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词的特色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希望能分条解答下 如果好的话 可以继续加分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是继陈后主的另一位后主,史称“李后主”。唐末纷乱的地方割据势力纷纷称帝,南方诸侯国并立,在江淮地区前后有吴和南唐。吴臣徐知诰废吴主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徐知诰自称唐朝后裔,遂改李姓,建都金陵(今南京)。南唐在974年被北宋灭亡后,后主李煜肉袒出降,被俘至东京,封“违命侯”,过着实为囚徒,名为王侯的生活。978年七夕,据说因后主在囚禁之所命歌妓作乐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亡国之痛,寄故国之思,而被宋太宗毒死,年紧42岁。虽然这位风流天子结束了他短短的一生,但是因为他对中国词的巨大贡献而永载史册。974年秋,宋军攻破金陵,南唐灭亡,作为皇帝的李煜死了,然而作为词人的他却获得了新生。我们可以将974年作为李煜词创作的分水岭,而将他的词分为前后两期。首先来谈谈他前期的词。

晚唐五代词人作品大多以男女艳情或者离愁别恨为中心,风格艳丽精美,意像堆砌,内容浅薄,语言浓艳。作为一个出生于帝王之家的李煜来说,他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沾染着与身惧来的富贵气象,所以在词的创作上也没有摆脱这样的俗气,但是有学者说他前期的词不过是帝王奢侈淫乐生活的写照,内容与《花间集》极其相似。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评价有失偏颇。李煜的词作在之初就与花间词有着一定的高下之别,虽未脱花间习气,但又不全似花间词浓艳香软,矫情伪饰。他的前期词作虽然与陈后主的宫体诗《玉树后庭花》如出一辙,但是它却另外的给人一种形象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感觉,同时它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真率甚至有点放纵的倾向。如《一觖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轻歌,暂引樱桃破……绣床斜凭无那,烂嚼红茸,笑向那檀郎唾。”词中女子的娇憨清纯的可人模样,宛在眼前,呼之欲出。李煜就是写男女艳情这类的词中也透出与众不同的一种清丽的风格。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归来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李煜的词:“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高度的肯定了李煜词眼界始大,变伶工词为士大夫词的开创性。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下面就借王国维的词话作为基础来谈谈李煜后期的词作。

王国维认为词发展到李煜,题材内容扩大了、词的意韵加深了。他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眼界始大”就是专指李煜降宋后的词作。这些作品一改前期奇丽柔糜,幽雅浪漫,柔媚婉约的风格,而变的沉厚豪放,悲壮苍凉。他在词中直接倾泻自己的家国沦亡之苦痛,而非男女惜别之心痛,这使得他的词较之晚唐五代其他词人之作,眼界更阔,不再仅仅的局限于花前月下闺房好这类的庸俗题材。自从李煜摆脱了花间派“剪红刻翠”的传统风格后,词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变为可以从多方面述怀言志的新诗体。李煜在词的创意上的变革对后来豪放派词人有很大的影响,如苏、辛。南唐的灭亡,敲碎了李煜的美梦。亡国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生活的大起大落,使他从醉生梦死、轻歌曼舞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无能为力。只能把这种难言的苦楚倾泻在他的词中。这时期他的词往往写尽眼前穷愁凄凉之境地,忆往昔繁华之生活,通过今昔的对比,抒发自己的家国沦亡之苦。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七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下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中充满了无穷去尽的难以排遣的悲愁。如果我们仔细读李煜亡国后这一时期的词,我们会发现他将这种伤痛直接写在词里,采用白描的手法,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达自己的悲痛心绪。这也就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喜欢借妇人形象的描绘,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李煜后期词感慨很深,他作品中反映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既哀婉凄厉又旷阔深邃,这就在王国维所说的意境上更上一层。李煜很善于将某些具体的感情做深入的概括,从而使之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令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受到触发和感染。王国维这样说过:“若夫真正大诗人,则又以人类之情感为其一己之感情……遂不以表达自己之情感为满足,更进而欲表达全人类之感情……”。李煜后期词不仅仅以沉痛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悲慨,更可贵的是 ,他往往能够透过一己之悲慨,进而上升对人类共有情感本质的探索,从而是使得其所抒发的情感具有深广的涵盖性和包容性,也就使得他的词总是充满着一种尘世的苦难气息,他用他的作品为世人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气氛。中国人至古而来“尚悲”, 李煜“以悲为美”构成了他后期词作审美意识的关键,提高了他词的审美意义,也获得了后世无数人的共鸣。

李煜不仅仅在词的创作题材上独劈蹊径,开一代之先河,他把词的意境美写到极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就阐述这样的观点:“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自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同时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在解释这两种境界的时候说:“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两种境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真实与虚幻,情感与理智统一的艺术整体,这就是王国维的境界学说。李煜后期之所以一扫花间之气,关键在于他词的优美意境,纯真的情感,心灵的独白。我们简单的以这首《春花秋月何时了》来分析李煜词中所体现的有我之意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之后“故国不堪回首”,其愁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无可奈何,无法排遣。在本词中,李煜并非以帝王的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一个亡国奴的形象出现,其亡国之痛郁发真切。作者用“春花秋月”、“小楼东风”、“玉砌雕栏”、“故国月明”、“一江春水”五种事物,创造出一种意境,使读者能够真切的感觉到意境中流露出的词人的痛楚。这首词通篇没有一个“我”字,可每位读者都会觉得词人在这首词里无处不在,这就是有我之境。

作为一个君王,李煜是极其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个词人,他却是极其成功的。作为词人,作为文学艺术家,李煜是纯真的。其词无论在意像,意境,情感内蕴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都别具特色。他以自我为出发点,展开了人生悲情长长的画卷。他执着的人生观,自由的文学观,使得他的词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在中国词史上永放光芒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9
李煜(937年-978年),是南唐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

生平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1],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2],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3]。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之词而被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编辑] 艺术成就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编辑] 书画
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惜无书画传世于后。

[编辑] 词
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周济认为李煜在词句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但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4]。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5]。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李煜词的特色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李煜词的特色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自从李煜摆脱了花间派“剪红刻翠”的传统风格后,词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变为可以从多方面述怀言志的新诗体。李煜在词的创意上的变革对后来豪放派词人有很大的影响,如苏、辛。南唐的灭亡,敲碎了李煜的美梦。亡国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生活的大起大落,使他从醉生梦死、轻歌曼舞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

李煜的词如何改变词的风格和文学地位?
李煜的词,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深刻流露,更是他艺术探索的丰碑。他的作品,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深深地烙印在后世词人的创作中,展示了词体由婉约向豪放的转变,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总结起来,李煜以独特的词风和深沉的情感,为词坛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词集,是...

李煜对词的贡献
总而言之,李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人,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词作。他的词作以清新明快、情感真挚和艺术独特为特点,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词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沉沦和逝去岁月的思考和怀念。因此,李煜的词作...

古代文学 南唐后主李煜在词史的地位上很高,为什么?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求王国维先生对于李煜的评价!!
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境界,为后世所难以企及。这些评价至今仍然对研究李煜的学者和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王国维对李煜评价甚高,认为他在词坛上的成就非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境界,其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些评价反映了李煜在文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李煜的文学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贡献: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

李煜为什么能被称为“千古词帝”?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有多高?
今天,我们提起这个人物,更是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我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在唐太宗的宴会上唱的,它渲染了南唐已故皇帝李煜的悲情,结束了亡国皇帝的生命。什么时候是春花秋月?小楼昨夜与东风相望,国中不忍回头望明月。玉砖雕柱应该还在原地,但有所改变。一个人能承受多少悲伤?就像一条...

我想知道南唐后主李煜后人对他的评价(政治,文化经济,还有他的诗词对后人...
对他的评价,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所以,就不多表了。主要说他的诗词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 他后期的...

望江南李煜
李煜的《望江南》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李煜的词作,尤其是《望江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总的来说,李煜的《望江南》是一首充满深情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