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洛丽塔?

如题所述

亨伯特在中年时期,迷恋上了女房东的12岁女儿洛丽塔(Lolita),造就了一段不可描述的大叔与未成年少女的恋爱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亨伯特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来回忆过去的。

小说《洛丽塔》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这种视角更加适合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亨伯特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来回忆过去的。

在书中,他采用的是“经验自我”的视角,以他今天的感觉来写过去,回忆的内容按过去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也就是说,即使是回忆,也仅仅是在写过去的事件,并没有连同过去的情感一起进行叙述。

回忆过去的事件,叙述现在的感受,这正是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最具特点的叙事手法。因为如果按过去的真切感受来写,可能会有很多晦暗的地方,尤其是以亨伯特现在的罪犯身份来说。

所以站在亨伯特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叙事手法实际上是他对客观往事进行修改的一种手段,他可以抹除掉那些不光彩的事件细节,甚至可以对往事进行美化,以便博得陪审团成员们的同情。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亨伯特

演员 杰瑞米·艾恩斯

洛丽塔的继父。青少年时期无疾而终的爱情导致亨伯特性心理障碍,使他的爱欲对象停留在12—14岁的性感少女。夏洛特死后,亨伯特用各种计谋将洛丽塔沦为自己的情人,并假借父女关系带着洛丽塔四处漫游,以躲避警察和审查。

2、洛丽塔

演员 多米尼克·斯万

夏洛特14岁的女儿。夏洛特死后,洛丽塔沦为继父亨伯特的情人。在过了两年的乱伦生活后,洛丽塔对继父亨伯特感到厌烦,随色情剧作家奎尔蒂逃走。三年后,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的洛丽塔碍于经济上的窘境,向亨伯特写信求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0

《洛丽塔》中的故事也饱受道德争议,但实际上,《洛丽塔》的侧重点根本就不在于道德或是情色。确切点说,纳博科夫用精湛的文笔,成功地将整部小说塑造成了一部审美价值极高的作品。

同时,纳博科夫也将洛丽塔诗化,将亨伯特此前的悲痛经历诗化,书中的各种场景如童话故事一般,读者又何来憎恨。纳博科夫对于故事的诗化,是使得亨伯特能够博得人们同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诗化自然也是靠纳博科夫登峰造极的文笔来实现的。

如小说《洛丽塔》的开头: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小说的开篇就如此惊艳,给人印象非常深刻,而且在惊艳之后,当我们看完整部小说再来细细品味这句话时,又会有无限的感触。

扩展资料

剧情介绍

电影《洛丽塔》的故事主线是讲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因少年时期的创伤成为恋童癖,迷恋9到14岁的小女孩,机缘巧合下,他盯上了房东太太早熟的女儿洛丽塔;

为了接近这个12岁的小姑娘,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妻子死后在继女的诱惑下和她发生了关系,之后,亨伯特利用零用钱、漂亮衣服等小女孩喜欢的东西控制住她,让她成为满足自己恋童癖好的对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2

世间所有刻骨铭心的爱情都是因为得不到或已死去,六二年版本的《洛丽塔》一直是我的心头好,不仅因为演员更加夺目俏丽,那种黑白老电影本身自带的悲凉更像是一个男人的梦呓,虽然影片被冠以情色意味的帽子,可是我却丝毫没有感到猥琐,或许所有一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人的独角戏而已。

影片开篇用了短焦特写的方式细致的描绘了翰伯特爱不释手的为洛丽塔涂着脚指甲油的场景,宣告了他的卑微和欣喜,而下一幕白茫茫的视野中了无边际,行驶的车子也看不到方向,预示了他的悲凉和结局,至此,电影的立意已经明了:他的畸形的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翰伯特的初恋女友在十四岁时不幸离去,导致他对于少女的爱恋一直停留在那一时刻,已死去导致了他的一个心结。由于需要在秋天到来之前要租一个房子,热情的美国女人夏洛特对翰伯特一见钟情,热情的寒暄和介绍让翰伯特略微反感,且想拒绝这个房间,但是当参观花园时看到了穿着三点式泳衣的美少女在草地上晒日光浴时,一下子被其夺人的青春吸引,爽快的定了房间,这是第一次因为洛丽塔而做决定。被母亲嫌碍事的洛丽塔被赶去和朋友一起过夏令营,因情感饱受折磨的夏洛特也给翰伯特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离开我家要么娶我,当翰伯特读着夏洛特的信时,脸上挂满泪痕又带着笑,悲伤和绝望还有希冀笼罩着他,为了不失去洛丽塔,只能勉强娶夏洛特,这是第二次做决定,之所以说两次决定误终身,是因为这两次他是有选择的机会的,可是他倾斜了感情和欲望。

影片中,翰伯特于洛丽塔而言有好几种身份,偶像、展现魅力的工具、非正常关系人、依靠者、继父,却唯独没有爱人,在洛丽塔离开家前去夏令营后,翰伯特伤心的倒在洛丽塔的床上,这时我们看到墙上贴的海报里除了奎尔第都是成熟的男人,正常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床头应该是小鲜肉,因此可以看出失去父亲的小女孩对于教授身份的成熟大叔是崇拜的,临别嘱咐他:“Do not forget me!”,洛丽塔仿佛一个精灵一般,她能从她的殷切目光中读到自己的女性魅力,尽管她才14岁,她也享受他仿佛带着火一般注视自己的眼神。在洛丽塔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在汽车旅馆的床上嚎啕大哭,在翰伯特怀里,她大声哭诉不要抛弃她,她不想被送进少年福利院,再怎么叛逆还是一个孩子,大叔就是一个依靠。可是翰伯特始终没有得过洛丽塔的心,所以他才会有半夜反锁门之类的小动作,这种得不到毁了翰伯特,因为他爱洛丽塔爱到骨子里,哪怕最后再见她时已经臃肿、苍白、俗气并怀着别人的孩子。

进入新环境生活了半年之后,邻居就上门来捅破窗户纸,说大家对他们奇怪的父女关系感到不可思议,这已然是赤裸裸的警告,现实的打压让暗涌的波涛直接拍在了眼前。就像纸永远也保不住火一般,不道德终归不道德,很有意思的一个设定是最后洛丽塔在讲述奎尔蒂时,和翰伯特是这样说的:“你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奎尔蒂”,简直细思极恐。

翰伯特的悲情无以名状,哪怕他为之付出世间所有换来的不过是洛丽塔的一个皱眉,他错误的以为是奎尔蒂导致了洛丽塔的离开,就是不愿相信洛丽塔不爱他。翰伯特在影片开始就去杀了他认为直接毁了洛丽塔的奎尔蒂,这样倒叙的手法首尾呼应,让人观影到最后的时候那口胸中含着的气直接叹了出去,注定没有好结果的一段感情,罢了。

抛开世俗的观念,这一切的不该其实也可以被原谅,毕竟翰伯特是真的爱了。

第3个回答  2019-03-23

洛丽塔真的很好看,不是美,不是漂亮,更不是很多人说的妖娆,这个词对她这个年纪14岁不合适,所以,应该是好看

洛丽塔是个问题少女,邋遢,但很迷人。最初的她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但终于在作者抽丝剥茧的叙述中变得复杂、狡猾。

洛丽塔说,他(指奎,洛丽塔为之痴迷的情人)伤了我的心,你干脆毁了我的一生。洛丽塔也说,我再给你倒点酒,噢,别哭了,我很抱歉,欺骗了你那么多次,可生活就是这样。而亨伯特说,他甚至不是洛丽塔的第一个情人。

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迷人气息的少女,透过亨伯特的回忆一点点丰富起来,原来她所爱另有其人,原来她曾因亨伯特而愤怒、哀伤,而这些情绪被亨伯特无限放大的痴迷掩盖了。

洛丽塔放肆过,狂野过,以为自己爱过,最终在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中选择了安稳。在影片最后她的信中称呼的“爸爸”才显示出她已经不是当年的孩子了,这声“爸爸”表达了她对Humbert的真实情感--她从未真正爱过他。

第4个回答  2019-03-23

《洛丽塔》1962年版本十分经典,这是一部关于伦理与爱情的片子,讲述了大叔与少女间的爱情故事。大学教授法文的亨博特的初恋情人不幸夭亡,令他多年依旧对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有着别样情感。,亨博特因工作之需寻找住房,结识了寡妇夏洛特及其妖精一般的女儿洛丽塔。夏洛特迷上了这位儒雅庄重的大学教师,一心与之交往。而亨博特却迷恋上了青春逼人的洛丽塔,为了和这个精灵长相厮守,甚至违心与夏洛特结婚。他将对洛丽塔的情感全部写进日记,锁入抽屉。直到某天夏洛特打开了潘多拉宝盒,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 

洛丽塔实在太惊艳了,美的不可方物,让人恨不能早生五十年。 

这个片子告诉我们,控制欲太强的男人迟早会展现其渣男本性。任何一段爱情都要给彼此一定的自由空间,否则很容易酿成悲剧——海兹太太对教授管的太严,教授又对洛丽塔控制欲太强,最终都没有好的结果。

如何评价洛丽塔黑白版这部电影
3、洛丽塔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她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改变了,她也是非常倔强的,说不爱就不爱了,根本忘记了当初他的继父是怎样为了她而背叛全世界的,她的决绝和坚韧让人佩服的同时也让人心生畏惧,也正是因为洛丽塔的这种性格,他从此也断送了她和新男友的幸福。

如何评价《洛丽塔》?
《洛丽塔》以其独特视角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与观众。从画面角度来看,导演的选景与构图确实匠心独运,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着视觉冲击力,展现出导演对美的精准捕捉与传达。女主角的演绎更是亮点十足,她既展现出少女的纯真,又不失女性的魅力,举手投足间,仿佛自带魔力,能够轻易吸引观众的目...

怎么评价女生穿洛丽塔?
首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洛丽塔时尚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创新尝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洛丽塔服饰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于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尊重。同时,这种服饰风格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个性化表达的需求,通过穿着来展示自我,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构建特定的社交圈...

如何评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它好在哪里,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1. 洛丽塔并没有故意去勾引亨伯特。洛丽塔是一个这样的少女:非常年轻,非常不谙世事,非常精力旺盛。对亨伯特的勾引,只是她过剩的精力在不谙世事的驱动下无意识地四处乱窜。2. 不幸的是,她遇到的人是恰巧在寻找一个性感少女的亨伯特。许多人要么将洛丽塔视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幼女,要么将洛丽塔视为...

如何评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小说完全站在主人公亨伯特的角度描写洛丽塔,和他一样,读者无法窥见洛丽塔的内心世界。正如末尾亨伯特所承认的那样,他对洛丽塔其实一无所知。洛丽塔的喜怒哀乐、想法和需求、梦想和希望对我们来说是一片空白,只能从亨伯特的叙述中得到及其片面和些微的窥探。而亨伯特对洛丽塔的需求通常是熟视无睹的。

电影《洛丽塔》对比原著小说,有何不同?怎么评价?
5. 电影对原著的改编有淡化恋童癖色彩的倾向,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故事,补全了角色的情感线。6. 《洛丽塔》自小说出版以来,就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争议,但深受电影界的青睐,多次被改编为电影。7. 与1963年的版本相比,97年版在演员选型、情节安排和隐喻上更加贴近原著。8. 97年版的《洛丽塔》在...

如何评价《洛丽塔》这部电影?
这一版的洛丽塔同样美丽动人!这部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表现出色,至少有六个角色相当出彩!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行为特点,形象生动,很快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例如,奎特利的快语速和结巴(啊,我太喜欢他了)。甚至连不起眼的女角色都很美。观影体验流畅,充满乐趣。电影中融入了一些喜剧元素,...

名人评价洛丽塔
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个人而作出努力。

如何评价1997版《洛丽塔》吗?
3. 相较于1962年库布里克版本,莱恩版的《洛丽塔》在剧情上更加忠实于原著。它增加了一些对亨伯特对性感少女情结的描述,使得剧情在细节上更加丰富。4. 然而,莱恩版的《洛丽塔》虽然更加贴近原著,却缺少了原著中那种讽刺和戏谑的元素。影片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唯美而感伤的氛围。5. 电影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

怎么评价洛丽塔?
当然,这种诗化自然也是靠纳博科夫登峰造极的文笔来实现的。如小说《洛丽塔》的开头: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小说的开篇就如此惊艳,给人印象非常深刻,而且在惊艳之后,当我们看完整部小说再来细细品味这句话时,又会有无限的感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