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力作用是指什么?地球外力作用又指什么

如题所述

  地球的内力作用
  (一)力的来源 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地球的内力作用。大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地形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起着主导作用。
  (二)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1.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大地构造运动,是指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物质变位的一种运动。例如,海侵、海退、隆起和拗陷,等等。根据地壳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地壳物质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即沿着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进行运动,叫水平运动。它主要是由于地球水平方向作用力引起的,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力和引张力,产生褶皱和断裂构造。我国的昆仑山、祁连山等以及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通过挤压褶皱而形成的。所以,有人将水平运动称造山运动。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缓慢的升降运动称垂直运动。升降运动通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相邻地区拗陷,引起地势起伏或海陆变迁,故有人将垂直运动称造陆运动。水平和垂直运动虽有区别,但实际在时空上常有联系。
  2.岩浆活动 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可能表现为岩浆活动。地球内部热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变为灼热的岩浆产生巨大压力,它冲破地壳薄弱常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气体、熔岩、火山灰等,通过火山口喷出,其中大部分火山物质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火山锥。如长白山顶部天池即为火山口积水而成,周围16座山峰都是火山岩堆积而成。大洋底部同样有火山喷发,有的火山物质堆积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如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
  3.地震 地壳自然快速颤动叫地震,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地下发生地震处称震源,它在地面下的深度即震源深度。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一点叫震中。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称地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称纵波,在地壳内波速约5—6公里/秒;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称横波,在地壳内的波速约3—4公里/秒。由于地震波波形不同,波速不等,地震时纵波速最快,故人们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而后横波到达,人们才感到左右摇晃。地震强度以震级和烈度来表示。震级是地震能量等级和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地震在一定地点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破坏程度的度量。
  地球的外力作用
  (一)力的来源 地球的外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外力通过大气、水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二)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按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类:(1)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受热膨胀、冷却收缩,使岩石产生破裂,天长日久,岩石由大块变为小块,小块变成细粒;(2)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和分解,例如长石经过风化后形成高岭土,成为良好的陶瓷原料;(3)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指植物根系对岩石产生机械破碎、微生物对岩石的生物化学作用。这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同时同地进行。不
  过,在干旱地区因温度变化很大,物理风化比较明显,湿热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比较突出。风化作用结果使岩石产生破坏,不仅块体变小,而且还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与原来岩石有很大差别的风化壳,产生疏松的碎屑物质,从而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塑造地表各种形态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土壤的发生成为可能。
  2.侵蚀作用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湿润地区,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水流速度愈快、水量愈大,侵蚀作用愈强。沟谷、峡谷就是水
  流夹带石块对地表进行强烈下切侵蚀作用造成的;流水的旁蚀作用,使谷底与河床加宽;在石灰岩地区,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冲刷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奇特的溶洞、峰林和溶蚀洼地及盆地;黄土高原上的沟谷与塬、梁、峁地形,也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冰雪作用成为塑造地表的主要营力。冰川以其巨大机械压力,以夹带的石块为工具对地表或原有谷地进行刨蚀,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冰川谷等地形。干旱地区,风沙作用显著,含沙气流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地表岩石通过风沙长期吹蚀,可以形成造型独特的风蚀磨菇、风蚀柱等地形。波浪对石质海岸冲击,产生巨大压力,对海岸起破坏作用,形成海岸悬崖、海蚀岩洞等海蚀地形。
  3.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产物,通过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实验证明,流水推动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河床坡度愈大、水流速度愈快,搬运能力愈强。所以山区河流上游河床上常常堆积着巨大石块。一定流速搬运一定重量物质,故流水搬运物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冰川以自己巨大机械压力进行搬运,大小石块一起被带走,没有选择性。风的搬运与风速大小有关,而风速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干旱区风吹沙子时起时落,有时贴近地面滚动,有时跳跃前进。
  4.沉积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经流水等外力搬运途中,因流速、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等因素的影
  响,使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一般说来,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形成的沉积物有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现象,称为沉积物的分选性。这种情况以河流沉积最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要待冰川融化时才沉积,所以冰碛物大小不分地混杂在一起;山洪爆发,因水流速度大,泥沙石块俱下,河流一出山口,流速很快降低,所以沉积的物质也是大小混杂在一起的。
  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中下游因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扇形冲积平原,称为三角洲平原。例如,长江、黄河等大河河口都有宽广的三角洲平原。这里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是富饶的农业区。
  干旱地区,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前进方向遇有障碍物时,沙子便会降落沉积下来,形成沙漠和各种形态的沙丘。沙丘上如果没有植物生长,在盛行风的吹袭下导致沙丘移动,形成流动性沙丘;如果有植物生长,沙子受到植物保护就不再移动或很少移动,形成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流动性沙丘危害很大,它能毁坏草地、掩没农田、破坏村舍和交通。例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漠,最近250年来至少南侵60公里,不少居民点被迫一再南迁。所以防风固沙是一项改造自然的艰巨任务。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结果,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化、侵蚀产物又为搬运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是搬运作用的结果。由侵蚀到沉积,以搬运作为纽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5.固结成岩作用 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例如,沉积岩中的砂岩、页岩和砾岩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外力作用结果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它们各自以自己的作用力对地表进行塑造、修饰、加工和重建。改造原来的地表形态,重建新的地表形态,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向缓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7
地球的内力作用:
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地球的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地球的外力作用: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能量。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地球内力作用是指什么?地球外力作用又指什么
外力通过大气、水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二)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

地球的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是什么意思
【地球的外力作用】地球的外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外力通过大气、水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1、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

什么叫内力作用,什么叫外力作用?举例说明.要详解. 我指的是在地质构造...
内力作用就是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改变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这些都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就是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不是地球内部发动的作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力量对地壳物质的作用,外力作用是指外部力量对地壳物质的作用。内力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力量对地壳物质的作用。这包括地壳的运动、岩浆的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能够重新组合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改变地表的形态。外力作用是指外部力量对地壳物质的作用。这包括风化、侵蚀、...

哪种叫内力作用哪种叫外力作用,还是不能理解,有没有形象一点的描述_百 ...
内力作用就是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火山)、地壳运动(地震、滑坡)及变质作用(地球内部岩石的变质,常在侵入型与沉积岩的交界处形成)。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地球地表形态的变迁。

地理地貌中 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的区别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面变得起伏不平。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其次还有重力能。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使地表面趋于平坦。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 内力作用涉及地球内部的培隐力量对地壳物质的作用,包括地壳的运动、岩浆的活动、变质作用以及地震等现象。2. 这些作用能够重塑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并改变地表的形态。3. 外力作用则是指外部力量对地壳物质的作用,涵盖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固结成岩等过程。4. 泥石流、滑坡和山崩等自然灾害...

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都有什么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地球表面变化的两大主要动力。内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地震等方面。地壳运动导致地表的起伏、断裂与融合,岩浆活动引起地表的火山爆发与地热活动,火山喷发释放大量能量和物质,对地表结构产生剧烈影响。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直接表现,引发地面震动与地表结构的...

地球表面形态怎样形成的 从内动力作用和外动力作用分析一下,并举例...
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变位或变形的机械运动(也称构造变动、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在水平挤压力或拉张力的作用下,地壳岩层...

地理的内外力是什么
内力作用:可分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地表形态与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 可分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削高补低,使地势趋于平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