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什么原理?搞室内设计必须学这个吗?我怎么觉得这个特简单!没必要学!看老师给我们讲就是拿这个颜色和另一个颜色搭配!这就叫色彩构成吗?就这么简单吗?

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的产生:

物体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和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它本身辐射的光波所形成的,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也叫光源,比如太阳、灯泡等。另一类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是能不同程度的吸收、反射、透视光能量而呈现颜色,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重要作用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光与色:

1.光与色共存,有了光才有了色,色的本质是光,两者密不可分;

2.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波长在0.39微米至0.77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可见光。波长小于0.39微米是紫外线。波长大于0.77微米是红外线,紫外线与红外线都是不可见光。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各种物体的各种颜色,是因为有光照这个先决条件。自然界的物体对色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反射与透视等现象。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就没有色彩的感觉,但并不是所有的光都由色彩去感觉。

环境色:

色彩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在一定的环境下,周围物体的颜色互相影响所形成的色彩称为环境色。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受到周围物体反射的颜色所引起的物体固有色的变化。它是决定物体色彩的重要因素,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物体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必然要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影响并受其影响,色彩也不例外,周围的环境色也一定会互相反射、互相影响,正是因为这个现象给了物体丰富多彩的光彩,使得色彩形成了互相关联的整体氛围。

任何物体放在其他物体中间,必然会受到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环境色对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在物体的暗部表现的比较明显。光源越强,环境色反射就越强。物体之间距离越近,环境影响就越明显。物体的质地越光滑、颜色越鲜艳,反应环境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就减弱。环境色对物体暗面与亮面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亮面反应的主要是光源色,暗面反应的主要是环境色,同时环境色也更加丰富了暗部色彩。

色彩的三要素:

1、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亦可被称为亮度、深浅度等。明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宽,进光量越大,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则明度越高;振幅越窄,进光量越小,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低,则明度越低.任何色彩都具有一定的明度。明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可以离开色相和纯度单独存在,而色彩的色相和纯度总是伴随着明度一起出现的,所以明度是色彩的骨架。
无彩色中白色为明度的最高极限,黑色为明度的最低极限,将白色和黑色作为两极,在两者之间作从深到浅的灰色渐变,可以得到一个单纯的明度列,离白色愈近,则明度愈高,离黑色愈近,则明度愈低。有彩色中各纯色的明度各不相同,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我们可以把任何的色彩关系转化为黑白关系,即单独以明度表现.正如我们用素描、黑白摄影等表现彩色的世界。
提高色彩明度的方法有加入白色或稀释颜色。

2、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不同的波长决定不同的色相,这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到的色彩。在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由于有着不同的波长,带给我们不同的色彩感受,它们是最基本的色相,其他诸如玫瑰红、朱红、拧橡黄、翠绿等也都是指色彩特定的色相,是人们对不同色相的不同称谓。将这些色彩分别加黑或白,色彩发生的变化只是明度变化,色相并未改变。
色相对于色彩是最直接的代表,是色彩的灵魂。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往往会忽视色彩的明度、纯度等要素,对色彩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色彩的色相表现了。
为了更为便观察和了解色彩,色彩学专家又设计了专门的色相环,以清晰渐变的视觉秩序,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色彩。色相环将红、橙、黄、绿、蓝、紫等纯色以顺时针的环状形式排列,是最简单的色相环,以这六种色彩为基础,进而求出它们之间的中间色,可以得到十二色相环,再以这十二种色彩为基础,再求出它们之间的中间色,可以得到二十四色相环。色相环是最高纯度的色相依次渐变的组合,体现着不同色相的色彩美妙的转变关系。

3、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就是色彩的饱和度、纯净度、彩度。它是由于各色彩的波长的单纯程度不同造成的,凡具有色相感的所有有彩色都有一定的纯度。无彩色没有色相,亦就没有纯度,也可以认为它们的纯度值为零。
不同色相的纯色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各不相同。这是由于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辐射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橙色、黄色纯度较高,蓝色、绿色纯度最低。纯色代表着这种颜各种色彩从高纯度到完全纯灰色逐渐过渡的纯度列。
色的最高纯度,最为鲜艳,在纯色中逐渐加入与纯色具有相等明度的灰色,直到完全的灰色,我们可以得到该色彩由最高纯度到最底纯度渐变的纯度列。
在我们现实感受中的色彩,绝大部分非高纯度色,变化微妙、色彩丰富.在配色时,可以通过加入黑、白或灰等无彩色降低纯度,但色彩的明度也相应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加入互补色降低纯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3、计算机色彩显示
我们知道物体的色彩是对色光反射的结果,那么,计算机显示器的色彩如何生成的?彩色显示器产生色彩的方式类似于大自然中的发光体。在显示器内部有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显像管,当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流打在荧光屏内侧的磷光片上时,磷光片就产生发光效应。三种不同性质的磷光片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光波,计算机程序量化地控制电子束强度,由此精确控制各个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长,再经过合成叠加,就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3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第3个回答  2013-12-13
色彩构成就是研究色彩的科学。在人的感性认识之外,色彩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系统,色彩构成就是研究通过科学的色彩组合来达到需要的效果或者目的。像音乐一样,色彩也有和谐与不和谐之分,有调和与冲突,有明快与忧郁等。从最基础的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开始,实现对色彩的科学配置。

什么是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的产生:物体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

色彩构成是什么?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可以理解为色彩的作用,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配 色有三类要素:光学要素(明度、色相、纯度),存在条件(面积、形状、肌理、位置),心理因素(冷暖、进退、轻重、软硬、朴素华丽),设计的时候运用逻辑 思维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产生恰当的色彩构成。最...

色彩构成是什么意思
色彩构成,旨在运用色彩搭配与组合,营造出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它依托于色彩的特性,融合色彩心理学和美学原则,旨在实现吸引人、舒适、协调与有品味的视觉体验。对于设计领域而言,色彩构成是关键设计元素之一,能够深刻影响观者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良好的色彩构成,可以创造出和谐、美妙的视觉体验,令人心情...

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指通过科学分析方法,将复杂的色彩现象简化为基本元素,并利用色彩的空间、数量和质量变化,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这些元素,从而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的产生涉及光源照射、物体反射色光以及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包括发光体和非发光体两种类型。发光体如太阳和灯泡等能...

三大构成是什么,是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体构成:即用一定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形体。一、三大构成是什么1、平面构成 (1)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

色彩构成是什么
色彩构成是一门研究色彩搭配与组合的艺术性学科。它是设计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色彩的运用原理、搭配方法和视觉效果。通过对色彩构成的学习,人们可以掌握如何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表达主题,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和媒介中运用色彩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视觉效果。色彩构成的主要概念 色彩构成主要探讨色彩的三...

色彩构成是什么?
色彩构成是艺术和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如何选择和组合颜色以创造具有视觉吸引力和情感表达力的作品。色彩构成的核心在于理解颜色的基本属性和它们如何相互作用。颜色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指的是颜色的基本类型,如红色、蓝色或绿色。明度则描述了颜色的亮度或暗度,从深黑色...

什么是设计色彩。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这是色彩如何相互作用的艺术,它基于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心理反应,通过探索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变换特性,按照一定的规则去调整各元素间的相互联系,最终创造出全新的色彩效果。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紧密相连,色彩不能独立于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

美术的三大构成是什么?
美术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1、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2、色彩构成就是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

什么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1、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2、色彩构成: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