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如题所述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影响作用。这除了需要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多的还是需要班主任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的了解,关爱和因材施教。 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必备要素:一位知性的班主任、一批得力负责的班干部,一套严厉而又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公约)。一、以班主任的自身形象感召学生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级工作的主要操作者。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长期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首先来自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班主任的形象越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具有感召力。这种感召力的影响,远远超出学生在校的几年,而往往是终身性的。一个值得学生崇敬、依赖和爱戴的班主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形象呢?概括地说,应该具备崇高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班主任一般都兼课,他们留给学生的首先是学术形象。崇高的学术形象,是班主任以其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和追求目标。它是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深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造诣、广泛的求知兴趣的综合反映。班主任的学术形象越高大,越能博得学生好感,越能感染学生。在现实中,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甚至吹毛求疵,却往往不能原谅教师的才疏学浅或不学无术。有的教师,纵然有慈母般的心肠,就因其本身才学疏浅,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他的思想教育就不灵。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事实上,当今教育战线上的优秀班主任,他们既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又有一流的育人方法,因而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班主任崇高的人格力量首先表现为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这种人格的力量首先表现为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德。这种信仰和品德通常以其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直接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执著和无私奉献。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最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人格的力量还表现为良好的性格和风度。性格是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的心理特征。班主任良好的性格体现在诚实守信、友善谦和、言行一致、正直不阿等方面,这些构成人格形象的个性美,最能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成为他们钦佩和效法的楷模。班主任端庄大方、不卑不亢、温文尔雅、风趣幽默的风度,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作用。相对而言,班主任的人格形象较之学术形象对学生更具感召力。这是因为班主任每天都把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举止“曝光”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二、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说,集体不是一般群体,集体一旦形成,其力量将不会是集体成员间简单的力量相加。那么,作为一个班集体,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当然,集体主义精神并不是固有的,它需要培养。其关键在于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感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需要灌输,但不能仅靠灌输,更不能靠说教。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组织集体活动。一个集体不开展集体活动,学生个体就感觉不到集体和集体力量的存在,感觉不到个体对于集体的依存关系,就不会为集体的荣誉去努力,去奋斗。这样,集体的凝聚力也就不可能形成。所以,一个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为了强化集体荣誉感,有时候需要将集体置于年级或学校乃至社会的大集体中,开展班际或校际的竞赛联谊活动,其教育效果将会更好。在开展班集体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让他们做集体的主人,在集体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实现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三、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学生班集体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际关系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操纵。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班集体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思想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心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是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标志,对学习与生活其间的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实践表明,在一个以关心他人、与人为善为荣的集体里,人们自律、互律、互助、共进。孤独者得到温暖,缺陷者得到补偿,愚者因而变智,弱者因而变强,人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既可促进成员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增强班集体的内在活力,极大地提高集体活动的成功率。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自然跟集体成员的自身素质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首先,要广开交往渠道,促进人际交流。交往和交流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交往与交流,才能促进思想与感情的接近、沟通与理解,才能进一步密切联系,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组织多样化的班级集体活动,是促进人际交往的主渠道。其次,要优化人际关系准则,提高人际关系质量。团结的实质是价值观念的一致,因此群体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就决定着集体中人际关系质量的高低。在某些崇尚“人人为我”和一切向钱看的群体中,可能存在暂时的利益认同,也可能出现表面的合作,但那种低级趣味的投合不可能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集体。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其最基本的准则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此,教学生学会关心,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爱心、热心、善心、责任心,乃是班集体建设中的迫切任务之一。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对于班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重大。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并不等于不要个性,一个缺乏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班集体,必然死气沉沉,缺乏生气与活力。一个集体里的成员都是缺乏主见、缺少个性的人,那么现代人所需要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精神、开拓精神和民主意识等都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班集体建设的工作重心在于为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显示其天资、才能与个性。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组织活动时,善于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分配任务时,又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个性各异的成员提供较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积极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集体成员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和发展各自的智力和能力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可以尊重个性差异,完善每个人的个性。四、以班委会为平台锻炼学生 一个好的集体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团支部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 班委是班主任的眼睛,对管理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但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受教育者,要把社会的要求变为其素质,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管理自己、管理他人,怎样参与班级管理。既需要老师的智慧也需要师长的指导、建议和监督。教师只要理清自己的角色定位,适度参与指导,放手让班委会自己运转,则不仅可以提高班委的管理能力和亲和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五、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学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行为习惯。在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如果集体规范制度脱离实际,不切实可行,或者只是班主任或班干部等少数人的思想,而大多数集体成员不认同,就难以转化为全体成员的约束力,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不佳,甚至形同虚设。二是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人翁思想的过程,也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三是要十分注重教育性。执行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为每个成员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那种动辄处罚、以罚代教的管理必然是失败的管理。实践证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出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要求,并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训练,巧妙地运用形成规范的心理机制,就能够逐步将管理目标转化为集体的价值观和集体的习惯与传统,进而形成训练有素的班风。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繁琐而又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但这也正是教育的本质化现象,即“教无定则,教之以恒”。一旦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一个能够明辨是非,坚强有力,和谐共赢的班集体,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自然可由集体的内生力而驱动,教育管理效果也可再上新台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竞赛比赛、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培养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关注个体成长与需求等多方面措施,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环境,让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与成长的力量。

怎样建设好班级的方法与建议
方法:一、确立目标。激发精神动力 目标是方向,精神是动力。无论是班级还是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二、确立班规,培养良好的班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三、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

如何建设优良班集体
建设优良班集体的建议如下:1、定规建队、优化管理。班干部队伍建设及班级制度的设立是班级建设的根本。首先从如何组建班干部队伍及班级制度的设立开始谈起。2、优秀班集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集体,是高校培养高级优秀人才的孵化器。一个班级的建设离不开班级的每位学生,而学生的成长成才更离不开...

我们怎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把自己所在的班变成良好的班集体...
1、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班级积极分子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必须细心选出积极分子,精心培养积极分子,使他们成为在教育学生和安排学生集体生活和活动时的可靠支柱。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团队建设,离不开对班...

班集体建设的途径有哪些
班集体建设的途径如下:1、建立共同目标,激发集体荣誉感 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班级目标应该是全班同学共同认可的,具有可行性和挑战性。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大家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培养集体荣誉感: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2...

怎样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
1.共同目标 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有共同的目标或理想。这个目标可以是学习成绩的提高、共同参加比赛或活动、互相帮助成长等。共同的目标能够凝聚集体的力量,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付出,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2.团结互助 团结互助是一个好的班集体的重要特征。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2、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3、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4、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

优秀班集体如何建设优秀班级体?
班主任的自身形象对班集体建设至关重要。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是班主任的双重魅力,学术形象通过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树立榜样,人格形象则通过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性格和风度影响学生,成为他们尊敬和爱戴的典范。综上所述,建设优秀班集体需通过多方面努力,包括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正确的...

怎样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政治》
①各尽其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集建设添砖加瓦 .②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敢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 .③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④是非观念明确,敢于指出对方的错误行为.

如何用实事求是指导思想建设好自己的班集体
1、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加强文化建设:通过班徽、班旗、班歌、班训等形式,增强班集体的文化教育氛围,树立班级形象。3、开展文化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节假日,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如劳动节、国庆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