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风俗人情

如题所述

  满族宅院 满族传统的住宅型式。乡间宅屋多为草顶土墙,房顶茅厚尺许,居室多为敞间,颇似口袋,故俗称口袋房。室内北、西、南三面环炕,俗称万字炕,橱箱被褥之类俱靠西北墙安放。窗户多为南、西向,用高丽纸外糊,藉以御雪雨。住房多为3间,中室开门,并设有厨灶,门皆外闭,以防野兽撞入。山墙两侧外一米处设有满洲烟囱。多无院墙及东西厢房,仅以木栅或秫秸围之,并饲以猪羊牛狗。现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还保留不少此种旧舍。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传统住宅都是官房(营房),房顶均为马鞍型,一般每一户八旗兵丁的宅院面积为3分3,房为2间半,皆南窗,中开门,两侧里屋均为南炕,西墙上设有祖宗板,屋外有院墙,院门都有门楼,门口3米处有影壁,壁背后设有佛龛,院内立有索伦杆(神杆)。房屋一侧为箭道,连通房后厕所和马厩。这种营房现还有保留。
  影壁 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亦称影壁墙。其式多为一字型。高约5尺,宽6尺,厚1尺有余。一般为石、砖结构(亦有土墙外镶砖者),以石为基,用大青砖砌壁身,壁顶多呈马鞍型瓦顶。正面壁心平面,画以吉祥纹饰,亦有雕刻如意彩绘者。反面壁心多设有佛龛,为供奉土地爷之用。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门里3米左右处。现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传统宅院中多有保存。
  满族婚俗 旧时满族婚姻极重门第,尚双数,婚俗也较为繁杂,一般过程是: 1.相亲,包括提亲、相看、换八字帖;2.下定,包括放小定(下小茶)、放大定(下大茶);3.成婚,包括择日、过礼、口(帖)请、发妆、娶 亲、婚礼;4.回门,包括拜祖,认亲、住对月等。现多已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但部分传统婚俗在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仍有保留。
  箭射新娘 满族独特的婚礼仪式。新郎新婚时,须用喜轿迎娶新娘,在轿子将 至喜房门前时,新郎不待新娘下轿,须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除新娘之 "红煞",但为虚射,箭只射至轿前而已。接着新郎还要向喜房内之四 角虚射四箭。射毕,才许新娘下轿迈马鞍(取平安之意)。拜天地后,新郎须用所射之箭挑去新娘盖头。箭射新娘带有满族先人--女真人抢婚旧俗的痕迹。此婚俗在内蒙古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及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较为典型,一直保存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吃子孙饽饽 满族传统婚俗之一。新郎新娘结婚当日行完各种礼仪后,需吃子孙饽饽(水饺)。子孙饽饽惯例由女家预备,由送亲太太随嫁妆送至男家。它比平日所食水饺略小,饺馅由猪肉、葱、姜、油等配制而成,饺皮由精粉擀制,包成弯月型。还有一种俗称饸子,需做两个,取其夫妻和合之意。
  满洲水饭 满族传统风味食品。作法是将高梁米、玉米渣(苞米渣)或小米,放入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浸泡在新挑来的井水中,反复两三次即可。食用时佐以炸酱及各种青菜或野菜,如小葱、小根蒜、白菜心、香菜、菠菜、篙菜、婆婆丁、曲麻菜、柳蒿等。味道清凉爽口,可消暑解热。
  苏子叶饽饽 满族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粘耗子。制法是将粘高粱米磨成面,用清水和成面团,烫过后制成剂子。再取适量的红小豆洗净、煮烂,制成豆馅。选用的苏子叶(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卵状,叶顶部呈锯齿型,可入药,有消炎去火之功效,其味清香)用沸水略氽之。用擀面杖将剂子擀成直径约10厘米左右的薄皮,将豆馅包入捏成水饺型,外用涂过油的苏子叶裹好,入锅用旺火蒸熟即成。此食俗流行于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内。
  糜儿酒 满族传统饮料之一。亦称米儿酒。满族家庭多以此为祭祀供品,平时亦饮用。制法是将糯米(黄米亦可)洗净煮烂,捞出锅晾凉。再将适量的酒曲用水泡开并搓细。将晾凉的米放入坛中,兑以酒曲,然后倒入水搅匀。封口数日后将坛中上浮的"白蒙"撇净,再次封严坛口。一定时间后便可开坛饮用。
  蜜饯 满族的传统食品。制作方法是将白糖炒成糖色,再加适量的水、白糖、蜂蜜熬至稠状,将削皮去籽、切成条块状的苹果、梨、桔、山楂、杏、桃、青梅、胡萝卜等放入蜜糖汁中,使之粘附均匀即成。内蒙古各满族聚区至今仍保持着喜食与制作蜜饯的传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满族的聚居地区 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有忌打狗、杀狗和食狗肉的习俗。传统的满族老人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

我需要关于满族200字的简介 要有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1)发式。满族人的发式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即前剃后留,留下的头发编成发辫垂于脑后。辫子上可结有各种各样的装饰物,从装饰物上就可以基本判定其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传说这种发式与女真族骑射的生产方式有关,主要是为避免前面的头发遮挡视线,影响猎射野物。六、七十年代,汉族农村...

满族风土人情
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满族的风土人情20字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 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 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 不许拴牲口等。 介绍满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共98字 字太少...

满族的简介,要求:聚居地、风土人情、民族习惯、服装、饮食习惯。字数不...
其先世株褐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女真人的习俗,“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 《满族舞蹈》 陈玉先 作品 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大金国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兴起舞,并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别是在节庆宴会上,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空齐”相和。

满族的资料
此外,元宵节,满族也有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与“照贼” 走百病是满族特有的岁时风俗。正月十六日,满族妇女日暮结伴至空地,连袂打滚以脱晦气。入夜,满族的习俗是点燃灯火,提起灯笼照遍屋内庭院各处,称为“照贼”,据说是由金代女真人在这一日纵偷习俗演变而来。 添仓节 正月廿五,满族人家将高粱秸扎成马、...

我想有一些关于满族风土人情的资料.
清代满族人从不以狗皮做衣、帽、袖头、护耳及皮褥等,外人入满族人家也要将所服狗皮衣帽脱去,否则不受欢迎以至被逐出.\\ 饮食方面,满族人亦忌食狗肉,原因和忌服狗皮是一样的。同时,满族入亦忌食鸦鹊肉.满族人还有个不看娘家灯的禁忌。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嫁出的女儿不得看娘家的灯,或说儿媳妇...

满族的风土人情(简单点)
(革末)(左革歇左)后裔女真人有这样的习俗:女子成年后,行歌于途,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寻找伴侣。到努尔哈赤兴起 后,也继承了满族能歌善舞的传统。每逢佳节、喜庆、婚嫁筵、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之日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

满族的聚集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要特详细,也不能说废话!_百度知 ...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

介绍满族的历史、人数、居住地、风土人情
满族历史悠久,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1-2]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人口数量约...

满族的风俗人情
满族婚俗 旧时满族婚姻极重门第,尚双数,婚俗也较为繁杂,一般过程是: 1.相亲,包括提亲、相看、换八字帖;2.下定,包括放小定(下小茶)、放大定(下大茶);3.成婚,包括择日、过礼、口(帖)请、发妆、娶 亲、婚礼;4.回门,包括拜祖,认亲、住对月等。现多已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但部分...

相似回答