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11-18
都是4级以下,汶川8.0级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的安排,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完成了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的5个跨断层短水准测点的应急观测任务,其中双河是汶川地震后复测次数最多的场地。通过对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应急观测资料的分析,提取汶川余震监视期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与中强余震的关系进行讨论,为今后强余震的预报总结经验。分析结果认为: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定点观测反映了强震发生后断层的蠕滑特性,较好地描述了中强余震发生前跨断层垂直形变异常形态,为余震的监测预报积累了一些经验。_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双河;跨断层水准_中图分类号:P315.72_+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0)04-0269-05__0 引言_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根据中国地震局的应急安排很快对地处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南段震中距为42 km的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场地进行了震后第一期应急监测,通过观测发现该场地受汶川强震影响非常明显。_为监视强余震的发生和震后断层的活动特性,观测人员于2008年5月22日开始对双河场地进行每天两个往返定点水准测量和近半年的应急观测。观测发现,该场地短水准资料反映了该处断层在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发生前,有较好的前兆异常出现,为强余震的判定和了解龙门山断裂带震后的活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本文对该场地在汶川8.0级地震的强余震监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强余震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一些信息和经验。_1 双河场地概况_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场地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双河乡,场地跨越龙门山断裂带中安县—灌县断层中段的双河断层(周如品等,1986;张永久等,2007)。该断层总体走向N35°E,垂直断距达500 m,是一个区域性大断层,是龙门山褶断带与成都凹陷盆地的分界线,地质史上有着明显的控制性,大致形成于印支运动晚期。场地跨越处断层产状N35°E/NW∠70°,走向N30°~40°E,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T3X)灰岩(上盘)逆冲于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砂岩(下盘)之上。断层通过之处,岩石挤压剧烈,由构造角砾岩、压碎岩和挤压片理等构成宽达百米的破碎带。断层具有压性特征,有强烈的新活动性,在近代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_该场地由两点构成单一水准测线,1号点位于断层上盘,2号点位于断层下盘,场地布设情况详见图1。图1 双河短水准观测场地布设图_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hort_line leveling_points at Shuanghe site双河场地建于1977年6月,1977年7月15日开始观测。至今已积累了30多年的观测成果,但因种种原因,资料连续性不好,观测周期也较少,正常情况下,每年应进行3个周期的跨断层水准重复测量。2 汶川地震前后资料情况_1977年始测以来水准资料在2 mm范围内波动变化。由于1991年以前的观测周期不固定,因此看不出明显年变形态,1993年后监测周期相对固定,并时有加密监测。1977~1994年间为0.06 mm/a的张性变化,1994~2008年间为0.14 mm/a压性变化。观测资料表明汶川8.0级地震后该处断层上盘相对下降,达7.76 mm,突现了此处断层受汶川8.0级地震影响的张性活动特性(图2)。这与汶川8.0级逆冲型地震的形变特征相矛盾,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汶川地震虽是逆冲型地震,其破裂位置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的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中北段区域(徐锡伟等,2008),而跨断层场地附近均没有明显的地表破裂现象发生(苏琴等,2009)。在汶川8.0级地震挤出破裂的同时,双河场地断层产生张性活动,发生同震变化。图2 双河短水准汶川8.0级地震前后观测曲线图_Fig.2 The observation curves of short_line leveling_pre and after the _M__S8.0 Wenchuan_Earthquake at Shuanghe site3 双河短水准应急观测资料与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监视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于2008年5月18日进行了震后双河测点跨断层水准第一期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导致该场地断层有7.6 mm的变化。2008年5月22日开始对双河场地进行每天两个周期的定点监测,监测40多天后,由于余震已慢慢衰减,又改为每7天监测两个周期,直到2008年12月30日结束应急强化观测。至此该场地震后跨断层短水准就有两种形式的资料:一是定点定时观测资料,二是流动定点不定时观测资料。下面分两个阶段讨论这两种资料在汶川8.0级地震余震监视中的作用。_3.1 汶川8.0级强余震监视的第一阶段资料及异常情况为监视断层在强震后的活动情况,为汶川大震的强余震的预测提供依据,双河跨断层短水准震后应急观测第一阶段任务是定点观测,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往返测量,共完成91期监测任务。图3 双河短水准汶川8.0级震后_应急定点观测曲线图_Fig.3The_emergency_observation_curves_of_short_line leveling after the _M__S8.0 Wenchuan_Earthquake at Shuanghe site图3是汶川8.0级强震后第一阶段观测资料变化曲线图。表1是在汶川8.0级强震后双河跨断层短水准第一阶段监测时出现的异常以及对应的中强震情况。从图3和表1中可清楚地看出:_(1)双河跨断层定点水准测点有较明显的日变规律,其观测曲线变化形态为上午上升、下午下降,正常情况下上升—下降幅度为0.2~0.3 mm左右。_(2)双河测点跨断层短水准定点观测曲线在余震区发生4.5级以上地震前均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出现,异常持续时间为1~3天,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大小没有明确的关系。_(3)异常表现形势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日变反向型,即上午上升、下午下降的规律被打破,曲线表现为应上升时下降,应下降时则上升,这种情况在主震发生一个月后出现的频率较高,如2008年6月17日~2008年7月5日,余震区共发生了5次≥4.5级地震;第二种情况是日变消失型,即曲线不上升也不下降,而是稳定在一定量值上微弱波动。这种情况在强震后一个月内比较明显,且出现异常后大多对应5.0级以上强余震。如2008年5月26日~2008年6月12日发生的6次强余震中就有4次异常表现为日变消失,且大多是5.0级以上强余震,只有一次4.5级地震。_(4)双河测点跨断层短水准定点观测出现异常所对应的地震空间分布规律性不太好。余震区不管是北段发生强余震还是南段发生强余震,双河定点观测资料均会出现明显的异常,但很难就异常特征来判定未来发生强余震的准确地点。3.2 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监视的第二阶段资料及异常情况汶川8.0级地震后,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应急观测第二阶段任务从2008年7月9日开始至12月30日结束。该时段内每周进行两次(约每3~4天一次)往返重复测量,共完成51期监测任务,目的是监视断层在特大地震发生后一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内的活动情况,为强余震的预测提供前兆依据。_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页码:269,270,271,272,273原版全文图4是汶川地震后第二阶段观测资料变化曲线图。表2是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在汶川地震后第二阶段监测时段出现的异常及对应的4.5级以上中强地震情况。分析表2和图4可得出如下结论:_(1)汶川8.0级地震后,在余震区每次发生4.5级以上中强余震前,双河短水准应急观测变化曲线均会出现异常。异常持续时间与地震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异常持续时间长,震级就大,反之持续时间短则震级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在主震后50~180天时间内,异常持续3~4天发生的地震在4.5~4.9级间,而5.0级以上地震则大多发生在异常持续6~14天时间内。_(2)一般情况下出现异常后均有4.5级以上_ 地震发生,如果出现异常却没有发生4.5级以上地震,那么之后将连续发生多次4~4.4级地震。_(3)异常表现形式大多为曲线维持在一定量级上作蠕动变化。强震发生后,每期跨断层观测资料理论上都应监测到断层的即时活动性或因气象、误差等产生的变化,而当断层蠕滑活动时,传递到地表监测的信息为观测值无正常的活动变化,当这种正常的变化连续消失时,即判定为蠕滑。_(4)异常特征与余震的准确地点相关性不太好。根据异常特征判定准确的发震地点比较困难,但大多能判定余震区将发生中强震。发震地点的不确定性为汶川8.0级强余震的预报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4 结论与认识4.1 结论双河跨断层短水准测点较好地反映了汶川8.0级强震发生后断层的垂直形变活动特征,描述了余震区发生中强余震前跨断层短水准资料的异常特性。_(1)第一阶段定点连续观测与第二阶段应急流动观测成果均反映出:在汶川主震的中强余震发生前观测资料出现了明显且直观的异常,异常表现形态大多为观测曲线日变消失(连续定点观测)或蠕动变化(流动应急观测),表明在主震发生后45天内,断层破日变后伴生中强余震,主震发生后50~180天时间段内断层垂直活动停止滑动后伴生中强余震,且断层的垂直活动停滞时间与震级有一定的联系。_(2)两种观测方式均反映出跨断层垂直形变异常特征与中强余震的发生地点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结合其它方法来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_(3)随着汶川地震的余震逐步衰减,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表现出来的异常形态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定点形变观测在震后一个半月内具有较好的前兆预测意义,其预测概率为0.69;应急观测(7天/2周期)在主震后50~180天内具有较好的前兆预测意义,其预测概率为0.56;强震发生半年后,主震区余震逐渐减少,跨断层垂直形变观测曲线则逐步恢复到正常的断层活动形态,但震时产生的永久性形变仍然继续存在(这里的正常年变只是相对震前的年变化形态而言)。_4.2 认识_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强余震的发生与断裂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次强震发生后,震中能量的释放触动了断层的滑动。它和余震是一种共生现象,是大震之后应力调整过程中的两种应变释放形式(刘玉权等,1988;李杰,赵金花,2001)。_跨断裂地形变测量结果反映地面断层活动特征。可以设想它是由断裂深处首先破裂面向上传播的结果,即断裂活动是地震的续发现象。汶川8.0级强震后,强大的能量致使距震中42 km的处于龙门山前山断裂尾端的双河断层产生7.76 mm的同震变化,其上盘明显下降,但该处断层没有产生破裂,且与震中位置不在同一破裂段上。双河断层受力方式的差异致使其与逆冲型强震的断层活动形态不同。强震破裂段的逆冲力传递到该处转变为拉张力,迫使断层在瞬间产生张性变化。随着余震逐步衰减,断层也随之调整,断层在调整过程中会以余震的形式释放能量,在主震区附近发生余震前,断裂深部的能量逐渐传播,到达双河场地时即表现为一定时间段的蠕滑,蠕滑后即释放能量,此时发生一系列中强余震。而随着余震逐步衰减,该场地表现出的异常也相对减弱,直至逐步恢复到震前的年变化形态,完成了强震引发断层的调整活动过程。__来源:地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