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宪法是哪年通过的
1982年。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我国1982年《宪法》,其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只存在于居住地范围的基层杜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居民居住范围内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基层群众自治的起始时间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1982年12月,新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以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实践证明,实行村民自治,坚持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什么时候确立的
我们国家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推进了村民自治的进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什么时候建立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1982年我国的宪法中得到确认,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这一制度在城乡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城乡居民通过这一制度,能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参与到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
哪一年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被正式写入宪法
1982年。《宪法》第111条第1款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群众按照居住地区自己组织起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有哪些
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中共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
中国基层民主的实践开始于哪个事件
村民自治是中国基层民主实践的起点,它赋予了广大农村居民直接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这一实践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在具体实施上,村民自治通过设立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特别法人吗?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人确实是法律上所规定的特别法人,对于这类组织的法人一般是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通过一定的办法选举而来的,并非工商行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评定而定的。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特别法人吗?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人是特别法人,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机关法...
群众自治组织的历史沿革
中国根据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即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其成员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由居民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