那样呆头呆脑吧;这样一种畸形的爱情很难让人接受。
这部电影大部分都在讲述大学教授如何爱洛丽塔的,从各种行为,动作表达爱意;可是我最心疼的确是她的妈妈,自己的丈夫去世多年,想找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依靠,结果找了喜欢她女儿的变态男,而自己也不知道;后来那个男人和他的妈妈在一起还是因为洛丽塔,就觉得她的妈妈很可怜!
而且最可气的就是,这个男主明明是自己犯下的错还错怪别人。后来洛丽塔有了心爱的人离开了教授,过得不好,于是给了他一封信;他找来了,说是那个男孩将洛丽塔给毁了。看到这就不能忍了,毁了她的不是你吗,是他自己将洛丽塔一生给毁了,占有欲太强,还有单方面的爱恋,这些才毁了她的;这么变态的人在身边也太可怕了!
第5个回答  2018-12-20
电影《洛丽塔》的上映,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虽改编自长篇小说,但上映后的两极分化却是很多人万万没想到的。不过就电影本身的叙事性来说,真的是很优秀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了主角亨伯特因为儿时的经历,对未成年少女的异常喜爱,当他第一次见到女主时,被她深深的吸引,在他的内心,她就是他最完美的恋人形象。暗恋的发展,就成为了一种偏执和扭曲,以至于他都不知道究竟自己在做什么,一切的不合理变成里理所当然。

当最后亨伯特看着怀孕的洛丽塔的时候,两人彼此相望,双双泪目,她只希望他是她的父亲,给予她祝福的父亲。
不过小说的情节更多的有一种同情的意味在里面,更多的讲述亨伯特爱的太深,以至于无法自拔,患上精神病。最终人生开始得不到别人的祝福。后来的他做了很多对不起洛丽塔的事,最后洛丽塔也难产而死,整篇小说,读来让人很不是滋味。电影和小说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

电影《洛丽塔》相较原著,表现如何?
综上所述,电影《洛丽塔》在处理原著中的“狗”这一元素时,展现出了其对细节的精细把握与对故事深度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独特的处理方式,电影不仅成功地再现了原著中的经典场景,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与原著既相似又有所不同的艺术世界。这一过程展示了导演与创作者对原著的尊重与创新,以及他们对艺术表...

电影《洛丽塔》对比原著小说,有何不同?怎么评价?
就97年版本的《洛丽塔》而言,还是相当还原原著的。男女主角的选角都非常贴合原著中的形象。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对于男主角亨伯特这个人物的形象处理吧。这部小说是以男主为视角的传记式小说,所以更偏重男主个人的情感变化;而在电影之中,导演将男主的某些部分特征隐喻了,让洛丽塔感情更加饱满完整,加...

电影《洛丽塔》对比原著小说,有何不同?怎么评价?
11. 电影在赋予洛丽塔更为立体形象的同时,也相对削弱了亨伯特的角色,使得悲剧色彩中增添了一丝凄美。12. 小说中的洛丽塔更像是一个引导人原罪的符号,而电影则试图为她赋予更多的“人性”。13. 尽管这样的改编使得故事更加饱满,但从还原原著的角度看,对原著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有所减少。

电影《洛丽塔》相较原著,表现如何?
没看过书的时候黑白片理解不了亨杀奎的动机和心态,女主角的确是更美,奎也比较贴切我想象中的样子,可是后来的那部的洛确实更符合原著中褐色金色的色泽感。黑白的对性的暗示太隐晦没看过书可以说根本让人不得要领。彩色的感觉会好很多。看的彩色版本好像被切了一点,在lanadelrey的Lolita mv里看到一...

聊聊你怎样看待洛丽塔小说?
洛丽塔》都看了,电影很容易理解成鳏夫的自我毁灭,洛丽塔也有点像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女。小说的处理更复杂、更深沉,主人公越是解释,你越容易把悲悯转移到洛丽塔身上,最后死亡结局前,其实已经愤怒了、谅解了、忏悔了,但失去洛丽塔,死在这时不是个选择,只是履行曾为了占有她所要履行的契约。

电影《洛丽塔》相较原著,表现如何?
电影《洛丽塔》相较原著,表现如何? 搜索资料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 次 本地图片 图片链接 提交回答 匿名 回答自动保存中为你推荐:特别推荐海水上涨三百米,半个中国都没了? 比天价彩礼更可怕的,是中国式婚闹 我与伊朗秘密警察的惊魂一夜 “明辨是非”,最重要的家庭教育...

如何评价洛丽塔黑白版这部电影
1、《洛丽塔》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后来的《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2、题材大胆是洛丽塔最引人瞩目的地方,这个不伦之恋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非常被人所抗拒的,但是唯独洛丽塔却视这份爱情为珍宝,她爱得很勇敢。很多女生在爱情面前都会退缩、...

《洛丽塔》1998和1962区别是什么?
小说《洛丽塔》同样是在有限的文本空间中表现无限的世界,是一种空间模拟机制,具有典型的空间艺术和影视艺术特征。小说中的空间呈现大多是故事发生的场景,相比较之下,电影空间就显得更为多样化。 电影叙事中的空间,不只是客观场景再现,同时也是一种叙事的手段,用来表现画面之外的隐喻内涵。 小说叙事颇具特色,首先在叙事人...

库布里克导演的《洛丽塔》和阿德里安·莱恩导演的《洛》哪部好看?
先说库版,从故事的角度看,这一版本有很多不足.最大的缺憾是:影片根本没有交待汉伯特“为什么”会如此迷恋洛丽塔,库氏完全忽略了原著中安娜贝尔这个人物。按说150分钟的片长随便抻出一段来也已足够铺陈汉伯特少年时期打下的心理基础,但导演似乎假定了观众对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耳熟能详,因而砍去了...

怎么评价洛丽塔?
回忆过去的事件,叙述现在的感受,这正是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最具特点的叙事手法。因为如果按过去的真切感受来写,可能会有很多晦暗的地方,尤其是以亨伯特现在的罪犯身份来说。所以站在亨伯特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叙事手法实际上是他对客观往事进行修改的一种手段,他可以抹除掉那些不光彩的事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