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4-09
人活着必须要有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会活的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其实我们要的很简单,我们要的只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他没有具体的概念,也许是一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我觉得两者都不可少,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但是,精神上的富有,显得更重要。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意念是神奇的,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人要有物质追求,生活的质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为物质所迷惑,物质的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我们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活的洒脱点,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于面对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 者。时刻追备着,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为我们深爱的和深爱我们的人好好活着。
存在了就有它自己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并不可缺少,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时刻关心着你 。
第2个回答 2019-03-16
也许你在这个时候不禁会感叹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
讲到人生的意义,我想先从自己的感悟心得谈起,仅供参考:
暂且说每一个通晓人生意义的人都是生活中的觉者。
每个觉者都有自己心中的道:
参破红尘是道,
通晓天命是道,
心境开明是道,
得道的路径虽各有不同,但是万法归宗,每个人都在参悟中找到宇宙的客观规律,在思考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觉者每一个决定都是之前已经预演好的规划,未来的每一步也都在现在的规划和预演之中。
所以过程中的得与失都早已权衡在握,不悲不喜。
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觉者。但是觉者一定是个成功的人。
觉者中大多数人掌握财富的法门,一部分人会用拥有的资源以物质的形式渡更多的人,一部分人会用开悟的思想以精神的形式渡更多的人。佛光普照,照亮的人越多,佛亦成佛,道亦成道。
反之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人都活的不明白,
有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
有的人为了无畏的纠葛大发雷霆,
有的人为了一时的私欲伤天害理。
芸芸众生,熙熙攘攘,吵吵闹闹
尖刻的人最终被周围人鄙视;
小气的人最终被周围人远离;
自私的人最终被周围人抛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多助人者人多助之,多爱人者人多爱之。由心生律,善思多悟,方为觉者,方能悟道。
得道,就是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归属。
觉者知觉,觉者可胜人,却不可胜道,是人就有人性,有好恶,既然置身红尘就逃不过姻缘,脱不掉天性。既然逃不掉,那就置身其中,感受其中、享受其中。人生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那么如何成为觉者呢?
这个“觉”里面大致分为觉察、觉悟。
“觉察”就是觉察自己的心。我们以前有一个瞋心起来了,我们马上就发脾气。因为那个时候你没有沉淀下来觉悟自己内心里面有这样一个烦恼,所以你没有觉察到。现在你就开始要观察自己的心。当下这一个念头是什么念头?是善念、是恶念?
“觉悟”就是对治“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是佛教里面的两大名词。“所知障”就是我们对这个世间不了解,不了解它的因果、现象,这个产生一种障碍,叫所知障。所以我们觉悟,就是要明白一切事情的因缘果报。
如果您觉得我前面说的这些理解的不够通透,那么接下来我用佛教与儒家的解释给您概括一遍。
佛教讲到人生的价值,
有四句话可能是大家都在念的,
这四句话看起来目标高远,只要一点点地去落实,人生就非常有意义。这四句话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服务意识;
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道德意识;
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学习意识;
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要不断强化我们的人格意识。
儒家也讲有四句话: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就是有远大的理想,
据于德就是有崇高的道德,
依于仁就是有真诚的爱心,
游于艺就是有广博的知识。
这四句话和四弘誓愿刚好可以对应起来,不过前后次序不同。比如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样才能度众生?要有仁爱之心。
依于仁才能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从哪里来?烦恼就是从缺乏德养而来。能够据于德,就能够逐步实践烦恼无尽誓愿断的目标。
法门无量誓愿学,刚好相当于游于艺。广博的知识,法门无量。最后的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就是志于道。
总的来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自己是否具有崇高的道德,广博的知识,真诚的爱心,和崇高的理想。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和感悟,不断提升改变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以及更多的人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