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7-24

1、削减经费

1888年,晚清政府觉得已经可以一劳永逸,不知道海军是一个要持续投入、持续发展的军种。在户部尚书,即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主张下,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李鸿章只能通过在天津的兵工厂,给北洋水师生产炮弹。

2、党派争斗

清朝后期,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作为翁同龢的门生,光绪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见为是。光绪皇帝认为李鸿章胆小怯懦,认为其在对日作战上过于谨慎。于是1894年7月16日,光绪皇帝下旨,申饬李鸿章,令其将北洋的全部军队送上前线,准备作战。

3、腐败原因

北洋海军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福建人把持着整个舰队日常职能,甚至在战斗中,管带还在岸上嫖妓。

4、战略军备

清朝身居文武要职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花费无数白银建成的舰队。北洋海军成军后,清廷便以为“自守有余”,停止了继续外购战舰的海军经费。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和日本联合舰队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日本海军则制定了明确的作战预案,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

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而在海军军备,战前日本联合舰队从总吨位、火炮配置、水兵数量、航速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北洋水师。

5、技术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拓展资料: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1909年合并为巡洋舰队。

百度百科_北洋水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中国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覆灭原因:
一 削减经费。1888年,晚清政府觉得已经可以一劳永逸,不知道海军是一个要持续投入、持续发展的军种。在户部尚书,即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主张下,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李鸿章只能通过在天津的兵工厂,给北洋水师生产炮弹。
二 党派争斗。清朝后期,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作为翁同龢的门生,光绪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见为是。光绪皇帝认为李鸿章胆小怯懦,认为其在对日作战上过于谨慎。于是1894年7月16日,光绪皇帝下旨,申饬李鸿章,令其将北洋的全部军队送上前线,准备作战。
三 腐败原因。 北洋海军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福建人把持着整个舰队日常职能,甚至在战斗中,管带还在岸上嫖妓。
四 战略军备。 清朝身居文武要职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花费无数白银建成的舰队。北洋海军成军后,清廷便以为“自守有余”,停止了继续外购战舰的海军经费。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和日本联合舰队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日本海军则制定了明确的作战预案,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而在海军军备,战前日本联合舰队从总吨位、火炮配置、水兵数量、航速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北洋水师。
五 技术。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第3个回答  2018-07-16

腐败:北洋海军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福建人把持着整个舰队日常职能,甚至在战斗中,管带还在岸上嫖妓。

战略军备:清朝身居文武要职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花费无数白银建成的舰队。北洋海军成军后,清廷便以为“自守有余”,停止了继续外购战舰的海军经费。

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和日本联合舰队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日本海军则制定了明确的作战预案,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

技术: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

拓展资料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中国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国、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也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北洋水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0-02
前些日子看过一篇文章,说过这个问题,好像和李鸿章关系不是很大。简单说就是上下不和,李鸿章多次发布出战命令,结果都被下面一些军官(文章里提了一个北洋水师副统制的名字,忘了)留置不发,甚至派兵监禁李鸿章,最后导致北洋水师无法出战而全军覆没。
想想也有道理,正如我们百多年来一直骂李鸿章丧权辱国一样,李鸿章签马关条约,是那么好落笔的吗?他不知道他这一笔签上去,以后子孙世世代代在国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想必他是知道的。要是没有清政府的命令,他李鸿章敢自己担这个骂名?在这个问题上他做不了主,签字,以后就挨骂;不签字,回国致仕是好的,只怕小命都不保了,甚至连累家人。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听命于朝廷。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我们当时处在李鸿章的位置上,我们会怎么办?
李鸿章这一辈子做官做的很辛苦,他步入仕途之初,确实满腔热血,想为国为民做些什么,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倡支持洋务运动了。但是满清政府的无能,吏治的腐败使得他空有一腔抱负而无处一展所长。正如李鸿章临终时所做的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了,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李鸿章对自己坎坷仕途的感怀、对大清王朝腐败的无奈、不被国人理解的郁闷,最后扔清醒地提示后代提防国外虎视眈眈的敌人。
所以,历史评价一个人始终是公正客观的。北洋水师的命运,李鸿章固然责任重大,但也不能全部推在李鸿章头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是北洋水师覆亡的真正原因所在。
第5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双方 人数 战舰 船只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编队航速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大小火炮195门 27具 14.5节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大小火炮268门 36具 15.2节

你没看错,人数,吨位,火炮,鱼雷管,航速都在清军之上
加上明治维新使得日本举国焕然一新,大清腐朽没落,腐败成风
海军专业素质上由于西式教育,日本占优
装备质量后勤保障大清一塌糊涂,日本兢兢业业
实战弹药规格不符无法填装,或者哑炮比比皆是
吉野弹药库被直接命中,但炮弹未爆
黄海海战日舰多伤但无一沉没,可见北洋弹药不佳,开不了花
海战初期便注定失败
将失败归结于李中堂的“弃战保船”等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为何炮弹有质量问题
归根结底在几个可能:
一·清朝腐败,贪污军款,导致炮弹质量问题
二·西方卖次品,船上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三·中国科技水平不足,无法生产合规火炮

历史大环境:
西方需要一个东方小国的强大,来弥补自己的后勤劣势
西方不需要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来妨碍自己的亚洲利益
直接结果:明治维新成功,洋务运动失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三大原因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原因二:舰船上的假公济私 在清朝腐朽统治中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军风受到严重侵蚀。当时,北洋军舰实行“责任承包制”,各船管带把下发的经费挪用到别处,只顾个人的贪图享乐,平时根本不去维修、保养舰船,甚至还参与走私,大小舰船也不作水战训练。让北洋水师一直引以为傲的定远、镇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有:1.清朝腐败,贪污军款。清末,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由此产生的腐败政治,在军队中也形成不良风气,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曲意取宠,一味迎合,追逐个人利益。2.装备劣势,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战舰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中国近代史上的北洋水师号称当时亚洲最强的舰队,却全军覆没了,分析原 ...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 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 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北洋水师备战不足。所缺乏穿甲 爆 破 弹 (也就是所谓的开 花 弹 )一直被 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还有 弹 药 不足 、炮 弹 击 中敌舰...

大清GDP世界第一,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水师,为什么还是全军覆没了?
第五个原因就是技术落后问题。当时在黄海大战中,北洋海军缺乏一个速射炮,这是一个最知名的缺陷。如果在战争中技术落后了,那么就证明在这场战争中你处于被动的局面。而处于被动的局面就意味着你就要挨打。所以北洋海军由于这五个原因的缘故才导致在战争中失败,导致全军覆没的。

海军实力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却在甲午海战中输得那么惨,原因为何?
六、清末政府的问题:清末的政府已经千疮百孔,清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国家,权力均被大臣们掌控,导致国家的各个方面均出现了大问题,经济上国库亏空,外交上软弱无能,一心只想和谈。种种原因导致没有重视海军的发展和建设,从而使得北洋水师出现各种问题。所以综上6个原因,导致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遭受...

为什么北洋舰队最后全军覆没?
李鸿章自1888年建立北洋舰队以来,北洋舰队拥有舰船50余艘,官兵4000余人,雄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大舰队,成为大清帝国的骄傲。但为什么强大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一再击败,最后全军覆没呢?北洋舰队 第一,实力不济。虽然北洋水师成立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大舰队,实力要高于日本。但...

谁能客观的说下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为什么失败?、
第三,消极防御思想使清军深受其害,并且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黄海大东沟海战损失两艘主力舰之后,避战保船成为李鸿章的主虑,致使日军入侵山东之后,能在海陆两方夹击,北洋舰队成了日军的活靶子。第四,军事装备的差距也是清军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洋务运动几十年白手起家积攒下来的军事底子,在...

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
二、内部不团结。朝中的主战派与洋务派是水火不容,两者矛盾重重,主战派以清流派为主,清流派处处为难洋务派,而北洋水师是听从于洋务派,打起仗来,洋务派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左思右想,生怕被清流派捉住痛脚,这对清军是很不利的。同样,各级的将领也十分不配合,打仗时不要说默契,连调动兵力...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在哪一次战役中?
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经过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等战役,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收场。北洋水师的战败的原因 原因一、制度劣势。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实行君主立宪,经济改革,学习西方科技,重视教育,走上工业化道路。而大清仍然...

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什么会惨败?
但中国是李鸿章的战争,官僚阶层勾心斗角,其他官僚甚至乐见其败。北洋根本就不想打,朝廷也想外交解决,无奈,日本就想和满清拼命斗斗刀子,结果生生被人家主力舰队堵住,才被迫决战的。第五,当时北洋水师是被迫还击,日舰占据主动,而且北洋舰队船速慢、弹药不足、发炮速率慢,结果全军覆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