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原文是《熟读精思》,选自宋人张洪等选编的《朱子读书法》。
是朱熹的读书心得。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全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一般情况下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加工坚硬的木头,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在高中课内文言文中,译为“等到”的字有哪些,例句又是什么?
1. 迨 -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2. 比 - 比公乘之,驯良如故。3. 俟 - 俟机进攻。4. 及 - 及下桥,又问之。5. 待 - 斯速已矣,何待来年?补充:前面那位网友提到的“逮”,本意“赶上;及;到”。 和上面的“及”通。
文言文中表示等到意思的有哪些
及,如:及肃反。等到鲁肃回来 至,如:至弱冠。等到十五岁 自,如:自六年。到了第六年 待,如:待到山花烂漫时。
终于等到你文言文
1. 终于等到故人归来用文言文怎么说 1、《约客》[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
及解释为等到的例句
及字解释为等到的例句有:1、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2、及日中如探汤。——《同上》3、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 汉纪 孙权劝学》4、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 战事类 冯婉贞 》5、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
文言文 “及”的意思 :等到和到了……的时候意思不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在文言文中,“及”的意思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有所不同。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意思:1. 等到:表示某个事件或时间到了某个时候才发生或出现。例如,《左传·庄公九年》:“及昏,命以籩献。” 意思是等到晚上,命令以笾献。2. 到了……的时候:表示某个时间或状态已经到来或存在。例如,《诗经·...
文言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当及 等到讲 需要原句!!!
洎牧以谗诛 洎 儿之成,则可待乎 待
只有等到的文言文
1. 哪篇文言文中了及翻译成等到 原文是《熟读精思》,选自宋人张洪等选编的《朱子读书法》。 是朱熹的读书心得。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全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
文言文等到之意的词语
1. 文言文中含有及,至含义的词有哪些 及:本义:追赶上,抓住.及,逮也。——《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至:本义:到来,到达.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凤鸟不至。——《论语》远道不至。——...
迨至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及至,意指等到。在古代文言文中,及至常用于表达时间上的延展或事件的进展。例如,《元史·文宗纪一》中提到:“迨至泰定,爵赏益滥。”这里的“迨至”意为“等到泰定时期,爵位和赏赐变得更加泛滥。”这表明爵赏制度在泰定年间变得更为宽松。清末文人蒲松龄在其《祭丽宇韩先生文》中写道:“迨至晚...
等到时候文言文
1. 关于时间的古文 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的《金缕衣》译文: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2、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