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中的实词。虚词有哪些。。我找不出来

如题所述

  《劝学》实词词义梳理
  劝学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符合)绳(拉直的墨线)。輮(用火烤,使它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圆规,中规,符合圆规画出的圆)。虽有槁暴(槁暴,槁,枯。暴,晒。这个词是偏义复指,词义重点落在暴字,所以翻译时只译为“即使经过暴晒”),不复挺(挺直)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经受墨线测量)则直,金就砺(接近磨刀石磨)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明达)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尖。有解释为“提起脚后跟”,不如前表达精确。)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也,而闻者彰(明显,清晰)。假(借)舆马者,非利足(脚走得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船桨,这里只指船,“楫”只是凑个音,含义没有用到,这是古文中用到的双音节词,意义也是偏于一方。同义词有:棹橹桨。)者,非能水(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性情)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外在条件)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兴起)焉(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生长)焉(在这里);积善成德(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而神明(精神与智慧)自得,圣心(圣贤的思想)备(具备)焉。故不积跬步(半步一步),无以至(到,上一段用了“致”,也是“到”的意义。)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驾,马一天走的路程。十驾,马十天走的路程。这一句是说劣马走了十天的路程也能走很远,它只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功(成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与镂的区别,浑言则都是指雕刻。细分则锲在这里是一般的雕刻,尚未雕成。镂在这里是指已经雕刻成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向上)食埃土,下(向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数词用作动词)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寄居托付自己)者,用心躁(浮躁)也。
  《劝学》虚词分析
  劝学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以,因此?可以,是一个词,等同于现在的“可以”?)青,取之(代青)于(从)蓝,而(但)青于(比)蓝;冰,水为之(代冰),而(但)寒于(比)水。木直中绳。輮(省略了“之”,用火烤它)以(用)为(以为,用它做成)轮,其(它的)曲中规。虽(即使)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它,代木)然也。故木受绳则(就)直,金就砺则(就)利,君子博学而(递进,而且)日参省乎(对)己,则(就)知明而(而且)行无过矣(肯定语气)。
  吾尝终日而(修饰关系)思矣,不如须臾之("须臾"修饰"所学",说明时间极短.不译.也可翻译为“的”。)所(所字结构,变后面的动词为名词性短语)学也;吾尝跂而(修饰关系)望矣,不如登高之("登高"修饰"博见",表明博见的条件是"登高".)登高而(承接关系)招,臂非加长也,而(但)见者远;顺风而(修饰关系)呼,声非加疾也,而(但)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但)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但)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介词,引入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此句与“取之于蓝”的“于”用法相同,都是介词,引入对象,但“于蓝”,根据句意,翻译为“从”。翻译为“对于”或“从”就有点拗口了,不顺畅)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于此);积善成德,而(因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了,语气助词)。故不积跬步,无以(用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用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假设,如果)舍之(代所雕刻的东西),朽木不折;锲而(假设,如果)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利,筋骨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并列关系)二螯,非蛇鳝之(的)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荀子》劝学中的实词.虚词有哪些.我找不出来
《劝学》实词词义梳理 劝学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符合)绳(拉直的墨线).輮(用火烤,使它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圆规,中规,符合圆规画出的圆).虽有槁暴(槁暴,槁,枯.暴,晒.这个词是偏义复指,词义重点落在暴字,所...

劝学中的虚词和实词有什么
一、劝学中的实词:1、兴,译为兴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就,译为接近,靠近,趋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望,译为远望,远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长,与短相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二、劝学中的虚词:1、而,表修饰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

请帮忙总结一下《荀子 劝学》里的虚词和实词 大恩不言谢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pù,日晒)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高一语文必修一 劝学 实虚词
通“智”。智慧;聪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望)(1)<动词>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疾)(9)<形>大;强;猛烈。《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复)(6)<副>再;又。《劝学》:“虽有槁暴...

求《劝学》实词虚词整理,按顺序来
(一)虚词 一、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吾尝跂而望矣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 10、假舟楫者,...

课本《荀子》劝学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实词,虚词。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走狗。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通假...

劝学里面第一段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以,因此?可以,是一个词,等同于现在的“可以”?)青,取之(代青)于(从)蓝,而(但)青于(比)蓝;冰,水为之(代冰),而(但)寒于(比)水.木直中绳.輮(省略了“之”,用火烤它)以(用)为(以为,用它做成)轮,其(它的)曲中规.虽(即使)有槁暴,不复...

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 一、虚词 1.而 (1)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2)吾尝肢而望矣(连词,表修饰)(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连词,表转折)(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连词,表转折)(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

文言文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画的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

荀子劝学中的所有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与虚词用法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