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改革,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以人口与耕地资源为例,1952年,我国人口为5.7亿,耕地面积1.24亿公顷,人均耕地0.22公顷;2000年人口数量已接近13亿,耕地面积虽然也有所增加,但远远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减至0.08公顷,比1952年减少了一半多。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对矿物资源的开采量迅速增加,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量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这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3大问题中,我国最先关注的是人口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就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过控制人口增长和鼓励节制生育的主张;在学术界,也开始摆脱前苏联"人口快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的思维模式,马寅初先生发表了《新人口论》,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人口增长过快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的矛盾,使人们对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随之而来的反右扩大化、3年经济困难以及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控制人口的工作未能开展起来。进入70年代后,我国正式启动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适应于计划生育实践的需求,人口学研究开始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正是由于在人口理论上首先解决了"三马"之间的关系,即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批判马尔萨斯的关系,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挖掘出了"两种生产"理论,找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从而才为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人口理论的先行,如果不是理论工作者在"老祖宗"那里找到了"两种生产"理论作为"尚方宝剑",在当时的极左思想干扰下,很难设想会取得计划生育工作举世瞩目的成效。这就充分证明了理论在指导实践方面的巨大作用。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乡镇企业得到更快发展,以及农业中的不合理开发等,导致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遭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开始关心起环境质量的问题。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出《21世纪议程》之后,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更是高度重视,很快就制定了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国21世纪议程》,并从1997年开始,将自1991年开始的每年在"两会"期间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加进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改为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这一举措对理论界已经开始的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和鼓舞,大大促进了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处理改革,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对矿物资源的开采量迅速增加,资源储...

如何解决大城市中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
面对城市病的症结,解决之道在于策略的调整。首先,提倡多中心发展模式,分散城市压力;其次,调整产业结构,重视服务业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再者,通过城市间的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最后,倡导新型城市化道路,告别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迈向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城市病的治理并非一日之功,但只有通过持续努...

面对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短缺的现象,你认为哪些措施或技术可以...
从国家讲,健全环保法,扩充环保队伍,并给与一定的有力的权利。从个人讲,靠个人,每个人自觉约束,自觉节约。每个人都如此就能成功,这是最好的措施,从某个层面讲,不必要什么高深的技术。

你如何理解:“资源缺乏,低碳经济,绿色环保”之间的关系?
而我们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就必须减少能源的消耗。3.绿色环保这个大的主题中,和上述两个话题的关系就是是节能减排。所以说,用节能减排来联系上述三个主题是最好不过了。资源缺乏决定了我们没有太多的资源来消耗,必须要节约能源;全球变暖决定了我们必须减少排放。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糸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也要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通过技术改造,把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净;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已开发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第六,...

...解决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治 ...
5、水资源短缺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采取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如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措施。此外,可以发展新型水资源治理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噪音污染 为了减少噪音污染,应该改善城市交通,优化城市规划,建筑物需要聚集在指定的区域,以减少强噪声照射的范围。7、交通拥堵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

浅议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的思考?
3.通过使用有效措施来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生的目的 实际上我国在各类资源方面都比较短缺,再加上我国长时间处在资源利用粗放的状态上,使得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上还存在一定不足,而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明确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需要面临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在...

论述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这是因为,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就意味着需要我们降低成本和减轻环境污染,而降低成本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既可以不断扩大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来弥补资源的短缺,又可以将废弃物资源化,进而更好更彻底地消除环境污染。通过科学技术,使资源的一再循环成为可能,实现物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例如,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就有效地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如果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例如,水资源的短缺会限制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