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成绩

选择题总是错很多,愁死了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9
一、从限定语入手,求得正确的答案
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 答的一个前提。
限定语中比较常见的是带有“最”字的题目。如1993年新高考历史卷第4题: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 最北已推广到
A.闽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答案:D)
比较常见的限定语还有:主要、根本、直接、不正确、不属于、不同、相同、无关、准确等。如1995年历 史高考卷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C.革命前农 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答案 :A)
二、从时间入手,寻找符合特定时间范围的正确答项
掌握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起码要求,也是历史选择题命题常用的手法。因此,从时间入手 ,“顺藤摸瓜”,就能找出符合特定时间范围的正确答项。
如1994年新高考历史卷第29题: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突出表现有( 答案:ACD)A.不结盟运动形成 B.南北对话开始 C.亚非会议召开 D.七十七国集团组成
三、从题干的中心词句出发,求解正确答项
历史选择题的特征,就是从题干的立意出发,对四个选项进行进行比较、判断,辩明是非,决定取舍。例1993年新高考历史卷第39题: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
A.美国内战 B.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 C.亚洲革命风暴 D.日本明治维新
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一概念的理解水平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四个选项全属教学 重点内容,考生都了如指掌,但对这些史事的性质和社会意义却缺乏正确理解,故该题错选率高达43%。这与 考生是否抓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一中心词句是有很大关系的。
随着近几年历史高考改革的深化,把材料引入选择题,又大大拓展了命题的知识范围,为进一步强化能力 考查和改善命题设计提供了条件。而解答材料选择题的关键同样在能否认真阅读题干提供的材料,并抓住材料 中的中心词、字进行分析判断。
四、从选项本身文字表述的错误入手,利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
如1996年历史高考卷第36题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史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普列汉诺夫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的人之一 B.以列宁为首的革命派在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 代表大会上取得全面胜利 C.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自发地爆发的D.1905年革命的全国性斗争最高 潮是莫斯科武装起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四件史事是否确实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抓住B项中“全面胜利 ”和D项中“莫斯科”等几个字,然后利用排除法,就能找出正确选项AC。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一、选择题类型:
1、从题干分析:主要分为陈述型选择题(肯定与否定式)、比较型选择题(求同与求异)、材料型选择题(文字与图表)。
2、从选择体类型分析:主要分为最佳型与组合型。二、各类题型考查内容与表述方式。 1、陈述型选择题(肯定与否定式)
A、主要考查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特征、人物、概念、文件等的主要要素(背景、原因或条件、时空、目的、性质或实质、内容、特点、影响、认识与评价等)。
B、解题方法:主要采用排除法。在解答最佳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利用相关政治学理论解决,尤其是对根本原因、实质、性质等的分析。在解答组合式选择题时,则用分层排除即可。但在解决陈述型选择题时,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最主要的。此类选择题在高考中也是最主要的题型。如以下例子:
(1)关于战国时期北方诸侯国与匈奴的战争,叙述正确的是 A、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B、防止外来文化的侵入 C、保护中原的经济文化 D、维护统一的战争
(2)元代和清朝管辖东北地区的机构名称是 A、行中书省;办事大臣辖区 B、中书省;办事大臣辖区 C、行中书省;将军辖区 D、中书省;将军辖区
(3)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鲁国的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B、《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东汉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震级的仪器 D、唐朝时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测量
(4)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其直接表现是 A、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 B、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东南沿海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冲击 D、清政府被迫适应列强需要开商通埠
(5)《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 C、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比较型选择题(求同与求异) A、主要考查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特征、人物、概念、文件等的主要之间的比较。 B、解题方法:主要采用求同排除法与求异排除法。此类选择题在高考中一般是以组合题型出现。如以下例子:(1)五卅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是①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②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④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2)下列运动中含有思想解放性质的是①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唐朝两税法与清朝的“摊丁入亩”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B、都是由于土地兼并导致的结果 C、都是以土地作为重要的征税标准 D、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新的思想主张是①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②要提出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③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④民主主义涉及工农的普遍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3、材料型选择题(文字与图表) A、主要考查信息提取与分析。 B、解题方法:结合材料,注意设问,提取准确,分析全面。此类题型在高考中失分较多。如以下例子:(1)以下是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它不能说明的是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俄国(1851年) 约5900 93% 7% 美国(1851年) 约2300 87% 13%
A、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 B、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 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流向城市
(2)读图1:这是我国北方长期使用的一种农具,它创制的时代和名称应为 A、西汉——耧车 B、东汉——“水排” C、曹魏——翻车 D、唐朝——曲辕犁
题型分类与解答
A、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
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
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例: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97年高考题)
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 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家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9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解析:本题干出示论点,选项出示与论点相关 的论据,要求辨析最典型的论据,构成史论之间如何结合的问题情境。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鉴别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方式或政权的构成形式。“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义务”,会使土地大多落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从而使以承担封建义务为条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
B、组合选择题
特点: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
解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例: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出个好成绩。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2001年全国高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近代史,但却考查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相关知识的综合和对农民战争的理解。根据李自成起义的有史实进行分析。题中①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C、因果型选择题
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
A、临近港澳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选地位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
解析:1979年,中央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第二年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因此答案为A项。
D、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
特点: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例: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遵义会议和内容的把握。根据“不正确”这一限制要求,B项不符合历史史实,因为只有延安整风运动时,王明的“左”倾错误才得以清算。
E、比较型选择题
特点: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1997年高考题)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方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即互相排诉和矛盾的,故答案为A项。
F、材料型选择题
特点: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法: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2004年高考上海卷)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乐萨斯的洛林D、普鲁土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凯恩斯话中的“煤和铁”代表的是什么,从而推断出凯恩斯的活强调的是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B项。
G、概念选择题
特点: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它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
解法: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因此解答概念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例: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95年高考题)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解析:此题考查历史概念的内涵。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仍在进行,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和一概排斥西方事物(扩大了历史概念的含义),更不是封闭边界固守疆域,故答案为B项。
例:南事变反映出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合作C、蒋介石集团既要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解析:此题考查历史概念的外延,即南事变的结果。教材小字有一段话“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表示皖南事实‘不牵涉党派政策’,并保证‘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这清楚地表明了蒋介石集团既要又不敢同中国共产党决裂的反革命两面性。
H、分析评价型选择题
特点: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观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解法: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例: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的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由于玉米和甘薯产量大且适应地域范围广,这有利于腾出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经济作物和提高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因此①②④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固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不是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导致的,可排除含③的选贡,故答案为B项。
I、推理型选择题
特点: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法: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例: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2004年全国高考两广卷)
A、方田均税法 B 、均田制C、租腐调制 D、两税法
解析:此题可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推断。府兵制属上层建筑,它由当时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封建经济)所决定,A、B、C、D四个选项都属于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三方面内容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第一位的,而均田制是唐朝初期的土地所有制,故答案为B项。
J、知识型选择题
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
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例: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在(2002年全国高考两广卷)
A、191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解析:四个备选(年代)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基础知识且都发生过重大事件,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迷惑性、干扰性很强,如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C项。
K、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
特点: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
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例:下列事件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是(98年全国高考题)
①西安事变 ②一•二八事变 ③华北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②④③
解析:此题属于序号化排列选择题,可采用从头判断法,选项②发生在1932年,时间最早,而②排列在最前的只有C项,可以迅速选出,故答案为C项。
例: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1998年高考题)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解析:此题属于非序号排列选择题。可以从头、从尾两种方法并用,首先从尾判断,教材中提到棉花的种植是北宋,故棉织特使用最晚,C、D两项符合。然后从头判断,原始社会半坡人就种蔬菜和麻,用麻线织布,故正确排序为D项。
L、专题型选择题
特点:每组选择题都有作为背景的材料,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从不同侧面考查一组具有学科内综合,甚至是跨学科综合的题目,其多是以“一拖几题”的形式出现。
解法:首先明确背景材料的特点多是涉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其概括水平多高于试题,与所引导的试题存在有机内在联系,对解答试题有一定提示作用。这一系列选择题的形式又是多样的,前面介绍的各类解题方法仍通用,要灵活运用。
例: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等,得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支持。根据相关知识,回答①-④题。
①、该政策的含义是
A、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C、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 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
②、该政策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B、列强需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D、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
③、“门户开放”政策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税率征收关税。”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协调各国在华关税政策 B防止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实施关税壁垒
C承认中国关税主权D肯定列强各自在华的特殊经济利益
④、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这表明:
A、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B、美国奉行政治全球化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搞清背景材料,全面理解、分析美国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在此之上,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回答,答案为D、A、B、C。
M、图表型选择题
特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
解法: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例;与下图所示德国疆域相符的时间是
A、1936年3月-1937年2月 B、1937年3月-1938年9月
C、1938年10月-1939年2月D、1939年3月-1939年9月
解析:1933 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德国疆域不断扩大。解答此题必须抓住地图中有关国家、地区和城市等标志物是否被德国占领。1938年9月,英、法、德、意鉴定协定,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10月德国占领了图中的所示的苏台德地区,这样,便可排除A、B两项;另外1939年3月,德国控制了包括布拉格在内的捷克斯洛伐克绝大部分地区,而图中所示布拉格还没有被德国占领,说明图中所示德国疆域应在1939年3月之前,这样,便可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C项。解答此题只要抓住图示中苏台德地区和布拉格这两个有效信息作为突破口,加以分析和转化,便能正确解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07
1、多做历史试卷,多像历史老师请教,历史有很多的问答题是有满分的
2、做题的时候,多列几个,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从三个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因素作答一般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是满分
3、高中的历史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面,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弄清集权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辉煌,中国和国际文化发展以及经济的影响
4、最主要一点一定要多记多背,形成系统以后,对自己的三观都是特别有好处的。
第3个回答  2009-11-08
你好.历史和语文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在积累.首先你要正视他培养兴趣.然后把功夫下在课本上,先不急于做练习册.要把书读透,就是一说什么事件你就要知道时间地点人物意义这么熟练,然后再开始做练习,先做选择,然后做大题,每一道都吃透,最后再购买一些历史有关书籍,如百家讲坛,时常翻阅相信一定会进步的.!
第4个回答  2017-09-01
答: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成绩: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成绩: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

如何短时间提高历史成绩 有哪些高效提分技巧
高中历史的提分窍门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

高中历史怎样学才能提高成绩
高中历史提高成绩的学习方法如下:1、做好预习、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

怎么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成绩?
要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成绩,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2.做好笔记:课堂上要做好笔记,将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和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课后可以整理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复习课本:课后要认真复习课...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高中历史成绩?
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需要学习的内容、时间表和目标。这将帮助您更好地组织时间和精力,以便更有效地学习。2.多做练习题:历史考试通常涉及到大量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因此多做一些练习题可以帮助您熟悉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并提高您的答题技巧。3.阅读历史书籍:除了课堂教材外...

怎样快速提高历史成绩 有哪些高效提分技巧
提高历史成绩的窍门一,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二,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zhi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三,试题,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案,目的是学习它的...

如何短时间提高高中历史成绩 方法有哪些
短时间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1.必要的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在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2.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发现历史的美妙...

怎样提高高中历史成绩?
提高高中历史成绩的方法 一、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例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二、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

高中历史怎样学才能提高成绩 提分技巧有哪些
提高高中历史成绩的方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对高中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与老师和同学互动,分享观点和经验,拓宽视野。利用多种学习资源:除了教科书,还可以利用其他学习资源来加深对高中历史的理解。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通过视听和实际...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成绩?
提高高中历史成绩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安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主题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复习。2.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仔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注意重点内容,做好笔记,...

高三历史怎么快速提高成绩
历史成绩的提升,需要深入理解题目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每道题目做过后,应全面回顾与之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以巩固记忆与理解,同时明确重点方向。坚持这样,知识点的掌握将更加全面。1、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历史书籍有其内在逻辑,目录能揭示发展线索。整理知识脉络,无论是时间轴还是事件类,思维导图能清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