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公案里有个故事禅师闭关感动天人每天送饭

如题所述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孕了,不久即生下道宣律师。律师自幼就和别的小孩不同:生而好礼,正视听,肃容仪,天性严正,真是希有难得。道宣律师从小就勤诵经书,长大以后,正式拜师求学,只要是有学有德的大师学者,无论多远,他都一定前往参拜求授!于是外通百家诸子之说,内洞佛教戒定慧三学。十七岁正式出家,对于佛教的戒律,更是研究透彻,并能自然而然的持守精严,不论在顺境或逆境都是一样,因此他高洁的品格所流露出来的气习就如莲华的清香一般;而他的智慧之光,更如火炬高悬,照彻了整个阳世与幽冥。他为了保存并发扬佛法,一生著述不断,尤其精研律藏,把戒律幽深精微的精神意旨全部发掘出来,而使深奥难懂的“七聚”、“五篇”戒本豁然明朗。总之,道宣律师的德行超於三界之外,道业为所有含识所共尊重,因此感动了诸天神,自动时常的护卫在他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此句唐朝道宣律师的故事可以作证,这是真的,史传上有详细记载。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
  当时法相宗祖师窥基大师,他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位了不起人物。有一天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听到这个消息很欢喜。窥基大师学问好,讲经说法一流,他以为窥基大师对于戒律疏忽,不太重视,所以他想以天人送供养来感化窥基大师。哪里知道谈话过了中午,也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的左右。

道宣律师曾经到山西清凉山境游访,一天走到五台山之一的中台山,刚好日暮西沈,律师便歇了下来,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敷座打坐,不久入了禅定。这时有一天界童子来到他的身旁侍立,律师出定后就问他说:
——“你是什么人?”
童子答道:
——“我的名字叫玄畅,乃是天界之人,奉了帝释天的命令,来此五台圣境巡视,因此特地赶来侍侯。”
律师便说:
——“依据《华严经》上的记载,这五台山乃是文殊大士应化的道场。但是现在我只看到一片起伏的丘陵,以及和世间一般的草木,宛如平凡人所居住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圣人的境界呢?”
童子回答道:
——“大圣境界,并不是凡夫和二乘之人所能够明白的。我只是一个凡夫罢了,您则是二乘境地的修行人。如果我们用有思维的分别心来求不可思议的境界,那是绝不可能的。你难道没听说过:本来一种法并无两样,但是三个人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着各各不同的所见和分别了吗?要知道随着各人不同业报而生得的眼睛各不相同,因此所见便自然有别。我实在的跟您说:我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山,完全是碧绿清澈的琉璃颜色,在诸山的中间,都有宝林间杂着,发出了焕耀光明,无论白天夜晚这些光耀都在闪烁相映着。至于问到文殊菩萨究竟住锡在什么地方,这就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得知的了。”
说完这番话后,童子就隐去了,再也不出现了。到第二天中午天人又按时送供养来了,道宣律师就问:‘昨天中午你为什么没有送供养来?’天神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冒一身冷汗,生惭愧心,知道自己错了,小看了别人,高抬了自己。  我们读《华严经》,知道真的入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窥基大师持戒比道宣律师清净,道宣律师持的是律仪戒,窥基大师持的是定共戒、道共戒,这两者不一样!窥基大师可以和光同尘,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戒行圆满了。道宣律师虽然持戒精严,还小看别人,还要做出样子来感动人,还有这个念头就错了,心不清净。所以,不是道宣律师感化窥基大师,而是窥基大师感化了道宣律师。(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乾封二年冬天,道宣律师在长安西明示寂。当时在位的穆宗皇帝特地制赞说道: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魔归依,岳神奉侍。 声飞五天,词惊万古。 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3
唐朝窥基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徒弟,是唐朝初年鄂国公尉迟恭的侄儿,17岁出家,奉皇命拜玄奘为师,从玄奘学习梵文及佛教经论,25岁时开始协助玄奘翻译经文。居说:这位法师颇有天赋,可以一目十行字,耳听百人声,一生著述甚多,有百本疏主之称。或百本论师,以宣扬唯识思想为宗旨,故又称唯识法师。

那时在终南山有位修行的道宣律师,修行精进,严持戒律,行住坐卧,具足修行人的四大威仪,德行感天动地,天上的人为了向他求福报,每日送饭来供养他。

天人为了向他求福报,每日送饭供养他

窥基大师知道了这件事,不觉动了馋嘴的念头,心想自己没出家时,什么样的人间美味都品尝过,唯独没尝过天人的厨艺,当下决定去终南山拜访道宣律师,顺便品尝天厨的美味,这天中午到了终南山,好不容易找到了道宣师的修行之处,向道宣师说明来意,道宣师很是欢迎,当下腾出铺盖安置窥基大师在自己的草屋住下。

窥基大师找到道宣师的修行之处,向道宣师说明来意

这时天已是晌午,窥基大师因为走了一上午的路,已是腹中饥饿难耐,就等着天人来给送饭来,已往每到晌午天人老早就把饭送过来了,但是今天就不知为啥天人没有及时把饭送过来,道宣师心中纳闷,就和窥基大师说:今天天人可能有啥事,可能会晚一会把饭给送过来的。可是一直等到下午未时都过了,后来连下午申时也过了,仍没见天人送饭过来,这时窥基大师因腹中饥饿,就不免瞒怨道宣师,道宣师听了窥基大师的怨言,也并未说什么。

当晚窥基大师就住在道宣师的草屋里,不一会就睡着了,道宣师仍然开始打坐,当道宣师刚要入定时,窥基大师突然打起了呼噜,而且鼾声如雷般的响亮,道宣师用手推了一把窥基大师,这一推不要紧,窥基大师的鼾声反而更响了,道宣师不禁心中瞒怨窥基大师,心想:这算是甚么修行之人呢?自己不修行也就算了,可是你别影响别人修行啊,早知到这样,当初就不该留他住在这里,正想着忽然感觉身上发痒,道宣师一看是有只小虫子爬到自己身上,伸手抓住了这只虫子,如果弄死这只小虫,那可就是破了杀戒了,就将虫子扔在了外面的地上。第二天早上窥基大师醒了,道宣师因为不满意窥基大师晚上不修行,还影响自己修行,而责备窥基大师,窥基大师说:昨天我走一上午路,实在是太疲乏,故此倒下就睡着了,对我打呼噜影响到你,深表欠意,不过我当你说件事情,就当是我将功补过了吧:昨天晚上有只虫子到阎王爷那去告了你一状,说你把它扔到地上给摔死了,告你破了杀戒。是我和阎王爷解释:说你是出于无意,阎王爷这才不追究你。

这时窥基大师起身向道宣师道别,返回长安去了

道宣师听了后被惊得目瞪口呆,心想:他昨晚睡得鼾声如雷,却知到我在身上抓了只虫子的事情,此人竟有如此的神通,这决不是个普通的行者。这时窥基大师起身向道宣师道别,返回了长安去了。

这天晌午天人准时又把饭送了过来,道宣师就问天人:昨天为什么没有送饭过来呢?天人感觉很歉疚,慌忙给道宣师跪下,说道:昨天晌午时分我来送饭,老远就看到你的草屋金光闪耀,光芒刺眼,使我无法看清前方道路,故没有送饭来,万望见谅!今天上午我见草屋光芒散去,这才送饭过来。道宣师听了天人的话后,心想:原来这位窥基大师是菩萨转世,是现世的活菩萨,自己肉眼凡胎不识活菩萨,待菩萨无礼不说,还瞒怨菩萨,心中感觉特别愧疚和无地自容。

此后道宣师更加努力修行,成为南山律之初祖,一生著述甚多流传于后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3
楞严经修行法要里面是有的,境界法师提到过这个公案。闭关修行不再吃斋饭,说有天人送饭,很是满意自己,后来被师傅说了,不要随境界转,后来每天就开始吃斋饭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18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你不是根器深厚者自然不知道!
. 静心之路,独自修行。

在佛教公案里有个故事禅师闭关感动天人每天送饭
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当时法相宗祖师窥基大师,他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位了不起人物。有一天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听到这个消息很欢喜。窥基大师学问...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讲义的课本哪里有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 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闭关的时候,一天吃一顿饭,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来吃饭。有一天,诶!他中午没下来吃饭了,而且今天没出来、明天也没出来…连续两三天都没有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奇怪,就派一个侍者上去问问看,怎么没下来吃饭?禅师回答说:是这样子,我...

三车和尚的典故谁有?
窥基法师因为根基深厚,修行刻苦,后来成就很高,证得菩萨果位。有一次,他到终南山拜访律宗著名高僧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甚严,功德很大,感动天人供养,每天中午都有天人天女下来送饭。但奇怪的是,窥基法师来了之后,再也没见天人下来。到了晚上,道宣律师整夜打坐,夜不倒褡。窥基大师却倒头便睡,...

七非先生:与佛有关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深深的骄傲..
在禅宗祖师黄檗禅师的著名公案中这样写道: 禅师于佛殿礼佛,小沙弥问他:“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 黄檗禅师回答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常礼如是事!” 如是回答,是何等的利落洒脱,一尘不染,直下清净!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每当我礼拜佛像,能不失此意,都...

云谷禅师的简介
送到云谷禅师茅蓬。禅师不但没有把他送到官府治罪,还给他饭吃,又让他随心所求地拿些束西走了,因此,听到这件事情的人都被禅师的行为所感动。后来做宰相的陆五台,刚做官时出任祠部(掌礼制的官)首长。到处去游览古老的佛教道场。偶然游览到栖霞寺,看到云谷禅师器度和面貌与众不同,特别仰慕,这位官员在这里住了...

一个佛教盲僧人的故事,不是寓言,不是笑话.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
感动在一霎那之间 有一位失明的僧人,他提着灯笼在路上走着。有人问他,为什么这大白天,你一个瞎子点着灯笼提着到处走。他笑道,这是为了给别人照路,我不知道现在天色怎么样,但我知道,到了晚上,别人就用得上了。那人说,你真是好心肠。和尚又笑道,不,为别人照亮的时候,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什么是有缘人
人人本具天真佛性,于世间苦空无常中寻找常乐我净之我,这是佛教说的佛度有缘人。 那么,上面说了这么多,什么样的人才叫有缘人呢。 简单来说,就是老实,听话,照着做的人就叫有缘人,就比如禅师教他参一个话头,他老老实实参话头,于话头外不起别念。老师傅教他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老老实实念这一句...

请问在宗教中是否独臂佛(独手佛)这样一个人,我有时后梦见他,只有一只手...
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堂,学习大小乘佛教的教义。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

佛教禅宗里的五祖是弘忍,六祖是慧能。那一祖、二祖、三祖、四祖是谁...
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

《禅的灯盏》漆宇勤散文赏析
而禅宗历史与细节的记载、传承,也更多地以所谓公案的方式出现。 在唐宋时代,禅林各大宗师多以近似诡辩的奇异言行和峻烈棒喝显示玄微,而方会的表现却平实无华。他不拘泥于语言上下功夫,强调禅的直观修炼,主张“随方就圆”,“有马骑马无马步行”,“杨岐无旨的,栽田博饭吃”。一次,有人问方会:“雪路漫漫,如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